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实践】ESG现在和未来的挑战:新能源企业实现ESG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和可持续发展路径
我们的微信ID:SHGZYJY
来源:《上海国资》杂志
作者:李磊
(作者系益社咨询创始人)
国企改革实践
国资智库将持续推出“国企改革实践”栏目,选取发布《上海国资》杂志优质文章,呈现最新鲜、最前沿的国有企业改革案例,欢迎持续关注!本期为大家带来《ESG现在和未来的挑战》。
★
ESG现在和未来的挑战
以ESG投资为视角,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探索新能源企业实现ESG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和可持续发展路径
ESG即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是衡量企业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方面表现的因素。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越来越深入社会各界,ESG已经成为评价上市企业综合表现和指导长期投资者的重要标准,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竞争力。在ESG提出后,投资市场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诞生了一批基于ESG理念的公司评价体系,很多世界五百强企业不仅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战略目标,每年也会披露ESG相关的报告。
1
不断强化不断进化的ESG理念
ESG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05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的一项名为Who Cares Wins的研究首次提出ESG这一专有名词。当时更多的是希望可以探索出在全球化治理体系下,如何更好地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问题与企业资产管理、证券服务和相关经济活动联系起来。当时的这个研究认为,ESG所涵盖的三个因素可发挥作用,促进构建一个更加强大、更具弹性的投资市场。
在Who Cares Wins提出ESG概念之后,联合国环境署金融行动机构(UNEP/FI)又出台了Freshfield报告,该报告指出ESG问题与企业财务指标密切相关。
基于Who Cares Wins和Freshfield这两份报告,纽约证券交易所在2006年和2007年分别提出了“负责人投资原则”(PRI)和“可持续证券交易所倡议”(SSEI)。
所以可看出,ESG本身诞生在全球金融秩序下,也有着浓厚的西方金融体系从主动披露、倡议到强制规定的过程,也从最早的倡导性原则到被动披露以及第三方审计的范畴。
随着ESG理念在近10年间的快速发展,ESG的重要性被广泛普及,立法者和监管机构对ESG相关的信息披露的关注也日益增强。欧盟于2014年颁布《非财务报告指令》,要求员工人数超过500人的大型企业必须披露ESG信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于2010 年2月8日发布《关于气候变化相关问题的披露指导意见》;香港交易所于 2012年出台《环境、社会和治理指引》,建议所有上市公司披露ESG信息,并于2020年7月1日起将ESG披露要求进一步提高,强制性要求每家公司提供一份强调环境、社会和治理考虑因素的董事会声明;中国证监会于2017年同环保部签署《关于共同开展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合作协议》,并于2018年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规定上市公司有责任披露ESG信息。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说企业的无形资产和商誉如何评估和资产化,至2008年底,基于ESG的无形资产已经达到全球上市公司市值的66%。大部分的国际学者认为,ESG可赋予企业良好的商业道德和社会形象,从而为公司带来长期的价值增长。
2
国际ESG评价以及
以往中国企业表现
如今,国外的许多企业开始认识到,对公司财务绩效和投资回报影响更多的是ESG因素。随着ESG因素对企业影响越来越大,专业的ESG评级机构也在不断进步,来帮助企业计算、衡量ESG绩效。在ESG理念普及过程中,这些评级机构旨在减少公司和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于是资产管理者和一些金融机构开始依赖这些评级机构来评估、衡量和比较公司的ESG绩效。ESG的框架已经日益成熟,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碳披露项目(CDP)、可持续发展会计标准委员会(SASB)、气候相关金融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和劳动力披露倡议(WDI)。
