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学论坛

其他

段路明:高中保送中科大,29岁成最年轻博导,站在世界量子信息领域最前沿

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得主王振义:没有基础研究,临床问题就很难解决专访|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得主彭实戈:数学是一旦对了,到处都对“难道是天上掉馅饼?”
2023年10月10日
其他

2023未来科学大奖周即将于香港举行 | 10.14-17

2023未来科学大奖周10月14日-17日,由未来科学大奖携手香港科学院,共同举办的2023未来科学大奖周将首次落地香港。为期4天的大奖周将包含科学峰会、亚洲青年科学家会议、科技主题论坛、获奖者对话青少年、颁奖典礼等系列活动。届时,将汇聚全球杰出科学家,探讨学术前沿,共襄科学盛举。
2023年9月14日
其他

坐标香港~2023未来科学大奖周志愿者启动招募

与未来科学论坛一起做一件很酷的事情---让科学变成一种潮流,一种时尚。)愿以此启蒙科学精神、唤起科学热情、激励科学创新,提供给更多的青年参与科学公益,提升自我的机会。该视频由FUTURE
2023年9月11日
其他

2023未来科学大奖10月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办颁奖典礼

8月16日,2023未来科学大奖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香港两地隆重举行。京港两地首次共同见证获奖人的揭晓及2023未来科学大奖周议程的发布。2023未来科学大奖周首次落地香港活动当天,香港会场与北京会场同频连线,对2023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表示祝贺,随后在香港会场正式发布2023未来科学大奖周议程。图:香港会场与北京会场同频连线据介绍,10月14日-17日,由未来科学大奖携手香港科学院,共同举办的未来科学大奖周将首次落地香港,于香港科学园举办科学峰会,于香港大学举办“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2023年度会议”,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办2023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对话青少年及颁奖典礼。2023未来科学大奖周程序委员会联席主席、2016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研究)、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及化学病理学系系主任、香港科学院院长及创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卢煜明在致辞中谈道:“未来科学大奖的创立,鼓励了大中华地区对人类社会进步有贡献的科学家,同时也向外界传递大中华地区的科学发展是如何紧扣、以致影响世界。今年10月14-17日,大奖周系列活动延伸在香港举行,标志着连结不同地方的科学力量,海内外丰富的科学资源可以通过香港这个国际城市发扬光大。其中,10月17日的颁奖礼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行,更是科学与文化的一次融合碰撞,在此衷心感谢香港特区政府的支持。”2023未来科学大奖周程序委员会委员、香港大学黄乾亨黄乾利基金教授(化学与能源)及化学系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任詠华介绍了2023未来科学大奖周的日程安排、嘉宾阵容与科学课题设置。她表示:未来科学大奖首次在香港举办大奖周系列活动,将由10月14-15日的“科学峰会”、10月16日的“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2023年度会议”、10月17日的“获奖者对话青少年”、“颁奖典礼”组成。大奖周会有连串活动汇聚来自全球9个国家,近百位国际顶尖科学家来港交流,尤其10月14日至15日举行的科学峰会,全球20多位重量级专家学者,包括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Gregory
2023年8月17日
其他

2023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共8人获奖

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于8月16日公布2023年获奖名单。柴继杰、周俭民因发现抗病小体并阐明其结构和在抗植物病虫害中的功能做出的开创性工作获得“生命科学奖”,赵忠贤、陈仙辉因对高温超导材料的突破性发现和对转变温度的系统性提升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获得“物质科学奖”,何恺明、孙剑(已故)、任少卿、张祥雨因提出深度残差学习,为人工智能做出了基础性贡献,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2023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生命科学奖”获奖者柴继杰、周俭民,奖励他们为发现抗病小体并阐明其结构和在抗植物病虫害中的功能做出的开创性工作。柴继杰周俭民植物病害的爆发对社会文明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目前,全球粮食产量的
2023年8月16日
其他

“Hello Scientists !”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纪录片观影会在香港大学成功举办

6月10日下午,由未来科学大奖、香港大学、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共同主办的“‘未来’科学家——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纪录片观影会”在香港大学黄丽松讲堂成功举办。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高校学者,与300余位来自香港及深圳等大湾区多所中学的学生们一同观影交流,让青少年与科学家近距离接触,充分感受科学的魅力。2023年,未来科学大奖以“Hello
2023年6月11日
其他

小小的年纪 大大的梦想|儿童节快乐!

