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秋月无边

刘海峰 科举学与考试研究 2023-12-16

   编者按:昨晚,许多人见识了600年一遇的月偏食,月亮这一神奇的天体又一次进入大家的视线。月亮是中华古诗词的重要元素,还与中国传统教育相关。现将刘海峰教授2009年9月发表的美文《秋月无边》与各位分享——

秋月无边



刘海峰




凝望无边秋月,很容易使人产生无边的思绪。

月亮实在是一个神奇的物体,皎洁、高雅,守时、孤单。虽然她的圆弧边界清晰,但洒下的银光却无边无界,给人类带来无尽的清光和情思。

永远如期而至,月亮升沉消长总有规律可寻,我们的阴历至今还以月亮的起落为依据,农业耕作还按月历来安排。在夜空中,星星的亮度毕竟太小,因而月亮显得形单影只。这么一个大圆盘,为什么不多不少,只有一个?如果没有这一个月球,地球将会多么孤独?至于不知道宇宙真实情况的古人,神秘的问题就更多了:为什么月亮会有阴晴圆缺?为什么会她从东走到西?为什么有时天狗会将月亮吃掉?……

今年横贯长江流域的日全食,再次让人们领略了月亮这一地球卫星的奇特。懂得了天文知识的现代人,可以准确地预测月亮遮蔽太阳的时间,可以预告哪些地区能够观察到日全食,哪些地方只能看到日偏食。日全食在特定区域发生有铁定的周期,因此天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合作,得以通过先秦典籍“日再旦”的记载,也就是一天两次天亮的记载,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准确地判断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份。

月亮与中国古代教育也有不少的关系。重视教育的中华古人曾经留下许多借着月光读书的故事;明清时期五百多年间,科举乡试第三场必定在八月十五这一天举行;一些学校的礼仪也是定在初一或十五的朔望时分。

中华民族特别钟情于月亮,留下了大量著名的诗词歌赋。而临近中秋时节,更是中国人望月怀远的日子,什么“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什么“秋景今宵半,天高月倍明”等等,清词丽句,多不胜数。其实,不是中秋的月亮也很美。“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清雅之气袭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意象高远,呈现出一种空灵幽静的境界……

阅读或吟诵中国古诗词,经常会有一种悠远隽永的感觉,一种清新写意的情思。尤其是那些描写山水花木等自然景色的古诗,更有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在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的现代城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类的景观,只能从古代诗词中去寻找。我以为,相对于生活中和现实中,中华文明有很大部分是藏存于书籍中、古典中。

在各种自然景色中,山川会变,桑田会变,但是古往今来,月亮却一成不变。秦时明月汉时关,这还是李白举杯邀饮过的月亮,这还是苏轼把酒询问过的月亮。不去想阿波罗号曾经到达过那里的情形,多想象嫦娥向往飞奔而去的琼楼玉宇,月亮在我们的心目中依然充满诗情画意。

明月除了容易触发人们的思古之情以外,还很容易引起人们的相思之情和思乡之情。现今全球化时代,天堑变通途,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邻,即使远在天边,也可以随时发电子邮件、通电话,或者实在想念极了,可以乘飞机赶去相会。古人因为交通不便,别时容易见时难,相思是一种常见的情怀,“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正是因为返乡不易,才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的诗句,正是因为明月普照大地,南北不同地方的中国人都能同时沐浴其清辉,所以可以千里寄相思,可以寄托对亲人、恋人、故乡的思念之情。

当今社会,“相见不如怀念”,让人感觉遥远的更多是心理距离而不是地理上的距离。大自然壮丽的景色有时能够让人产生莫名的感动,多看看月亮,或许能使自己离自然、离亲人更近一些。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景象在现代都市中已难得一见了。如果有“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最好,若在大城市能见度很低的话,不妨设法到郊外空旷地带走走,或者专程到乡间去旅游,不为别的,只为看看一轮满月或一弯新月,这可能比到熙熙攘攘的旅游点去人挤人有意思得多。若用上一副望远镜,你看到的月亮还会清晰几倍。

如果生活在乡间,就更能感受大自然的恩赐。沐浴月光是不分贫富贵贱和地区差异都能享受的一种权利。假如遇到月食的话,更是尽量不要错过,因为人生中能够看月食的机会毕竟不是很多,而看到的月亮又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太阳通常无法直视,月亮却可以尽情地眺望。我觉得,银色的月光能够洗涤人的心灵,减却尘世的烦恼,使心境更为澄明。因此,不要等到中秋,不要等到月圆,只要遇到有月亮的时候,就应该多抬望眼,好好看看月亮,你对世界、对生命都会有更多的感悟。

      无边秋月,秋月无边。

   

(摘自刘海峰著《学术之美 海峰随笔》,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年,103-105页。图片源自网络。)



识别二维码了解更多科举与考试信息

编辑、排版:韦骅峰

审核:李木洲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