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突破“能源不可能三角”

中国能源可以做到“既要保证供应,又要价格低廉,还要减少排放”,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0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郑新业在人大重阳主办的“向世界讲中国这十年”系列讲座中带来了《中国能源这十年》分享,本文根据郑新业教授演讲内容整理。
郑新业认为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中国能源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一是要不停电、不缺油、不停气;二是价格比较低,能够支撑经济发展;三是减少碳排放,减少污染。
这些能源方面的要求构成了“能源不可能三角”,“既要、又要、还要”的难题长期困扰着中国能源的发展之路。这三者在有些国家是可以兼顾,但是在中国这三者兼顾比较艰难,两者都可以实现,但三者同时实现,在过去被认为是“不可能三角”。
郑新业认为经过努力,这个“不可能三角”正在不断减小,甚至可以突破,但这个过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什么是“能源不可能三角”?未来将如何减小甚至突破“能源不可能三角”?在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中国企业家》整理了郑新业的本次讲座,提炼的核心观点如下:


1.我们对能源的要求是“既要、又要、还要”:我们既要有能源用,能源价格又要不贵,另外还要低碳、环保。


2.国内现在能源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高质量保供压力依然很大。


3.我们从能源小国变成大国的过程中间,回旋的余地变小了,今天所做的任何决策都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其他国家的决策反过来也影响你。


4.新能源的装机容量并不单是有效容量,高占比的新能源还会带来平衡的挑战。


5.大量能源使用会导致环境外部性比较严重,污染其实和经济结构有关系。


6.有些高耗能产品,并不一定是高耗碳的。


以下为讲座正文,有删减:
能源要支撑经济发展,需要实现“三不”:不停电、不停油、不停气。以前是有油荒的,保证不停油和气是非常艰难的。如今年轻一代很少见过停电停油停气这些情况。在我读书的时候,上学就经常停电,很多单位都备有发电机。去年局部地区经常停电的时候,很多年轻一代深感吃惊。最近这两个月因为能源短缺整个欧洲乱成一锅粥,也能看到这个问题的价值。
另外我们要减少能源的供应对经济的冲击,不允许能源短缺引发失业,也不能出现能源短缺引发的通货膨胀。在这过程中要注意人和人之间的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这个问题。此外,要把二氧化碳排放减少,降低污染。二氧化碳的排放流量和存量是一样的。单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很难有收益,但对一个国家仍然有很大的意义。比如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伴有其他污染物的减少,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达成以上几个要求:要防止经济波动;减少贫困与地区差距;实现“碳中和;增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能源的要求是“既要、又要、还要”:我们既要有能源用,能源价格又要不贵,另外还要低碳、环保。
这就是我们的“能源不可能三角”,但这个“三角”它是可以变小的。在过去的十年里,整个国家的能源行业沿着总书记所说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路径推进。事实上也证明我们“四个革命,一个合作”非常有价值,确实对我们国家能源经济“不可能三角”的破除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是在2014年6月1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提出的能源安全新战略。

“四个革命”是指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

“一个合作”是指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

如何让能源行业比过去更有效率,如何让能源效益行业比过去更加公平,市场运行的更好,一个科学的理论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在过去的十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能源其实是厥功至伟。我们能源供应没有拖经济发展的后腿,能源和工业是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促进力量。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在能源现代化的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并没有骄傲的本钱。



能源饭碗端到自己手上

国内现在能源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高质量保供压力依然很大。供电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但这个指标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它是有成本的,当可靠性增加一点的时候,成本也会变得特别高。最终成本会摊到电价里面去,或者挤占其他的投资。
两大电网创造了很大的价值,但很多时候通过这种方式流失了。供保并不是免费的,背后其实有很大的代价。我们保障有能源用,有油有气有电,这背后其实是巨大的代价。
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我们国内能源经济供应链也日益全球化,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风吹草动,沙特、中亚、非洲都会影响能源,透过产量机制、价格风险机制、保险机制,来影响我们国内的能源供应成本。
现在我们国家是能源大国,是扎扎实实的能源生产、能源消费、能源贸易大国。当年我们是能源出口国,到1981年左右,我们变成能源纯进口国。我们的一举一动对世界的能源的生产、消费价格、燃气价格都有巨大的影响。
有一些人主张能源定价权,能源定价权不一定是好事。有的时候越有影响力,反而越受其害。我们从能源小国变成大国的过程中,我们的回旋的余地变小了,我们今天所做的任何决策都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其他国家的决策反过来也影响你。像美国这样把控世界能力这么强的国家,仍然在强调能源独立。能源独立是美国两党一直努力的方向。
所以世界和平与稳定直接关系到我们中国能源安全的机制和渠道。中国能源供应是整个国家的核心利益所在。所以就看出来为什么提倡能源饭碗端到自己手上是多么重要。过去十年中,我们进行了很多尝试,很多努力。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也建议中国能源相关的二十几个能源国应该加入研究的行列之内,比如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以及它的社会运动、思潮、法律、监管、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公共服务、反垄断法都会直接影响中国。同样在留学生问题上建议大家更多的建立学术联系。这种情况下,可能我们企业家能见到人、能说上话、能办成事,我们在一起可能更加民心相通。


新能源的平衡挑战

从下图来看,2020年中国各类装机比例中,火电占比降至57%,太阳能是11%,风电13%,水电17%。很多人觉得这个比例不得了,好多专家说我们到沙漠里面去,这里太阳能和风能都是无穷无尽的。但今天我要告诉大家,新能源的装机容量并不单是有效容量,高占比的新能源还会带来平衡的挑战。

