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克思这样评价太平天国

互联杂谈21 2024-03-19




1862年,太平天国还没有灭亡,马克思已经对太平天国完全失望了。在他的《中国纪事》一文中,马克思毫不容情地斥责道:“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国才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实际上,太平天国战争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悲剧,它持续之长,规模之大,损失之惨,影响之远,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史无前列的。
单就人口损失,以及双方的残酷性和破坏性来说,在世界历史上也绝无仅有。
即使是动用了包括原子弹在内的现代化装备,战场遍及全球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很难与其匹敌。太平军掀起的狂飙席卷所及,庐舍为墟,遍地瓦砾。
狂飙过去许多年后,依然是满目疮痍,残破萧条,一片凄凉。人烟稠密的长江中下游流域,因地处风暴中心,为太平军和清军往复争夺烧杀之区,更是一片劫灰,生灵涂炭。 
历史教科书中,它是反帝反封建的代表性存在,旧式农民起义的最高峰。而在另一种语境中,它被视为愚昧与破坏的大浩劫,至少两千万人战死、饿死,被迫卷入人口多达上亿。
 
· 首先,中外学术界对此做了大量阐述:它想建立人间天国,却带来人间地狱。在“无人不饱暖”的口号下,富庶浙江,却饿殍遍地;江西百里,不闻鸡犬。宣称人人平等,女性解放,王侯们却纳妃无数,民众则男女分营,夫妻同居都要严惩不贷……
 
· 然而,这都没有回应一个关键问题:为何经历如此种种,甚至天京大屠杀之后,还有那么多人为“天国”狂热卖命?
 
· 同时,还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和陈胜吴广以后的历次农民起义不同,太平天国是披着西方宗教外衣,并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基础上的农民宗教战争。
 
· 而且,对最重要的那个关键人物研究不够:风头一度被杨秀清、李秀成等人盖过,前期不带兵作战,后期宅于后宫,俨然配角,却塑造了无数天国信徒的“天国梦”幕后操盘手——洪秀全。
 
为了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这些问题,先知书店郑重推荐一部直切太平天国要害,由最会讲故事的西方汉学家史景迁所著的重要作品——《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视角独特,很多政治、军事内容一笔带过,曾国藩轨迹不屑一顾,陈玉成干脆提都没提——但却讲透了一个“应试教育”受害者、“自学成才”的田园基督徒、打油诗八级证书持有人的“梦想照进现实”的“励志故事”。

讲透了那个人如何屡试不第忽得梦中启发,遂用基督教新瓶填装帝王梦老酒,带领一帮失意文人和被压迫农民“风风火火闯九州”,最终给半个中国带来空前荒诞浩劫的故事。
本书史料大多源自深藏国外的图书馆,国人自是不易看得见,因而书中故事细节,尤为可贵,足以让国人全面深入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为什么太平天国缺乏逻辑的信仰体系、破绽百出的意识形态,却会赢得成千上万狂热信众?
 
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始于“上帝的中国儿子”做的一场梦,最后也是终于那场“救世梦”?
 
为什么那些疯狂、激进的“救世梦”,总是将一个个地方变成地狱?
 
《太平天国》作者史景迁,西方汉学三杰之一,其中文名寓意为景仰司马迁。他擅长以独特视角观察中国历史,并以非一般的“讲故事”方式道出其历史思考,因而其作品敏锐、深邃又好看,早在1980年代就已是全球公认的中国史巨擘之一。
 
史景迁特别长于对新发现档案材料的使用。史景迁自承,《太平天国》就是基于长期被埋没在大英图书馆的相关资料而作。
 
史景迁青少年时期就读于教会学校,对圣经非常熟悉,这令他在分析太平天国的宗教问题上尤为得心应手。
 
而其笔下许多不动声色的叙事——夺权之后的大清洗、从对领袖的崇拜到迷信、将意识形态纳入幼童启蒙教育中……其镜鉴意义更是不可忽视。

史景迁透过曾经的光环,拨开重重迷雾,终于回到现场,回到了真实的历史。他让我们发现一幕幕曾笼罩在神圣面纱之下的人间丑恶、荒淫、无耻、野蛮、残酷和迷信。
 
余英时先生高度评价:史景迁不但史学功夫深厚,而且文学造诣也超出侪辈。他的著作必须划入《史记》类别之内,是无可争议的。
 



相关文章

关注

互联杂谈多次被消失,防失莲,点此加小编个人微信,朋友圈更精彩!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互联杂谈精选文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