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得主王振义:没有基础研究,临床问题就很难解决专访|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得主彭实戈:数学是一旦对了,到处都对“难道是天上掉馅饼?”
2023年6月1日
其他

专访知名物理学家丁洪:回国十五年 见证中国科技发展速度

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得主王振义:没有基础研究,临床问题就很难解决专访|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得主彭实戈:数学是一旦对了,到处都对“难道是天上掉馅饼?”
2022年12月12日
其他

礼赞科学成就|2022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三地联动,共襄盛举

日前,2022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于北京嘉瑞文化中心、南方科技大学音乐厅、香港大学陆佑堂三地联动同步举办。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李文辉教授获颁“生命科学奖”;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理学院院长杨学明院士获颁“物质科学奖”;香港大学谢仕荣卫碧坚基金教授(数学)暨数学系讲座教授、数学研究所所长莫毅明教授获颁“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北京颁奖典礼现场深圳颁奖典礼现场香港颁奖典礼现场未来论坛理事会2022轮值主席、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双聘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大会2022轮值主席、云锋基金联合创始人兼主席、复旦大学校董虞锋,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晓东,香港大学校长、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张翔,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未来论坛发起人兼秘书长武红等分别于线上线下出席颁奖仪式并致辞。沈向洋致辞沈向洋首先对三位获奖者表示衷心的祝贺。他在致辞中表示,世界在不断变化,但是大家支持科学公益的初心从未改变,感谢在未来论坛发展道路上每一位参与者的坚持,从创立之日起支持组织发展、参与建设。作为创始理事,加入未來论坛后,接触到了更多优秀科学家,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的卓越成就和重大科研突破代表了当下世界科研技术的最高水准,获奖者在思考和参与解决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虞锋致辞虞锋表示,未来科学大奖成立七周年,获奖者的科研成果给人类文明发展带来了卓越贡献。今年三位新晋获奖者虽领域不同,却有着相同的科学家精神:即对基础科学研究的专注,以及为人类文明而工作的不懈追求。同时,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因为获奖而受到更多关注,继而激励更多青年人投身到科学探索中。这也是捐赠人最期待看到的成果,助力科学家取得科学突破,激励年轻人投身科学事业,将科学精神传递给下一代。未来科学大奖从捐赠人最初的10年承诺到永续化的承诺,一批又一批热心公益、热爱科学的人们,甘愿为此无私奉献时间和智慧。希望未来科学大奖的永续承诺不只影响现在,更能影响未来,我也希望能共同见证中国科学的发展,见证科学带给全人类的福祉。王晓东致辞王晓东代表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全体委员向三位获奖者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分别阐述他们的科学工作成果对社会和人类所带来的重大意义。他表示,科学是照亮人类进步的火把,感谢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和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希望通过本次颁奖典礼,能够吸引更多人对科学工作多一份专注,对科学事业多一份向往,一起探索未知、开创未来。张翔致辞张翔在致辞中表示:“科学可以限制知识,但是不应该限制想象力。只有那些敢于冲破束缚,并富有想象力的科学家,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未来始于我们昨天的梦想,今天所有的获奖者都是那些满怀梦想的成功者。在此,我们今天特意聚集在这里向他们致敬。”他指出,科学寻找的是真理,提供的是未来行进的走向。未来科学大奖不仅是面向未来的奖项,更是向过去的科学前辈致敬的舞台,正因如此,年轻科学家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科学精神是一种启蒙,更是一种传承,今天我们嘉奖的不是一刹那之间的发现,而是一个时代,甚至是千秋万代。并衷心希望科学不分地域,一如既往地造福于人类。薛其坤致辞薛其坤代表学校向三位获奖者表示热烈的祝贺。“未来科学大奖自2016年设立以来,聚焦基础和应用技术的原始创新,累计奖励了27位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由于捐献人的远见卓识,让我们可以通过公众感知前沿科技的魅力,塑造了科学家时代英雄的光辉形象,展现了中国科学家和企业家的民族情怀和社会担当,对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希望有更多的人尊重科学、热爱科学、追求科学,共同在中华大地上谱写科教兴国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绚丽篇章。”此外,他还表示,杨学明获“物质科学奖”是学校的骄傲,使南科大与未来科学大奖结下不解之缘,此前化学系讲席教授马大为以及他本人都曾获“物质科学奖”。星光熠熠三地联动闪耀未来科学之光随后,在线上线下嘉宾和观众的共同见证下,今年的“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依次在三地颁出。左起:邓锋、李文辉、李明、王强李文辉因其发现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的受体为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乙型和丁型肝炎的药物,荣获“生命科学奖”。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2022年12月7日
其他

莫毅明教授对话青少年:学数学有什么用?除了刷题之外还能怎么办?怎么看待数学教育?|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

