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渡过 · 青春版】我的复学之路

渡过作者群落 渡过 2022-06-06

文/孟秋二一(18岁,“渡过”北京之家志愿者,21天线上营、第13期北京营营员)


我是2017年11月份确诊的抑郁症,那时已经有了明显的躯体症状,一想事就头疼,经常干呕,体力大不如以前。当时爸妈其实也稀里糊涂的,以为我就是压力大,还好比较开明,带我逃了期中考试,然后和我去了我一直憧憬着的云南。我现在都记得,玉龙雪山的雪、泸沽湖畔白衣红裙的姑娘、丽江古城的非洲鼓、西双版纳的孔雀、滇池的海鸥……


很遗憾,回来之后,一学习照样头疼,我爸妈上网查资料,终于意识到我真生病了,要休息吃药的那种,于是办了休学。一年后,我才了解到,办休学当天,老师和教导主任劝我妈说,休学了孩子也差不多废了,能复学的少之又少。我复学后有老师对我妈讲,她是我见过最坚强的孩子。


平心而论,我能复学不是因为我坚强,我只是乖乖吃药看病而已。我第一次相信,无论我变成什么样,我爸妈永远爱我。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我为什么会生病呢?我觉得和我成长环境有关。


我小时候是我阿婆阿公带大的。我阿婆总是想让我当最棒的那个孩子。拍皮球要幼儿园第一,跳绳也要第一,小学则必须评上三好生······于是我内心变得争强好胜,比如群舞里永远想当c位,更喜欢跳独舞,还一直对当班长有莫名其妙的执念,想让每个老师同学都关注我喜欢我。


至今记得小时侯书桌前贴的一句话“你必须永远当第一名”,家里的书有很多类似“尖子生的十个好习惯”、“优秀的女孩是怎么养成的”、“好人缘是这么练出来的”,这些书现在都在。


《天才少女》剧照


长大了回想起来,当时还是太天真。想让所有人喜欢我?好像我喜欢这世界上所有人似的。


其实我妈妈也是这样,《三字经》背不出来就不让我睡觉,字写不好看就全擦掉,写错别字就打手心。我爸爸特别喜欢在别人面前夸奖我,都说孩子喜欢被表扬,但是我内心不喜欢在外人面前吹嘘我。我记得爸爸老是和别人说,我们手机都放心给孩子的,从来不收的,她可自觉了。事实上我学习时还是会偷偷玩手机,于是我就觉得,我配不上爸爸的表扬,我不是一个好孩子。


我的内心仍然住着一个惩罚者,这个惩罚者会随时监控我,一旦出现一点点过失,这个惩罚者就会制裁我,让我自责自罪,自我价值感降低。


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非常不适应新的集体;碰到一个不好的老师;我妈妈见人就讲我越来越胖;还有那段回想起来非常可笑幼稚的暗恋,等等。


那后来我是怎么成功复学,以及后来我人生道路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的呢?现在回想起那段时间,就像是一场梦,醒了很久还是很感动(划掉)。




我生病后,妈妈向单位请了病假,尽量每天在家陪我。最令我感到意外的是,阿婆阿公得知后竟然没有在我面前显得难以接受,虽然背后一直缠着我妈问这问那。


当时我的一天是这样的,睡12个小时睡到中午12点,下午妈妈或者阿婆阿公陪我,一起追《三生三世》,晚上去健身房玩,没有刻意训练什么,单纯地想练瑜伽就练瑜伽,想游泳就游,想练力量就练,更没有吃什么健身餐。号称这辈子不会养宠物的爸爸,也接受了我们家的新成员——一只泰迪,名叫康康小姑娘。


事实证明,人人都会“真香”。现在我爸爸真的特别宠我们家康康,我都有点吃醋了。周末阿婆阿公带我和康康去公园,期间爸爸妈妈还带我去了泰国。这么看那段日子还挺惬意,但是期间我天天头疼,每到晚上都哭好久,离不开妈妈,要一起睡觉,仿佛回到了小时侯。再加上药物刚开始有副作用,嗜睡心慌恶心,还要经常调药,就这样没多久,妈妈好像都成了半个医生。


