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复学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在旁边共同进退就好”——答复学的若干焦点问题 || 渡过

渡过作者 渡过 2022-06-06

图 / 张进


【编者按】距离新学年开学,只有不到一个月了,不少因抑郁、双相等心理疾病休学的青少年,经过治疗,有所好转后,开始为复学做最后的准备。


然而,不少青少年,面对即将到来的复学,在期盼中,也怀有恐惧,也有人因经历过复学失败,留下了心理阴影;家长们也因此非常焦虑。


复学前要做好什么准备?要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复学?复学过程中遇到的人际交往、学业、作息时间等方面的困难,如何化解?


昨天,也就是2021年8月5日,由心理咨询师、教师、青年陪伴者组成的渡过”爱孩子团队“,针对大家所关心的,关于复学的一系列焦点问题,在渡过社群进行了一场公益直播,尝试为青少年与家长们答疑解忧,本文是直播的文字实录(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收听回放),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迪。


嘉宾介绍:

梁辉:资深教师,渡过青少年问题和家庭陪伴指导师,渡过“爱孩子团队”和复学营发起人,爱着各年龄段的孩子们。

刘和英:资深教师,社会心理指导师,渡过“爱孩子团队”核心讲师,担任班主任8年,其中5年带毕业班。

张鹏飞: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师,致力于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

张冀强:渡过首批陪伴者,研究生阶段经历休学复学,在调解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方面有一定的经验。

徐哼唧:渡过三星陪伴者,青少年一对一心灵对话老师,曾任渡过线下营青少年营辅导员,经历休学后考上研究生,即将就读。





一、复学前应持有什么心态?





张鹏飞:

首先,要充分了解此时孩子的想法和状态,要认真地跟孩子聊,想上学内心是否坚定,是否有想做的事


父母本人要尽量心态放平和,适当降低预期,多给孩子一些时间,避免情绪传递,增加孩子压力。
和孩子谈论复学问题时,要坦诚地表明作为父母希望孩子复学的态度。同时,要真正怀着商量的态度,允许孩子认同、不认同甚至允许反对的意见。要关注孩子内在情绪和感受,不是关注外在表现,比如看不看得下去书,使孩子感受到父母关心她是否快乐而不是提要求。
学会放权,孩子大多是有主见的有想法的。父母可以尝试:既然你想自己说了算,你自己的事可以交给你自己负责。不去盯他,给孩子权利,满足自主独立需求,给孩子空间,孩子才会自己考虑要做什么。无孩子是否愿意复学,都要示孩子思考,你这一年的打算是什么,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复学的问题,他才能自己承担复学或不复学的责任。如果家长过于焦虑,孩子就会把责任都推给家长。
最后,认真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是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感受到爸妈认真在面对自己的生活,为孩子做表率。



徐哼唧:
复学本质上这个是孩子自己的事情,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想法。有时候,一件事孩子本来想去做,父母一催促,孩子瞬间就不想做了。


所以,与其关心是否复学,不如关注一下孩子内心真正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我休学时,就在专心养病,没为特别做什么准备,等到状态恢复,自然就能复学成功。
爸妈不是只在嘴上说“我一切都接受”,而是“我可以接受你的表达,你拒绝也可以的”。否则,如果孩子确实没有做好复学的准备,可是被压抑说不出来,结果强行复学,后果会很严重。



张冀强

事实上,孩子有时拒绝复学,并不是真的不想改变,是因为心理的某些担忧,孩子说出担心的事情,这时好事,只有从孩子担心的事情,才能找到关键点,一起探讨解决的方法。



刘和英:

有时候,孩子会长时间沉浸在过去的阴影中打转,走不出来,非常着急。


有句话叫“拒绝即邀请”,你越说不要打转,他就越打转,我们要先接纳。然后跟孩子探讨,ta转的是场景,想法还是感受,跟孩子一起聊聊。聊着聊着就能找到了出路。


如果没法聊,觉知自己是否有带着预设的评判和功利心。家长放下这些就放下了心里的忐忑。跟孩子轻松敞开坦然聊,或许,聊着聊着就云开雾散了。



梁辉:


复学的事说到底要看孩子的意愿。父母越急孩子越怕。父母看什么都是问题,孩子就什么都有对抗。所以,不要去执着改变孩子。坦然面对孩子的进退,就可以有底气地跟孩子谈任何事了。孩子看到爸妈的平静,也敢于去尝试复学。

牢记:有力量才能传递力量。


总之,在复学的问题上,虽然父母和孩子想法未必相同,但根本的利益是一致的。父母要和孩子形成疗愈同盟,同盟才能共进退。






二、孩子复学后会不会被同学孤立?





张冀强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交往习惯。只要给孩子时间,她会慢慢观察,从共同爱好、感兴趣的话题等方面去结交朋友。
如果孩子不知道怎么交往,父母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交友的技巧和经验。比如,可以给孩子多买些水果,伙伴们一起吃。这样大家就容易情感连接。

徐哼唧:


有时孩子向家长抱怨人际关系,可能只是希望有个倾听者,有人倾听,ta很可能就会放松些。如果家长急着表态,孩子以后可能就不愿意倾诉了。
如果孩子明确提出,“我该怎么办呀”,家长可以给一些交往技巧。
总之,面对孩子倾诉,家长不要太紧张。如果孩子有波动,家长就跟着动,会让孩子不敢表露情绪。所以家长心一定要稳。
正如冀强老师所说,等到了时候,总会有办法的。

