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之未来40年的大机遇,百万亿市场应运而生
本文于本公众号2022年5月9日首发(略有修改)
关于碳中和,国内一直有人认为是西方发达国家给中国挖的发展陷阱。
西方发达国家早就实现了碳中和,搞个碳中和的游戏规则之后,靠卖碳积分就能大赚一笔。
中国要是一起玩,不仅要累死累活的发展经济,还要被西方发达国家用碳积分剥削。
此观点,业界多位专家人士指出:既是也不是。
这里必须要强调一点:碳中和除了是一个环保概念,更是一个政治经济概念——在全人类生存威胁的大是大非面前,这是天然的政治正确。否则,就别想挤入全球化的队伍中。详情阅读👉 能源危机下,欧洲“背叛”碳中和
当初欧洲国家提出碳中和,确实是在给全球挖坑,重点对象就是中国和美国。
因为中美是全球第一、第二大碳排放国家。
中国起初并不同意,不可能自己给自己戴个紧箍咒,限制自己的发展。
那现在为什么又主动宣布要搞“碳中和”呢?
01
从陆地到海洋,全球人类都能切身感受到的变化是,气温逐年升高,气候越来越暖。又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人类继续按照目前的碳排放常态,2100年,全球气候升温将超过4摄氏度,这一趋势发生的概率超过90%。
导致臭氧层被破坏的过量碳排放,被气候界认定为全球变暖的一大元凶。
我想先着重谈谈碳中和对中国的重大意义。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
首先,碳中和的高度已经远远超过碳本身,上升到中国永续发展的问题。
它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需要理解碳中和的更深一层意义,即推动人类社会重大的变革。
其次,中央会议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作为一场社会和经济的系统性变革,每个人、每个系统、每个组织都将涉及其中,谁都不可能置身度外。
此外, 中央会议还重新提出 “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那么,我们目前处在什么阶段?
按照中央的表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也就是说,这并非今天或明天的一日之计,而是至少到2060年之前我们都是以降碳为重点方向。
学术界、企业界都从碳本身的角度出发看待降碳,例如能源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等等。其实对国家而言,更重要的是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重大系统性变革,所以在未来我们会看到一系列改革政策的出台。
主动参与碳中和的2大原因
因为近几年,中国面临的国内和国外环境发生了变化。
中美关系由合作转向竞合
中美关系这几年颇为紧张。
中国必须要考虑,一旦发生军事冲突,中国非常依赖的海上能源通道就会被直接切断,这将给中国的发展带来灭顶之灾。
届时带来的不仅仅是就业问题,整个经济都要面临严峻的考验。
倒逼国内进行产业改革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的产业也要寻求更高质量的发展。
以往的改革,往往会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削弱改革的效果。
碳中和的提出,恰好跟中国寻求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不谋而合。
对外,中国可以直接搭上全球发展的便车,成为新一轮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对内,可以倒逼国内的既得利益集团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实现碳中和的2大路径
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对中国而言并不轻松。
特别是碳达峰,中国的碳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比第2名到第6名的总和还多。
那中国做到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思路是什么呢?
产业结构转型
中国还处在制造业的第三梯队,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本身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这就导致,中国9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都集中在能源行业。
因此,能源行业的改革和转型升级就是碳达峰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建立起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等多种手段,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
供给侧需求侧双端发力
供给侧,主要是减少煤炭消费。中国煤炭消费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例曾一度高达70%,非化石能源、天然气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消费非常少。
需求端,主要是发展先进的制造业,调整电力结构,减少煤炭电力的使用,增加清洁能源发电。
依托碳达峰、碳中和,中国、美国和欧洲国家共同牵头制定了一个全球经济体系的新规则。
02
碳中和对人类的影响深远。
第一,重大灾难性气候已成常态;
第二,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
按照科学家预计,如果人类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050年海平面上升将致使很多岛屿国家消失,有的模型上显示就连上海的一部分都会被海水覆盖。
气候变化不仅催生重大自然灾害,更将产生生态灾难,无论是对植物、对动物甚至对人的健康都会造成不可预料的损害。
为什么疫情后几乎所有发达经济体都同时开始关注气候变化,尤其关注加快推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法律和措施?
