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渡过 · 周末版】失约的桂花,就像抑郁的孩子

渡过作者 渡过 2022-06-06
文图 / 山竹图为现在仍然含苞待放的桂花)

我出生在农村,长于在季节轮回明显的北方,后来到南国的杭州生活工作,我对时令节气花开花落有着天然的敏感,


按照往年的情况,十一前后,杭州的桂花会进入盛花期,现在应该早已是“桂香满杭城”了。现在小长假已经休完,学生的小秋假也已休完,桂花的香气还未闻到,一簇桂花还没有见到。

桂花失约,原因在于今年异常的气候,十月上旬已过,依然是炎炎夏日的感觉,不仅热,还格外晒,持续30来度的高温,好像今年杭州的夏天就过不完了,于是就影响到杭州的桂花花期。

桂花开放的条件是“桂花蒸”,昼夜温差大,早上20多度,中午30多度,而且还要湿度大。这样,桂花才会开始进入“铃梗期”——花苞出现,像一个个小铃铛悬挂在枝条上。再过几日,桂花会进入“香眼期”,等到每一簇上长出10来串小黄花朵,桂花初花期就到了。今年连日来又热又干的天气,桂花蒸的条件达不到,所以今年桂花姗姗来迟。

这让我想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真的是一个关乎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大课题。家庭中孩子出问题,那是家庭环境、学校小生态圈、大的社会环境、整个社会的潜意识的共同作用,像温水煮青蛙一样,烫伤了跳不起来了还不自知,“内卷”“躺平”接踵而来。

我的成长经历告诉我,相比现在,我们小时候很容易获得简单的快乐,哪怕你今天郁闷了、挨批评了,一出门看见农田、蔬菜、果实都自然生出喜悦,拾豆子、拣麦穗农活的忙碌,有一点点力气了就能够干喂鸡、养鸭这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会跑着玩了就可以出门与同伴玩耍。那些已被现在的孩子遗忘了的游戏、那些轻而易举的获得和喜悦,让我们有很多情绪的出口。

可是现在,工厂林立、车辆暴增,孩子上了初中父母还在接送上下学,社会节奏加快、竞争加剧,把每个人都卷进去,在父母过度的保护监控之下,孩子们很难有自己的自由自在不被家长老师视线覆盖的角落,如果家长没有意识到随着年龄增长要得体的退出,给孩子适度的自由空间,他们真的有无处可逃的无力和失控。

在本应逐渐走向成年的青春期,一些孩子反而出现了退行,不知所措,因为情感支持、链接贫瘠匮乏的社会、家庭的大环境,无法匹配孩子智力、知识的迅速增长的需要,使孩子失去了身心合一、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生营养。父母只有在自己的孩子问题严重到不上学、以自残自杀相逼的时候才猛然觉醒,同时又不知所措恐惧至极。

就像本该如期绽放的“花蕾”,就像今年杭州的天气,又热又晒,没有足够湿度没有雨露浇灌,花苞硬生生憋在那里了,吞没在贫瘠的花托之上,严重推迟了花期。

一些家长开始向另一个方向“努力”:从活在自己的世界、用自己的标准衡量他人、以自我中心的强势,以为自己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孩子好,向“一切都是我错了”紧急逆转。

我们也不知道,当天气终于开始转凉,雨水如期而至,桂花肆意开放的时候,会不会再来一场冻雨,让花苞戛然而止于盛开期,不知道那是怎样的惨烈呢。

桂花开放的规律,和养育子女,确实有一些相通的地方,经常与自然链接的人,更容易顺应自然,合天时地利吧。王阳明的《传习录》,很多篇目都有与自然链接的深刻的意向在里面,这是天人合一的大智慧才能够传习的语录啊!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是啊,等待桂花开放的时节,不用过度担心什么。境随心转,物换星移,把心安放好,经常与自然链接,得天地之气,合日月之光,你就会越来越豁达,就像阳明先生说的,只管栽培灌溉,悬想何益!


(题图来自网络)


作者过往作品:

现实感的缺乏是人陷入心理疾病的内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