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徐莹、葛宁:习近平关于党性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徐莹 葛宁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23-12-08

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3年第5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内容提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马克思主义党性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原创性的贡献,具体体现在:基于对共产党先锋队性质的科学理解,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党性的丰富内涵;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政治高度,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增强党性的极端重要性;着眼于新时代增强党性的战略需求和提升党员个人修养的现实目标,指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增强党性的正确方向。同时,习近平关于党性重要论述也为其他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身建设与治国理政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党性 管党治党 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发展就是一部坚守党性原则、重视党性修养、增强党性自觉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时代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党内存在部分党员偏离、脱离甚至背离党性的不良倾向,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阐述了党性的思想内涵,明确了党性的价值定位,指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增强党性的实现路径和步骤方法,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党性学说的创新性发展。
一、基于对共产党先锋队性质的科学理解,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党性的丰富内涵
列宁曾指出:“非党性是资产阶级思想。党性是社会主义思想。” 显然,共产党的党性是由无产阶级的阶级性转化而来的,本质地体现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性质。同时,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会现实地体现在其行为实践上,党性的具体内涵会随着实践发展而呈现出多重的、复合式的涵义。但从根本上来说,共产党的党性脱离不开其本质属性,关于党性问题的探讨必然要落脚于强调其先锋队性质的语义之下。就此而言,习近平对党性内涵的揭示,亦是代表了其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的理解。
(一)阐释了党性与人民性的内在统一
列宁指出:“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要求在对事变作任何评价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 党性首先体现为政党的利益代表性。不同的政党代表着不同的阶级利益,宣示着不同的政治主张。2013年,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2016年,他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在习近平看来,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利益代表性,意味着其具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的价值立场。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他指出:“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可以说,“人民性保证党性能够准确地反映人民的利益和诉求,党性则确保了人民的利益和诉求顺利实现”。其中,党性代表了人民性的最高要求,体现着人民的根本性的、整体性的利益和诉求。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就体现在为什么人、靠什么人这一问题上。对于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要保持长期执政地位不动摇就必须保持党性同人民性相一致的思想自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检验党员是否具有党性的重要标准。
(二)明确了讲政治是党性的核心问题
党性在本质上体现了不同政党之间相互区分的内在规定性,具有抽象化的特征,而对党性本质属性的理解和把握需要从现实的视角加以确认,这就使党性同时带有具象化的色彩。可以说,党性揭示的是政党及其成员在处理政治事务和社会事务中应当秉持的最根本的政治态度。对此,习近平在明确了党性同人民性相一致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在习近平看来,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党性最为核心的体现。检验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必须要充分考察党员干部的政治立场、政治意识和政治素养。他强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如果在方向问题上出现偏离,就会犯颠覆性错误”;同时,“讲政治是具体的”,党性在讲政治的语义下也有着更直观的体现和要求。第一,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体现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自觉践行初心使命,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第二,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体现为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坚定拥护党的领袖和核心,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第三,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体现为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维护个人利益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要牢记政治上代表谁说话、为了谁办事。从这个意义上讲,“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共产党人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站稳党的立场、坚持党的原则,心怀“国之大者”,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根本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用实际行动回答好“入党为什么、在党干什么、为党做什么”。
(三)强调了党性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革命特质
对无产阶级政党而言,党性所代表的阶级性除了外显于政党的价值立场和政治原则之中,还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属性规定着政党的实践特质。2018年,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习近平明确指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但同时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在这里,习近平把革命党与执政党有机地统一起来,专门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内在的革命基因。中国共产党是革命的执政党或执政的革命党,体现在其所从事的工作是革命工作上,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革命者,务必要保持革命的精神和热情。这里的“革命工作”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活动。不仅如此,习近平还强调:“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如果说社会革命是面向“他者”的改造,自我革命则是面向“自我”的革新,即以强大的勇气和胆魄、清醒的认知和自觉,刀刃向内、拿自己开刀。更为重要的是,习近平把自我革命作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显著的标志,这就把自我革命提升到了党性的政治高度。2018年,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进一步明确要求,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革命性品格的映射,集中体现为其坚持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自觉主动。
二、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政治高度,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增强党性的极端重要性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话语体系中,对于党性问题的强调总是同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语境相关。列宁指出:“严格的党性则是使阶级斗争成为自觉的、明确的、有原则的斗争的条件之一。”党性作为精神层面的客观存在,内置于政党实体的政治建构和组织成员的政治素养之中,外显于政党的政治实践和组织成员的言行活动上。必须将党性修养的理论与实践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和把握。基于此,习近平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政治高度,着眼于新时代党的建设和党领导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要求,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增强党性的极端重要性。
(一)立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方位强调要重视党性问题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党性作为“内在于政党组织实体中的精神层面的东西”,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其蕴涵的独特价值。习近平关于党性重要论述,不仅是从党员素质的提升以及党的建设的向度出发,更是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特征而展开。第一,通过把握“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强调增强党性修养的紧迫性。当前,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差异性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尖锐性增加了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这些现象映射到党员的党性修养上,使党性修养的涉外因素不断增强。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的特殊阶段,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挑战加大,使命艰巨。习近平指出:“如果我们不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不自觉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不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那就难以增强本领,也就没有办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不断增强党性修养,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乘风破浪、奋勇前进。第二,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明确增强党性的必要性。习近平指出:“很多容易改的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留下来的大都是比较难啃的硬骨头,甚至是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面对前进路上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只有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不断解决一些党员在坚守理想信念上的“软骨病”、坚守初心使命上的“麻痹症”,切实发挥党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广大党员牢记自己的政治身份,强化党员意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从而更有资格、更有能力啃下“硬骨头”,胜任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二)结合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目标锻造坚强党性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基于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在管党治党过程中面临一些党性方面的问题。部分党员干部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等方面出现重大偏差,“有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出现严重危机,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风气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盛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较为普遍存在”,更有甚者腐化堕落、贪污腐败。这些问题严重破坏了党内政治生态,削弱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和威信,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不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性不仅为党的建设提供了精神上的依据和指引,而且在现实工作中还对应着鲜明的原则和目标。不断加强自身党性锤炼,在增强党性上做到守正创新是解决党自身突出问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的重要着力点。在习近平看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要重视党性问题,讲政治最根本的就是要讲党性;“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作风建设和党性锻炼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组织纪律性是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组织纪律性强不强,“关键看党的观念强不强、党性强不强”。正是在一系列管党治党的现实应对中,习近平科学把握了党性问题同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逻辑关联,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进而从党的建设整体的角度明确了增强党性的重要地位。
