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强:“科学强国”的当下,未来科学大奖正发挥设立之初的巨大价值

科学改变未来 未来科学论坛 2023-08-02


点击观看视频

视频来源网络录制,完整清晰版请持续关注



王强各位嘉宾好,我是2021年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大会主席王强,刚才我代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的四位捐赠人,揭晓了今年的获奖人。请允许我再次代表捐赠人大会的12位捐赠人,感谢科委会23位科学委员一年来辛勤、严谨的评审工作;也再次祝贺今年的获奖人袁国勇教授、Malik Peiris教授、张杰教授和施敏教授,请现场在座的嘉宾为各位获奖人、科委会老师们和监督委员会老师鼓掌致意。


今年是我个人第五次参加未来科学大奖的新闻发布会,也是未来科学大奖的第六年。2016年1月未来科学大奖创立的时候, 只有生命科学奖和物质科学奖两大奖项, 在未来科学大奖首届颁奖典礼上宣布了第三个奖项——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的创立。当年每一位捐赠人都被问到,为什么捐赠未来科学大奖,以及对未来科学大奖有什么期许。我的期许是:这个大奖应该像血脉一样往下传,这实际上是对科学精神的一种强化与传承,这样的话这一科学大奖嘉奖的就不是一个刹那,而是一个时代,甚至是此后若干个时代。



回顾过去的六年,我欣喜地看到,当年对大奖的期许得到了精彩的回应,甚至可以说,超出了我的预期:六年来,我们看到了未来科学大奖每一步踏实和令人欣喜的成长与变化:奖项从两个扩展到三个,在提名和同行评议方面,越来越多的诺贝尔奖得主、图灵奖得主、各国科学院院士、港澳台地区及新加坡的十几所院校校长及资深专家认真、公正地参与其中;六年来, 未来科学大奖共评出24位获奖人,他们的科研工作是在大中华地区做出的,在国际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也切实影响了大众的生活,如无创DNA检测,每年令全球数百万孕妇受益的卢煜明先生,如将摩尔定律延续数代的林本坚先生和今天的获奖人,施敏先生,还有创造合成分子新途径、提高催化效率、 使全球受益的马大为先生、冯小明先生、周其林先生;六年来,我们也见证了未来科学大奖始终如一的评审机制与全部过程的公平、公正,刚才张懋中教授在开场致辞中详细介绍了大奖评审机制,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科委会老师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他/她们像对待科学研究一样来对待评审工作,我们也感受到了他们客观公正的奉献精神与全情投入的工作状态 。未来科学大奖评出的每一位高水准的获奖人也正是对我们坚持和努力的肯定与回报。


获奖人是未来科学大奖结出的硕果。我想借此机会,再一次向在座各位隆重介绍“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丛书”。大家今天在展台看到的是我们推出的第一部《“未来”科学家》,我们将2016年至2019年的获奖人个人传记与学术成就集结成册,全书采用“访谈实录”的形式,书中汇集了近百张获奖人成长过程中的珍贵照片,尽最大可能将科学家们的成长经历和人生哲思,以最原汁原味的方式保留并呈现,我们希望未来这套丛书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翻阅并喜欢,希望它如涓涓细流滋润热爱科学的读者的心田。


图:丛书封面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勇敢的开始;所有的成功,都源于近乎偏执的坚持。当年的未来科学大奖探索出了一种创新性的捐赠模式,科学委员会和捐赠人的深度参与又为大奖的科学精神内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未来科学大奖在“科学强国”的当下,正充分发挥着它设立之初的深远意义和巨大价值。以民间力量推动发展的未来科学大奖,是对国家奖励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的有力补充,它激发着崇尚科学的中国企业领军者、优秀的科学家以及热心科学的投资人们输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这个过程将持续产生有益的社会价值,而未来科学大奖将伴随中国历史进程的前行,以开创未来的科学精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希望通过这一大奖,让越来越多的人们看到中国科学家和中国科研机构为世界乃至全人类和平、和谐的发展与繁荣做出的重要贡献。



未来科学大奖究竟是怎么评出来的?


 一张图看懂未来科学大奖评审流程

点击阅读




点击观看新闻发布会精彩集锦


扫描二维码,手动get

《“未来”科学家—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访谈实录(2016-2019)》


相关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