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企改革30天:四家央企重组整合,下一步军工钢铁是重点

国资智库 2022-09-24

我们的微信ID:SHGZYJY

来源:华夏时报、上海证券报

导 读

当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入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如何在7月之前基本完成主体任务,是当前国企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一个月来,多个领域国企央企改革工作也开始提速,国资委多次对国企改革相关工作进行指导,督导调研60余家央企,并重点关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展等内容。


而在这30天里,央企重组整合好戏连台,混改也在更深层次破局。


“一家企业集团旗下有多家上市公司经营同一个主业,会形成资源分散和同业竞争的局面,解决办法就是并购重组,把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其他央企也存在类似情况,因此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之间的合并,在资本市场还将不断发生。”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表示。


1

央企重组看点十足


从近一个月来国企改革大事件来看,部分领域的重组合并十分有看头。


目前,部分央企和地方国企已基本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在许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了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其中,备受关注的央企重组看点颇足。


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有26组47家中央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近一个月里就有四例重点央企重组案例,其中包括中航电子、中国电建、北方稀土、中国汽研等大型央企。


虽然这些央企重组合并的涉及金额不同、业务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样的——通过合并的方式加强优势业务能力,减少同质化竞争,缩减管理层级。


比如,中航电子489亿元吸收合并中航机电,两大军工央企强强联合,重组形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重要的机载系统上市平台,加快机载系统业务的发展;中国电建拟以49.42亿元的价格向其下属子公司出售剩余的房地产资产,彻底剥离旗下全部房地产业务,进一步优化公司资产及产业结构,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北方稀土两家控股子公司吸收合并,是为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有关压减企业层级要求,进一步提高公司产业集中度,整合子公司优势资源增强竞争力,减少管理跨度和交叉持股,降低管理成本;中国汽研与中国中检开展业务合并,加强企业优势互补,减少同业竞争。


“一家企业集团旗下有多家上市公司经营同一个主业,会形成资源分散和同业竞争的局面,解决办法是并购重组,把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其他央企也存在类似情况,因此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之间的合并,在资本市场还将不断发生。”吴刚梁对记者表示。


从长线来看,重组合并案例也是今年的重点。国资委此前表示:“中央企业要把加快专业化整合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因此,今年在战略性重组方面,国资委将稳步推进钢铁等领域的重组整合,在相关领域适时研究组建新的中央企业集团。在专业化整合方面,则继续以业务做强做精为目标,以优势企业为主体,积极推动粮食储备加工、港口码头等领域的专业化整合,切实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此前部署来看,下一步军工、钢铁是重点领域。中国人民大学高礼研究院副教授王鹏对记者表示,预计接下来数字化转型将成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较突出的工作,增加央企自主研发能力才可解决“卡脖子”技术。数字化转型不仅停靠在传统的电子科技类企业,也包括贸易、金融等领域。


国资委表示,下一步,将向纵深推进国企改革。其中包括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目标,持续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2

多次明确国企改革预期目标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战已打响,在收获改革成果的同时,离不开国资委的不断巩固和加持。近30天里,国资委多次明确国企改革预期目标。


6月初,国资委党委委员、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曾公开表示:“今年以来,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盯‘两利四率’指标,围绕‘两增一控三提高’目标,突出抓好稳增长、防风险,扎实做好抓改革、促创新、强党建各项工作。”


6月17日,彭华岗在2021年第四届中国企业论坛平行论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攻坚进行时”分论坛上,再次强调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任务目标,2022年“七一”前要基本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高级数据分析师、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对记者表示:“国资委将今年央企经营目标任务概括为‘两增一控三提高’,即把完成稳增长任务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以稳促进、以进固稳,坚持以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激活发展动力,坚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一批重大攻关成果示范应用,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坚持强实业兴产业、促进经济循环和产业链畅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对于国资委不断强调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预期目标,袁帅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的。”



延伸阅读

EXTEND /

“转正”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5家央企有什么看家本领?

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印发的《关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中国宝武、国投、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和中国建材5家企业正式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其余12家企业继续深化试点。


据官方口径,经国务院国资委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改革情况的全面评估后,5家企业因“功能定位准确、资本运作能力突出、布局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正式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这5家企业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后,不仅在探索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上有先天优势,在产业发展选择上也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

本次“转正”的5家央企通过多年的试点,集团层面的综合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先来看2018年获批成为试点企业的华润集团。“十三五”期间,集团整体通过IPO或借壳上市累计融资622亿港元,通过上市后配售、供股等再融资方式累计获取资金709亿港元,有力支持了企业发展。集团在大消费、大健康、城市建设与运营、综合能源、科技与新兴板块均已实现优质资产上市,资产证券化率达88%,2021年底总市值近11000亿港元,较“十三五”初期增长150%。


再来看2016年成为第二批试点企业的招商局集团。2021年,招商局集团实现营业收入9292亿元,同比增长15.1%;净利润1695亿元,同比增长23.4%。截至2021年底,招商局集团总资产11.47万亿元,资产总额和净利润蝉联央企第一。“十三五”期间,集团各项经济指标年均复合增长率均超过10%,其中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33.9%,利润总额复合增长率17.3%,净利润复合增长率14.5%,资产总额复合增长率10.6%。


国投是首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的两家企业之一,也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综合性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截至2021年末,集团资产总额7664亿元,2021年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1945亿元,利润总额461亿元,连续17年在国务院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中荣获A级,连续5个任期获得业绩优秀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3家央企均为实施多元化发展模式的中央企业,另外两家央企——中国建材和中国宝武的核心业务均围绕建材和钢铁主线发展。入选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单位后,两家企业的综合实力得到大幅提升。