(三)着眼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现实需要主张抓好党性教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干部的素质和水平会直接影响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在党员干部的素养结构中,党性修养是最重要的组成元素。习近平不仅明确提出“培养干部,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党性”,而且多次就党性修养和党员干部素质建设的内在关系进行阐释,向全党明确了增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意义。第一,强调党性修养是衡量党员干部素质的重要标准。习近平指出:“坚强的党性,是成为高素质领导干部的首要条件。”其中,“高素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干部队伍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期望的人才质量要求,而“首要条件”则明确了党性在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结构中的基础性和优先性地位。第二,明确党性作为党员干部立身做事的基本准则。在习近平看来,坚强的党性不仅是党员干部承担相应工作的准入标准,更是其做好自身工作的原则要求,“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2021年9月,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明确指出:“年轻干部要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把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为党性修养和锻炼的重要内容”。在中共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他对纪检监察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纪检监察队伍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自己,锤炼过硬的思想作风、能力素质,以党性立身做事”。
三、着眼于党的建设的战略需求和提升党性修养的现实目标,指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增强党性的正确方向
“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因此,关于党性问题的探索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需要结合党的建设的实际情况,思考怎样解决其中的难题,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对此,习近平不仅从宏观层面对新时代增强党性的工作进行了统筹部署,还从微观层面围绕党员个体修养的提升提出了相应要求,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增强党性指明了方向。
(一)在宏观层面把增强党性贯穿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之中
在党性问题上,习近平坚持立足大局、放眼长远,将增强党性有关工作嵌入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战略布局之中,实现增强党性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相融,进而从宏观层面确保其作为新时代一以贯之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政治建设方面,习近平明确指出:“要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明确的政治准则和根本的政治要求……这是对大家党性的考验,也是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可以说,习近平不仅把党性原则提升到党的根本政治品格的高度,强调“坚持党性原则是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品格”,而且把党性建设和政治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强调要通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高全党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站位,增强全体党员的党性素养,保持党的政治定力,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建设方面,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不懈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强化党性修养”。为此,他积极推动在党内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特别是近期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求全党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悟其中蕴含的使命情怀,深钻精研、学思践悟,真正学懂弄通,自觉用这一思想来指导实际工作。在组织建设方面,习近平要求各级组织部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标准选人用人,强调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选拔和使用起来,将党内的不合格党员清理出党。在制度建设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始终主张建章立制,积极推动健全规范党内生活的各项制度,并把监督纳入党性修养的范畴,明确提出“能不能正确对待、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监督,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可以说,他极其注重发挥制度的刚性力量,切实解决部分党员的作风问题、能力修养欠缺问题以及因腐败变质而威胁党的建设等其他严重问题。同时,习近平主张并推动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党性教育的党内法规和学习制度,以制度建设保障党性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有效保证了加强党性建设与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同向同行。在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方面,习近平指出:“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增强党性既要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又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强化党规党纪的威慑力。在执纪执法的过程中,“要以严格的执纪执法增强制度刚性,推动形成不断完备的制度体系、严格有效的监督体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党性觉悟,夯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根基”。另外,必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因为这“决不是一般问题和个人的事,而是方向性、原则性问题,是党性,是大局,关系党、民族、国家前途命运”。
(二)在微观层面要求党员干部强化提升党性修养的主体自觉
就现实的具体的角度而言,政党组织的党性最终要落脚并体现在党员个体的党性修养上。对此,习近平强调党员干部要重视增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在实践中坚守党性标准,自觉接受社会实践的锤炼与考验,进而阐明了党员干部提升党性修养的基本理路。第一,树立党性修养“永远在路上”的思想自觉。在习近平看来,提高党性修养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需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动态过程。早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他就告诫党员干部:“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成为好干部,就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告诫年轻干部:“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不是自动生成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其用一生的时间持续修炼。所以,每个党员都要在思想政治上不断检视、剖析、警醒、反思自我,不断去杂质、除病毒、防污染,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牢记初心使命。习近平一再强调并重视党性修养问题,必然有助于在全党范围内营造提升党性修养的政治氛围,有助于培养广大党员提升党性修养的思想自觉。第二,坚持锤炼党性的实践自觉。习近平明确指出:“心中有党,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作为党的干部,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增强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经得起风浪考验,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岔了、走偏了。”党员干部必须要在实践中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价值定位和人生定位,做到“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在他看来,“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讲实话、干实事最能检验和锤炼党性”,“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讲实话、干实事”“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等都是有关党员干部实际工作态度的规定,强调的是在具体工作中保持主动作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状态。同时,习近平明确强调:“共产党人讲党性、讲原则,就要讲斗争。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能含糊、决不能退让”,“党的干部都要有秉公办事、铁面无私的精神,讲原则不讲面子、讲党性不徇私情”。这里的“斗争”是指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坚持原则同违反原则的斗争,实质上是其思想深处如何处理公与私关系的斗争。
四、结语
习近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党性原则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党性探索的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党性思想的新突破和新发展,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党性学说的时代内涵。从理论层面来说,相对于一个政党的政治属性、政治本色、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使命等而言,习近平对党性的思考更具有类似于探究哲学始源性前提以及政治学元问题的学理意味。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层面来看,习近平一以贯之地重视增强党性。早在2012年11月,他就对全党明确提出过“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在党的二十大上,他再次强调,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习近平对党性这一重要问题的思考是深入的、严谨的,也是长期的、一贯的。他既从理论上回答了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初性问题,又从实践上解决了新时代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及加强党的建设的现实问题。习近平关于党性重要论述既为马克思主义党性思想的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也为其他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身建设与治国理政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
[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晏荣]



