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当下(渡过陪伴者,家长群群主) 图 / 张进
我接触过不少前来寻求的陪伴个案,问题各种各样,却有一些共性之处。不少家长,虽然也学习了很多,却总是在某处卡住了。我陪伴过一个家庭,孩子诊断中度抑郁,无法完成国内学校的学业,选择国际学校,准备出国留学。家长对此各种担心,认定此路不通,仿佛已经看到了孩子学业失败的画面。虽然后来知道要接纳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但还是在内心的恐惧、不安中徘徊,前来寻求支撑。另一件事是,孩子想学吉他,妈妈觉得运动更好,虽然也出钱支持孩子学吉他,但是内心还是有失落和无奈……
让我们从这些问题的漩涡中,跳出来,用第三只眼来看,汇成一个代表着共性的词,即:关系。在陪伴的过程中,我脑海中也经常闪现出“关系”这个词。那么,我们不妨用第三只眼,重点梳理一下各种关系。人们首先会想到人际关系,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家庭关系。再一想,就会联想到其他各种关系,包括和自己、和情绪、和各种事情,甚至和整个人类、这个世界的关系,织成了一张网。以我的陪伴者工作经验为例,在陪伴过程中,关系的建立也放在首位,彼此的信任,放松,是陪伴得以进行下去的前提。在咨访关系中,也是关系大于方法。在学习上,孩子喜欢某个老师,自然会喜欢这个老师上课,这门学科的成绩也会相应提升。孩子喜欢上学、喜欢学习,成绩自然也会比 不得不 上学更好。因为,她和上学、学习这件事情,建立了愉悦、积极地条件性情绪反应。所以,“学海无涯苦作舟”改成“学海无涯乐作舟”,是不是会更好?夫妻就更不用说了,当夫妻相爱,什么都愿意奉献,电力十足。常听到妈妈抱怨爸爸不理解孩子,不关心孩子,孩子出现这么大问题,竟然还有心思出去打牌,各种评判,贴标签、失望,想让爸爸能挑起家庭重担,哪怕看一本书、听一次讲座学习一下,也好减轻自己的压力……这些诉求不能说不正当,妈妈的肩膀真的快被压塌了,但如果夫妻关系不在线,做不到彼此尝试互相理解,最后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回到亲子沟通的话题上,用大白话来说,关系好,说得通;关系不好,听不进。因为关系大于一切。曾经有个自己通过渡过平台找我陪伴的孩子说,其实父母也说过同样的话,但是父母说出来,她就反感。
这就是因为关系不一样,并且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一样的反感。相关的情绪按钮,一按就触发。比如,父母一开口,他就觉得吐不出象牙。除了人际关系,还有人与自我的关系,很多人对自己的要求特别高,不放过自己的一点瑕疵。我在一篇正念的文章中写过一个场景。早上红枣洒落一地,在自责的一刹那,转念告诉自己,没有关系,不评判,要善待自己,瞬间内心柔软,心情从懊恼变成了开开心心地捡起了红枣。所以,家长要先活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处好了,把自己滋养好了,才有能量去支持孩子。
孩子强迫、暴食催吐、自残,家长的心在滴血;孩子大剂量药物长期没有好转,家长的心被油锅煎熬。医生给孩子诊断开药,看到药物各种副作用,心惊肉跳,医生每加一次药,都仿佛在妈妈心头扎上一针,并因此郁闷,无法排解;看到孩子一天玩手机游戏,起床困难,成绩下降,被老师点名批评,坐立不安;孩子不走高考之路,要做网络写手,要开奶茶店、宠物店,家长心里别扭,失落遗憾,总觉得没有文凭抬不起头,其他路都是旁门左道;孩子提出不上学了,父母在孩子面前装淡定,转过身来,太阳穴突突地跳,彻夜难眠。这些情绪就像一层浓厚的乌云,笼罩着整个家庭。压抑、焦躁。妈妈说,我不会在孩子面前流露,我在孩子面前高高兴兴,挺正能量的,殊不知,世界上最难掩饰的,就是情绪。你的一举手一投足,你的语气语调、眼神姿态,都散发着你的内在,尤其是在你自己孩子的面前。