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为什么会生病?

王歌 LensforKids 2021-10-01


本周一,王歌老师在喜马拉雅上进行了一场直播,与大朋友小朋友们从哲学的角度聊了聊“人为什么会生病”这个话题。


直播进行了一个小时,我们将直播内容浓缩成了文字稿。


不管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都希望能给你们一些新的思考。


我们也开启了「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限时免费活动,扫描二维码,添加LensforKids小助手,即可领取。





王歌,哲学博士,任职于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研究领域涉及德国早期浪漫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启蒙以及德国现当代哲学


有一点点担心,今天讨论的题目“人为什么会生病”,虽然很契合我们当下的情况,但是对于很小的小朋友们来说,可能会有一点点难。但是呢,大朋友可以把信息加工一下,整合出不同的意见,再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和分享。我想重要的还是大家能够一起把问题提出来。

 

我叫王歌,我是一对双胞胎男孩的妈妈,他们俩是很淘气的小家伙。怎么来介绍我是做什么的呢?我有一次到双胞胎在的幼儿园,给小朋友们讲“大和小”,当时有一个叫瓜瓜的小朋友问我是做什么的?我告诉他,我的职业就是专门提问题。下课的时候,他给了我一张小纸条,上面画满了大大小小的问好,这个小纸条我一直保存着,我觉得这个是对我的职业最好的描述。

 

当我在剑桥听过一位哲学家的讲座,他说,“我做的工作就是社会付给我钱,让我提供高质量的批评”。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酷的职业介绍。我想这也很契合我对这个志业的一种理解。

 

哲学是一个很奇特的思考方式,它不一定是直接有用的,但是它能让我们能够提出问题来,更加了解自己,了解我们所在的社会,同时潜移默化地让我们成为自己,过一个更独特、有活力的、有创造力的生活。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为什么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讨论“人为什么会生病”,而且以哲学的方式。因为现在的疫情把大家都封闭在家里了,我们这个时候才发现,其实我们平常很少有时间,和家人这么高密度、高强度地相处。这段时间,如果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能够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做游戏,一起交谈,这无疑能够给予孩子们和自己最为珍贵的礼物。

 


“你是谁啊”,“我们交个朋友吧”

 

有一个法国哲学家、作家,加缪,他写过一本小说,关于1940年代阿尔及利亚的一场鼠疫。


加缪


他描述得非常形象,既描述了人和人之间的恐惧、冷漠和伤害,也写出了另外一面:人们互相的馈赠、关怀,牺牲等等。我们都觉得瘟疫——或者现在的疫情——是生活中的例外,非典型状态。但在加缪的眼中,鼠疫就是我们的生活常态。这个极端的事件能够让我们了解,我们到底过的是怎样的生活,但是平常我们常常忽略了它,对它熟视无睹。而疫病会像一个放大镜一样,中断有条不紊的日常工作、日常生活,让我们静下来审视自己,看看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看看我们脆弱的蓝色的小小星球。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底是什么主导着我们的生活。

 

在节目之前,我听了一下小朋友们在群里的对话,我听到最多的,就是“你是谁啊”,“我们交个朋友吧”。在这样的一个疫情的时间段里,小朋友的这句话,“我们交个朋友吧”,或许就是我们克服这一时期的咒语。 

 

👇点击收听音频👇

 
我在开始和大家一起讨论“人为什么会生病”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小小的绘本,免得小朋友觉得“哎呀,太没意思”。这个绘本叫《另一个保罗》,保罗的生活井井有条,他是一个做事一板一眼的人,他很满足。有一天,他收到了一封信,他知道,邮递员搞错了,这封信是寄给另一个也叫保罗的邻居的。当他找到邻居的家,发现这位诗人保罗一脸病容,躺在床上。窗子开着,宠物没人管,也没有食物,屋子里乱七八糟的。大家知道,人在生病的时候是最脆弱的,这个保罗就开始照顾他同名的邻居。诗人保罗被打动了,他做了一件邻居保罗绝对不会做的事,那就是用心去交流。诗人保罗成为保罗生命中第一个“用心交流”的朋友,平面几何般有条不紊地生活的保罗,遇见了一位色彩斑斓的诗意的保罗,“心”开启了一种友爱的精神生活,对于保罗而言——这也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另一个保罗》

我们在生病的时候,尤其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会更加体恤对方的内心。或许这个时候,我们也会形成非常不一样的友情。就像有一本小说叫“瘟疫时代的爱情”,瘟疫时代会让我们反思自己、家庭、社会,促使我们以另外的、反思过的方式,来说话、做事,塑造一个我们想要生活在其中的社会。
 

什么是健康?什么是病?
 