END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主管,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和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主办的专业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80年。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聚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研究,注重研究社会主义与研究资本主义相结合、研究理论与研究实际相结合、研究中国与研究世界相结合。主要栏目本期聚焦:每期围绕一个学术界关注的重要理论前沿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其中包括热话题与冷思考系列学术对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深入研究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理论创新、实践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世界社会主义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世界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有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重要理论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世界社会主义与国际共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研究;社会主义发展史研究;冷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新变化;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与现实研究;世界社会主义主要思潮和流派比较研究;社会主义国家、组织和重要人务的活动与思想研究;苏东剧变历史教训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动向与新问题研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发展比较研究;资本主义国家的左翼政治力量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研究;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与社会问题研究。世界政党研究: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左翼政党研究;转型社会的政党政治研究;世界主流政党治国理政经验教训研究。国际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经验研究;中国对外关系与外交政策重大问题研究;国际格局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左翼力量研究;重大国际战略问题与世界发展形势研究;国际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热点问题研究。学术动态:国内外有关世界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代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最新前沿动向、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最新学术思想、科研成果与研究方法等。竭诚欢迎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围绕上述重点选题为本刊赐稿,同时欢迎契合上述重点选题的高质量译文。

 


投稿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斜街36号《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编辑部

邮编:1000322

电话:010-55626712

电子邮箱:ddsjyshzy@126.com

邮发代号:82-7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404/D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6505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投稿须知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3年第5期目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