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第11集团军几乎覆灭:乌克兰是在为整个欧洲打仗
对俄乌战争的一个预判:俄普军队绝不敢贸然对乌使用核武器,不然俄的结局不会好于纳粹德国的下场,会被国际社会撕得粉碎。
按照乌克兰国防部发布的数据,俄军单日损失达到了创纪录的950人,这还仅仅是阵亡,不包括被俘、失踪和受伤。尽管外界无法证实乌克兰国防部的说法,但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个数字具有很强的可信度,大批缺乏装备和训练的动员兵被送上战场,恶果已开始呈现,这些动员兵被命令或忽悠去进攻防御严密的乌军阵地,结果却被机枪和大炮撕碎,沦为“一次性士兵”。(来源:HE观察)
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在向普京总统报告部分动员完成时,提到在30万动员兵中,已经有8.2万人被加入到“特别军事行动”中,4万人被送上一线,其余动员兵则还在继续训练。而乌克兰国防部公布的俄军损失数字已突破70000人大关,如果再加上受伤、失踪和被俘人数,那最初参加“特别军事行动”的俄军,已经损失大半,这很可能也是俄军目前失去战场主动权、处于战略守势的主要原因。
《福布斯》杂志报道称,此前部署在加里宁格勒,威胁欧洲腹地的俄军第11集团军遭遇了毁灭性损失,几乎已经全军覆没。而在被投入“特别军事行动”前,这个一贯以装备精良、训练良好、战斗力强的集团军拥有至少12000人,对北约具备很强威慑力,但现在,随着第11集团军的“几乎被清算”,俄军已经失去了对加里宁格勒的防御能力,对附近北约的威慑大大降低。
第11集团军属于俄军重点建设部队,部署在加里宁格勒就意味着其必须是一支拳头部队,其主力为第18近卫摩托化步兵师,还配属有第244炮兵旅、第152近卫导弹旅、第7近卫摩托化步兵团、第22独立近卫防空导弹团、第46独立侦察营和第40独立指挥营。如果第11集团军与白俄罗斯建立联系,就可以将北约南北分割,可见其作用之重要。而部署在加里宁格勒的“伊斯坎德尔”导弹不仅可以安装核弹头,还能够覆盖除西班牙南部地区之外的整个欧洲,具备极强的威慑力。
在基辅溃败后,为了维持在顿巴斯地区的进攻势头,俄军将大量精锐投入到北顿涅茨克-利西昌斯克战役,其留下的空白就由第11集团军填补,据称在调集这支战略性部队时,普京总统也是再三犹豫,但最终还是不顾加里宁格勒力量空虚,将其调往哈尔科夫。
结果,就在哈尔科夫的三个月里,第11集团军遭到了持续性的打击,因为他们面对的对手跟想象中完全不一样。尽管第11集团军依然可以凭借炮火优势不断炮击哈尔科夫,但面对占据战场态势感知优势的乌军,尤其是“海马斯”被投入战场,第11集团军的指挥所和后勤系统遭到猛烈攻击,大批物资被毁,更重要的是,第11集团军的指挥网几乎被彻底摧毁,从缴获的大量俄军文件中就证明了这一点。在乌军发起哈尔科夫反攻前,第11集团军其实就已濒临崩溃。当乌军发起反攻后,一路势如破竹,强大的第11集团军早已在乌军持续的摧残中耗尽精血,别说抵抗,甚至很多人连跑都跑不了。
“也许第11集团军不会被撤编,但即便是有足够人员和装备补充,也需要几个月才能恢复部分实力。第11集团军遭到的毁灭性损失,表明俄罗斯在乌克兰发动的战争影响到了整个欧洲,第11集团军原本可以保卫加里宁格勒并威胁北约东翼,但现在,它什么都干不了。”如果北约选择在这个时候进攻加里宁格勒,俄军除了依靠核武器,根本不可能做出任何有效的抵抗。
分析人士认为,第11集团军在哈尔科夫部署时的遭遇并不是个例,实际上,各条战线上的俄军都面临这种煎熬,乌克兰军队具备极强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甚至可以说已经让战场单向透明,这种优势并非是可以用更多的飞机和大炮可以弥补的。
而美国等国,则帮助乌克兰获得并增强了这种优势,五角大楼发言人帕特里克·赖德准将公开承认,“从 2014 年开始,我们定期与乌克兰不同级别的同事进行沟通,并且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我们向乌克兰提供信息,以便他们做出决定并开展行动。但是,这些都是乌克兰的行动,他们做出决定并执行他们的计划。”
当俄军后勤系统和指挥所遭遇乌军精准打击时,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迄今为止,俄军都没法对“海马斯”做出有效反制,军官们能不能在指挥所活下来都得看运气,更何况普通士兵?寒冷、饥饿,再加上持续的损失、愚蠢的指挥与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希望,没有什么能比这些更能摧毁士气了。
延伸阅读
俄称对乌进行新一轮大规模打击;乌克兰寻求在被占领土上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