张鹏飞:
被孤立后痛苦,一部分原因就是我们心中形成了“你们对我不够好,这很糟”或者“我自己不够好”这样对他人或对自己的评判。可以先接纳自己不擅长社交的事实。
我学生时代也觉得被孤立,我想孤立就孤立呗,你不跟我说话,那就不说吧。我也不跟你说话呗,各做各的事, 这样心里不会冲突。
不过焦虑抑郁本身容易引起不安的情绪,这确实不利于人际关系。所以,建议关注平复情绪,有效治疗,当情绪好了,人际关系会得到很大改善。



梁辉:


建议提示孩子:无论内向外向,都有优势。确认孩子的优势,并提示孩子发挥优势。例如:内向擅长倾听,可以努力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尊重;外向善于沟通,可以多找机会赞赏对方。


孩子人际关系的背后,也蕴含着自我认同的问题。如果孩子在休学阶段没有给过能量,没有提升孩子的自我认同,例如自我感受认同,自我价值认同,自我能力认同。那么,休学过程也只是电量不足的停用状态。如果手机没有充电,放那一段日子,想拿来用,电无法自动满。


只要自我认同提升,即使遭遇语言攻击不会受太多影响; 能看到自己的性格优势,不会过于困扰交往中别人的态度。






三、复学在即,孩子依旧熬夜玩手机怎么办?





张鹏飞:
孩子爱玩手机,往往是为了通过逃避现实,缓解外来压力,它的背后,是情感满足、寻找同伴的需求、成就感多方面的需要。当家长要共情到孩子的压力,而不是抱怨。
然后,和孩子一起探讨,探讨手机对ta的意义,引导孩子思考,自己和手机的关系,只要这样,才能把孩子给带出来。不思考,就不会轻易放下。
家长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想,ta能玩手机,说明ta现在跟外界有些连接,复学就有希望。



徐哼唧:


建议爸妈要理解孩子,放暑假不熬夜啥时候熬夜。
事实上,因为没开学,作息才比较难调(或并没想调)。上学后,调整对多数孩子都没问题,要相信孩子有能力自我调整。
有的家长把“熬夜”当作一个可怕的标签,只要熬夜,作息混乱,孩子就完了。只要撕掉标签,关注本质,就不会那么焦虑。有时孩子也给自己贴标签:拖延症,社恐。实际上没那么严重。

刘和英:
12岁以下孩子,家长需要干预,建议跟孩子协商手机时间控制,年龄更大一些的孩子也要适当调整,家长可以坦然地说,你这样我很担心你。
但前提是要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如果关系处于紧张状态,要优先修复关系,之后再尝试调整作息
给家长们一个小tips,可以和孩子玩”熬夜游戏”:看谁更能熬;还有“睡觉比赛”:看谁更能睡。尽可能形成轻松、不斗气的家庭氛围。






四、孩子复学后写不完作业,很苦恼,想放弃复学,怎么办?





梁辉:

孩子的苦恼,是因为在意,要看到孩子对学校和学习的在意。对孩子的“忐忑但在依然在思考”点赞,做积极确认,及时地肯定孩子,从而合理化孩子的情绪。


然后跟孩子探讨,如何与老师协商,慢慢过渡。需要爸妈做什么,爸妈都会全力支持。千万不要过于冒进,强迫孩子去自己和老师商量。


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有强烈愿望复学,做了学习规划,信心满满,但补课几天就觉得很累,困难很多,回来大发脾气,说很难受,不想学了。


时候,如果父母不敢说什么,或者说不学就回来吧,或者强推,说坚持坚持会好的。孩子大概率会回来再待一年。


这时,妈妈问我:老师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种情况?怎么来帮助他?


我给她的回应是:看见-肯定-确认 ,并提示她表达的要点。


妈妈这样回应孩子:妈妈知道你很想上学,看到你认真规划,这么久没去上学,一定很多困难,面对这么大压力这么难,你一直在做你能做的。孩子,你做到这些已经很不容易了。


孩子听后,情绪平静了很多。后来学习状态很平稳,有一科提起前完成,成绩优异,老师很满意。



刘和英:
如果孩子认为做作业很重要。问问孩子想怎么解决。避免替孩子做主。
其实,孩子之所以这么焦虑,可能是因为不想和同班同学们不一样,问问别的学生能不能写完,其实同学们也大概率有写不完的,我高中的时候偶尔也会有这样的情况,知道这一点后心情就会好很多。
所以,要允许自己有时完成不了功课,对于复学的孩子尤其如此。



张冀强
我也是这样,高中作业每次写完真挺不容易的。允许孩子作业写不完,学习的目的是学知识。不是写作业。



张鹏飞:

这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孩子复学时的矛盾心理——最初给自己定的目标过高,要立刻跟上进度,可是感觉努力的结果跟自我要求不一致,就会反过来彻底逃避:如果做不好,是我不好。如果我不做,就不是我不好。与其做不好被说(或看到你们失望)不如我不做。


家长要从这个过程体会孩子不安的心理,去理解孩子。几位老师说的方法,都可以参考。



张冀强

反过来想,能够有这股心气,能量很不错;坚持不了,是能量波动,也很正常。


总之,做到这十六个字:接纳做好,关系搞好,支持做好,共情做好。






【第01期】渡过“学会爱孩子”团队线上复学营

用爱滋养,提升复学动能


 时间:8月10日-9月30日

针对休学的青少年和青少年的家长们所遇到的难题,渡过“学会爱孩子”团队倾力准备理论+实操+个性化指导线上课 ,与您共同解锁孩子的学习困境,让休学变成家庭改变的契机,复学便是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与结果。


点击下图海报了解详情、报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