因为新冠疫情使全世界认识到,一个小小的病毒就可以让整个人类社会陷入停摆。如果我们还不及时采取措施,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伤害会几倍于疫情带来的伤害。
因此,几乎世界主要经济体以及所有签署《巴黎气候协议》签字的国家,对气候变化的行动都远比往常积极主动。
低碳发展能力会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内容。低碳发展能力的核心是低碳发展的技术和研发能力。
过去,中国很多企业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做公益;未来,企业将要承担更多对环境和气候变化的责任,更多的承担对公众和社会的责任。其中包括有消费者数据是否被滥用、消费者权益是否受损,以及对环境和对气候变化的责任等更广阔的范畴。
公司治理能力
企业首先要清楚企业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企业的最终目的一定不是只为企业发展,而一定是为大众、为社会甚至是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存在的。因此,企业需要有公正、公开、规范、透明的公司治理机制和治理能力,以维护和保障所有利益关联方的利益。
公司治理能力要求把关联方的所有责任纳入到公司的治理体系当中,因此我们原来的管理制度、管理程序、管理思想都要做出相应调整,即意味着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增加了新的内容。
现在,如果我们到全球市场上再谈企业的产品和市场价格,格局就太小了;所有企业到全球谈的一定是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因为这才是共同国际语言也是企业的共同责任和价值。产品、市场价格属于企业自身的特殊语言,只有在共同语言、共同价值的基础上再谈特色,人家才能接受你。
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正是碳中和带来的第一重影响。
在华西证券发布的一份行业研究报告中指出,随着发电企业以及未来八大行业被纳入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短期之内CCER价格有望进入上行通道。
但机遇的另一面则是风险,在碳中和概念大热的窗口期,一方面,不少碳资产和碳交易公司自身的发展方向不够明晰,团队的组建也并不够完善和专业;另一方面,这些碳交易和碳资产服务公司大多面向企业,但企业的态度还是比较审慎的,目前更多在观望;此外,整个碳交易市场还未成熟,也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相较于追赶风口和浪潮的新赛道,传统行业在“双碳”计划下面临的挑战似乎更为切实,也更为紧迫。
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中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全球第一。而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钢铁、建材、金属有色等行业是当前碳排放量的大户,在国家“碳中和 碳达峰”的要求下,势必会对这些高能耗产业在总量供给、能源结构方面带来新的挑战。
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和中国节能中心副主任史作廷在《新经济导刊》中写到,碳达峰、碳中和,对重点行业领域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制造业成为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钢铁、水泥、石化、建材等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发展空间将受到制约,必须由规模化粗放型发展快速转向精细化高质量发展,产业链价值链必将全面升级。
但对于传统企业而言,这并非一件可以一步到位的事。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要想实现生产环节和仓储物流环节的数字化并不容易,而这便为深耕To B业务的企业提供了赋能机会。
03
碳中和下
市场规模与企业面临的压力
气候变化敦促人类社会必须采取更大规模的行动、更积极的措施,研发更多新技术来推动碳的减少释放。然而目前,几乎所有企业都准备不够、技术不足,首先连自己排多少碳都不清楚,思考如何减碳就更是困难,这就会导致市场反过来给企业以压力。
放眼全国商业格局,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具备差异化产品、精细化运营的企业将拥有更为美好未来。在此前提下,转变发展路径、打造特色产品基因、提升产品质量无疑是永葆商业竞争力的有效法宝。
日前,全国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正式启动后,腾讯、华为等多家科技企业发布碳中和白皮书及新一轮降碳计划
点击链接即可阅读👇👇
从互联网巨头们节能减排的动作中,可以看出,数字化和智能化能够让节能减排更高效。正如上述白皮书指出,信息通信技术尤其是AI技术对行业的渗透服务程度越高,碳减排效果就越理想。
而为什么互联网巨头们如此急迫地优化算法,优化新的商业结构助力“双碳”?除了先天优势和社会价值,或许还因为这些巨头们看见了碳中和更大的商业价值。
点击链接即可阅读👇👇