有的妈妈说,为什么我看不进书,听不进讲座?为什么我静不心来学习一下?我现在终于体会到了孩子焦虑时无法学习的感受了。因为处于焦虑的情绪中,分析思考学习能力会下降,更不易处理好各种关系。关系不对,很容易进入一个怪圈,助力隐藏着较劲、阻力。因为,你和孩子发生的事情之间的关系,是排斥、否定的,怎么能客观相处并处理好呢?家长处于忍受、憋屈、迎合状态,甚至评判、对立、勾心斗角、阳奉阴违,把能量都消耗在博弈上了。即使无奈的接受,家人需要你支持时,你也是没有力量的。很多家长初步理解并尝试的“接纳”,其实是被动消极的伪“接纳”,因为不知所措,那就听大家的接纳吧,好像鹦鹉学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关系下的支持,父母与孩子无法做到合作共赢,甚至会被困进互相攻击的怪圈。
首先是觉察,看到了关系,可以选择欢迎它,了解它,与之相处。关系是处出来的。关系是可以选择的,亦友亦敌,在于自己的选择。
情绪对关系的影响,如上节所述,但我们也可以和情绪建立接纳共处的合作关系,最后学会在情绪的海洋中冲浪。心理学流派众多,但目标是一致的,只是像切西瓜一样,横着切还是竖着切,怎么适合你怎么来。我在陪伴者培训时接触了ACT(接纳承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的代表之一),觉得很有益,这里把ACT六边形模型,与大家共勉。 相当于在十字路口,选择正确方向,及时止损。接纳意味着开放的态度,不去博弈对抗。因为一个人的情绪是控制不了的,越控制越反跳。详见白熊实验。于德志老师说,这就像一个悖论:主动面对并体验伤害,反而会增强生活的幸福感;被动逃避并压制伤害,反而会让我们陷入长久的心理痛苦。
“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接纳不等于认同,也不是被动地放弃,接纳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摘下有色眼镜,区别想法和事实,分清是不是大脑在讲故事。给思维松绑,为各种想法、念头与事情之间保留一点空间与距离。就像怕狗这个记忆,害怕这个词会让我们产生经验性回避,当狗和害怕这个词互相融合,这就需要进行解离。当初那条狗和眼前这条狗不是同一条狗。这样,退一步,和记忆保持距离,有意识地把自己抽离出来,居高临下客观看待事情。群友经常做的复盘、倒带也是一种解离的过程。给情绪命名也可以拉开我们与思维的距离,也是一种解离的方法。如说出耳朵能听到的声音:此刻,我很生气,无奈……跳出来,身处庐山之外觉察自己的变化。把自己当成观察对象,从各个角度看待事物。就像站在站台,看着自己的思维列车进进出出,来来去去,而不上车。有几种技术可以练习。其中一种是正念。当我们打开五感去和世界链接时,就是回归当下。也就是于德志老师经常说的,了解此刻生命中正在发生的事情。需要练习,形成新的神经链接。聚焦积极正向的意义,了解自己的初心,明确方向和目标。用行动一步步实现目标,朝自己重视的方向前进。画出线路图或制作目标练习表。能够真正为你带来改变的,让你跟痛苦告别的东西是行动。创造有效的行动模式,防止不动,冲动、乱动一个人陷入沼泽,越挣扎,下陷得越快。所以第一步是停止挣扎,虽然很恐惧,如果能提醒自己保持冷静,看清楚自己的处境,体会并处理身体感受与情绪,再寻找身边积极有用的资源,采取行动,结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完全接纳:妈妈意识到自己的内心很无奈,焦躁,在担心、觉察到自己不是由衷的接纳孩子的选择,只是无奈地被动地接受,甚至是在忍受。事情就会往错误的方向发展。再说,青春期的孩子,作用给孩子多大的阻力,孩子反作用给你的也一样,先停止阻抗。认知解离:孩子不在父母眼下,就不能正常上学、不能按时吃药,早上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床,不能和同学好好相处,学习跟不上,考试挂科,拿不到毕业证。