学习数学有什么用处?除了刷题之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是被发现的还是被发明的?数学家会不会见到数字就不自觉的计算起来……11月27日,“科学点燃青春——2022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对话青少年”系列活动全网播出。2022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莫毅明教授分别与青少年线上线下对话,分享获奖成果,讲述自己学习数学的经历和方法,鼓励同学们在数学学习中建立信心,充分释放对数学这一基础学科的好奇与探索。点亮科学好奇感受数学魅力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付保华担任主持嘉宾,在活动开场时对同学们说:“科学的魅力在于让人永远有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和仰望星空的勇气,希望通过2022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对话青少年活动的举办,为同学们提供了解科学家的多维度途径,以及近距离与科学家交流的机会,以此激发同学们对科学探究的热情。”活动中,莫毅明教授以《几何与数字》为题向同学们作报告。在分享中,莫毅明教授回顾了近代数学理论的发展,并为同学们科普讲解了欧几里德几何原本、高斯的奇妙定理、黎曼几何的侧立线等数学知识。与此同时,莫毅明教授也向大家详细介绍了2022未来科学大奖的获奖成果。他指出,复几何和代数几何的研究对象分别是有复数结构和代数结构的几何形状。复几何研究的目的是理解这些几何形状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保持复结构的映射。他与合作者创立和发展了极小有理切向量族(VMRT)理论,以一组有特殊结构的代数簇来研究流形之间的解析映射,以此解决了一系列悬而未决的数学猜测。回答青少年好奇提问倡导同学们快乐学习数学活动中,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香港国际学校、香港弘立书院、北大A计划/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邢台精英中学、北京市101中学怀柔分校以及来自北京市新英才学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未来论坛机构理事科大讯飞学生代表、美丽中国支教项目合作学校-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隆街镇百叟小学的学生们,带着对科学家的好奇,以及对数学学习方法的疑问,与莫毅明教授线上线下交流互动。获奖者对话青少年精彩问答(节选)好奇提问1:我现在七年级,我想问,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我的爸爸妈妈他们小时候数学学得很好,考得也很高,可是我感觉他们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会的还没有我多呢,我们学数学到底有什么用?您能告诉我们答案吗?谢谢您!莫毅明:我念数学是因为数学好玩,小的时候我是学数算,我父亲是会数算的,小时候我在学校里和同学们会玩一些和数算有关的游戏,也会看一些数学以外的书,希望多吸收一些知识。数学是很基础的学科,所以无论我是不是以后当一个数学家,我还是觉得数学应该懂一点的,至少懂一点。当然我是很快就发现自己对数学很感兴趣,所以我就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在数学上面。在小学最主要是三门:中文、英语、数学。中学的话,可能哪怕你是念文科的话也是要念数学。数学有什么用呢?其实数学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如果未来你的学习和工作是社会科学,也会涉及到数学,比如统计学、概率、微积分这些数学知识。比如你使用搜索引擎,其实它用到的是线性代数。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数学在其中的应用会越来越重要。至于怎么样可以增加自己的兴趣?当然考试是不可缺少的部分,考试之外,你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研究,如果你对数学感兴趣,一个方法是找一些和你兴趣接近的同学,两三个就可以一起做一些简单的数算游戏,通过一些游戏慢慢把数学的基础吸收好,在日常思考和生活里面,把你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用起来。我在高中的时候有一个同学物理特别好,所以他就跟我说狭义相对论,我就用数学的思路去理解狭义相对论,把他所讲的东西看作是数学的问题,可以尝试这样的思路。