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比起疾病,更折磨你的是你的心境 || 渡过

渡过作者群落 渡过 2022-06-06

CC刘/文  


 

仅以此文感谢一路陪我走来的父母,以及坚强的自己。

 

(一)


自2013年以来,便有一位似敌似友的"熟人",常伴我左右,它便是很多病友都熟知的"双相情感障碍"。

 

患病初期,我并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病,它不痛不痒,却会让人变得在常人眼里不可理喻。那时的我就是这样,做过很多疯狂的事情,现在想起来也很羞愧,在此就不赘述了。

 

然而,雪上加霜的是,那时毫不知情的我选择了留学。留学期间,我的病况反复、加重,直到被父母所知晓。他们出于病耻感,选择对外完全保密,同时还对我保密......


于是我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吃所谓"调节内分泌"的药整整两年多,而在一次发病时自行断药,终于被强制住院。也因此,我伤害了真正关心、爱护我的人,现在想来依旧是人生中一段巨大的遗憾与失去。


 

终于纸包不住火,出院后我获知了自己的病情。有时候我想,是不是自己越排斥什么,它对于你的负面影响就越强?加之父母对这个病的病耻感,我的生活工作身体一团糟。身体发胖,自卑,工作不顺心。就这样恶性循环着,事事不顺。


 

我想很多人都像我一样,刚开始药的副作用很大,而后心理层面的打击更让自己难以接受。我记得自己出院后,一直只吃抗躁狂药物,直到有一天我对长期追随的医生说,"医生,我真的从来没想过要死,但是会觉得活着好没意思。"


我说的是实话,我从未想过死,更没有实施过,但我就是觉得人生好没意思。后来看到一个Ted演讲,我才明白,抑郁症和抑郁情绪的最大区别是:抑郁情绪是遭遇了可抑郁之事,而抑郁症是没有遇到什么事,还是开心不起来。

 

现在的我依然没有恢复到完全不依靠药物,甚至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痊愈。但我总觉得如果一个人真心——我强调一下是真心接纳了这个病,他才会解脱。


无论是以痊愈的方式,亦或是和它和平相处一辈子的方式,接纳才是最后的治愈。


(二)


现在的我依旧在吃药,但是看医生的频率,已经从最初每月一次到两月一次,再到半年一次。医生判定,我母亲与我有自知力调配药物,这比他每次仅仅十几分钟的问诊要有效得多。


我没有具体的治疗方案可以推荐,但我想给大家讲两点感受:一是觉知力非常重要;二是平衡的心态无论对躁还是郁,都是决定性的。

 

首先是自我觉知,这可以在医疗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让医生能更准确地了解你的情况,从而对症下药。


我的办法是记录心情日记。我原本是没有文字记录的习惯的,但为了这个病,我现在会随时拿起笔,记录我每一天哪怕每个小时的心情状态:是过度开心了还是有些忧伤了;是觉得无所不能了还是又自怨自艾了。


我建议对这个病了解尚浅的朋友,不妨和我一样,随时把自己的感受记在一个小本子上,放在口袋里。看医生之前,先自己总结一下,再拿给医生分析。 

 

其次,平衡的心态真的很重要。以前的我,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加药,而我又因为极度依赖父母,缺乏主见,很多时候会传达给医生错误的信息,自然也会影响后续的治疗。


所以前两年,我在微躁和微郁之间反反复复,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终于有一天,和母亲发生一次纷争后,我对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说:“你和爸爸都不知道,你不能接受我这个做了很多疯狂的事而住院的女儿,对我影响有多大。"


是的,母亲为了守护我,离开年过半百的爸爸来我的城市照顾我,这让我产生巨大的愧疚感;而她对我的病耻感,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影响了我的病情。


(三)


但无论如何,妈妈对我的陪伴还是功大于过的。


那次我爆发后,她慢慢改变了很多对这个病的原有认知。尤其是我把张进老师的书给她看,她不是一个爱看书的人,但这三本书她看得比我还快。《渡过》这几本书虽然不敢说是救命稻草般的存在,但确实帮助母亲和我对这个病有了很深的认知。所以我好转后,也不断推荐身边病友去看这几本书。

 

写在最后,我想重复这句话:接纳就是最好的治愈。


得了病的我们,没有任何罪孽,没有任何可羞耻之事。当你敢于面对疾病,才能慢慢好起来。比起病魔,更折磨你的是你的心境。


勇敢一些,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爱着你。哪怕是仅一面之缘的陌生人,和此时键盘前的我。


 

关于“渡过”


心理障碍患者互助康复社区

真实原创,知行合一,自渡渡人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本公号图片除注明外皆由张进所摄。文字、图片版权均为作者和公号所有,未经同意禁止商业应用。投稿信箱:zhangjinduguo@163.com

更多内容,扫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