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日记、接力、二湘、一枚……到底是怎么回事?
01.缘起
公元2020年初,武汉本土著名作家方方,受《收获》杂志编辑启发开始写“封城记”,以日记体记录自己在疫情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
本站编辑的电子书封面
方方一路写来颇为艰难,因微博被封,只好转战博客、财新,甚至借用素未谋面的另一女作家“二湘”的微信公众号发声。而二湘的公号也因此几度被禁言,眼看着从“二湘的七维空间”一路到“十一维空间”。作家写的辛苦,帮忙转载者辛苦,读者看着更辛苦。
60篇《封城记——方方日记》已经完结。然而,读者的热情并没有散去,偶然的一条留言,又造就了长达2个月连载的《方方日记读者接力》。如编者“一枚”另一篇《编者手记》中所述:
正好3月25日的日记结束篇后,文后留言区有读者说:“忽然有一个小小想法,以后能否以读后感续上, 来个大家接力,让另一个‘日记’生生不息?”……于是这篇“读后感”,就成了读者接力的第一篇。所以现在回头看,这个读者接力完全是读者们自己的主意,没有人曾经“预谋”过……后来自然而然的,读者们开始在他们的读后感里分享自己在疫情中和疫情后的经历。……这么多的声音汇集起来……正好就可以汇聚成这个时代的声音,也是对方方日记的一个补充。
”
接力日记篇篇精彩,精彩到什么程度呢?——连我这个自认为写东西还不错的人,仗着拐弯认识二湘,厚着脸皮几次投稿都被拒。以至于我对此耿耿于怀:未能在这史诗般的接力中参与传递。
在这期间,方方接受了2次采访,其中财经十一人的采访被全网删除。
4月29日至5月9日,方方连写了十一篇《关于》,将日记中被广泛争议的内容一一做了说明。
在读者接力完成之后,二湘和一枚分别开启了新的征稿,如“我手写我心:民声”、“时评”、“疫情之后”、“大学”等栏目,发布在“二湘的七维空间”、“一枚园地”公众号。
至此,我们可以看清三件事:
“二湘”,是个旅美女作家,著有《狂流》、《暗涌》等小说,与方方相识但未曾谋面,方方微博被封期间义务帮忙在自己的公号发布《日记》。
“一枚”,即协助二湘发布日记的义务小编,人家的公开介绍非常清楚:
安徽人在北美。70后。理工女,地产经纪人,从方方日记和接力开始的纯业余小编。马拉松跑者。基督徒。两个孩子的母亲。
相信每个人都有体会,围绕着方方日记,大家的同学群、亲戚群、爱好群……总之各种群产生了极为剧烈的观点撕裂。
一直到一年后的今天都没有平息。
除了双方都免不了的“攻击谩骂”、“扣帽子”等常规武器,反方一派更祭出了“人肉”的生化武器,把对方的祖宗八代、个人隐私、相关信息等扒个底儿朝天,抛开论点和论据,试图以对方的道德瑕疵、出身、经历、甚至长相进行人身攻击,以恐吓、威胁等手段压制对方,从而赢得胜利。
尽管从手段看,反方显得低级、粗鄙,还出现了“高中生”、“太极雷雷”、“花生农民”、“南京跪像”等不可描述的乱象。
网络漫画
但是,作为挺方一派,我们也清楚的知道,反方除了几个借机蹭热点别有用心的败类,绝大部分其实都是好人,他们爱国拥政,嫉恶如仇,善良正直。
他们不是别人,他们就是我们的亲戚、同学、朋友、同事、同行。
只不过因为自身经历、信息渠道、思考方式不同,造成了观点撕裂。
脸红脖子粗地争吵、退群、绝交,有意义吗?本质上大家都是为了国家更好。
面对同胞的撕裂,我们应该扩大它,还是弥合它?
