华为给寒门博士年薪201万:孩子,你不努力读书哪里有出路?
孩子不想读书、对学习总是三分钟热度,这是很多父母正在烦恼的问题。怎么办呢?这篇文章也许能让你找到答案。
读书是我们与命运较量的唯一机会
这几天,“华为年薪百万聘用8名博士”的消息在网络上不胫而走,引发强烈关注。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近日签发了一份总裁办电子邮件,宣布对8位2019届顶尖博士毕业生实行年薪制管理。
这8位博士,最高年薪上限201万,最低的年薪下限也有89.6万。
事情曝光后,网友们是一边倒地为华为叫好:高水平人才就应该得到充分的回报,这是良性市场的规律,也体现了华为对知识的尊重。
为什么这8位博士一毕业就能拿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薪,你看他们的履历就知道了。
他们全部毕业于国内顶级名校。在求学阶段,都有突出的科研成绩,能够即插即用。
不过更加引起我注意的是,据知情人透露,其中有两位博士出身贫寒,还有一位来自贫苦的农村。
通过读书和科研,他们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阶层的跨越,也帮助整个家庭摆脱了世世代代贫穷的魔咒。
在电影《赴汤蹈火》里,抢劫犯弟弟在哥哥被警察打死以后,对着前来追捕的老警察说了一句台词:
贫穷就像遗传病,在我们家族传了一代又一代。我今生唯一的愿望,就是让我儿子以后不用当抢劫犯。
这就是许许多多寒门的心声,如果自己无力改变命运,也要让下一代摆脱底层的厄运。
可是在法治社会里,你不能靠偷,不能靠抢,更不可能一夜暴富。
我们与命运对抗的唯一武器,就是用功读书,通过知识让自己变得值钱。
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永远的富有,也不存在永世的贫穷,有的只是持续的奋斗,一代人不够,就两代、三代人。
而学历,就是一座灯塔,能够照亮寒门学子前进的路。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爬过了污浊的下水道,才能通向自由。
寒门难出贵子
有时候是个伪命题
这些年,很多人讲:寒门难出贵子。
可有人依旧相信:人生道路上,起点绝对不是终点。
虽然即使你努力了,也未必追的上别人。可是如果自己放弃赛跑,那世界也不会在意你的眼泪。
前段时间,在清华大学毕业典礼上,来自甘肃国家级贫困县的女孩张薇代表清华2019级本科生发言。
出身贫寒的张薇,高考前几乎没有走出县城,她对世界的认识完全来自书本。
考上清华以后,她怀揣着村里集资的5000元现金,第一次坐长途火车,第一次来到北京,第一次走进大学。
本科四年里,她省吃俭用,一边勤工俭学,一边学习专业知识。
凌晨五点,她起床背单词,晚上6点,她去餐厅打工。寒来暑往,四年如一。
就是这样一个女孩,用4年的时间洗去身上自卑的标签。在演讲里,他用坚定的语气告诉所有人:
清华培养我们成为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人,父母希望我不忘饮水思源,朋友希望我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所以,我决定推迟研究生入学一年,加入清华研究生支教团,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一辈子难忘的事。
这就是读过书以后的底气。虽然我出身不好,可是命运仍在我自己手中。
所谓“寒门难出贵子”,很多时候是个伪命题。最可怕的,恰恰是你自己不够努力,不够勇敢,却只会抱怨世界不公,人生太苦。
真正的优越并不是优于所有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读书不能改变一切,但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学历,仍是我们人生逆袭的捷径。
读书本质的价值
是让人拥有议价能力
或许会有人反驳:“这个社会上,也有很多没读过书,一样过得不错的人。”这其实是一个概率问题。
没读过书,在社会中摸爬滚打,最后取得成功的人肯定有,但一定不是普遍现象。
请看下面这张图:
美联储St.Louis 分部的统计数据,说明了家庭中受教育程度最高者(大于40岁)的受教育程度与家庭净财富超过100万美元的比例的关系,硕士学历以上家庭比高中学历家庭的百万富翁比例竟高达30倍!