好奇提问2:我在学习中发现有很多同学认为自己没有数学天赋,从而对数学的学习不上心,有的同学甚至会放弃对数学的学习,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您认为当今时代的中国青少年应该如何看待数学学科?莫毅明:或许出于考试的压力,需要做很多习题,可能一些同学会觉得枯燥,从而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刚刚也提到,我们未来世界中非常多的场景都用到数学知识,如果完全不懂的话,的确会让你和世界有些脱节。从教育方式来说,学校或老师是否可以满足一些同学对数学的兴趣点,来搭建一些可以让大家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这样有助于大家从兴趣出发去吸收数学的基础知识。同学们从自己的角度,也可以找一些比较有趣的教材,来辅助自己的数学学习,提升学习过程当中的趣味性。好奇提问3:请问有没有除了刷题以外,提高数学能力的方法呢?莫毅明:刷题可能不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我想玩游戏是比较好的方法,喜欢数算的话,也可以找几个朋友,大家出一些题,看谁算得比较快,快不是最主要的,数算是有法则方法的,然后不懂为什么可以这样算,你就找数学老师去问一下。譬如小时候我们考试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题目,三点钟到四点钟,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会重叠?老师会告诉你一个方法去算,你就记住这个方法就可以算出来。可是为什么它有这个方法?为什么有这个方程?其实是代数。所以你仅仅要把它算出来,还需要知道它背后的理由,那就会非常有趣。比如高斯代数,老师说1+2+3+到100是等于多少,高斯很快就算出来了。他用50对构造成和101的数列求和(1+100=2+99=3+98=…=49+52=50+51),同时得到结果:5050。这种发现还是有很多的,我们在网上也可以找到的。用这样的思路去学习数学,会帮助你提升数学思维。好奇提问4:作为数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在确定了一个没有人研究过的课题之后,相关的前沿参考资料非常少,该怎么去开展这项研究呢?莫毅明:我一般会同时做好几个题目。比如我在这里遇到一个问题,我会先去其他课题上,中间可能会突然灵光一现,这里的方法好像也可以用到刚刚那个问题上面去。在研究科学问题过程中,需要让自己的思维保持活跃,另外和你的同学同事去聊一聊研究中的事情,也可以帮助你带来灵感,打开思路。不过前提还是要打好基础,把一些运算的问题处理好。好奇提问5:我在阅读课本时发现有一些定义是直接给出的,有一些是从我们已有的知识推导而来的,想请问,数学是被发明的还是被发现的?人们又是怎样通过数学来理解世界,改变世界的?莫毅明:我个人感觉数学、物理、化学,这些比较根本性的原则,是一种发现。因为这个事实是本来存在的,只是没有人把它叙述出来。发现一个科学规律,有时候也看际遇,可能经过很多不同人的努力,可以逐渐解决一些科学问题。人类对于科学的发现,有时也带有个人色彩,因为每个人的叙述方法不同,知识面也不同,所以往往一些重要的数学事实,可以通过不同的人的不同视角把它发现和描述出来,这也形成了跨领域合作的条件。至于这些发现是如何改变世界的,我想假如没有微积分的话,很难想象有工业革命,因为很多工程当中是需要微积分知识的。假如没有线性代数、几何学以及物理定律,我们就不会有很精确的定位系统。这些基础科学的发现,以及学科知识几百年来的发展、积累、总结,尤其是在我们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改变。好奇提问6:您对于数学的教育教学有怎样的见解?除此之外我也了解到您是非常喜欢语言学的,之前也考取了文学的硕士学位,所以想问问您在过去的实践探索当中,您的文学知识是否给您提供了一些帮助呢?莫毅明:在教育教学方面,我认为应该是因材施教,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每个同学都需要吸收它基本的东西,而一些对数学非常感兴趣,并且有天赋的同学,可以为他们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去交流去研究。至于文学方面,我感觉自己是偏知识型的人,我对各种各样的知识都很感兴趣,特别是文学方面,可以启发人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是做数学一个很重要的元素。至于语言学,我希望自己不仅仅去学一种语言,而是去通过语言的学习,能够追溯到语言本来的状态。另外我对历史的源流也非常感兴趣。其实数学的历史变迁、它的沿革,也可以体现在我研究过程当中,我会通过以往数学家累积出来的经验,在他们的基础上尝试回答一些他们未回答过的问题。好奇提问7:我们想问您,只有数学学得好,语文和英语不好可以做数学家吗?
2022年12月2日
其他