恰好方方、二湘、一枚,3个女人,让我们看看她们唱的什么戏——
强硬倔强如方方,费劲巴拉地写下11篇关于,掰开揉碎地将日记的争议部分一一剖析,交代。文风一改往日的犀利,看得出在极力克制。
从读者接力、《二湘的七维空间》、《一枚园地》后续文章开始,她们仨有意无意地、不动声色地,试图用一种温和理性的方式来弥合撕裂。
从作者职业看:保安、残疾人、基督徒、宝妈、小老板、律师、学生、记者、农民工、教师、军人、公务员、退休职工……来自各行各业,在我们的同事、朋友中,一定能找到他们的影子;
地域:湖北、北京、深圳、四川、贵州、河南、广州、广西、江苏……甚至异国他乡,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就在我们中间;
年龄分布:从最小的初一学生,到年逾八旬的老者,几乎覆盖所有年龄段,他们可能就是我们的亲戚、亲人,长辈、晚辈,或平辈。
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是方方日记的读者。他们都拿起了笔,写下了自己的故事。
这些故事真实、真心、真诚。多少篇,让我击节赞叹,自愧不如;多少篇,让我热泪盈眶,心情激荡。
这是最打动人,也是最充满力量的。
这种力量看似和风细雨般轻柔,却是弥合撕裂、打造共识的唯一有效方式。
而共识,是社会进步最重要的必要条件。
其实,反对方方的人群,论职业、地域、年龄,也同样就在我们身边,就是我们的朋友、亲人。
无论挺方还是反方,我们都有一个朴素的愿望:改变国家,让国家更好。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放下观点的争议,多关注身边的人,多关注真实的故事,用友善、温和、理性的方式弥合撕裂,打造共识呢?
就像方方、二湘、一枚这三个女人唱的这出戏一样。
至此,作为整个事情的旁观者,《一枚园地》的耕耘者,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一枚园地》实际上是个偏文学,温和理性的公众号,正如后文会提到的丁东老师(炎黄春秋前副主编)说的:一个有良知的文学平台。
03.两劫
去年中秋,《一枚园地》第一次被永封。
一枚写到:
种种心痛和委屈,我自然是感同身受,因为几个月之后的元旦,我自己的公众号《告别的年代》也被永封了(参见:《耕耘几年的公众号突然被永封,是什么感受?》、《川普推特账号被永封,我深深共情了》)。
如同大家现在看到《告别的年代II》和《光阴的故事2021》的一样,一枚园地也启动了新公号,并且一下子创建了3个,分别是:
一枚新园地:偏重民声,记录历史、普通人的生活,心声;
一枚园地II:偏重时评,相对犀利;
一枚园地III:偏重文学,风花雪月诗词歌赋等;
其中“一枚新园地”由炎黄春秋前副主编丁东老师赠送,也是主力公号。因此,一枚和编辑在选择和编发稿件的时候都格外小心翼翼,保护这片珍贵的新园地。五个半月过去了,新园地编发了有差不多三百多篇文章,除了极个别文章,几乎都少有被删除的。
但是即便如此,在2021年4月2日这天,《一枚新园地》仍然被没有任何征兆地“永久屏蔽”!
吊诡的是,新公号自丁东老师始(赠送),以丁东老师终(疑似封号文章),算什么呢?落叶归根?质本洁来还洁去?丁东老师当苦笑矣。
更吊诡的是,那篇惹事的文章是丁东老师一年前所写,一枚新园地只是转载,原创公号的原文至今还在。
上哪儿说理去?
联想到最近微博上又掀起一轮对方方的围剿,我只能这么猜测:这是用户举报的结果,那伙人炒冷饭、博眼球,必欲除之而后快吧。
虽然,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但我们却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怎么办?
04.渡劫
以下写给一枚及编辑组:
实事求是地讲,腾讯微信公众号其实是众多平台中最宽松的一个了。
就我个人经历,虽然微信公号也和谐了我不少文章,但是,毕竟也发出来不少——这其中很多文章在今日头条、简书、新浪博客、豆瓣、知乎等平台根本发不出去。
所以我发自内心地很喜欢也很钦佩微信公众号。
我清醒地知道,删文封号或许不是腾讯的错,它已经极尽克制了。我相信腾讯的压力也很大。
毕竟腾讯还封掉了至道学宫、青年大院等臭名昭著的公号。
我也愿意相信,企鹅家和谐掉那么多文章,有的是公正执法,有的是不得已为之。
正是:
因为疫情,大家把2020年以后的关键词定为:活下来。
其实呢,中国的疫情控制得非常好,活下来并不是什么难事。
而相比之下,在近年的整治环境下,公众号能活下来则难得多得多。微信公众平台何尝不是在刀光剑影重重杀机中挣扎求生。
俗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所以,
值此清明之际,真诚地祝愿微信公众平台:但愿鹅长久,文号共平安。
也感谢你发的,那么多奖章。
至于被封掉的《一枚新园地》公号,积极申诉吧,多半是宵小作祟,我感觉申诉成功的几率很大,实在不行再开新号,没什么大不了。
一枚园地III:文学类,诗词歌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