实现“双碳”目标,未来30年预测投资可能高达500万亿元
“在碳中和约束条件下,有两个方面的任务格外紧迫”,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3月20日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鲜有地系统阐述了中国绿色金融的当前要务及政策体系规划。
第一,实现碳中和需要巨量投资,要以市场化的方式,引导金融体系提供所需要的投融资支持;
第二,气候变化会影响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需要及时评估、应对。易纲表示,围绕这两方面要求,人民银行已经把绿色金融确定为今年和“十四五”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
事实上,五年间,中国绿色金融贷款余额达12万亿元,存量规模居世界第一;债券存量约8000亿元,居世界第二。
尽管如此,与碳中和目标所需巨大资金量的对比下,绿色金融当前的发展规模略显尴尬。
来自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的数据显示,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到2060年我国新增气候领域投资需求规模将达约139万亿元,年均约为3.5万亿元,长期资金缺口年均在1.6万亿元以上。
碳达峰、碳中和的意义不止于绿色环保,其背后所蕴含的人类社会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对于依附于实体经济而存在的金融业来说,亦意味着一场渐进式的变革。有变革就会给企业带来压力,这些压力具体会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企业形象
过去,企业形象更多取决于企业的发展能力,即:企业的成长力或企业的有机增长,比如销售额增长多少、利润增长多少、产品销售怎么样。而现在,这些标准不足够了,如今的企业形象增加了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的要求。
第二,企业价值
企业形象并不是空的,将直接影响企业价值。现在,企业价值已经与碳多碳少直接关联。传统的化石能源企业面临着巨大压力,被认为对社会长期发展不利,企业形象受到打击,直接带来企业价值的降低。
过去,这样大市值的行业龙头是我们争相追赶的目标;现在,一家美国新能源上市公司的资产可能比这些传统龙头可能少上百倍,但是市值已经远超传统龙头。因此,尽管传统能源企业的产量和利润并没有快速下滑,但市值一路走低就是整个行业面临的现状。
如果我们看特斯拉、小鹏、理想这些新能源汽车公司,世界排名前十的传统汽车制造企业的市值加在一起,还不如特斯拉的市值高。从销量上看,头部传统车企一年可能卖出上千万辆;特斯拉一年卖多少辆?40万辆。但特斯拉的市值比传统车企前十名加在一起还高,这就是包含了碳价值。
更重要的是,传统企业如果不把生态文明作为主要推动方向的话,再融资就会非常难,而且越来越贵。面对市场压力,传统企业必须进行更大的投入,采取更激进的措施,做好加快能源转型规划的同时,通过技术尽快减少存量碳。
第三,信息披露
未来在资本市场里,任何国家都会要求企业在年报里披露碳排放量,严重影响企业形象,对企业产生无形的压力,促使企业必须主动采取措施。
我们可以看到,全球大型能源企业都在推行能源转型计划,其中包括采取各项措施推行CCUS(碳捕集、利用和封存);中国企业要花大力气更多在碳利用上下功夫。对企业而言,既是一个重大挑战,也是一个转型发展的新机遇。
第四,碳税和碳足迹
先讲讲碳税,简单来说就是对非本土生产的进口产品依照含碳量征收碳税,欧盟已经力推碳的“边界税”,美国很快也会跟上。一旦开始施行,企业即将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反过来说,我们需要思考如何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流程进一步减少产品中的含碳量。
接下来谈谈我们常说的碳足迹。在中国,很多人不太清楚这个概念,到底什么叫碳足迹?每走一步留下的脚印叫足迹,碳足迹就各种产品在被使用过程中在社会不同领域留下的碳痕迹。
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要对三个领域的碳实行管理或治理:
● 第一个领域的碳,是制造产品的过程中用了多少传统的燃料,燃料燃烧后通过烟尘释放了多少碳到大气中。在国内,我们常说的碳排放主要是指化石燃料燃烧后所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
● 第二个领域的碳,是所生产产品中所含的二氧化碳的量。在化工,钢铁等工业制造领域除了一部分燃料燃烧后释放的二氧化碳之外,还有一部分化石能源作为了产品的原料,这些原料最后转化成为生产产品的一部分。不同的原料、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工艺流程所形成产品里的二氧化碳的量也是不同的。这是企业碳管理或碳治理中第二个碳的量。
● 企业碳管理或碳治理的第三个领域,是企业含碳的产品卖给消费者之后,消费者是怎么使用这个产品的,在使用过程中是增加了碳排放还是减少了碳排放,是一个环节还是多个环节等等。企业产品进入社会后,产品中碳的变化的管理也属于企业的责任。企业产品进入市场在使用过程中各个环节,二氧化碳的变化过程就是所谓的碳足迹。
中国企业目前还没有把碳足迹作为自己的责任来考虑,希望早一点考虑,这将会成为全球一致的行动。早准备以后比较主动。我们应该清楚,在全球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势下,国际社会在碳中和上的规则、方法、制度将会逐渐趋于一致, 所以早准备早主动。