这些是已经发生的事情,还是大脑演绎的故事、自己灾难性思维的泡沫放大?离家近就肯定比离家远更容易拿到文凭吗?妈妈觉察到这些只是自己头脑里的想法,是凭已有经验在评判。然后给这些想法导致的情绪命名。在事情和想法之间留出一点空间,把自己从自动化思维中抽离出来。以己为景:妈妈理论上知道要接纳尊重孩子的选择,但是,内心没有做到完全主动地选择接纳。为什么会做不到,因为自己有担心焦虑。怎么才能做到完全接纳?首先要停止自动化思维,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带着好奇心,看看发生了什么。观察导致这些想法前前后后,自己内心的需求、期待是什么?我期待孩子能顺顺利利拿到一张文凭,不要折腾,不要遇到很多坎。如果在家附近上学,父母可以帮很多忙,生活上的照顾,吃药提醒,有什么事情,父母可以第一时间赶到……但是,这些并不是孩子最迫切的内心需求,这只是父母自己的内心需求,解决的是父母自己的焦虑。离家远这个困惑,是父母还是孩子的?现实的距离和心灵的距离(和孩子勾心斗角),哪个更远?关注当下:通过正念练习,打开五感,感知当下,体会身体的感觉,紧绷还是放松的,脉搏的跳动,通过观呼吸,把注意力回归当下。还有一些其他简单易行的小技巧,使自己平静下来。定生静、静生慧、慧至从容。明确价值:关系处好了,问题解决方案就不远了。情绪平稳,智慧也就出来了。很快,妈妈就想起了,孩子为什么会选择深圳这个城市,因为孩子的偶像就在深圳。偶像效应会促进孩子对这个城市的好感,说不定孩子把这种好感投射到学校甚至学习上,激发了上学和学习的内在动力。孩子还吵着要学唱歌、吉他,音乐不也有疗愈作用吗?唱歌对于一个不敢大声发言、人际有磕绊的孩子来说,不也是一种锻炼吗?多好的事情啊。如果孩子如父母的愿,被动地去一个不喜欢的学校,这种动力是不是大打折扣了。那么,偶像、唱歌学吉他,就是一个个切入口,妈妈可以利用这些有利的资源,和孩子站在一条战壕,支持、助力孩子,何乐不为呢?孩子向父母敞开了自己,打开了心门,当母女之间处成闺蜜一样的关系时,顺口问一下“药吃了吗?”,孩子还会反感吗?当遇到坎时,孩子还是孤身奋战吗?
此刻,孩子纵然在遥远的南方,心灵的距离却拉近了,孩子和父母同频共振,一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真正地将阻力化解为助力。承诺行动:每个人的智慧都是一座宝藏,可以不断地挖掘。妈妈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投入到和孩子一起憧憬去深圳上学的行动中。一起开开心心买日常用品,一起去深圳逛街,看偶像演出……孩子也能感受到妈妈这种由衷地脱胎换骨的变化。开学后,孩子也愿意和妈妈一起分享在这座城市的、在学校中的点点滴滴。这是孩子乐意的,有内在动力想做的事情,多好啊。有人说:每个孩子和父母之间,都注定要有一场战争。如果孩子赢了,是喜剧;如果父母赢了,是悲剧。我想提示一下:沟通的顶级高手,不是谁输谁赢,而是双方达成一致,合作共赢。并不是你和我,而是“我们”,是一条战壕的战友,是一种合作的关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王阳明说:知而不行,是为不知。收获了方法,后续就需要刻意练习了,你多练什么,就善于什么。只有多操练,才能成为自己生活中应对各种事情的模式。
作者简介:
当下
渡过陪伴者,曾任渡过家长群群主,渡过线上家长营讲师、陪伴者培训课程讲师,个人公众号当下笔记
曾接受认知行为疗法培训,现在正在进修正念认知疗法等
扫描下图二维码后可选择作者头像预约陪伴,陪伴者编号pb0306
作者过往作品:
【第03期】渡过陪伴者线上培训
招生对象:有意学习心理学知识,更好陪伴自己和他人的朋友
点击下图海报了解详情、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