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一直误解了孩子,没有内驱力只是动机不同
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吗?我相信超过90%的父母会说“那当然”。
虽说知子莫若父母,实际上因为视角和价值感取向的差异,现实却是大相径庭,而这种差异也直接决定了孩子的内驱力源泉。
绝大多数孩子面临的问题,如不爱做作业,老被分心,太粗心,爱打游戏,躺平,对什么都无所谓等,都与此有关。
因为,他们还没有找到那把点亮为所爱激情燃烧的小火苗。
内驱力背后是成就导向
就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一模一样性格的人,每个人擅长的东西,被激发出内驱力的源头是有差异的。
差异没有优劣之分,而是发现每个人兴趣、潜能和天赋的密码。
美国心理公报(Psychological Bulletin)的调查中发现,尽管通过专业的培训和刻苦的努力,大部分孩子都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但是不同的人所需要的培训时长和刻苦程度截然不同。
感官型:这类孩子对于当下感官体验更加敏感
经验型:这类孩子对于已发生的经验更加敏感
意义型:这类孩子对于表面下的意义更加敏感
想象型:这类孩子对于潜在的可能性更加敏感
本能型:这类孩子更重视内心真实的情绪感受
关系型:这类孩子更重视社交关系的和谐舒适
分析型:这类孩子更重视逻辑过程的因果分析
资源型:这类孩子更重视客观资源的达成获取
研究显示,大部分成功的孩子,选择了能够满足自己内驱力的学习方法、职业方向,因此不仅出类拔萃,更在价值感上得到真实的满足,避免了当代常见的“空心病”。
而从短期来看,这能解决很多让家长头痛的学习问题,比如偏科。
我认识一个初二理工男,成绩非常好,拿过全国航天模型大赛的冠军。但英语学不好,妈妈特别愁,但孩子宁可去研究数学题目和搭建模型也不想学英文。
原来,他的核心驱动力源自建立因果联系的思维模型,他对只能死记硬背的英文学习没有动力,所以不能死记硬背,而是要从英文中发现逻辑顺序,他也逐步爱上了学英文。
若我们能顺应孩子的天性,提前了解孩子的内驱力所在,在激发学习内驱力,发现孩子优势力,提前锁定专业方向这件事上一定会事半功倍。
比如有个高二的学生小K数学很好,家长也觉得他大学要读数学,但评估后发现小K学好数学的驱动力并不是他对于因果逻辑的兴趣,而是出分后考高分带来的快感。
他是一个享受即时快感的人,如果真的要去深造数学,和那些真正对于数学的过程感兴趣的人相比,他可能受不了枯燥的过程和久久不出结果的苦闷。
其实,测试人格的工具很多,比如职场里会用到的16型人格测试,虽然我个人觉得这个测试过于二元论地追求快速结果了,但研究结果可以作为佐证。
MBTI测评体系的创始人Isabel Briggs Myers的书籍《天赋的差异》里发现,不同专业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内驱力需求。
上图是488个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学生样本,通过简易的mbti量表也能看到,有足够意愿、驱动力与能力就读商学院的孩子更多受到外界的刺激驱动(E),更敏感于思维过程/结果(T),也更加被现实层面的事物所驱动(S)。
对比705个来自加州理工大学的科学领域的学生样本看一看出,他们更多地受到内在需求的驱动(I),更被潜在层面(抽象层面)的事物所驱动(N)。
需要注意的是:
1、内驱力并不是绝对排他的。
一个孩子可以同时拥有好几种内驱力,但有主次之分,影响力也大不相同。
比如一个天生对成就感敏感度不高,而能很敏锐地捕捉到细腻情感信息的孩子,在情感方面的内驱力没有被满足时,Ta很可能只有三分钟的热度。
而当Ta在情感方面的内驱力被重视和满足时,哪怕成就感敏感度不那么高的时候,也能在此基础上坚持下去。
2、内驱力有很大的先天因素。
很多忽视孩子天性而试图按着自己的愿望改造孩子的父母,最终也会失望的发现,在他们的某些努力得到小部分回报(因为也许满足了孩子的一些次要内驱力)的同时,大多收效甚微。
正因为每个人的内驱力是有差异的,那么父母必须意识到自己与孩子的不同。
我最近接触了一个家庭,妈妈口中的故事是这样的,能代表一大批家长的心声:
于是在建议下,妈妈不再试图站在自己视角描述远大广阔的未来和大道理来感动孩子,而是开始设定一些比较现实的目标和奖励,明确了孩子学习、生活的职责,并清楚地告诉孩子她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而不是让她去创造。
同时,妈妈用更多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因为相较于谈话,一个小小的行动如留字条,都更让经验型孩子觉得有价值。
”妈妈总问我,好像也并不确定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她说的不大可信。“当妈妈的规则变得清晰确定,坚定地传达属于妈妈的个人立场时,孩子也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
当然,要判断孩子是什么类型的人并不那么简单,而是从孩子的认知类型发现他们的认识世界的模式,每个问题层层剖析,从而找到他们的元驱动力的方向。
👇每次一次的线下活动来了
提高父母的认知力,我们是认真的!
各种内驱力的成就导向有什么不同?
如何发现孩子的优势力?
如何系统、科学地落地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