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少年的临床咨询中,经常可以听到各种关于他们房间门的故事。比如有的孩子从小长到大,直到上大学,从来没有想到要关上自己房间的门,尽管父母回家后她会觉得有些不自在,禁不住会在书桌前坐得更端正些。有的孩子到了一定的阶段想要关上门,并从里面反锁。但父母对此很不满意,就把钥匙插在房门上,这样在孩子从里面反锁时,父母从外面就能打开。孩子刚开始为此和父母争吵,但最终拗不过父母就放弃了。还有的父母为了能方便随时查看孩子在房间里做什么,就干脆把门上的锁给卸掉了,这样孩子根本就无法锁自己的门了。还有家长根本就不让孩子关门,这样在客厅的沙发上坐着看电视,就能随时查看到孩子是不是在好好学习。有的孩子虽然能关门,也能从里面反锁,但是他的妈妈可能每隔10分钟就要敲一次门进去,要么送水果,要么送牛奶,孩子总会感到自己的世界受到干扰。有的孩子房间的门伤痕累累,都是和父母发生争执时孩子躲进房间,然后被愤怒的父母在外面砸或踢的。还有的孩子房间直接就没有门,从小到大就只是挂着一个布帘。而这个孩子的房间紧挨着客厅,有时孩子在里面换衣服都提心吊胆,担心外面的人会掀开布帘进来。由上述可见,围绕着门,孩子和父母展开了各种各样的斗争。这里看似是关于能不能关门的斗争,其实是孩子能不能和父母分离的斗争或者父母能不能和孩子分离的斗争。我们知道,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从身体和心理上逐渐和父母分离的过程。在胎儿期,孩子和母亲甚至是一体的;当孩子出生时,随着脐带的剪断,孩子和母亲完成了身体的分离。但母子之间仍通过哺乳、日常照料等保持着非常亲密的身体接触,在心理上仍和母亲融为一体,甚至分不清你我。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母子融合期,这个时期养育质量最重要。那么什么是好的质量的养育关系?质量好的养育关系需要一位有涵容能力的母亲。比如,一个饥饿而痛苦的婴儿,无论是想吃奶还是想得到陪伴,都会竭尽全力把痛苦传达出来。孩子不会分辨痛苦的原因,就是哭。有涵容能力的母亲首先是包容孩子的焦虑和哭喊,不是不耐烦或自己满是焦虑,想“不是刚吃奶了吗?怎么又哭了,真麻烦”,而是直觉地耐心地判断孩子为何哭,或再喂奶,或换尿布,或者什么都不是,就是抱一抱而已。这样母亲就满足了孩子的需求,孩子就有了吃饱舒服的感觉,或身体温暖或干爽的感觉,或心理上被爱的感觉。同时也让孩子在精神上感觉自己被理解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感觉可以用言语或某些东西来代替,孩子的象征能力就逐渐发展起来。比如,自己胃里特别难受的感觉原来是饥饿呀,饥饿可以用奶水来解决,饥饿可以用话语“饥饿”来表达,而不用哭喊来表达了。母亲镇静自如的处理饥饿也给孩子的一个榜样,我以后也可以像妈妈那样处理和解决问题呀。并且孩子早期身体感受和心理感受是一致的。孩子身体感受是好的,满足的,其内在体验是也好的,也就拥有了爱和关怀。假如这种情况持续发生,孩子就会感觉自己的内在有一个好的源头,会觉得自己是具体存在的,自己有一个中心,自己是好的已是内在的一部分,而不需要通过外在供给,这样对于亲密关系的信任感就逐渐建立起来。也就是说,母亲对于孩子焦虑或不安有一个“解毒”作用,并把“解毒”后的精神食粮返给孩子。用一个比喻就是:“将镜子化为明灯”照亮了孩子。之后随着断奶,孩子学会行走,不再总是依赖母亲的陪伴,对母亲身体的依赖越来越少。这一时期也叫作“分离-个体化期”。这个时期分离和依恋是一个关键问题。若父母能在现实中给孩子的心理提供一个安全堡垒,孩子就能勇于探索外在世界,并能在遇到危险时随时回到父母安全的港湾寻求安慰和保护,不用担心因为探索外在的世界而被父母抛弃,或因此而被指责或惩罚。从某种意义来讲,孩子本来和母亲是融为一体的,无论从身体的喂养还是心理感受上。当孩子想自己跑出去探索世界时,对于孩子来说,这意味着“背叛母亲”,让母亲独自一人;这时孩子是深深的焦虑的,担心被母亲惩罚的焦虑。这时孩子会非常在意母亲对于自己尝试独立的态度。若母亲对于孩子的独立是欣赏的、认可的,那么孩子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比如,父母容许孩子自由的奔跑,孩子也认为自己是在自由的奔跑。但是孩子突然摔倒了,神奇地发现父母就在眼前,把自己扶起来,而不是责备或批评:“你怎么乱跑了,怎么不小心了”等等,或者母亲的脸上满是焦虑等。孩子就逐渐内化了父母对于自己好的和宽容的态度,也就逐渐内化并认同一个稳定、养育、涵容及支持性的父母,在心理上也获得了足够的爱和安全感,其自我也就逐渐变得强壮,经得起风风雨雨了。这样孩子既能够在身体上离开妈妈去探索周围的世界,在心理上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孩子可能就变得不那么听爸爸妈妈的话,而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成为一个主体,完成和父母心理上的分离。心理上的分离通常需要物理空间的保障。一个自己的不被其他人打扰的空间,即开始与父母在空间上分离。在这个空间里,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事情,或读书,或听音乐,或学习,或什么都不做,只是发呆。在这个空间里,孩子可以很放松的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完成自己的精神制作。这是孩子成为主体,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所以,如果孩子开始要求有自己的房间,并开始把门反锁,其实是成长的表现,说明已经可以和父母从身体、心理和空间上分离了,开始形成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甚至开始有自己的不想和父母分享的秘密。