祝贺!卢煜明任香港科学院院长,莫毅明担任副院长

香港科学院第七届周年大会29日举行,2016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分子生物学家卢煜明获选为新一任院长,创院院长徐立之随即卸任。2022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数学家莫毅明担任副院长,临床肿瘤学家莫树锦则出任名誉秘书。董事会新任成员包括港科院创院院士兼化学家任咏华、创院院士兼微生物学家袁国勇、地理信息学家叶嘉安、物理学家陈子亭以及数学家杨彤。卢煜明表示,香港科研实力雄厚,加上国家的支持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对香港科创发展充满信心。“国家十分重视大湾区将来能成为科创发展引擎,而香港作为大湾区一员,运用自己的基础研究优势,协助国家推动科创,也能贡献本地经济及民生。接任港科院院长一职,将加强与政府及不同组织合作,致力推动本港科创更上一层楼。”徐立之祝贺卢煜明当选新院长,亦感谢港科院及香港青年科学院的院士们过去对他的支持及信任,以及他们对科研和科普教育持续的贡献。他期望港科院在卢煜明的带领下,继续努力推动香港的科学研究、教育与发展,协助香港把科技“做大做强”,推进香港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卢煜明
2022年12月1日
其他

毅然回国,从零开始,自行研制科学仪器,“点亮”世界上最耀眼的极紫外光源 | 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杨学明纪录片