来源:讲座视频截图

风电有上网成本,如果能够就地消纳,那上网成本就不高。但如果不就地消纳,从遥远的西北运输到东部,成本就很高。上网成本其实是一个误导性的概念,因为上网成本还要经过长距离的运输、配网,还有波动。并且风电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特点,当你干活的时候,别人歇着,当你歇着的时候,别人就得顶得上。
我们也一直呼吁水电很重要,但水电被叫作“10年垃圾电”,意思就是10年可能都会不靠谱。现在大家都在批判火电,因为火电的二氧化碳排放比较高,但可再生能源越发展,火电其实也要跟着发展。我们不需要火电用来发电,但需要火电的产能在。
太阳能的装机占比并不代表太阳能发电占比的等比例上升,所以新能源的装机容量不代表有效的发电量。高占比的新能源其实是遥远的未来,化石能源仍然是关键。新能源有它的优点,它的优势是趋势。
2020年的中国能源统计年鉴,这是我想呈现的事实。从总量看,新能源发电量在2000年的时候是167亿千瓦时,到2020年的时候,从167亿千瓦时增长到了8327亿千瓦时,这个倍数是相当惊人的。但是如果你放在大盘子里面看,它今天仍然不是我们的主要能源,波动性太强。

来源:讲座视频截图


节能减排在路上

我们是一个工业高耗能经济,耗能产品设备占全球的比重较高。大量能源使用会导致环境外部性比较严重,换句话就是污染其实和经济结构有关系。
我们减排的进步很大,10年来我国能耗强度系数下降了26.2%,虽然绝对值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是较高,但是我们下降的速度相对很快。在十八大以来,部分省份已经出现了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很多省份中间已经出现了二氧化碳排放和经济发展之间“倒U型”的峰值拐点。
但目前的能源结构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国家的能源禀赋是煤为主,在自己内部煤是比较靠谱的能源,但煤有二氧化碳排放。一吨煤大概会产生2.69吨二氧化碳排放。煤的可得性很强,储量也比较大,但是煤一方面产生了碳排放,另外一方面也产生环境污染。
另外我们国家在化石能源效率上世界领先,各种先进指标都是我们国家做的。我们现在有世界上最好的火电厂,上海“外三”。在这个领域中,我们是世界级的。但技术到达前沿,就意味着很难去改进。
去年《财经》杂志的马克和我说这个问题,看到这个信息之后他比较忧愁。你的技术已经处于前沿,再往前每进一小步,成本都是直线上升的。因此在能源发展之外就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领域。就是要让现有的化石能源中的高效率机组,不管通过市场手段还是计划手段,让他们先发电。
广大年轻的科学工作者、经济学家们可以研究这些问题,怎么让这些高效率的机组来优先发电,这样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所以也能相对应减少二氧化硫等其他污染物的排放。


碳能分离


我们团队现在研究一个新概念叫“碳能分离”,二氧化碳排放和产生二氧化碳的能源分离了。换句话说,有些高耗能产品,并不一定是高耗碳的。
所以有很多企业愿意去云南,铝是高耗能的,但是它并不是高耗碳的。如果铝到某个以火电为主的省,一吨铝耗费一万多度电,那二氧化碳排放就比较严重。但如果在云南、四川或者贵州、青海做铝,是随水电生产,一吨铝同样消耗一万多度电,但没有那么多的碳排放。
另外在家庭的角度讲,很多家庭出现了一个“能源梯子”的概念:家庭越富裕,越改造使用清洁能源,利用清洁能源。我们国家不论是家庭还是企业,乃至各个省份和整个国家都出现了二氧化碳排放和能源消耗分离。能源消耗在继续增长,但二氧化碳的排放在往下降。在微观角度讲,我们已经得到了企业和省一级市政上,概念性的或者机制性的证据来支持我们提供“碳能分离”的假说。
这个是我们打破“能源不可能三角”非常重要的一个进展,这是过去10年中间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努力把它实现了之后,可能我们国家就不再受制于所谓的高耗能产业,可能就会提出一个“高耗碳产业”。
过去我们统计高耗能的产业,哪些产业哪些地区耗能多,那同时它污染也多,这些地区可能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但将来我们可能不管“能”了,我们只管控制“碳”。哪个地方的“碳”、哪个行业的“碳”优先发展,就优先去控制这个地方的碳。控碳本身没有直接的收益,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使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这是我们可以实现的红利。
总体而言,过去10年中间,中国能源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到2035年,中国能源经济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在这个领域中能源供应,我觉得每一方都是不可缺少的。电力市场、能源市场、政府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完善与提升,仍然是非常关键的。
中国能源经济在未来10年中,我们能做到“既要、又要、还要”,我们的能源经济有很广阔的前景、很好的未来,投资中国能源经济其实还是可以的。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 原创阅读 👇



👇延伸阅读👇

商业革新、中国双碳战略新机遇

风口以至,储能需求爆发

充电桩:下一代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入口

《2023年全球光伏产业链报告》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风电人责无旁贷

颜料龙头“跨界”布局锂电材料

马上要枯竭的石油,到底还能用多久?

我国动力电池制造目标大曝光!

未来能源革命颠覆者:氢

新能源迎“风光”局!

锂电池关键技术解析

十位能源背景的中央委员新面孔!

“揭底”27家电解水制氢设备企业

“五大发电”的储能布局图

中欧推进绿色互信互认

中欧班列向欧洲首发新能源汽车专列



内容免责声明:



1、鉴于本平台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若发现本平台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您尽快与本平台联系;

2、本平台文章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平台发布的所有稿件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构成对内容提供投资建议与指引,并禁止用于商业用途;

4、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5、对内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氢能碳中和所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美碳中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