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单|人可以把爱过的人记得这么牢这么细

李帕恰 曹俏咪 看天下实验室 2022-06-10

“活着就是王道。”

书单主理人 | 李帕恰&曹俏咪

《看天下》杂志原创出品 

第一次真切地感受死亡,是外婆的去世。


因为一些原因,远在他乡的我得知外婆去世的消息时,已是两个月后,错过了她的最后一面和葬礼。对我来说,外婆就像一缕烟,突然地飘走并消散了。


后来我才渐渐意识到,这件事永远地改变了我,我不再无坚不摧。失去所爱之人,是世界上最为残酷的事情,没有她的每一天,生活的苦痛像寒风从裂缝里刺进来。


一位亲人的离去,其实连带着一种生活的离去,围绕着他的一切都因此改变,所有的回忆只会日渐凋零,这是一件结局只会更坏的事情,因为残忍的是连时间也会稀释它。


面对死亡,是人生永远的课题;理解死亡,就理解了生活的一切,关于爱、思念、失去、忘却以及人生的意义。


今天是清明节,在这个怀念逝去之人的日子里,我们将这些关于死亡和思念的书籍介绍给你,希望可以让你从中获取一些释然、温暖和克服痛苦的力量。

——帕恰




 01 

《此生未完成——一个母亲、

妻子、女儿的生命日记》

作者:于娟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品方:博集天卷

出版年:2011年5月

于娟这个名字或许离我们已经有些遥远。她的人生曾一帆风顺,学生时代赴挪威奥斯陆大学留学,回国后成为复旦大学青年教师,和丈夫结婚后生下了可爱的儿子“土豆”。2009年12月,因确诊乳腺癌,这一切美好被打破,于娟随后开通博客,开始写生命日记,标题是“活着就是王道”。直到2011年4月19日去世,于娟在抗癌一年多的时间里,点点滴滴地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留下给亲人孩子的叮嘱,也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上一次提及这本书,是在一次采访中。那是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不久,我采访到一位武汉医生,她刚毕业不到一年,正在武汉“战疫”。《此生未完成》这本书她看过十多次,伴随她度过了学习、工作、生活中很多焦虑的时刻。


这位医生提到,学习肿瘤学时,大家常常讨论:“如果有一天你被告知目前是癌症晚期,你会怎么做?”在她眼里,于娟的选择是抗争到最后——“生与死,前者的路,对我来说,犹如残风蚕丝;而死却是太过简单的事。不仅简单,而且痛快舒畅,不用承担日夜蚀骨之痛。但是死,却会让这个世界上我最爱的亲人们承受幼年丧母、中年丧妻和老年丧子之痛。虽然能不能苟活,由不得我,至少我要为自己的亲人抗争与挣扎过。”


面对死,于娟也重新理解了生的意义:“透过生死,你会觉得名利权情都很虚无,尤其是首当其冲的名,说穿了,无非是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即便你名声四海皆知响彻云天,也无非是一时猎奇,各种各样的人揣着各种各样的心态唾沫四溅过后,你仍然是你,其实,你一直是你,只是别人在谈论你的时候,你忘记了你自己是谁而已。”


“活着就是王道。”这是于娟想说的。关于如何面对死亡,我的答案或许是珍惜活着的每一分每一秒,珍惜自己的身体,珍惜爱着的每个人,时常惶恐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唯有活着的当下是我们可以把握的。




 02 

《我的妈妈是精灵》

作者:陈丹燕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果麦文化

出版年:2018年5月

这是一个童话故事,不是关于“死亡”的故事,而是关于“失去”的故事。实际上,所有的死亡,对于留下来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失去。


有一天,主人公陈淼淼发现自己的妈妈竟然不是人,是精灵,而且即将离开人类的世界。陈淼淼为了留下至亲至爱的妈妈,做了很多事情,不舍的情绪贯彻始终,正如她说,“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心里的胶水让我们感受到亲密和温暖,但也因此在分别时会产生撕心裂肺的疼痛。陈淼淼的妈妈说,“我只是一个因为喜欢人间的感情而来到人间的精灵。”也许我们又应该感到幸运,能拥有心里的胶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而失去的疼痛正是我们拥有美好事物的代价。


很多成年人在看完成这本书后流泪了。这本书带我们去感受最温暖美好的感情,也让我们去直面最疼痛寒冷的失去。我们会意识到,感情的美好值得我们去承受这种疼痛,能和亲人共享一段时光,彼此的心里产生这样“黏的胶水”,创造了温暖的回忆,已经足够幸运和值得。


人世间没有永恒,因此需要加倍珍惜和亲人的拥抱。




 03 

《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

作者:饶平如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上海贝贝特

出版年份:2013年5月

2008年的仲夏,妻子毛美棠走后,饶平如独自重返家乡的太平桥,这里的木栏杆已经砌了水泥,桥附近曾有一座高大的茶楼,周边人来来往,而今人与楼俱往。


平如站在桥上,望着旧时模样的桥墩,和桥下滚滚的盱江水,感叹:“山形依旧,江月年年,星汉灿烂,原都不是为了要衬得人世无常的。人人都要经过这一番风雨,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白居易写,‘相思始觉海非深’……到了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海并不深,怀念一个人比海还要深。”