所以,允许孩子锁上自己的门,意味着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意味着对于孩子的认可和宽容。这样孩子内心就获得了巨大的信任感和力量感,就不用考虑自己做得是否好,父母是否满意,自己是否会被批评,从而走出自恋的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同时也有力量去处理外在世界的焦虑,也会把兴趣投向更关阔的外在世界中去。相反,若父母对于孩子的独立尝试是挑剔的、指责的,或监督的,那么孩子就没有精力去远走高飞,而是陷入与父母脱离的斗争之中。这时的孩子就更需要一个自己独立安静的空间来躲避父母的指责。这种现象也从反面说明父母是太不放下孩子了,以致孩子需要用这种强制的方式表达独立或和父母的分离。如果父母不能给孩子的关门要求一个允许,就可能会发生上面描述的关于门的斗争。而有的孩子甚至连关门的意识都没有,那么就更是一件令人担忧的事。说明孩子根本还没有开始在心理上和父母分离的尝试,仍处于和父母融为一体的状态。有的妈妈(有时也包括爸爸),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确实能够做一个足够好的妈妈(爸爸),她很乐于照顾自己的孩子,在心理上可能也会很享受孩子对自己的依赖及顺从的状态。但当孩子长大到有了和自己的不同的想法的时候,当孩子为了维护自己的想法而和父母抗争的时候,父母就忍受不了了,开始想方设法控制孩子,希望他们依然能象小时候那样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做事,否则就会有失控的感觉,就会很焦虑,惶恐,不惜用一切手段阻止孩子脱离自己的视线和控制。表现之一就是不能让孩子关门,或者顺利地关门。所以父母不让孩子关门,不是鼓励孩子远走高飞,而是自己自恋的满足。即父母通过监督孩子是否在门后做了什么坏事,来缓解自己的焦虑。父母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方面可能和他们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或许他们自己小时候就没有做为一个主体被尊重和信任,所以也没有学会如何去尊重和信任孩子;另一方面可能和他们的全能感有关。这种全能感表现为他们必须要能对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包括孩子,保持掌控感,这样心里才踏实。一旦失去这种控制感就会很焦虑,觉得可能会发生不好的事情。这种幻想也和第三个因素有关,即父母自己的投射。也就是说父母本身因为第一个原因从小被过度控制,长大后一旦脱离他们父母的控制,就可能出现反弹,做一些失控的事情,比如长时间玩游戏,看手机,做一些既耽误时间也损害身体的事情。所以,他们希望通过控制,让孩子不要象他们自己一样,一旦控制不住就可能会脑补孩子会不会也在失控地玩游戏等。所以这三个方面是彼此交织,相互作用的。那么在门的斗争中,父母胜利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孩子作为主体感的丧失;随之丧失的是对外在世界的兴趣和生命的意义感。因为这种生命全程的被监视感和毫无隐私,孩子就会退缩在自我关注和与父母的纠缠之中。曾有一个孩子被问道,假如妈妈闯入你的房间会怎么样?他说希望妈妈蒸发。那么我们可以想象,假如妈妈不蒸发怎么办?那么蒸发的就是孩子,即孩子做为主体的消失,做为人的存在感的消失。一个时时刻刻都被监看的孩子,一个完全没有隐私的孩子,一个没有安全的物理空间的孩子,也就不能形成他自己的独立的精神世界。一个成年来访者曾经说过,我知道为什么总是不能专注地做一件事情了,因为我被母亲太多地打扰了,没有一个空间来安顿我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父母不允许孩子有一个独立空间的同时,也常常不会给他们自由的时间,也就是说会安排孩子做各种各样他们希望孩子做的事情,使孩子没有时间遵从内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们说遵从原初的创造本能做事情是人快乐和意义感的源泉,孩子完全按照他人的要求做事,就形成一个虚假的自我,这也是很多孩子觉得活着没有意思的重要原因。我们希望孩子长大成人,不是成为我们希望他成为的那样的人,而是成为一个有内在活力的人,有他自己丰富的独特的精神世界的人。
作者简介:
擅长领域:强迫性障碍、社交恐怖、惊恐障碍、癔症等神经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障碍等情感障碍,创伤相关障碍,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等疾病的评估诊断、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职业背景:曾任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主治医师,中美精神分析联盟初级组毕业,北京大学和瑞士合作的荣格心理学培训,北京回龙观医院和巴黎七大合作的第一、二、三届中法精神分析培训和第一届儿童精神分析培训。接受长程个人心理治疗体验和个案督导。临床心理治疗时数5000小时以上。教育背景:山东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医学心理学硕士毕业。于宏华老师已经入驻渡过,扫描二维码后可点开于宏华老师页面,预约咨询服务
渡过家长互助成长群,这里由有经验的家长作为群主和群管理员。每天,群里有正能量的分享、有陪伴孩子日常困惑的交流互助,还不定期邀请老师到群里开展讲座及互动,是抑郁症孩子的家长们学习知识、汲取能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