而平均薪酬,仅仅是读书的“门槛意义”。
《穷富翁大作战》是一部真人纪实片。邀请一些社会精英,如上市公司CEO、富二代、律师等,通过节目,在一周的时间里,去体验流浪汉、环卫工人等普通人的生活。
影片用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除了与社会准入门槛紧密相关,读书更本质的价值是让人拥有议价能力,从没有选择到可以选择。
从片中为生存奔忙的人身上,你可以看到贫穷并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无望、无奈,无更多精神追求的状态。
过得没有希望,就好像一份文件被锁在夹层内,日复一日,来来去去都在死胡同里。
“我们没有选择。”
是住在笼屋的阿伯对这种生活状态最简单的总结。
当人不得不花大量时间维持生存时,是没有能量去思考未来的,就连休息都是一种奢侈。
影片中田北辰十分唏嘘:
经历过之后,我才理解到,很多人不仅仅是希望有尊严那么简单,而是没有机会去问有没有尊严,因为没有一技之长、随时可取代的他们,没有议价能力。
没有人生议价权,才是最可悲的事情。
因为没得选,所以只能像齿轮一样循环往复地转,看不到任何前途。
看到这里,我就想到龙应台对儿子安德烈说的一段非常经典的话:
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和别人比成绩。
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有选择”和“没有选择”的区别
这一点,对城市里的中产家庭来说,更有参考价值。
很大程度上,中产家庭的孩子将来不大可能从事重体力低回报的工作,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孩子不会陷入到没有选择的“齿轮状”生活中。
事实上,随着竞争日益加剧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如果年少时没有努力读书,获得知识技能、思维认知上足够的储备,未来疲于奔命、苦苦挣扎在生存线上的可能性是更高了,而不是更低。
甚至都不用等到未来,从孩子读小学开始,每一个人生节点都会体现出“有选择”和“没有选择”的区别。
在小学,孩子如果最基本的功课都搞不定,在现实环境的压力下,怎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选择课本以外的学习,发展兴趣爱好抑或升级思维认知;
到了小升初、高考,会更加现实,每一次的筛选都是一次残酷的层级划分;
大学毕业后,是你选工作,还是工作选你,与你这些年的积累息息相关,而这些积累大多又源自你读过的书,当足够的知识转化为高于普通人的认知,你才有了议价的权利。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有过一样的感受。
小时候我并不十分清楚读书的意义,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光。
直到大学毕业,才突然发现,世界是一个强大的组合体,它就放在你面前。高大、宏伟,你想要找到一条路通往它的核心,然而你发现它是严丝合缝的,你找不到钥匙,打不开那扇门,因此也就只能在门外徘徊。
这种感觉太无力了,不知道未来的生活在哪里,连努力也找不到方向。每天只能在没有选择、无法选择的996中往复轮回。
所以,现在的我,会努力学习教养的方法,尽力引导我的孩子爱上读书,理解读书的意义所在,就是希望她能早一些明白,读书与人生选择权之间的关系。
《乡下人的悲歌》》的作者J.D万斯借自己真实的人生经历,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孩子要如何才能跨越阶层,为自己的人生谋得选择的权利。
万斯在序言中说:
我之所以写这本书,并不是因为我取得了什么不平凡的成就,而是因为我做的事虽然非常平凡,但大多数像我那样家庭的孩子都做不到。
现在,人们看到我时,看到我的工作和常春藤的毕业证书时,都会以为我是什么天才,但恕我直言,这种理论其实是一派胡言。
如果不是我的父母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中,倾尽自己所能,给我提供了珍贵的教育资源,就算有天分也会白白浪费。
而那些曾与我同龄的孩子,早早放弃了努力读书的孩子,如今还停留在肯塔基州的阿巴拉契亚地区,没有完全逃离药物滥用、酗酒、贫穷和精神创伤……
阶层的流动,在哪个国家都一样艰难。
对普通家庭孩子来说,读书依然是改变命运最有效的方式,它或许不能让你成为人生赢家,却能让你免于跌落谷底。
最后,将《风雨哈佛路》中的一句经典台词送给我们和我们的孩子:
没有人可以和生活讨价还价,想要多一些选择,就要多一些努力!
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小学堂大语文”
往期精彩:
小学堂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朗读、知识要点和配套练习
班主任提醒:暑假染上这9个坏习惯,孩子开学肯定落后!家长请留神!
特级教师推荐给小学生的70部电影 | 升级版( 附下载地址 )
2019秋季部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上册教案课件|限时免费领
戳原文,了解更多 希望孩子努力学习的,请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