点击图片了解2022未来科学大奖周详情🔎“从科学发展史上我们都可以看到,科学仪器的研制在实验科学发展上特别重要。科学现象只有真正被观测到了才能有新的发展。比如,人类以前都觉得太阳是绕着我们地球转的,但是通过发明天文望远镜和天文观测,我们就认识到原来地球是在绕着太阳转的。实验观测在科学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是特别重要的一环,但是因为各种因素导致很多方向的实验仪器都是依赖国外。”1962年,杨学明出生在浙江省德清县一个小村庄。初中时读书勤奋,当年在班级里理科成绩非常出色,经常为同班同学补课。从那时起,杨学明就展露出了他非比寻常的能力。虽然中学时期受到化学老师的启蒙热爱化学,但这门热爱的学科并未在高考时眷顾他。高考时,杨学明凭借物理95分(满分100分)的高分,16岁的他考入浙江师范学院物理系。和很多知名科学家从小就因各种机缘对科学产生浓厚兴趣不同,杨学明坦言,他直到进入大学后,才对科学有了初步的认识。“我感觉化学我没有念够,所以要去念化学。”在读大学期间,他逐渐萌生了考研究生的想法,但量子力学这门课的排课比较靠后,他必须自学才有可能不错过研究生考试。为了自学好这门较难的课程,杨学明经常拿着书本去请教老师。老师李鹤年专门为杨学明出了一张卷子,如果考试通过,就可免修这门课,结果杨学明凭借80+的高分成功通过考试。从此,杨学明便领悟到了人生的第一个科研道理,自学能力是今后开展研究的必要技能。在浙江师范学院的四年,他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有理想的青年,人生的机遇也由此开始。1982年,杨学明顺利考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岁走出浙江,从物理转到化学研究,师从张存浩和朱清时两位科学界的前辈,从此,开始涉足分子反应动力学这个当时还非常新的领域。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又远赴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攻读博士,不过他在此期间所发的论文数量非常少,而是将兴趣集中到了科学仪器的设计上,他领悟到先进的科研仪器对实验化学物理基础研究的重要作用,更坚定了发展新的高端仪器用于科学研究工作的决心。博士毕业后,杨学明又在普林斯顿大学化学系从事了近两年的博士后研究,师从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Yuan
2022年11月30日
其他

高中毕业直接攻读硕士,精通8门外语,海外工作19年后毅然回国,他说学数学的初心就是回国效力 | 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莫毅明纪录片

点击图片了解2022未来科学大奖周详情🔎在许多普通人眼里,数学研究是晦涩的、枯燥的,他却认为数学之美是一种抽象的美。“数学是总结这个世界规律的一个法则,可是你怎么样去寻找这个真理,你必须要有一个视角,可能一个数学家理解这个世界别的方面,也是透过认识数学的方法去认识的。”“美的产生、音律的产生,都有规律。”如莫毅明所说,数学的美,像艺术一样,是一种表达。而莫毅明身上也散发着一份艺术家的气质,这份气质能从他对于数学之美的描述窥探一番。莫毅明对数学的热爱从父亲的影响开始,父亲生长在战争年代,没有机会深入学习数学,莫毅明从父亲那儿感知到了一种对数学的热爱。中学时期,姐姐比他高一年级,恰逢香港数学教材改革,莫毅明不仅学新教材,还学姐姐的旧教材。在中学时期,他就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1975年,高中毕业的莫毅明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那时,通过自学,他已经基本掌握了大学数学的内容。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数学专业跳过本科阶段,直接攻读研究生课程。同时,他还兼顾学习历史、文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本科课程。1977年,莫毅明继续到耶鲁大学就读,并在1978年获得了耶鲁大学硕士学位,1980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斯坦福大学博士毕业之后,莫毅明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巴黎大学任教。1994年,在海外工作生活了19年的莫毅明,选择回到香港。在谈及为何选择回香港一事时,莫毅明表示,是受到父亲的影响,“父亲是一个很朴素的爱国者,他说中国怎么样从一穷二白发展起来,在世界上可以有出头的一天。他希望我们在这个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往后在世界上可以做一些重要的事情,对中国、对中华文化能够有贡献。”莫毅明与父母莫毅明坦言,自己很早就有这个想法,希望学好数学,有一点像《西游记》,西游到西方,学了经以后,希望在自己的地方可以发生一些作用。“我开始想到要学数学的时候,就已经有这个想法。”他坦言,学数学的初心就是回国效力。1999年,港大成立数学研究所,并邀请莫毅明担任所长。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创新项目,找来一批国际领先、国际权威的人士来香港进行讲学,同时还在内地、日本等地方招了一些学生来。令莫毅明非常高兴的是,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数学物理学部院士孙斌勇其实就是在这个项目中训练出来的。除此之外,莫毅明经常辗转香港、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南开大学等多所院校做过一系列演讲。其实早在1980年,莫毅明刚从斯坦福大学毕业时,第一个学术活动就是访问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做了一个月的演讲。“作为一个数学家,应该有这个胸襟,成就未必在我。”说这话时莫毅明更像一位教育家,他希望自己能开展这个道路,训练出下一代的数学家。莫毅明曾这样谈数学家和数学的关系:“数学家应该很谦虚,因为你现在是去发现真理,真理本来就存在的,只是没有人发现而已。”科学只是他的一门选择,文学才是他的兴趣。他认为,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而语言学是开启人文科学大门的钥匙,尤其是诗歌和哲学。所以,除了潜心钻研的数学领域,他还对人文学科等各种领域充满兴趣,甚至还不同程度的掌握和专研8门外国语言,其中包括英、德、法、意、西、葡以及日语和梵文。他的第一篇数学论文,就是用法文书写的。“如果一个人的了解面比较宽,灵感来源也就多。”“你就是你的学问的总和,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你学到一些东西的话,总会影响你的世界观。”他说,多种语言不仅是他阅读多语言原文文献的有力工具,外语的学习在根本上也与数学理论的研究有贯通之处。而关于他创立的极小有理切线簇(VMRT)理论,也被业内认为树立了复几何、代数几何以及数论成功合作的典范。在莫毅明看来,数学不等于数字,而是一种对于绝对真理的探索。因此数学能强的人不仅仅是逻辑推理强,还要具备很多其他的能力。2022年,莫毅明因创立了极小有理切线簇(VMRT)理论并用以解决代数几何领域的一系列猜想,以及对志村簇上的Ax-Schanuel猜想的证明,获得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他有怎样的童年往事?家人对他有怎样的评价?在他眼中,成为科学家都需要具备哪些特质?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纪录片,带你走进莫毅明教授的科学人生,走进数学研究的“真实模样”。做数学研究要敢于跨界要勇于去发现新方向莫毅明教授,1956
2022年11月28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星光璀璨 畅享未来|2022未来科学大奖周圆满落幕

