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版的“范进中举”:高考改变命运的极端典型
现代版的“范 进中举”:高考改变命运的极端典型
刘海峰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主任)
近日,一篇《一个放牛娃的博士论文后记》广泛流传,说的是安徽潜山乡村的肖清和,如何在极端贫困的家庭、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以极其坚强的毅力刻苦学习,1999年考上北京大学哲学系,之后再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经历。
从社会的最底层,考上北大这个中国最好的大学,这是一个底层逆袭、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幅度最大的极端典型,是高考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最典型案例,是一个活生生的现代版“范进中举”故事。
2019年云南宣威市学子林万东因为家庭困苦不得不和母亲一起到工地搬砖赚钱,却以713分考上清华大学,已经够励志了。今年让大家知道的肖清和,更是一个极度贫苦的孩子靠高考彻底翻身的传奇。家庭的不幸,极度的贫穷,不仅经常饥寒交迫,而且不时被乡人欺负,甚至经历邻家妇女因为和他母亲吵架,结果拿起掏粪的粪勺盖在肖清和头上这样屈辱的事情。还有遭受高年级复读的有钱家庭学生把他和另一个同学抓进他们的宿舍,扇耳光又打又踹打了两个小时的痛苦。
“母亲不止一次和我说过,她不能死,她要忍,她要坚持,因为她要让我上学,她要让她的两个孩子好好活着。”我们又一次看到一个坚忍不拔、与命运抗争的母亲,同时看到个别亲戚和许多好心的老师、同学尽可能的帮助他、接济他,让这个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读书种子得以继续求学。
肖清和坚信知识就是力量,正是对高考改变命运的期盼,支撑着他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向学,走出山村。“我考上北大的消息传到了小山村。村里人不知所措。或许他们永远也不会想到我会考上中国最好的大学,也不会想到从小受到晦气的我会有这么好的成绩。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情况往往就是这样。村民们变得比谁还快。他们马上给我家送礼,还张罗了要送我上学,见面了还时常请我去他们家吃饭。要知道,在考上之前,我几乎没在他们家吃过一次饭。”这分明是现代版的中举效应。考上名牌大学,尤其是像北大这样的顶尖大学,会让所有人刮目相看,真好像成了“天上的文曲星”,从此山川变色,天地为宽。
在博士论文《“天会”与“吾党”:明末清初天主教徒群体之形成与交往研究(1580-1722)》后记中,肖清和还用打油诗回顾他鲤鱼跃龙门后的变化:“转瞬六载过,却中京师榜;雪中少送炭,锦上多添花;贫门多媚客,逢面阿谀请。”范进虽然反应了历史真实,但毕竟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而肖清和却是就在当下生活的真实人物。现在已经成为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的肖清和,在哲学史宗教史的博士论文后记中,完全是写实的回顾。
高考具有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巨大功能,是千万考生朝斯夕斯孜孜焉梦寐以求的人生大事。现代版的“范进中举”再次用令人心痛而又欣慰的真实故事昭示出这么一个道理:勤苦读书、参加高考是底层青少年一条最有希望、最公平、也最明显的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道路。
肖清和也没有一直记恨那些乡亲和邻居,在后记中还说:“我要感谢家乡的父老乡亲,感谢他们让我早一点成熟,感谢他们让我懂得生活,感谢他们让我坚强。虽然对于我来说,家乡更多的是意味着痛苦。但是,这也不能怪他们。是贫穷、是风气使然。假如可能的话,我希望自己能够为改变这种境地而尽自己最大的可能。”
但愿那些不时出现的对高考制度持怀疑态度的人,不要忘记中国的国情,不要忽视中国重人情关系和面子的社会风气,不要忘记平民百姓是多么盼望高考制度能够长久地坚持下去,不要让肖清和这样的贫苦学子没有出头之日。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排版:韦骅峰
审核:李木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