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封面人物 | 刘日益:高新园区开发运营领航者

姚恩育 浙商杂志
2024-11-01

点击上方蓝字

每一个有商业梦想的人都会关注我们~


大部分的商业逻辑,常常拥有看似简单明了的链条,但其落地的难点,往往在于实操。勇于突围,擅于整合资源,能够为高新技术产业链上企业赋能的蓝奥集团,最终凭着一个又一个科技园样本,在行业中站稳了脚跟。



《浙商》杂志12月上封面人物


10月29日,阿里资产拍卖网显示,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滨文路60号、60号2幢、60号3幢工业科技园项目以2.65亿元成交。该工业科技园项目建筑面积33676.05平方米,起拍价2.05亿元,评估价2.93亿元,共吸引了17550次围观、43次出价,是名副其实的“大热门”。


消息传出后,“竞得者是谁”成为不少人关心的事。两天后,蓝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奥集团”)在其官方微信上披露了成功竞得该科技园区的消息。这也意味着,距离蓝奥集团董事长刘日益“面向全国打造100个高新园区,助推100家园区企业上市”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诞生:致力解决产学研痛点


就在这次竞拍前一个月左右,一行特殊的客人到访了蓝奥集团旗下的中欧产业创新中心:意大利原总理马泰奥·伦齐(Matteo Renzi)、意大利阿斯蒂省的省长马里齐奥·拉赛罗(Maurizio Rasero)及议员马可·乔万尼(Marco Galvagno)等,从遥远的意大利来到正值金秋的杭州,并考察了中欧产业创新中心。


意大利原总理马泰奥·伦齐一行考察蓝奥集团旗下中欧产业创新中心,与蓝奥集团董事长刘日益合影


“中欧产业创新中心由意大利米兰华夏集团、蓝奥集团、功量集团共同打造,是集意大利The Hive孵化器(由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官方认证的孵化器企业)、知识产权运营转化中心、国际人才引进服务中心、上市企业加速器等于一体的平台。作为蓝奥集团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期待与更多来自意大利等海外的龙头企业发生‘化学反应’,推动国际间科技与产业的交流与落地应用。”


在刘日益的心中,一张以“全球招商、产业报国”为使命的蓝图已经徐徐铺就。



刘日益是温州人,原先一直从事教育行业,在全国开设了36个外经贸分校和领导干部培训班。2008年,刘日益开始组建园区研发平台,平台集聚了2000多家浙江省各领域的企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学、研成果转化服务体系。蓝奥集团也应运而生,由平台、基金机构、科研院校联合组建成立,专注做科技产业园的运营商,协助当地政府产业转型升级。


“多年与科研院校、平台、企业及相关政府打交道的经验,让我发现,产、学、研各环节之间都存在着资源匹配与优化、沟通渠道顺畅问题等不少痛点。这让我萌生了创立蓝奥集团的念头:我希望蓝奥能在企业、政府与科研院校之间搭建起桥梁,让科技能从实验室畅通无阻地进入科技型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最终造福用户。”


起初,蓝奥的模式相对简单,“主要帮助政府做好科技园区的管理与运营”。很快,刘日益发现,如果想要走得更远、飞得更高,蓝奥必须在产业链中扮演更为主动的角色:“无论是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还是为政府创造更多税收,我们都需要进一步卡位产业链深处,如果仅仅是个‘管理员’的角色,上述作用很难实现。”


于是,自2017年起,蓝奥集团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发展逻辑:专注做科技产业园的运营商,重点围绕“产业集聚化”,协助当地政府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在具体做法上,刘日益总结为:以服务龙头企业为核心,围绕龙头企业搭建上下游产业链。


成长:全要素发展体系实现共赢


大部分的商业逻辑,常常拥有看似简单明了的链条,但其落地的难点,往往在于实操。刘日益的选择亦是如此。


“我们的体系,是集成了‘龙头企业+科研院校+产业基金+产业数字化一张网+产业运营商’的全要素发展体系。”刘日益介绍,如果把体系中的各个要素比喻为“神经元”,那么蓝奥要做的事情,是让自己成为功能强大的“神经中枢”:不但要汇集不同功能的各类要素,更重要的是协调其功能,令每项要素都能发挥出“1+1>2”的效果,简单概括即“让龙头企业开心,让政府部门满意,蓝奥自然能够从中受益”。


说来简单,但要合格甚至超常发挥“神经中枢”的力量,对于刘日益和蓝奥而言,都是巨大的考验。刘日益至今记得,早年有一次拜访上海某地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对方直言:“我们服务的都是世界500强企业。”言下之意,实力不够就不必来“敲门”了。


但刘日益毫不气馁,持续努力整合资源。如今,蓝奥集团已经在上海拥有多个科技园,专注于人工智能产业、数字经济产业及生物医药产业等。


现在,蓝奥集团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一核两翼一网”发展战略:“一核”即以服务龙头企业为核心;“两翼”之一是“金融之翼”,即以组建产业基金的方式,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科技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等,另一“翼”则是“科技之翼”,即以科技赋能,搭建学术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交叉融合平台,让专家成为科技企业创新的“思想库”“沟通库”“点子库”“人才库”的重要支撑;至于“网”,即产业数字化一张网,借此,蓝奥集团为政府输出数字化改造与实体园区共建的解决方案,形成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共促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蓝图:为行业树立标杆


勇于突围,擅于整合资源,能够为高新技术产业链上企业赋能的蓝奥集团,最终凭着一个又一个科技园样本,在行业中站稳了脚跟。在与龙头们合作的过程中,蓝奥集团也同样越走越快,跻身前列:“目前,我们已经成为行业内排名前三的龙头企业。”


刘日益告诉《浙商》杂志记者,截至发稿前,蓝奥集团已在全国操盘了32个科技园,总面积约320万平方米。这些科技园目前每年总营收逾3000亿元,2022年园区内企业完成总税收超100亿元。刘日益也将蓝奥在其中的角色比喻为“房东”:“我们是5200家企业的房东。”


除了是“房东”,蓝奥集团还是“股东”——由于天生与企业密切联结,蓝奥又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者。“截至目前,我们已投资了213家企业。”刘日益介绍,蓝奥集团旗下的基金规模也超过了100亿元,“我们还致力于打造全国一流的上市企业孵化平台,助推100家园区企业全球上市。”


而在产业上,蓝奥集团则深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和大健康、跨境电商、智能制造及文化创新六大产业。刘日益还在意大利米兰、日本东京、德国柏林、美国硅谷和休斯敦等地成立了全球招商中心:“我们既要把国际龙头企业的资源引进来,链接全球前沿技术,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也要帮助中国龙头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带动中国企业嵌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


“不久后,蓝奥集团也将开启上市计划。未来,我们希望为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蓝奥智慧’。”对此,刘日益信心满满。





关注“浙商杂志”视频号

 

此时不拼更待何时,18位青年浙商2024年决定这么干!





文丨《浙商》全媒体中心主笔 姚恩育 

编辑丨沈彬彬

审核|余广珠、徐燕娜

监制|冯永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浙商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