接下来,我跟大家讨论一下“人为什么会生病”,希望小朋友们不会觉得太枯燥,要是有一些听不懂的地方,可以跟家人们,一边听一边讨论。
 
我们做哲学思考的时候,先要考虑我们在讨论什么。常常大家针对一件事,有不同的意见,吵了半天,结果发现大家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儿。所以先弄清楚我们讨论的是什么,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工作,这个界定,虽然不容易,但是很重要。
 
我们思考病之前,可以问,我们在健康的时候,会不会想到病?健康的时候,我们甚至很少想到,我是健康的,好像健康不存在,我们甚至是根本留意不到自己,所有的功能都在做自己该做的事。这个在哲学上有一点思辨,这个很像在东方哲学上所说的“无”。

小朋友们听可能觉得有点晕。举一个小例子,小朋友们刚刚写字的时候,觉得笔不太好用,需要注意手的姿势、笔的位置,所以呢,你会很在意笔,等字写得越来越好,你就很少留意到笔,笔就是手的一部分,只不过当笔坏了或没墨水了,你才会留意到笔。这个例子能让我们理解病的状态。

没病的时候,我们觉得身体好像不存在一般,只有生病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不自在,甚至一个小小的牙疼,或手上破一个小口,都让人觉得好不舒服。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来观看它,看看我的手哪儿破了,我的牙齿出了什么问题了,我们开始关照我们的身心。而健康的时候呢,我们常常是物我两忘,身心两忘的。
  
有一个很怪的哲学家尼采,他说生病很好,他自己一辈子也病怏怏的。那么病好在哪儿呢?在尼采看来,病让我们知道,生活的本质是什么。生病的时候啊,能让你不去老心猿意马,今天做这个,明儿做那个,好多时光都被一些不重要的事情牵扯走了,生病的人,能够知道生命那么短,我不能拿它,来说一些不真心的话,交一些不真心的朋友,做一些不真正热爱的事。 
 

全靠医生吗?全靠医院吗?
 
嗯,那么接下来我们可能会说,生病的时候,其实现在我们不用太担心啊,因为医生能够治病。但是我们会发现,其实医疗能力是有边界的,病毒也很聪明,会不断变异啊,躲过人类的疫苗呀,或者是一些针对它们的方法。我们常常只要一生病,就把自己都交给医疗仪器,交给医生,交给药物。其实,我们既迷信医生,又不信任医生。我们经常忘记,很多疾病是自然而然康复的,好好休息,好好饮食,多喝水,会改善我们的身体状态。改善和周围的人、和自然的关系,也会改善我们的健康。此外呢,我们还有很多过度医疗的情况。
 
我们的医疗体系不是一个机器。怎么来理解呢?我们从医生的角度说吧。大家可能听说过《希波克拉底誓言》,这是每一位学西医的医生都要立下的誓言。在中医当中我们也有类似的誓言。医生这种职业是和伦理——也就是和人怎么样才能过一个善好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它不仅仅是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所以医生照顾的不仅仅是一个病的身体,而是照顾一个活生生的生命,面对病人的疼痛,医生提供的不仅是医术,还有关怀。
 
希波克拉底誓言

从病人的角度来说呢?在生病的时候,我们常常忘记,我们其实需要自己来了解自己,并且通过家人,科学技术,现代医学,甚至有的时候通过传统信仰、乃至整个的社会关怀,来完成真正的疗愈。
 
我们不应仅仅把病看成是一个异物、一个非我的东西,病是一个了解我自己的契机,我们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生病的身体推给医生。我非常热爱的哲学家康德说过,我们常常,想让一本书来代替我们思考,让牧师代替我们有良知,让医生来规定我们的食谱。也就是说,我们在生病的时候,也要去鼓起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

病好像是身体或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个信号。我们需要在这个时候,去认识自己,调节身心。一种社会的疫病也是如此,它也会反应出,比如说医疗系统,科研系统,政治的治理,社会的建构等等,都说明当中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来改造它。
 

哲学更关心真理
 
这次冠状病毒惹的疫病,也让我们重新看自己、看周围的人、自然,重新审视我们的社会。我们会觉得,这个冠状病毒只是一个小小的微生物,但是它真是太厉害了。虽然我们现在还不清楚,它是自然进化或突变的,还是有一定的人工干预。哲学不仅仅关心真相,它更关心真理。真相关心一件事是怎么发生的,与一时一地有关;真理还关心可能性,关心永恒的一面。
 
我们先考察微生物这种小小的生物。我向小朋友们推荐一个绘本,叫做《微生物——看不见的魔术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光是在蚂蚁的触角上就有几百万个微生物,我们的皮肤上、肚子里也有几百亿个,比地球上70亿总人口还要多,是不是?我们也知道微生物的种类非常多,只有其中很少的一些会让人生病,比如SARS,MERS、埃博拉等等。