ESG投资在2013年和2014年实现快速增长,研究表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绩效与良好的财务业绩相关。ESG的理念开始迅速风靡于世界各大资本市场,全球投资者已经开发出多种方法来优化ESG信息整合。如今,ESG投资已经趋于成熟,已可以实现加速市场转型的作用。伴随着公司社会影响力和投资者权利的不断增大,ESG将会塑造更好的未来。
显然,中国企业看到了其中的机会,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截至2021年,A股市场上有1125家公司发布了ESG 报告,当然在整体的上市公司中只占了一小部分,但是中国公司每年披露报告的数量是定期增加的。
但另一方面,我国大部分的企业报告在国际评级机构并不符合标准。这里需要说一家公司MSCI,全称是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这是一家美国指数编制公司,在资本国际(Capital International)的资助下由Morgan Stanley创建于1986年,总部位于纽约。MSCI旗下编制了多种指数,ESG评价指数是其众多业务之一。它推出的MSCI指数广受全球投资人的欢迎,常常作为投资参考。MSCI的目标是努力让全球的金融市场更加透明,帮助投资者做出更优选择,致力于创造更美好的世界。MSCI测量并评估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问题,以期为公司和投资者的决策提供更优的见解。
值得注意的是,MSCI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并设立办公室,2021年该公司发布了一个针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报告,报告收集了自2006年至2020年,4763家A股上市公司的ESG评级及评分结果,其中658家公司有有效的ESG评级结果,剩下的4105家公司则缺少ESG评级的数据。
这个报告里共有四个评级标准:Social Pillar Score, Governance Pillar Score, Environmental Pillar Score 以及 ESG Score,其中ESG Score的计算方法是取其他三个评分的平均值。
在这658家中,位于前五名的公司分别为:中远海运、浙江大华技术、ZTE中兴、中国人寿和百济神州;只有中国移动、中石油和中石化有自2006年至2020年(15年)的所有数据;并且中国企业的ESG评分相差巨大,最高分为82.13(中远海运),最低分为1.45(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
不过来自MSCI的观察,自2017年以来,参与ESG评级的公司开始快速增长,2016年只有83家,2017年有265家,增长幅度大于300%;另外一次大幅度增长在2018年至2019年,增长幅度近200%。在2017年之前,大部分参与ESG评分的公司均为央企和地方国企,自2017年开始,众多私营企业(例如苏宁、科大讯飞)也加入了ESG评分,其中排名较高的公司多数来自医药、科技、能源行业。
3
新的ESG挑战:证监会要求
披露其后风险&排放数据
2020年5月22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决定建立ESG披露框架,SEC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获得资本的公司以及投资者可以有效地分配资本。并且在2022年,SEC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气候相关风险的治理和相关风险管理内容,明确要求注册人在其注册声明和定期报告中包含与气候相关的信息:例如可能对其业务产生影响的气候相关风险的信息,财务报表附注中的运营或财务状况,以及与气候相关的财务报表指标,包括有关气候相关风险的所需信息,还包括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如二氧化碳,甲烷等)。
SEC主席表示:如果条约通过,它将为投资者提供一致、可比较和对企业决策有用的信息,以帮助企业做出投资决策,并有义务为发行人提供一致和明确的报告。主要的披露内容发生了变化,主要在以下6个方面:1.注册人(公司)对气候相关风险的治理和相关风险管理流程;2.注册人意识到的气候相关风险将如何对其业务和合并财务报表产生短期、中期、长期影响;3.气候相关风险将如何影响注册人的战略、商业模式和前景;4.气候相关事件(如恶劣天气以及其他自然条件)和过渡活动对注册人合并财务报表以及财务预估的影响;5.要求注册人披露有关其温室气体排放量,购买电力或其他能源导致的间接排放的信息;6.如果注册人已设定包括温室气体排放量目标,注册人将被要求披露其价值链中上游和下游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以上6个方面大致可以分为3个部分:Scope 1:仅包含公司自身的排放;Scope 2:增加生产所需能源的排放情况;Scope 3:中上游、下游排放、增加供应链和合作伙伴有关公司业务的排放。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要在2026年前实现Scope 1和Scope 2披露范围,大部分上市公司要在2026年前实现Scope 3披露范围。