我们每个人、每个单位、每个社区、每个学校、每个医院都存在减碳的问题,因为我们都在用汽车、用空调、用电器。国内的电70%以上的电力是来自化石能源,有大量碳排放,所以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单位都有减碳的责任,都要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作为个人,一年消费多少碳、释放多少碳,怎么样将碳量减下来,将会形成一套规则,把减下来的碳变成我们个人的价值。
04
碳中和下
绿色金融发展
所谓绿色金融,依据2016年8月,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被定义为: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绿色金融体系则指: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支持经济向绿色化转型的制度安排。
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构建方面,央行主要遵循“国内统一、国际接轨”的原则, 2018年起,人民银行便与发展改革委、证监会等部委多次协商,形成基本共识,将绿色债券目录进行了统一。
如果企业不参与全球生态的治理,不采取行动去减碳,不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或者开发新的低碳产业,企业可能贷不来款,或者贷款价格更高。绿色金融支持致力于减碳的企业,支持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生态空间做出贡献的企业,可以使用绿色贷款、发绿色债券、获得基金投资,反之就会面临很大压力。所有面向市场化的企业,如果需要吸引基金投资、需要发行绿色债券,第一条考量就是对减碳有何贡献。如果没有减碳方面的行为,不但融资成本高,企业市值和价值一定涨不起来。因此长远来看,任何企业、任何人都无法逃脱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大背景基本规定的要求。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则更加直接地指出:金融机构如果不参与到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中,就会失去最大的投资和业务增长机会。“如果股权投资者在这些高碳产业和企业中有股份,且这些企业不转型,那么未来这些股权的估值将很可能变得很小甚至变成零。如果银行贷款给高碳企业,且这些企业不转型,那么一些长期贷款就会变成坏账。”
应对压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罗列出央行绿色金融的工作表: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强化信息报告和披露;在政策框架中全面纳入气候变化因素;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应对气候挑战;深化国际合作……与此同时,央行已经启动建立全国性的碳核算体系。
每一项工作背后都是一场系统工程,在“30·60”双碳指标的时钟倒转之下,中国绿色金融的路线图正在逐渐清晰。
2018年9月,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对上市公司在环保等方面提出要求,同时在信息披露方面对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等作了规定,形成了ESG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2021年2月5日,证监会就《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该指引的主要修订条目中,证监会增加了有关“公司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信息”的(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沟通内容。
在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绿色金融合作委员会执行副主任、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看来:“未来,绿色金融的发展,首要问题不是来自绿色金融本身,而是顶层设计。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背后需要一个非常巨大的体系建设。从政策层面来看,目前有几个难点,包括前期需要比较全面的顶层设计,制定出一套规则制度、评价标准等,同时还要有相关人才来执行,才能够逐渐展开。同时,这些设计背后,还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
多项研究认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需要的投资规模在100万亿元以上。易纲在上述论坛上也指出,各方面有不少测算,规模级别都是百万亿人民币。但在中国信贷300多万亿元的总体规模中,绿色信贷只能算是九牛一毛。在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硬约束下,大量高碳行业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减碳路径。上述专业人士指出,大量的资金缺口其实来自于转型资金。