《微生物:看不见的魔术师》

但是我们也知道,我们不能消除所有的细菌、病毒等,用过多的消毒剂,可能会让人们患上忧郁症,我们甚至可能会生不出小宝宝来,此外呢,有的微生物还能让我们保持健康,比如说我们给有的菌类起了“益生菌”的名字,小朋友们总喝的酸奶也是微生物变的魔术。也就是说呀,微生物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它能够把厨余化成粪肥,能够把石头变成土壤,此外,它能让高山崩塌,让海水染红,让天空飘起雪花等等。有一点我们要确定的是,人类不仅仅是在过去,在未来,我们也会和细菌、病毒共生。此外疾病、衰老和死亡,也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病让我们重新看周围的人与自然,
认识我们的社会
 
面对疾病,我们会去想一些根本的问题,我们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我们也要考察,想办法,应对不同条件、不同问题。比如说如果冠状病毒是因为我们的饮食不当,吃蝙蝠、果子狸、蛇等野生动物,那说明人和自然之间出了问题,我们就要去除掉这种乱吃野生动物的恶习。
 
人类会有一些行为,让我们失去平衡,让我们生病,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信号。自然界虽然有食物链,但是和人对待动物不一样。比如说羚羊在被狮子吃掉之前,它可以到处跑,动物在被捕杀吃掉之前,都有自己完整的自由的生命,而我们人类在养猪牛羊的时候,好像就像它们生下来为了成为人的工具、食物。有时人类还拿动物做实验,做药物试验等等。(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部儿童电影——《夏洛特的网》,说的是一头小猪怎样想尽办法,挣脱出被吃掉的厄运。它的愿望是通过和一个叫夏洛特的蜘蛛之间的友情来实现的,不更多剧透了,小朋友们可以利用在家的时间,和爸爸妈妈们一起观看,然后讨论。

夏洛特的网

有哲学家很认真的去考察动物的权利。有人说动物有语言,能交流,能感受痛苦。所以呢,不能不善待这些动物。当代还有还有哲学家提出动物也有权利,要解放动物。人类共同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明确提出要保障人最基本的权利和尊严,有的哲学家比如Peter Singer说,我们不仅要捍卫人的权利,还要捍卫动物的权利。
 
我还认识一位德国哲学家,她认为一切生物都有灵性,不仅仅是动物,连植物也有灵性,所以她不仅吃素,而且非常极端,她吃蔬菜水果的时候,都要挑特定的,以便不会造成整个植物的死亡,而且她这样素食已经有二十多年了。这是一个很激进的例子,也是一个让我开眼界的例子。
 
当下流行的这个疫病就要让我们重新来审视我们的生活,有时,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一个社会做一点微小的改变,患病率就能大大的减少。比如说多了一些公共厕所,公共厕所更卫生,有流水洗手,厕所里有了手纸、洗手液等变化,都会降低人们生病的几率。所以我们会看到,病不仅仅是个体的事情,尽管每一个病,每一个疼痛,每一个死亡都是个体的,都不能变成干巴巴的数字,它是每一个人的疼痛、难过、伤心。病也让我们体会到,一个有完善医疗系统的社会,一个有良好文化的社会,一个正义的社会,都会让人们更加健康,因为让我们生病的不仅仅是细菌、病毒,还有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对待动物、他人、社会、政治的方式。
 
 
只有对自己的身心诚实,知行合一,
有更正义的社会,我们才可能更健康

在这里也跟大家分享一个我在德国的故事,我刚去德国的时候,有一次和我的好朋友Joanna去超市买东西,她拿了一块黄油仔细地看,我问她看什么?她说我要买柏林附近产的黄油,我说你怎么还有地区偏好?她说这样能减少运输的消耗。这让我大吃一惊,绝对是文化震惊。因为我们买东西都只想买物美价廉的,性价比高的,很少会考虑到,我的消费同时还是环保,给社会和自然带来了怎样的负担。
 
再说一件事,我还认识一些朋友,买东西的时候关注一个小标签,上面写着“fair-trade”公平贸易,这个标签保障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各个环节都是公平的,没有雇佣童工,没有给过低的工资等等。有人会为此去买这件商品,哪怕价格更贵些。
 
我说的这些朋友在做每件事的时候,不仅仅考虑经济原则——最小成本,最大收益,他们同时做出一个价值判断:这件事对不对,该不该。每一件事其实都是有价值的,换句话说,都是有原则的,有个小尺子在后面掂量,而不是说,我因为恐惧、好处、面子,而说什么,做什么。我觉前面说的几个人都是知行合一的人。我觉得,这也是我们的社会需要学和做的,也是目前的疫情迫使我们要做的。我们需要做一种价值投资,建立一种新的人和人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建立一个我们希望孩子们生活其中的社会。

我想在听直播的爸爸妈妈们可能都有这点感受:有了孩子之后,对未来的牵挂不一样了,我们不想留给孩子一个言不由衷、身不由己的世界,我们希望他们可以诚挚地、自由地生活。而这样的未来需要我们独立思考,去争辩,去倾听,去认知,去友爱。

 
为什么偏偏是我们?
 
