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年无人配送之变:四大场景“破局”在即?

编辑部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 2023-03-09
成本依旧是无人配送车能否实现规模化商业落地的核心。

 文|编辑部

伴随着政策开放与资本加持,无人配送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从“跨越式”路线主导的“一步到位”直奔L4,再到“渐进式”路线辅助驾驶逐渐落地,近年来,行业越来越认可“从低速到高速,从载物到载人,从商用到民用”的发展规律,其中低速、载物、商用的无人驾驶产品有更强的商用属性和数据获取空间,其商业化也将较早实现。

经历了疫情期间的练兵以及政策上的系统性利好,无人配送迅速成为互联网巨头和资本追逐的新焦点,正在从风口演变为新的浪潮,这不仅使得自动驾驶企业在这条新赛道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带来了百花齐放的局面而在各细分领域不断落地的同时,资本催促无人配送产品实现规模化商业落地的脚步也在加快,“降本增效”成为行业头部企业共同追寻的目标。

快递接驳:京东配送组“CP”, 菜鸟“校园包围城市”

无人配送的一大典型应用场景来自快递接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1083亿件,同比增长29.9%。随着快递业务量的增长,末端配送的压力随之水涨船高,招人难等问题的频发更是让运力存在巨大缺口。而无人配送车等产品的出现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末端配送压力,在实现精细化运营的同时优化消费者体验,成为众多企业争相布局的领域。

依托于已经掌握的快递接驳物流网络,阿里与京东很早就投入对无人配送车产品的研发,并很快投入商业化运营。在此之中,阿里达摩院将与毫末智行共同研发的无人配送车小蛮驴下放到了全国400多所高校的菜鸟驿站中京东在以自研无人配送车协助京东配送人员的同时,也在积极尝试与更多商超签订无人即时配送服务合作,由此进一步探索无人配送车产品的商业化落地范围。

在具备庞大物流配送体系的基础下,阿里、京东以实践对无人配送车产品“降本增效”、实现规模化商业落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以产品功能为优势,通过人机协同辅助传统人力配送。从行业角度看,这一方式更符合当前国内快递物流行业以人力配送为主的运营方式,推广难度相对较低,而借助人机协同分摊产研成本,综合来看也更显稳妥。

据悉,阿里、京东在今年“双11”期间分别投入700多辆无人配送车,较去年同期翻番,整个“双11”周期的配送总量也达到了去年两倍。

商超配送场景:毫末小魔驼成效显著,行业开始走向规模化落地

2022年被业内称之为无人配送的爆发元年,而在这一年中率先发力的则是商超配送场景。据美团2021年财报显示,527万名美团骑手的配送成本达到了682亿元,而其餐饮外卖的全年收入为963亿元,在配送规模扩大与配送成本提升的同时,也将为众多无人配送企业提供更广泛的落地契机。

2021年2月,毫末智行与物美多点签订无人配送合作,通过末端物流无人配送车小魔驼为物美多点北京顺义马坡店周边的60多个社区提供商超配送服务——截止2022年10月,小魔驼已累计配送超过10万单订单,尤其是在疫情封控期间为社区居民的生活物资配送链提供了保障。

与阿里、京东的“人机协同”模式不同,毫末智行与物美多点的合作模式更加考验无人配送车产品的性能质量,而通过在马坡地区的常态化运营,以毫末智行为代表的无人配送模式也逐渐吸引来了更多配送平台的关注。2021年4月,由毫末智行提供量产服务,美团推出了无人配送车产品魔袋20,并通过在北京市顺义区落地运营中心,补充传统人力配送,为20余座社区提供无人配送服务;2022年11月,达达快送与毫末智行达成合作,通过使用毫末智行第二代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小魔驼2.0,为达达快运探索更高效集约化的无人配送服务。

以无人配送取代传统人力配送,毫末智行、美团的商业运营模式更接近行业对无人配送产品的长远目标,而该模式对运营成本的要求也更加苛刻。在保证单车配送能力不低于传统人力配送的基础上,无人配送车产品的单车价格需与雇佣人力配送的成本持平,除小魔驼2.0率先提出车规级质量与10万元级定价外,行业内尚无一款无人配送车产品能够真正于成本层面满足商超配送场景的底层需求,这也将是未来无人配送行业能否真正实现规模化商业落地的关键。