这个文件一发布,受到了西方财经媒体的口诛笔伐,福布斯认为Scope 3的排放将非常难以报告:对于一些拥有很长的价值链的公司来说,他们很难进行Scope 3的预估。例如,一个电子车车主是一家电力公司的Scope 3,对于电力公司来说,他们需要知道车主的车速、充电时间等才能准确计算排放量。这代表了公司评估Scope 3将非常困难,对于此拟议是否会让企业对于气候变化做得更多,福布斯认为,要求公司有记录在案,一定是因为企业有一定的排放水平,在气候变化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审查会迫使公司减少排放。
此拟议将要求已经设置了与气候相关的目标的公司陈述他们的计划,因此这可能会阻碍公司公开这些目标。《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认为Scope 3的排放将难以报告,因为Scope 3的衡量标准极其广泛,甚至包括公司从第三方购买的商业旅行以及公司销售产品的最终用途,公司将非常难做出准确的衡量。
根据SEC所述,公司只需要披露被视为“重要”或是组成公司气候目标的一部分的信息,这代表信息的披露将不受第三方验证,并将免于承担法律责任。
对于拟议本身,金融时报认为,拟议有可能会引发在环境方面缺乏一致性和透明度的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斗争;拟议将有可能推高企业成本,而会计师事务所和气候顾问则有望获得意外之财,随着通货膨胀飙升和俄罗斯发动的能源斗争,此拟议可能导致能源成本进一步上升。
各环保组织对该拟议表示赞赏,但也对 SEC 的Scope 3 报告规定表示担忧,Scope 3 排放披露基本上由公司来确定这些排放的重要性,这对报告的真实性将会有影响。
而在SEC之前,这一趋势早已流行开来:多个重要的资本市场已宣布参照TCFD披露框架出台强制的上市公司气候信息披露要求;英国2020年宣布要在2025年前针对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强制实行气候信息披露要求,目前已经在修法过程之中;新加坡交易所在2021年12月宣布,全部上市公司从2022财年起披露气候相关信息,若不披露则应解释(即半强制),之后的两个财年分批对金融、农业等重点行业的上市公司实施强制披露。
而中国香港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跨机构督导小组在2020年12月宣布,香港将不晚于2025年前在相关行业强制实施TCFD披露,为配合这一目标,香港交易所于2021年11月发布《气候信息披露指引》,该指引是基于TCFD披露建议编写的,对A股市场和上市公司产生一定影响。
有的A股公司是境内外(至2019年,有11家国资控股公司在美上市,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电信等)同时上市的,因此,如果在境外要披露碳排放信息,逻辑上在A股市场也要同步披露,会对同业产生一定的对标压力。
越来越多的境内外投资者习惯应用TCFD框架进行个股及投资组合的气候风险分析,若A股公司相关披露缺失,会影响与此类投资者的沟通,尤其是不利于吸引境外投资者。
另外,披露数据将泄露企业盈利模式,提高经营成本。同时,促使上市公司必须建立并对外公布一系列应对气候风险的举措,包括一套正式的治理架构、业务过渡计划,以及缓解气候风险的长期战略。
中国企业提升ESG信息披露程度,有助于吸引海外资金,吸引优秀投资商。而提供专门基金的资产管理公司会提高工作量,收取更高额的管理费用。
4
国有企业如何应对新的金融挑战
虽然SEC对于美国上市公司的时间表是2026年,但是欧盟大概率会在2022年推出碳税等一系列气候金融改革举措,对于参与国际资本以及海外投资、并购的各类央企国企来说,必须未雨绸缪,一方面夯实ESG方面的基础工作,另外也要对气候金融方面投以长远的眼光,提前布局,在完成国家“双碳”目标的前提下,进一步为改革做好准备。
国资委可参考美国证监会拟议条例上,设置要求企业披露的程度。例如,披露数据需不涉及国家安全以及机密,同时不影响国家政策未来发展。在美国上市企业须向中国披露同样的数据,以保证国家机密安全(未来整个国家政策、能源政策、“双碳”政策)。
政府可推出相应的企业扶持政策,以保证我国企业的经营并同时满足监管要求。同时,可设置强制披露对象由点及面、渐次推开,从基础条件较好的公司开始,譬如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国家“双碳”意见中提及的重点行业、已经或即将被纳入碳交易市场的行业、金融行业,最后推广到全市场。
另外,可向美方证监会提出对在美上市企业需提供披露Scope 3相关信息的基本准则;在我国上市企业需披露同等信息,如香港交易所需更改已有的ESG披露指引。
企业则可在原有的环境安全生产的岗位基础上,新增可持续发展专项岗位,以应对大型上市公司对供应链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通过积极改变企业商业行为,改善企业ESG评级方式,可涉及改变商业模式,加快大型机构投资者与企业沟通,鼓励被投企业转型。
本文内容来自《上海国资》杂志2022年第4期,更多国企改革案例及精彩内容欢迎点击下方图片获取。
相关阅读
【国企改革实践】发挥董事会功能的五个举措 :董事会建设的重点必须转到“实”上面来
2022-5-22
【国企改革实践】国企分拆上市提升资产价值:有利于聚焦主业、提高经营效率
2022-5-21
Recommend
推荐
我们的微信ID:SHGZY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