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堂】部编六(下)1《北京的春节》知识讲解+同步练习
部编本1-6年级上、下册语文课本(全)免费下载 ↑
部编本1-6年级上、下册语文课本(全)免费下载 ↑
部编版1-6年级语文(下)册综合资料集(点击进入>>>)
为方便同学们预习,平老师精心整理了多项资料,汇编成“小课堂”。建议将我们设置为星标或置顶,以方便找到我们的资源。其他年级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或通过公众号底部菜单栏查找。文末有知识点、配套练习及答案下载。欢迎大家转发、分享、收藏哦~
同学们,上课啦!
课文朗读
电子教材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课文朗读
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满族,生于北京。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的作家。主要作品: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二、我会写组词蒜:suàn(大蒜、蒜泥、鸡毛蒜皮)醋:cù(米醋、吃醋、添油加醋)饺:jiǎo(饺子、水饺、蒸饺)摊:tān(摊位、地摊、烂摊子)拌:bàn(凉拌、搅拌、拌嘴)擦:cā(擦洗、擦脸、摩拳擦掌)眨:zhǎ(眨巴、眨动、一眨眼)宵:xiāo(元宵、通宵、通宵达旦)燃:rán(燃烧、点燃、燃眉之急)贩:fàn(贩卖、商贩、二道贩子)彼:bǐ(彼此、彼岸、顾此失彼)贺:hè(祝贺、贺岁、贺喜)骆:luò(骆驼、骆驿不绝)驼:tuó(驼铃、、驼背、驼绒驼峰)恰:qià(恰好、恰巧、恰到好处)
三、多音字铺:pū (铺路)pù (店铺)分:fèn(分外)fēn)(分开)
间:jiān(中间)jiàn(间隔)更:gēng(三更半夜)gèng(更加)
四、理解词语腊月:农历十二月。初旬:每月的第一个十天。小年:节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旧俗在这天祭灶。庙会: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娴熟:熟练。零七八碎:零散没系统的事情或没有大用的东西。本文中指杂拌儿之类的零食。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本文中指实在没有办法赶回来过年。截然不同:形容事物之间间,界限分明,完全不一样。截然,界限分明地。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更,改变,改换。悬灯结彩:悬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五、近义词
热闹——喧闹 娴熟——纯熟 分外——格外规矩——规则 欢喜——欢乐 预备——准备
六、反义词充足——短缺 热闹——冷清 间断——持续截然不同—— 一模一样 娴熟——生疏
七、句子解析1.“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zhōu)。天气的“冷”与年味的“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写出“年”在北京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2.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农业展览会” 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腊八熬腊八粥这一民俗,也说明了腊八粥的材料极其丰富。
3.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型各色,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从四个“有的……”组成的排比句,可以感受到灯的种类之多,样式的新颖有趣。这些细致的描写都是为了突出元宵节是“ 春节的又一个高潮”。
4.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这是一个总结句,与第11自然段的“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相照应。写出元宵节带给人们的总体感受——美好快乐。
5.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写春节期间观灯逛庙会的快乐时光,到了正月十九,隆重、热闹的春节结束了,下文该写一切归于正常了。美好、快乐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过去了,作者恋恋不舍的心绪跃然句子中。
八、问题归纳1.作者写了老北京的春节的哪些重要的日子?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四天的情景描写得比较详细,而对于“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三天的情景描写得相对简略些。这样处理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2.北京的春节有什么特点?北京的春节开始得早,腊月初就开始了,说明人们很重视春节。
3.“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这一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这一句是过渡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孩子们的欢喜,也引起下文大人们的忙乱。
4.认真阅读第七自然段,说一说从哪能体会出除夕热闹?什么叫守岁?从“味、色、声” 的角度体会除夕真热闹。“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老舍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
从人们活动中体会到除夕热闹。人们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吃团圆饭、放鞭炮、守岁等活动表现了除夕的热闹。
5.“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把“又”字去掉行不行?不能把“又”字去掉。“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集市上卖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让人自然回味起春节的前几个高潮,表现出作者在文章结构、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用。
6.第十二自然段作者主要写了元宵节的什么风俗?有什么特点?理解:作者主要写了元宵节看花灯的风俗,主要突出了花灯的数量多、种类多。
7.“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这一句是这一段的中心句,概括了本段的主要内容。“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看花灯、放花炮,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8.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目的是什么?理解: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突出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这也是写元宵的总起句和总结句,作者采用的是总-分-总的段落结构。