工业物流园、无人零售:行业玩家的其他思路

在开放场景下无人配送车产品向规模化运营推进的同时,封闭场景下的无人配送车产品也已在多地开启常态化运营一清创新目前已经为富士康、华为、顺丰、佳兆业等公司的产业园区批量提供低速无人车服务,并在富士康园区内运行三年累计行驶了40万公里;2022年11月,行深智能无人配送车入驻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负责仓储至店面的无人配送服务;同年6月,驭势科技无人配送车在三一重机昆山产业园等地开展常态化运营;此外,以新石器代表的无人配送企业也在零售领域,通过与20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实现了全国多地共300余台无人配送车的常态化运营。

物流与零售场景的侧重点并不相同,前者以改造存量市场为目标,后更注增量市场。这导致前者能够在封闭场景中实现更加稳定的规模增长,而后者则需要在提升产品性能、增加运营团队的同时开拓海外市场,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无人配送企业的成本难题。

总结

纵观整个2022年,无人配送行业被明显被分割成两部分。上半年,物流企业的“降本增效”与新冠疫情下社会面的无接触配送需求,促成了无人配送行业的快速发展;下半年,规模化商业落地成为考验无人配送企业的关键。与此同时,亚马逊、联邦快递、UNRO等海外物流电商平台开始不断削减无人配送领域的资金投入与技术研发,也为无人配送行业带来不确定性。

于无人配送行业的未来而言,成本依旧是驱动其能否实现规模化商业落地的核心。“十四五规划”后,智能网联汽车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依托中国在汽车产业的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无人配送也能够逐步在完善自动驾驶、线控底盘、新能源、智能交互等前沿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车规级品质的同步,并由此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在背靠国内各场景旺盛配送需求的同时,助力商超、物流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无论是疫情的偶然因素还是行业的实际增长需求,无人配送在商业落地方面都迈出了重要一步,而这也预示着国内无人配送产业的前景依旧乐观;而在先后经历疫情磨炼、政策利好后,无人配送行业也将逐渐完成产品打磨和商业化探索,并在完成试运营到常态化运营的过渡后,实现从快速铺量到形成运力网络的发展,真正促成规模化商业落地。


12月15-16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将在杭州举行“2022中国低速无人驾驶行业发展年会”,敬请期待!

新战略 · 征稿函 

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全媒体面向全行业征稿,内容包括行业分析、技术分享、经典案例等(谢绝广告)。经审核通过的内容,将在低速无人驾驶网、“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广泛宣传。投稿请发至邮箱:1263734911@qq.com。


扫描二维码,可进群交流

添加请注明企业名称及相关职位

  推荐阅读  

被福特和大众放弃,自动驾驶独角兽ArgoAI烧光36亿美元后宣布倒闭

多角度解读低速无人驾驶六大赛道“破局之路”

四城逐鹿无人驾驶,谁将领跑全国?

10月无人驾驶领域融资12起、累计近25亿元


标杆品牌:仓擎智能 | 斯年智驾 | 慧拓智能 | 毫末智行 | 挚途科技 | 西井科技 | 一清创新 | 百十米出行场景案例:无人港口 | 无人矿区 | 无人配送 | 无人环卫 | 无人零售 | 无人接驳 | 智慧农业 | 智慧医疗 | 园区物流 | 机场物流 | 干线物流 | 智慧楼宇 | 智慧校园核心供应链:激光雷达 | 毫米波雷达 | 线控底盘 | 高精地图 | 调度系统 | 存储架构 联盟活动:2022中国低速无人驾驶场景生态共建拓展大会(6月·深圳) | 中国西部(成都)物流移动机器人与无人驾驶物流车产业发展峰会 2022中国国际低速无人驾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11月·苏州)|2022中国低速无人驾驶产业发展年会(12月·杭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