“碳达峰、碳中和需要大量的转型和改造资金,仅靠现有的绿色金融远远不够。”绿色金融有国际共识和严格标准,所以是刚性的,各方必须遵守。很多行业,如钢铁行业,面临巨大的转型投资需求,但不符合绿色金融标准。我们可以发展转型金融去支持此类行业,因为转型金融允许投资到高碳、高环境影响的行业,但是需要制定一个清晰的减碳、转型路径,并持续、严格地开展环境披露信息。转型金融的意义就是大大拓展了金融行业对于环境和气候友好型项目的支持力度,它未必是绿色的,但符合转型要求,有益于改善生态环境、减缓气候变化。
从融资主体构成来看,中国绿色金融95%的融资量来自银行,这与中国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相关。以中国每年100万亿的GDP总量对比,投资率大约在40%水平,市场并不缺乏供给绿色金融的资金,问题在于投资回报率如何?一个比较好的措施是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财务费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降低金融机构风险权重。目前,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约合12万亿元,如果将风险权重降低一半,理论上就可以将绿色贷款规模最大拓展到24万亿元。
国际机构的一项调查则提供了一个相对乐观的前景,渣打集团在去年针对全球300家最大的投资公司的调研中发现, 53%投资于新兴市场的机构将中国列为重点投资市场,而根据其近期的《可持续投资评估》,目前高达90%的高净值投资者对可持续投资感兴趣,其中42%的人考虑在未来三年内将其15%的资金用于可持续投资。
伴随绿色金融发展,未来哪些机构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国内多位专家学者、业界人士形成了一个共识,这取决于金融市场的发展。
一方面,如果把资产证券化放开一些,鼓励机构开展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这就能使银行、评级机构、投资者、证券机构等参与进来,形成联动效应。
另一方面,伴随碳市场后续发展起来,若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也可以调动起各方的积极性。
再者,若境外投资者的资本管制限制能再少一些,那么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相关业务也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对于如何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紧迫任务,促进绿色金融的发展,刘锋提出多项措施和建议:
一是应尽早建立相关立法,比如通过立法建立企业碳排放额度,包括如何测定,如何分配,谁来分配,定价机制,市场规则等,需要制定清晰的制度,不可有争议。
二是要解决投入及享受收益不匹配的问题,比如政府及市场应建立适当激励机制,撬动民间资本。
三是要重塑衡量经济发展指标的标准,可以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运用“绿色GDP”等指标体系。
05
碳中和是挑战,更是机遇
无论从国家层面、企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碳中和都是重大机遇。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EMBA责任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高级访问学者、国药控股、上海电气、上海地铁等企业资深顾问余颖教授认为,未来中国最大的机会,就是继信息革命的第三波浪潮移动互联网之后,被称为数字化或物联网的东西,它的本质是,随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摄像头、存储芯片等成本大幅度下降之后,我们这个社会就会诞生出越来越多的由万物互联产生的数据,这些存量的数据最大的特点就是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据统计,存量数据正在以每年40%的比例极速增长,在投资学上,很多人都知道复利所带来的巨大财富,那么放之在数据上,未来的十到二十年,存量的数据的规模也是无法想象的。可以肯定的是,现在和将来,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是通过数据来体现的,对于这些数据的处理和挖掘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宝库,并且到达一个足够大的临界点。
而腾讯在腾讯2030碳中和行动路线(附全文报告)!中指出:数字化与物联网被称之为信息技术能源,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引领下,数实融合、产业互联网蓬勃兴起,这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能源行业过去依靠人力和经验的生产面貌。
但众所周知,只要有生产,就会有碳排放。而想要达到碳中和,就必须减少碳排放,并回收多余的碳。
