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于过年有执念,越老越是。鞭炮声此起彼伏,鸡鸭鱼肉,推杯换盏,然后是交换八卦,倾诉感情,点评别人。我们这些抑友大部分是不爱过年的,因为大部分不爱交流,而且过年有些话题会穿插很久,就是结婚生娃,事业金钱。这些都是我们可能不喜欢或者不擅长的。每年过年我都要瘦几斤,味同嚼腊,身心疲惫。从一家穿梭到另外一家,一顿饭耗时很久,闲聊,喝酒,打牌,饭菜从热到冷,变冷再热一下,大家开心快乐?反正我觉得没有,我觉得浪费生命。过年名言,无孝为三,不考公务员为大。是各种长辈的名言,有时候觉得好奇怪,明明他们自己可能都退休在家了,为何信誓旦旦的能指导其他人的前途。忽然想起来小时候老师跟我们说的一些话,初识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尔后这么多年,就变成了,人贵有自知之明。今年可能是因为生病太久了,也工作太久了,对这种模式倒是有了新的理解和适应办法。小的时候盼望过年,因为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平时渴望的东西,红包,零食,小伙伴,各种玩具等等。长大了之后呢,这些平时触手可及,心情低落时候对吃饭甚至都提不上劲头,更别说,那些物化的东西。所以,过年那些密集的人群和过度的关怀经常让人窒息。过去两年因为才结婚,生活状态变化比较大,所以经常感觉过年很艰难,不是旁人说的繁琐,是真的艰难:夹杂着抑郁,感觉内外围攻,所以经常晚上结束饭局回家买醉来疏解情绪。这两年,随着药物和心理医生以及自己学习效果的深入,整个人越来越稳定,开始躺的不那么平了,有不想虚度光阴的念头了,遇到问题会有着自己自己的一套思路。现在渐渐觉得,任何问题最后都有它的归处,但是不能有极端的要求,希望事物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关于过年也是,单纯的去陷入痛苦,很简单,也很折磨,我今年试着去想一些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我和比较社会化的老公沟通了下我的痛苦,他和我说了,其实大部分长辈也只是在饭桌上找话题,大部分是没有恶意的,所以不要太紧张,就不会觉得有攻击性,网上不是有所谓的打太极应付法吗,可以学起来。第二,可以和亲属沟通一下,减少出门见亲戚,绝对的不出门可能很难做到,但是可以一些比较远的亲戚选择不去,减少社交,会舒适很多。我今年有几家亲戚交给我老公一人去了,虽然双方父母有可能有点意见,但是因为大部分地方我俩都去了,也就没说什么。第三,就是适当我个人的办法了,有点耍小聪明,我是长卷发,因为乡下饭局又长又无聊,中途我会去厕所,一边带上我的蓝牙耳机,头发一盖,后面听书,放心,不会有谁找你,大家都喝大了,安静享受自己的书,另外一边也留着吗,万一有哪个非要Q你,咱也听得到哈。这就是我今年的体会,春节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我大体从春节时身心俱疲的状态恢复了,跨过这个门槛,就想和大家来分享,因为我觉得万事有时候道理是通的,生活的一切会慢慢地越来越好。希望你们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和自己一起好好地生活。
成为“过山车玩家”并非坏事:双相怎样给我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