其中,中国建材集团更是完成了企业向管资本、建筑材料向综合材料、本土市场向全球布局的“三大转变”。截至2021年底,中国建材集团资产总额6400多亿元,营业收入4100多亿元,拥有14家上市公司,其中境外上市公司2家。水泥、商混、石膏板、玻璃纤维、风电叶片、水泥玻璃工程技术服务等7项业务规模居世界第一。


记者注意到,被选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的企业,在推行改革后,均获得了较为突出的业绩增长。国务院国资委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19家试点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6%,净利润同比增长14.3%,大幅超过央企平均水平。2021年上半年,试点企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34.3%和72.2%。


同时,19家试点企业实施混改项目数量在央企中占比近50%,引入非国有资本金额占比近70%。19家试点企业平均职业经理人数、按照契约化管理的人数、公开招聘人数、员工持股激励人数等约为央企平均值两倍。



资本运作能力突出

“资本运作能力突出,布局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国务院国资委对5家央企如此评价。


记者梳理发现,截至2021年底,除中国宝武外,其余4家成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央企旗下上市公司数量均超10家;与此同时,各央企的集团层面也在不断通过各种资本运作手段,对集团优质资产进行整合,在优势互补中优化产业生态。


对所属二级企业实施存量资本优化和专业化整合,以主业梳理带动战略梳理,是中国建材集团资本运作的核心思路。截至目前,中国建材集团已形成了一批边界清晰、主业精锐、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主产业平台。


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建材旗下主要有基础材料、新材料、工程技术服务三大业务平台。近期,中国建材围绕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颇为活跃。旗下上市公司祁连山、天山股份和凯盛科技均有较大规模资产运作。2021年,中国建材集团一口气将中联水泥、南方水泥、西南水泥及中材水泥四大水泥资产注入旗下上市公司天山股份,该项重组交易规模达981亿元。天山股份也因此产能规模超越海螺水泥,跃升为新“水泥一哥”。


再看国投,集团实行母子公司管理体制,旗下拥有全资及控股子公司19家,三级全资及控股投资企业179家。其中,包括10家控股上市公司:国投电力、国投资本、中成股份、国投中鲁、亚普股份、神州高铁、美亚柏科、同益中、华联国际、中新果业,在资本市场上形成了有一定影响力的“国投”品牌。


宝钢、武钢重组而成的中国宝武,资本运作亦是不断。中国宝武连续收购了马钢股份、太钢不锈、重庆钢铁等地方国有钢企,托管了中钢、包钢等地方国有钢企,在提升钢铁产业集中度的同时,促进行业产能利用率和企业经营效益快速提升,化解过剩产能。截至2021年底,中国宝武共控股9家上市公司(不包括托管企业)。2021年11月,宝钢股份披露拟分拆宝武碳业至创业板上市,该事项尚在推进中。


招商局集团亦通过资本运作,与地方政府一起推进港口资源整合。例如,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合作,助力大连港和营口港完成整合,实现辽宁沿海港口经营主体一体化。


目前,招商局集团旗下业务板块覆盖港口、物流、贸易、金融等,旗下上市公司包括招商局港口、中国外运、招商轮船、招商港口、辽港股份、中集集团、招商银行、招商证券、招商局置地、招商蛇口等。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亦动作频频,如中集集团在分拆出中集车辆、中集安瑞科成功上市后,再拟筹划分拆中集天达、中集世联达等子公司。



激发产业新动能

“功能定位准确”,是国务院国资委在对5家央企的又一评价。就实践来看,5家“转正”央企,正通过产业投资生态的构建,汇聚优势资源向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集聚,激发新的活力,并已有所斩获。


中国建材集团称,围绕投资公司功能定位,加快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型,通过优化管控模式,加强战略引领,汇集资本投向国家急需的先进新材料产业,初步构建出定位清晰、生态优化、机制有效的材料产业投资公司模式。


据悉,中国建材集团通过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收缴比例,提升资源配置能力,二级企业收益收缴比例提高至上市企业35%、非上市企业50%,取得的分红重点投向新材料业务,建成“以成熟业务支持战略性新兴业务”的资本生态。


同时,中国建材集团设立了专业投资平台,汇聚社会资源,发起设立150亿元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以30%出资带动70%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聚焦无机非金属领域先进新材料产业开展投资。在新材料领域,集团打造“国之大材”的材料产业布局,形成了一批自主创新产品并实现工业化量产。


再看国投,集团探索实践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经营理念、体制机制和运营模式,形成了基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及服务业三大战略业务单元。2021年,国投集团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全年研发投入20.5亿元,同比增长58%。总部设立集团科技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研发,助力投资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2021年10月,国投旗下的同益中登陆科创板,成为国内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高性能纤维企业。“‘十四五’时期,国投将继续聚焦新材料等细分领域,培育龙头企业,做专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新国投’。”国投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王海波表示。


近年来,横跨六大行业的华润集团在大健康领域发展迅猛。2017年以来,华润集团先后完成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辽宁健康产业集团、江西能源集团、山东重汽集团、中国船舶集团、辽港集团等国有企业医院的改革工作,近期又完成了航天科技集团所属医院的项目签约。“华润集团下一步将加快资源整合、创新业态模式、强化运营管理,持续推动相关改革的巩固深化。”华润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阅读

鞍钢集团筹划与凌钢集团重组 重组方式尚不确定

2022-6-23

4家市属国企揭牌成立!万亿国资战略重组 南昌“4+2”集团正式亮相

2022-6-23



Recommend

推荐


我们的微信ID:SHGZYJ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