“双碳目标”的出台,尤其使得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压力陡增。中国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由和最快路径。在国内外因素叠加之下,强烈期望能够更高质量地推进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所利用的数字科技离不开算力、连接的支撑。
在华为发布绿色发展2030报告(56页)里指出: 这是个智能世界同时也是一个绿色世界,站在智能世界的入口,眺望2030:零碳生活成为新时尚,虚拟旅游让人们摆脱时空的羁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全息在线教育让人们穿梭在知识的宇宙;零碳运行建筑给人们提供节能又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电气化、智能化的交通让人们避免拥堵,实现绿色出行;工业生产更绿色,虚拟工厂让全球的专家在家里就可以实现整套产品的规划设计,柔性生产更精准的匹配供给消费侧需求;能源加速清洁化,可再生能源成为主流;数字基础设施拥抱绿色,80%采用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提升100倍。
以制造业举例来看,工厂一般使用AIoT的方式连接大型的高耗能设备,在实时了解设备运行状态的基础上,通过AI算法预测设备出现故障的时间,进而达到降低能耗、降碳减排目的。但如果没有云计算能力支撑,仅依靠效率低下的本地运算,根本无法保证实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节能减排也就无从谈起。
在此背景下,加之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百万亿级规模的广阔市场加持,在算力、连接等领域具备先天优势的广大云计算厂商纷纷入局,双方建立强耦合关系推动能源行业数字化、进而实现碳中和的路径渐渐清晰。
第一,能源结构的调整
任何国家但凡想应对气候变化,第一件事就是调整能源结构。这对中国来说是巨大压力,因为我国能源禀赋就是以化石能源为主导。
去年我们总计消费48亿吨标准煤;在能源结构上,85%是化石能源,其中60%是煤,绿色可再生能源只占15%左右,而要达到碳中和目标,就要把两者比例倒过来——清洁能源或可再生能源占85%,化石能源占15%以下。
这是我们从当下开始到2060年要达到的目标。所有方向、路径、技术、生产方式的选择,都将发生在这个过渡期,所以要早做准备。
纵观全球,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无论太阳能、风能的装机容量都排在世界第一,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400万辆,已经占到全球市场的70%。从现在开始,中国的清洁能源还会以超出想象的速度继续发展至不可估量的规模。
第二,节能降耗和存量减碳
我国尚处于碳中和的过渡阶段,最好的、也是最有效办法就是先把能耗降下来—即节能降耗。
目前中国单位GDP的能耗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这个数字完全可以降下来,在源头上节省能耗,既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也减少碳的排放。在节能降耗上中国的潜力非常大,在未来5–10年,在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同时,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节能降耗上。这样既可以在过渡阶段将存量持续降下来,又可以避免运动式的、激进的关企业行为。
降碳怎么降?
● 首先,所有企业都要开展降碳的基础性工作即开始摸自己的家底,要查清楚自己的企业到底排放了多少碳。也就是开展碳盘查。要盘查每一个生产装置、每一条生产线、根据所使用的燃料、原料、所生产的产品、工艺流程等等来开发算法,进而把家底摸清,算清楚当前的碳排放总量。
● 然后再根据选择的技术、工程、设备装置等条件和水平,制定企业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
● 企业碳管理或碳治理的第三个领域,是企业含碳的产品卖给消费者之后,消费者是怎么使用这个产品的,在使用过程中是增加了碳排放还是减少了碳排放,是一个环节还是多个环节等等。企业产品进入社会后,产品中碳的变化的管理也属于企业的责任。企业产品进入市场在使用过程中各个环节,二氧化碳的变化过程就是所谓的碳足迹。
这样既可以在过渡阶段将存量持续降下来,又可以避免运动式的、激进的关企业行为。
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碳资产
以汽车行业为例,中国传统汽车产业相较全球先进水平总体上是落后的,但在新能源上汽车上几乎与先进水平同步,所以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模最大的市场一定是在中国,速度最快的市场也一定是在中国。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和规范上也应该和可能走在世界前面。
如果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规范和管理规范,就可能变成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共同的规范。