基础科学研究的突破往往能够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的巨大进步,而驱动人类不断突破认知边界的,正是科学家们对真理和未知世界长久的好奇心与执着的求知欲,他们向着那些没有被照亮过的地方,勇毅前行。11月27日,2022未来科学大奖周圆满落幕。为期4天的大奖周包含获奖者学术报告会、科学峰会、获奖者对话青少年等系列活动。期间,近百位全球杰出科学家、专家学者共同聚焦世界前沿科学新知,共襄科学家盛宴。未来科学大奖周特邀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Steering
2022年11月27日
其他

科学家齐聚“化学反应的量子特性”学术报告会,前沿灼见向未来

2022年11月26日,未来科学大奖与南方科技大学联合学术报告会——“化学反应的量子特性”全网首播。本次报告会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东辉主持,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2022轮值主席、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天体物理学教授、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林潮,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薛其坤,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2022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杨学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方维海,复旦大学化学系系主任、教授周鸣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主任罗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尖端测量仪器研究部主任胡水明,分别围绕专题领域进行主题报告并展开学术交流。同时,科学家们也向高校师生与青年科研工作者分享了各自的科研经历,展现敢于提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的科学精神,鼓励中国新时代青年积极投身到科学研究和探索中来。点击视频观看活动全程联合学术报告会现场林潮致辞林潮在致辞中以天文学的发展历程为例,指出科学仪器能够帮助人类更好的认识世界、是做好实验科学的重要基础,没有好的仪器,很难得到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数据和科学上的新发现。他表示,新一代分子束科学仪器为反应动力学领域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的量子特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也将化学动力学领域拓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他指出,好奇心是驱动科研进步的强大动力,希望广大师生要永葆好奇心,释放想象力,提高创造力,勇攀科研高峰。薛其坤致辞薛其坤在致辞时表示,未来科学大奖自设立以来,始终瞄准基础和应用领域的原始创新,这种价值导向在启蒙科学精神、唤起科学热情、影响社会风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南科大历来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杰出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正在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五大行动计划”。同时,学校将进一步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为科研人才松绑解忧,努力营造潜心做大学问、大科学的良好环境,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他希望在场的师生认真聆听报告,积极思考自己的科研方向,勇攀科学高峰,为创造国际一流的学术成果并推动科技应用贡献力量。杨学明作报告杨学明作题为“化学反应的量子特性”的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谈到,化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及其变化的学科,在化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两个课题就是物质结构和化学反应。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化学物质结构的研究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分子反应动态机理的研究挑战远超分子结构的研究,经过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的不懈奋斗,在理论、实验方面也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他详细介绍了与团队几十年来在化学反应共振、化学反应中的几何相位效应、研制先进科学仪器与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等三个方面的风雨历程。杨学明强调,自主研发科学仪器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举措,希望能有更多科研工作者参与进来,研制和发展能够用于高水平科学研究的仪器和方法。方维海作报告方维海作“分子线性响应特性的变分量子计算”的主题报告。量子化学和光谱实验源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然而计算模拟和实验探测目前主要使用的经典算法和经典技术实际上难以真正解决问题。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量子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并重点介绍了他与团队引入了一种实用的变分量子响应(VQR)算法,不仅可用以计算分子响应特性,同时还可避免对深度量子电路的需求。通过该算法,团队首次在超导量子处理器上模拟了分子的线性响应特性,未来还将在量子硬件上进行一些重要动态性质的量子计算。周鸣飞作报告周鸣飞作“气相分子和团簇化学键”的主题报告。化学反应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对于化学键的认识以及元素之间能通过哪些化学键形成具有不同结构和性质的分子,经过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稳定的、可宏观合成的分子物种的结构探测技术已日趋成熟。他表示,化学键是一个古老的研究领域,但化学键实际上是化学家之间交流的常用语言。他在报告中还着重分享了自己与团队在主族元素配位键和多重键、碱土金属的过渡金属成键特性等方面的一些进展。交流环节在交流环节,3位主讲嘉宾以及张东辉、罗毅、胡水明等,围绕科学研研究的初心、做研究的“独门绝技”、尖端仪器发展、基础研究的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在场师生从多角度提出了问题与看法,专家们一一进行解答,纷纷亮出真知灼见,现场互动踊跃、氛围热烈,掌声笑声连连。会后,杨学明向现场提问的同学赠送了《“未来”科学家——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访谈实录》。同学们纷纷表示,很荣幸能够参与本次报告会,听完老师们的分享,更加深刻认识到科学研究中做出自己独特技术的重要性。未来他们将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弘扬科学精神,进一步扎实科研基本功,努力做出具有先进性的科研成果。点击观看2022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视频——先导片点击预约11月27日直播👇点击观看2016-2021未来科学大奖周精彩集锦扫描二维码,手动get《“未来”科学家—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访谈实录(2016-2019)》相关阅读2022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李文辉、杨学明、莫毅明获奖袁国勇、裴伟士、张杰、施敏获奖!2021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群星璀璨!全球最具智慧大脑齐聚2020未来科学大奖周2020未来科学大奖举行云端颁奖典礼
2022年11月26日
其他

天文大设备、气候变化、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这些科学领域与你息息相关!科学峰会(下)

11月26日,为期两天的2022未来科学大奖周科学峰会圆满落幕。在第二日活动中,来自北京大学、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国内外高校院所,以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中国天眼)、鹏城实验室、澳大利亚堪培拉CSIRO、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科学研究机构的杰出科学家与领域专家,分别围绕“天文:大设备-大科学”、“气候变化”及“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三大领域分享最新科学发现与科研成果,以科学突破未来边界。本次活动中,多位青年科学家、青年学子们与学术大咖展开专业领域的对话交流,在思想碰撞中激发科学灵感,拓宽科研思路。另外,在科学峰会举办前夕,还特别邀请青年科学家分别针对专场研讨会的进行了科普知识讲解。大设备有大科学为人类逐梦太空按下加速键在【天文】大设备-大科学专场中,未来科学大奖周Steering
2022年11月26日
其他

解析生命、化学、数学基础研究,科学大咖对话青年科研创新力量|科学峰会(上)

11月25日,为期两天的2022未来科学大奖周科学峰会正式于全网播出。在第一日的活动中,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等国内外高校院所,以及中国科学院、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寻百会
2022年11月25日
其他

仰望星空·对话未来|2022未来科学大奖周 特别策划【全文背诵版】

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得主王振义:没有基础研究,临床问题就很难解决专访|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得主彭实戈:数学是一旦对了,到处都对“难道是天上掉馅饼?”
2022年11月24日
其他

2022未来科学大奖周来了!群星璀璨 大咖云集 聚焦前沿 畅想未来

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得主王振义:没有基础研究,临床问题就很难解决专访|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得主彭实戈:数学是一旦对了,到处都对“难道是天上掉馅饼?”
2022年11月23日
其他