有的时候我们会问,尤其是现在在武汉的大朋友小朋友们,或者是湖北以及周边受到疫情冲击比较大的一些省份,大家会说,为什么偏偏是我们?日常中,久病不愈或者身体上有某种能力损伤的人会问这样问,觉得命运对自己不公。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我妈妈有时也会发牢骚说,命运对我真不公平,让我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长大。我的大儿子也问过我好多次,为什么我生病,听不见,要带耳蜗?为什么别的小朋友就不要戴呢?有时候,他碰到特别想交朋友的小朋友们,他会把自己的耳机摘下来藏起来。这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我想到直接的答案是,不管生活给你怎样的挑战,先不考虑你不能改变的,对于你能改变的事情就是,你可以变得更敏感,不循规蹈矩,让你更直接地走向你的心灵。

海报。no.21,为什么我听不见?
 
所以在疾病中,不管是我们自己,还是亲人遭受病痛,甚至失去亲人,我们能做的,都是坚持沟通、关怀,怀念。我们不知道,死后,是否存在,或者以怎样的方式存在,我们能做的是,作为生者,以一种有尊严的方式,关爱的方式,怀念的方式来对待他们。
 
之前,因为我要带孩子去中国语言康复中心做康复,我在那里见过很多父母们,以母亲居多,他们远离家乡到大城市陪孩子们长期做康复。有一位妈妈她跟我说,“我本来不知道世界那么大,是孩子开阔了我的世界。
 
讨论“人为什么会生病”,讨论我们当下为什么会处于这样的一个“非典型”的疫情状态,哲学没有办法提供直接的解决方法,但是它能够通过追问的方式,让我们一同来反思。
 
我有一个同事,从哲学的角度研究残障人的处境。残疾不是天生的,是我们社会和自然共同创造的东西。举一个例子,任何障碍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共同建构的,因为不是坐轮椅的人无法自由出入,而是我们设计使得他无法自由出入。不是看不见的人不知道坐电梯去哪个楼层,而是设计电梯的人没有考虑到盲人的处境。我们所有的病是什么?是因为人的观念、偏见,还有社会的硬件共同创造了被歧视和被排斥的人群,制造了残疾,贫穷,使得这种原本很艰难的人生,有了更多的阻碍。
 
哲学能做什么呢?哲学希望小朋友们和大朋友们能够一起讨论,我们重新来定义,那么那个时候,我们会以另外的方式来定义和理解什么是病,以另外的方式治疗疾病。
 
最后,我热切地建议孩子们和大人们能够一起阅读,一起讨论,如果孩子们一旦有了阅读,有了讨论,他们就会慢慢地过上一种精神生活,而且当这样的人多了,有美的意识、自主的意识、善的意识,他们就会创造更健康的身心和人间。
 

节目最后,王歌老师回复了一个家长的问题。

Q:跟小朋友讨论死亡真的很有意义,不要搪塞
A: 我特别感同身受这一点,我们不能用未经思考的现成答案,塘塞孩子们的真问题。其实我们大人对生活有很多迷茫,要怎么做,怎么说,我们自己也是蛮迷失的。所以在很多问题前,看着孩子们那么无辜地去问问题,我们自己不免胆怯。所以我觉得倾听孩子,哪怕和孩子无厘头地去瞎聊,去抬杠,就蛮好,就有一点哲学的意味了。而且我相信孩子们会给我们很多启发,经常会有孩子们的话,让我非常受触动。


关于生命与死亡,初冬明老师整理了一份书单在LensforKids公众号后台回复“书单”,即可获得。



哲学课限免活动已经开启

扫描下方二维码

添加LensforKids微信小助手

领取免费收听码

希望哲学可以给你们一些安慰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延伸阅读



妈妈,你死后,我怎么找到你?

「儿童新闻联播」开播啦!



Lens for Kids 
陪伴3-11岁孩⼦成⻓的综合美学项目

我们通过美学教育,来守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力、能力以及对美的直觉。

微信号:LensforKids


美学教育  |  可能性  |  想象力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