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峰随笔||学术之美 一头雾水?
海峰随笔||学术之美 一头雾水?
刘海峰
美有多种多样,有艺术之美,有自然之美,有科学之美,也有学术之美。科学与学术有重叠的地方,但通常我们说的学术更多的是指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学问。对艺术之美、自然之美,研究的人很多,科学之美谈得也不少,而学术之美则相对较少人涉及。
学术研究讲究严谨求实,往往与科学性联系在一起,较少人将学术与美联系在一起。其实,学术除了求真、求善之外,还有一个求美的方面。过去治学提倡考据、义理、词章三者兼顾,翻译要求信、达、雅,其中的“词章”“雅”,都是属于学术之美的方面。
有条流行一时的手机短信开头说:“学问之美,在于使人一头雾水……”,这当然是调侃的说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今学术界的一个问题,即许多学术论著写得艰深晦涩,令读者如坠五里雾中。作者或许是要“玩深沉”,不过,思想再深刻,如果没什么人看得懂,学术论著的影响力终究有限。
思想苍白却写得莫测高深的学术论著,就像古人所说的,是“以艰深之辞,文浅易之说”。言为心声,表达不清楚,说明想得不够清楚。不可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只有对一门学问真正了解透彻的人,才可能深入浅出,用简单明白的话语来表达艰深的概念或专业的知识。深刻的思想用平白的语言表达出来,更能够为读者所接受。凡为深者,必能浅出;不能浅出,必非深者。有位作家说过:“年轻时我书读不懂,会觉得自己脑袋有问题;年纪大一点后,我若是某本书读不懂,会认为是作者脑袋有问题。”
上佳的学术论著不仅要讲究内容之美,而且在形式上也应有一种美的追求。除了要求论著文字要让人看得懂以外,学术之美还讲究结构之美、语言之美,以增强论著的文化含量和学术发言的感染力。
相同的观点和思想用不同的方式和语言来表达,其说服力和影响力是大不一样的,有的人写得稀松平常,有的人可能写得精彩绝伦。话谁都会说,文章一般人都能写,但怎么说怎么写却大不一样。平淡无奇的文字寓目之后如过眼云烟,情真意切的文字读过之后能影响思想。有的文字能感人肺腑,有的文字能够触动人心。有的论著只见文字的铺陈而看不到思想的闪光,有的文章是有匠气而无才气。我认为,文章应有匠心而无匠气。有时重要的不仅在于你说什么,更重要的还在于你怎么说。因此,即使是写学术论著,应该不仅考虑“说什么”,而且考虑“怎么说”“在哪里说”,也就是如何表达最合适、最具有影响力。
同样是方块汉字,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不同的结构,产生的功能和效应大不一样。同样是用文字作材料,既可以将论文做成一件学术精品,也可能将论文做成一堆文字垃圾。我不止一次对研究生说,写学位论文要有时间上的投入,有价值的论文须付出艰苦的努力,但论文不要只见汗水的流淌而不见智慧的光芒。好的论著既有思想的闪现又有流畅的语言,自然会得到较高的评价。
理论语言在逻辑严密的基础上,使用隐喻、采用形象化的表达方式往往更具感染力。因为学术论著与文学作品类似,目的也在于触动读者的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进而使其心悦诚服,接受作者的观点。“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注意修辞和文采,文字雅俗共赏,能够使学术论著流传更为广泛和久远。
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学术与艺术有相通之处,艺术之美与学术之美可以互相启迪。因为投影演示文稿的采用,现在教学或作学术报告时能够将书面文字配合口语表达出来,增加了学术之美的展示方式。加上可以展示许多图片或音乐图像,更与艺术联系起来,或者说可以用艺术的形式来表现学术的内容。因此,在学术研究与教学中,应提倡做到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在内容坚实的前提下,尽力讲求一种形式美。
中国现代最著名的高等教育家蔡元培高度重视美育,颇有道理,因为美育能够养成审美的眼光。而追求学术之美,要形成审美的意识,还要有一颗爱美的心。
(摘自刘海峰:《学术之美 海峰随笔》,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年,8-9页)
编辑、排版:韦骅峰
审核:李木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