更具体的我也记不得了,回想起来真的只能用恍惚来形容,仿佛做了一场梦。幸运的是药物起效,并且配合心理医生每周的访谈,爸爸妈妈阿婆阿公对我无条件地接纳,让我慢慢地恢复。我尝试回顾小时候爱看的故事书,给康康上数学课,答初一的考卷,甚至上一对一的课。同时妈妈决定我转回学区上学,重新读初二下。开学前我也有点惶恐,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和爸爸妈妈的安抚下,我终于重新走进了校园。


《钢铁侠》剧照


在学校,我碰到了六位特别特别好的老师,还有几位朋友们。我至今都感谢他们。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对我的包容,谢谢你们对我的理解,谢谢你们对我的教诲,没有你们就真的没有现在的我。学区不比所谓的好学校差,学区也有许多好老师——家长不要迷恋所谓名校,不愿意转学,可以尝试换一个环境,也许能收获惊喜。




我成功复学全是靠药物吗?当然不是。


我特别喜欢张进老师的比喻,人的内环境好比一个温床,杂草滋生其间,抗抑郁药物就像除草剂,虽然除了杂草,但温床还在,一遇到合适的环境还是会杂草丛深。要彻底治愈,需要斩草除根,同时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一方面是要找到那个合适的心理医生,一方面是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心理医生这方面,我非常幸运,找到了小时候为我治好失眠的医生,开药和心理咨询都是找的她,我可以说感谢医生帮我捡了半条命。后来我尝试过上海另一位很有名的医生,可我却觉得,他就是在说教,讲一些都懂的道理,我再没有找过他。找心理医生时没走什么弯路,应该算是很幸运吧。


家长的配合和理解,更加至关重要。毕竟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才是最多的。我认为家长对孩子最重要的是这两个字“接纳”。接纳孩子是生病了,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接纳孩子就是一个普通人,接纳孩子的小脾气。哪怕孩子不出家门,家长也应该接纳。这不是孩子的错,也许生病只是孩子的表达,一种隐喻的表达,孩子无法从正常渠道表达,他的潜意识就会用生病来表达,孩子本身也无法控制。


也许家长是因为工作疏忽了对孩子的陪伴,也许是责骂孩子时疏忽了孩子的感受,也许是对孩子太苛刻了。家长也许该尝试放下曾经的那套主流教育理念,重新去接纳自己孩子。我作为一个孩子,最最喜欢听我爸妈说“别怕,不管你变成什么样,我们都会永远爱你。”试着也这么去告诉自己的孩子,我们永远接纳你,永远爱你。这样以后不管孩子去了哪里,走了多远,他们都可以无所畏惧,因为身后有一个永远欢迎他们的家,有一个永远爱他们的爸妈。


我成功复学,还要感谢我的阿婆阿公。阿公是大专生,阿婆只有小学文化,他们到现在也许都不知道什么叫抑郁症,什么叫双相情感障碍。我休学后,甚至不敢想,他们得知我不上学会是什么反应,结果他们选择无条件接纳我、相信我,陪我看电视,陪我出去玩,从来都没有在我面前问我为什么不上学这样的话。


《楚门的世界》剧照


小时候阿公最期望我能考上一个好大学,前些日子,阿公偷偷跟我讲,去学理发吧,我们小区剪头发的今年买房了呢。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他们期望的从来不是我能有一个高学历,可能仅仅希望我以后能有一个家,然后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过一辈子而已,这何尝不是每个父母的愿望呢。


我想告诉家长们,一定要相信,不是只有考大学这条路,只要孩子健健康康,未来一定有无限可能。身体是一切的根本,不要过度纠结孩子什么时候能复学,有了健康的身心后,孩子的未来是父母这代人都不足以想象的。说点不好的,研究生博士生自杀的例子还少吗?所以请各位父母们尝试接纳自己孩子,不要过度纠结和心急,在身心健康前提下,每一朵花终究都会开放,只是时间不同而已。


愿大家都能平安喜乐,无疾无忧。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