九、课文主题
本文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描绘了一幅幅北京人过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是北京人过春节的,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课文在详略处理上非常恰当,其中“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这四天的情景写得比较详细。而对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三天的情景描写得相对简略些,这样处理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2.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新年到了,我们家也会提前进行一次大扫除。年三十,还要贴对联,挂红灯同笼。除夕夜,我们一大家子人就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还要熬夜守岁。大年初一我们要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还会给我们压岁钱呢!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京味儿”语言的特点。◇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要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老舍先生多用北京口语中的儿化音,让文章的语言充满了浓浓的“京味儿”第一句中的“零七八碎儿”“杂拌儿”“玩意儿”就是其中的代表。另外,老舍先生还大量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做到了干净利落,鲜活纯熟平易而不粗俗,精致而不雕琢。第二句中的“闲在”是北京方言,是“悠闲、清闲”的意思,读来具有浓厚的北京味道。
4.下面的“阅读链接”也写了过春节的事情,读一读,想想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阅读链接”见教材第5页)《过年》这篇短文写“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天天打扫剩菜”,守岁“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写出了与课文不同的另一种感受。《除夕》这篇短文介绍了南方福建的过年的习俗:腊月二十九这一天大忙特忙,迎新送旧,忙围炉的年饭。而《北京的春节》中的除夕则是赶做年菜,穿起新衣,贴对联、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赶回家吃团圆饭、守岁。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附:课堂检测+答案(公众号回复“下册练习”可下载)
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gēngxīn biānpào làyuè tōngxiāo jiānduàn guāngjǐng
( ) ( ) ( ) ( ) ( ) ( )
ránfàng zhǎnlǎn jiéránbùtóng zhāngdēngjiécǎi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醋( ) 燃( ) 饺( ) 拌( )
腊( ) 然( ) 较( ) 伴( )
宵( ) 摊( ) 筝( ) 眨( )
销( ) 滩( ) 挣( ) 泛(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注意不能重复。
( )腊八粥 ( )新衣 ( )庙会 ( )毛驴
( )醋大蒜 ( )年画 ( )爆竹 ( )灯笼
四、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
1.元宵节 除夕 重阳节 清明节 春节 元旦 中秋节
2.旬 年 时 月 周 日 季
3.自然资源 木材资源 森林资源 生物资源
第二课时
一、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今天是元宵节,( )今天的北京特别热闹。
2.( )孩子们要放鞭炮,( )要过春节了。
3.( )除夕之夜要守岁,( )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
4.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 )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5.北京( )是城市,()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 )过得分外热闹。
二、阅读《北京的春节》片段,回答问题。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zhēnɡzhènɡ)月十五,处处张灯结(jiējié)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pùpū)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zhuànchuán)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
2.照样子再写几个词语。
各形各色(ABAC)
3.找出文中表示“全部、都”意思的词语:
4.给文中缺少标点的地方补上合适的标点。
5.“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请你联系上下文,想想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说元宵是“又一个高潮”?
6. 作者在这段话中着力描写灯的多,多,为的是突出
【答案】
第一课时
一、更新 鞭炮腊月 通宵 间断 光景 燃放 展览 截然不同 张灯结彩
二、醋(米醋) 燃(燃烧) 饺(饺子) 拌(搅拌)
腊(腊月) 然(然后) 较(比较) 伴(伙伴)
宵(元宵) 摊(摊牌) 筝(风筝) 眨(眨眼)
销(销售) 滩(沙滩) 挣(挣扎) 泛(广泛)
三、(熬)腊八粥 (穿)新衣 (逛)庙会 (骑)毛驴
(泡)醋大蒜 (贴)年画 (燃放)爆竹 (打)灯笼
四、1.元旦 除夕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中秋节 重阳节
2.年、季、月、旬、周、日、时
3.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森林资源 木材资源
第二课时
一、1.因为 所以 2.之所以 是因为 3.因为 所以 4.即使 5.虽然 可是 而且
二、1.zhēnɡjiépùzhuàn
2. 半遮半掩 绘声绘色 载歌载舞 糊里糊涂
3. 一律
4.,,,,,《 》 《 》 。
5. 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除夕、初一、十五;因为家家户户吃元宵,处处张灯结彩,非常热闹。
6.数量,种类,“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声明:本公众号尊重原创,素材来源于网络,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
新统编版1-6年级下册类文阅读练习286篇(含答案),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