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迈向2060碳中和石化行业转型白皮书》


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剧,中国紧跟世界的步伐,宣布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气候目标。作为资源型和能源型产业,石化行业碳排量在工业领域居于前列。《“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乙烯等重点产品单位能耗需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石化行业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助力推进完善绿色制造体系。


石化行业的发展关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民生福祉改善,但其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关联覆盖广,减碳并非易事。统计显示,2020年全行业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大约占到全社会排放总量的5%。在加工转化过程中,约有25%的化石能源用于加热、驱动设备等环节,其余则通过产品将碳排放延伸至终端消费领域。


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然而,石化行业的减碳路径众多,各减排路径之间还存在多种耦合与相互影响的可能,各路径不仅相互依赖,还相互制约。石化行业低碳转型需要重新平衡三类技术:降碳技术、零碳技术以及负碳技术。


降碳技术


目前到2025年,成品油仍然是终端石油消费的主要产品。跟据预测,到2025年,成品油消费量接近峰值,国内原油加工量也将达到7.9亿吨,如果不采取任何减排措施,石化行业碳排放将达6.38亿吨。如果企业积极采取各类降碳措施,措施实施率70%的情境下,可实现碳减排0.99亿吨,行业碳排放量约5.39亿吨。

本阶段可采取降碳技术,包括能效提升、智能化提升过程效率、短流程化学品生产、组分炼油、工艺过程降碳、工艺供热电气化和可再生能源供热、低碳基础化学品生产、废塑料化学循环等。实现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是降碳的途径之一,如采用换热网络集成优化技术、蒸汽动力系统优化技术、低温余热高效利用技术、氢气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和组分炼油技术等。其中,组分炼油是提升石油炼制效率、降低炼油能耗的优选路径。传统炼油将石油按照不同沸程切割成若干馏分,将不同馏分进一步加工生产石油产品。在该过程中各馏分中的部分组分不能被充分合理利用,炼油的过程选择性和反应效率仍有进步空间。组分炼油核心是采用分离技术对原油或其不同馏分进行烃组分分离,然后对分离后的组分进行炼制。基于同类烃组分的集中加工,可大幅提高反应过程选择性、提升产品附加值、降低加工过程碳排放。对于千万吨级炼厂,采用组分炼油理念进行流程再造,可实现碳排放降低近45万吨/年,万元产值碳排放降低0.26吨,碳强度降幅超过10%。

零碳技术


2025年之后,随着“双碳”政策的持续推进,石油的燃料功能将会不断弱化,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带动石化原材料需求的不断攀升,炼化一体化企业的优势将进一步显现,推动中国在2030年左右达到石油需求峰值。

为实现石化行业2030年碳达峰的总体目标,上下游产业链需协同发力,科学规划产业发展,在2025年前碳减排的基础上,生物基燃油与润滑油、循环经济技术革新、低碳强度基础化学品生产技术将有力支撑和加速石化行业碳达峰的实现,同时为构建工业体系低碳产业链做好准备。

在这一阶段要大力发展零碳技术,包括生物基燃油与润滑油,风能、太阳能、核能等零碳能源供电等。其中生物航煤、生物柴油、生物基润滑油是典型的生物基燃油与润滑油技术。与化石能源相比,生物基油品具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独特优势,可与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相融合,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大幅降低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负碳技术


随着化石燃料替代和电动汽车的加快普及,到2060年,石油消费量会逐步下降到2.5亿吨以下,由于该阶段石油主要以石化原材料为主,吨油加工碳排放强度将大幅升高。在该阶段清洁能源将在炼厂普及应用,CCUS、绿氢等负碳技术也逐渐成熟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负碳技术包括绿氢保障技术以及CCUS技术。

电解水制氢技术、生物质气化制氢技术都属于绿氢保障技术。其中,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是以水为原料,在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驱动下将水转化为氢气和氧气,几乎不产生碳排放。相比于煤制氢和天然气制氢,PEM电解水制氢每生产1吨氢气将分别减少20吨和10吨左右的二氧化碳排放。

CCUS技术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因其可消纳、转化大量的二氧化碳被认为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且必要步骤。CCUS技术包括二氧化碳捕集、二氧化碳合成利用(如制备合成气、甲醇)、二氧化碳生物利用(如海藻养殖)、二氧化碳地质利用和封存(如强化油气开采)等。其中,微藻固碳技术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这是因为微藻一方面能够实现“加法”,生产大量富含脂肪与蛋白质的生物质;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减法”,将化石能源应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等进行吸收与固定。






👇 原创阅读 👇



👇延伸阅读👇

商业革新、中国双碳战略新机遇

未来能源革命颠覆者:氢

碳中和将为中国经济贡献几何?

震动A股!千亿超级订单来了

突破“能源不可能三角”

碳中和:储能产业的发展机遇

悬在光伏板块头上的一把剑

石油供需失衡将在2023年初

股市变天新能源基金调仓换股

“乌金”支撑“双碳”与兜住底线

时代意志,碳中和新谁将拔得头筹

三百年惊天大骗局

2022年中国光伏财富排行榜

全球最领先的风电测试中心

自研核心部件是风电突围之战

华为光伏提供四大核心价值

20多家上市公司跨界入局

储能真的值得押注吗?



内容免责声明:



1、鉴于本平台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若发现本平台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您尽快与本平台联系;

2、本平台文章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平台发布的所有稿件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构成对内容提供投资建议与指引,并禁止用于商业用途;

4、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5、对内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氢能碳中和所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美碳中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