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碳有不同的来源,来自传统化石能源的生产和使用,来自工业制造,来自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不同领域所释放的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开发成为不同的碳产品,即把碳从负担转化为碳资产。
重点讲一下非强制减排领域,即自愿碳减排领域,的碳减排和碳资产开发问题。
这个自愿减排领域涉及到方方面面,是非常重要的领域,也是大有作为的领域,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在中国碳总量减排中将占有重要位置并发挥重大作用。
比如一个人开什么档次的汽车,每百公里烧多少油、排多少碳,算出这些数字,减少一次开车就减少了一定量的碳排放。再比如最简单的开发票,过去用纸,现在用电子发票就可以省碳,就可以把省下来的碳转化为碳资产。
其他领域也是一样,可以开发出不同领域的碳产品并形成碳资产。作为政府来说,应该大力和加快推出相应鼓励政策和制度,把这些减下来的碳作为专项碳产品给这些个人和单位赋予碳价值。鼓励和推动全社会每一个人都成为减碳的行为主体,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就一定能够更快形成。
自愿减排领域的碳产品开发涉及城市、开发区、工业区,涉及各行各业、不同单位,企业、学校、医院、事业机关以及社区方方面面都有减碳的空间价值,都可以开发出不同的碳品种,形成碳资产。
最后,用三句话简单总结今天的分享:
● 碳中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机遇。
● 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每一个单位都不要把碳中和当作难题或挑战,而是当作机遇。把碳中和当作机遇,就会主动抓住机遇。
● 碳中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早行动、早主动、早得宜。
06
恭请加入我们
总之,企业碳中和转型后的创新是一把双刃剑,碳中和绿色发展是企业从容摆脱恶意竞争、发现全新利润区的唯一法宝,也是企业转型过程中极易遭遇灭顶之灾的诱因,伴随30·60战略全新的商业模式,必须在管理上有更多的变革,只有同时驾驭绿色管理创新与绿色盈利模式的创新,才能让企业在高利润区游刃有余,斩获无限可能。
在未来40年的大机遇之下,商业发展的新轨道将如何铺就值得期待。在挑战与机遇并存下,带着探索的需求,DSTT打造了最顶级的双碳群英荟人脉圈,我们邀请到来自行业内的顶尖专家、学者、CEO与核心管理层,以“商业革新、中国双碳战略新机遇”为主题,共同交流碳中和发展之路,深度探讨如何在大机遇下进行革新与模式转变中开启新的商业未来,目前话题主要涉及风电、光伏、氢能储能、汽车、金融、医疗等六大领域热点话题,为当前行业面对的困惑与迷思贡献出更多极具智慧的思考,以及可运用的解决之道!
目前,“DSTT双碳群英荟”已有35位成员,他们来自:
前微软全球副总裁,前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创新工场董事长 李开复先生
中国能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田江南先生
阿里巴巴一达通总裁 肖锋先生
中国中车集团新能源 李渲总经理
三一集团明照资本合伙人,董事 吴志宏先生
中国宝武集团氢能 杨冬峰先生
三民重科董事长 李校民先生
宁德时代 杨总
华鼎科技董事长 陈腾强先生
软银中国 薛元昊 先生
山东卓汇CEO 马琳先生
施耐德电气架构师 李建东先生
南网能源公司 刘占胜先生
湖南六度网络总经理 胡娟女士
洪泰基金投资总经理 金城先生
华为数字能源 韩士琦女士
西南电力设计院 张永春先生
山东省环能设计院 王复磊先生
中国电子创新研究院 薛有华先生
梅花创投 周俊宇先生
国融(珠海)综合能源总工程师 周进先生
华锐风电战略发展部 晏清军先生
江苏发改委储能协会部长助理 乔惠先生
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能源部总监 李岩先生
台湾群翌能源大陆总部 崔盼女士
日本株式会社大成商会中国区代表 李麗娜女士
光伏龙头企业协鑫集团资本合伙人 赵鹏先生
嘉寓集团(300117)新能源副总裁 谢卫东先生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黄江先生
西安西咸新区管委会招商局主任 李明先生
……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截止2022年5月9日)
DSTT诚邀各路江湖前辈加入,直接识别下方二维码进群后,找我方工作人员审核身份信息即刻入群。
同时,我们将计划举办2022年DSSTT氢能碳中和双碳发展论坛,在实地探访中与企业高层面对面交流与互动,畅游碳中和多元世界,恭请诸位关注。
引用内容:
1、碳中和大背景下,中国涌现了这6大商机! 作者:量子教育
2、碳中和风口下,被看中和被忽视的商机 作者:锌刻度
3、碳中和,藏着未来40年的大机遇 作者:长江商学院傅成玉
4、解读社会转型趋势,把握未来中国的三个商业机会 作者:创新管理培训中心
5、商业革新未来的机会 作者:观点地产新媒体
6、最大商机来袭:碳中和需百万亿投资,绿色资产哪里来? 作者:《财经》杂志
7、腾讯2030碳中和行动路线(附全文报告)!
8、华为发布绿色发展2030报告(56页)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