“相思始觉海非深”,让平如怀念的是美棠。携手一生的美棠离世后,因为思念与悲伤,近九十高龄的平如开始学习画画,他画了十几本画册,于是有了《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有网友评价这本书,“原来,人可以把爱过的人记得这么牢这么细。”


美棠和平如一生坎坷,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动荡的政局、艰辛的生活,在漫长的分离后最终才得以相守,而那时美棠却因病渐渐失去记忆,平如投入全部的时间照顾她——梳头、洗脸、烧饭、做腹部透析、打胰岛素,全部亲力亲为。日渐失忆的美棠常常说胡话,但平如总是满足她的要求,骑车到很远的地方为她买糕点,买回来之后,美棠却因为忘记不想吃了,而平如从不觉得麻烦。


相伴一生的两个人,走到人生的结尾,终将有一个人要先离去,留下的人要怎样熬过悲伤和苦痛,又靠什么支撑着走完余生?从美棠和平如的故事中,我得到了启示——是爱,是共度一生的美好回忆。而这也是终有一天,我们面对死亡的力量。


平如曾被问及,“您已经90岁了。难道这么长时间,没有把这个东西磨平了,磨淡了?”他回答:“磨平?怎么能磨的平呢?爱这个世界是很久的,这个是永远的事情。”


2020年4月4日,饶平如病逝,享年九十九岁,他和美棠重逢了。




 04 

《刺猬的优雅》

作者:[法]妙莉叶·芭贝里

译者:史妍 刘阳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出版年:2010年2月

这是一本法国的畅销书,喜欢的人说是“文青必看”,不喜欢的人评价其为“矫揉造作”“拿腔拿调”。


小说的主人公是少女帕洛玛和中年女人勒妮。帕洛玛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是一个不到十三岁的天才少女,读过很多书,自认为看透了虚伪的世界,因此计划在十三岁生日当天自杀,并放火烧了父母的豪宅。勒妮则是帕洛玛居住的公寓的门房,来自落后的乡村,外表粗俗丑陋,但是她的精神世界却无比高雅和丰富,喜欢书籍、音乐和电影。这两人在阶级、外表和年龄上都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然而却拥有共通的精神世界。


书中哲学性地进行了一些关于死亡的探讨,最重要的是,帕洛玛就像每一个听说过“死亡”却从未真正理解其真谛的人一样,叶公好龙般,将其视为一种对抗世界的方式。


这部小说也被改编成电影,当真正的死亡发生在眼前时,电影中的帕洛玛顿悟了,说:“一切就像这样,一下子就结束了。这就是死亡。你再也见不到你爱的人了,也见不到爱你的人了。如果这就是死亡,那就是人们所说的悲剧。”


她们二人的故事将会带领我们去思考生活的意义。而死亡,作为终点,其作用是让我们珍惜现在,“用充满活力的真正计划来构建现在美好的生活”。




 05 

《遗言图书馆》

作者:[英]克莱尔·科克—斯塔基 

译者:冯羽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企鹅兰登中国

出版年:2019年8月

“花生米与豆腐干一起吃,能嚼出火腿的滋味。”清代思想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为什么在临刑前写下这句遗言,至今仍让人不懂,或许是名士的风流,临终前依旧狂傲不羁,生死根本不在他眼里。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昏迷前留下一句:“我对这一切感到厌烦。”几日后,与世长辞。


二十世纪最知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留下的遗言竟然是,“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多喝点香槟酒”。


历史上许多政治家、军事家、艺术家、文学家等等都留下了一些或有趣、或深刻的遗言,克莱尔·科克—斯塔基将它们搜集整理出来,“建造”了这座“遗言图书馆”。


这些遗言并非“长篇大论”,它们短小的仿佛一两句诗。但从这些短小精悍的遗言中,足以体会他们临终前的渴望、遗憾、牵挂等等情感和思绪,他们或是向家人告别,或是留下给世人的叮嘱,或是表达对死亡的轻蔑,昂首挺胸地迎接人生的终局。书中一些遗言的出处虽然有待考察,但这些短短的小话或许可以让我们触碰对生死的感知,摘录书中的一些遗言与你分享——


英国小说家简·奥斯汀死前被问还有什么要求,她回答:“但求一死。”


德国音乐家巴赫:“不要为我哭泣,我将去往音乐诞生的地方。”


美国独立战争将军伊桑·艾伦临终前,医生试图安慰他:“天使们正在等候你呢。”


艾伦答复:“她们在等,是吗?她们正等着,是吗?那就让她们等着吧。”


法国哲学家德尼·狄德罗伸手要去摘杏子时,妻子责备他。他却回答:“我就是摘了,又他妈的会怎么样呢?”过了片刻,他死了。


法国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八:“一个国王应该站着死。”


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临终前,管家问他还有什么要传达的信息,他说:“真啰嗦,滚开!只有没说够的傻瓜才有临终遗言。”


如果有一天,你要写下遗言,你有什么想说的话?

| 添加小助手vvista08,加入读者群畅聊 |



死亡,不是终结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