你最关心的生命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来了!科学这young说,未来有答案

2022年11月25-26日,为期2天的科学峰会将汇聚30多位全球顶尖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围绕表观遗传学、流体与动力系统、纳米催化与材料、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天文大设备-大科学、气候变化六大细分领域,分享前沿科学成果,探讨学术创新。同时,今年的科学峰会也注入更多新生科学力量,青年科学家和青年学子们作为未来科研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将就学术前沿及应用发展与学术大师交流对话,在思想碰撞中助力创新人才培养。另外,科学峰会的目的不光是分享前沿科学成果、探讨学术创新,更想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及弘扬科学精神。我们特邀青年科学家们对深奥的科学知识进行了科普解读。他们分别针对六大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最前沿的研究和学术观点进行分享,并对未来的研究热点方向以及会有哪些挑战和机遇,乃至它们能够为人类或社会带来哪些突出(革命性)的变化或价值进行深入浅出的科普,让科学更有趣有料,让未来有答案!#012022未来科学大奖周科学峰会【生命科学】表观遗传学走进遗传的另一奥秘,表观遗传学的神奇世界解读嘉宾:臧充之,弗吉尼亚大学副教授点击了解本场科学峰会详情:同卵双胞胎为何有完全不同的健康状况?AI如何赋能生物医学研究?孤独症与染色质结构异常有何关联?|科学峰会
2022年11月23日
其他

你敢说你懂数学、天文、气候变化吗?科学这young说,未来有答案

2022年11月25-26日,为期2天的科学峰会将汇聚30多位全球顶尖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围绕表观遗传学、流体与动力系统、纳米催化与材料、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天文大设备-大科学、气候变化六大细分领域,分享前沿科学成果,探讨学术创新。同时,今年的科学峰会也注入更多新生科学力量,青年科学家和青年学子们作为未来科研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将就学术前沿及应用发展与学术大师交流对话,在思想碰撞中助力创新人才培养。另外,科学峰会的目的不光是分享前沿科学成果、探讨学术创新,更想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及弘扬科学精神。我们特邀青年科学家们对深奥的科学知识进行了科普解读。他们分别针对六大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最前沿的研究和学术观点进行分享,并对未来的研究热点方向以及会有哪些挑战和机遇,乃至它们能够为人类或社会带来哪些突出(革命性)的变化或价值进行深入浅出的科普,让科学更有趣有料,让未来有答案!#012022未来科学大奖周科学峰会【数学】流体与动力系统流体与动力系统和不同领域如何交叉?解读嘉宾:葛灵睿,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助理教授、研究员点击了解本场科学峰会详情:什么是流体力学?如何用动力系统研究数论问题?研究薛定谔方程对解释量子力学有何影响?|科学峰会
2022年11月22日
其他

漫画 | 揭开化学反应中“黑匣子”的奥秘——杨学明获奖工作

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得主王振义:没有基础研究,临床问题就很难解决专访|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得主彭实戈:数学是一旦对了,到处都对“难道是天上掉馅饼?”
2022年11月21日
其他

AI正加速向下一代演进?人类正迈入算法时代?隐私安全如何保护?数据价值如何衡量?|科学峰会 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过去30年间,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提高了100万倍,计算机用的内存规模提高了100万倍,信息通信的速度也提高了100万倍。这三个100万倍成就了过去30年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过这些都比不上大数据将带来的变革。以前的人工智能是靠人设计出来的,当前的人工智能是从大数据中学习出来的,是习得智能,是过去不能比拟的。要做最好的人工智能研究,一定要有最大的大数据。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数据量,发展人工智能具有独特的优势。大数据跟相关产业融合起来,将产生巨大的效益。图源:pixabay换言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密不可分。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与应用,大数据通过不断积累、深度学习与算法的优化,逐渐成为人工智能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未来,数据技术将与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紧密结合,通过机器学习对数据的理解、分析、发现,人们可以获得更为准确、更深入的知识,从而挖掘出数据背后的价值,催生出新的模式与新的业态。11月26日,2022未来科学大奖周科学峰会期间将举办【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专题研讨会。届时,由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高文领衔,邀请北京大学教授、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鄂维南,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系讲席教授和前主任、微众银行首席人工智能官杨强,杜克大学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裴健,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陈凯,围绕前沿科学议题展开学术分享与探讨。算法进步赋能社会发展人类迈入算法时代AI的根本目的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类的行为和思维,以实现解放人力,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对于AI发展而言,如果说数据是“饲料”,算力是“基础设施”,那么算法可以说是AI发展的背后推手。在科学研究领域内,基础的物理模型经过近几百年的研究已经成熟,但解决实际问题的瓶颈在于“算法”。因此从50年代开始产生了包括有限元、差分在内的第一代算法,以及80年代产生的多尺度算法,都用来求解基础物理模型,支撑解决实际问题。近年来,以机器学习方法为代表的第三代算法,与物理建模的结合正在改变着科学研究的范式。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算法的突破将推进科学研究的新范式,也是新一代工业制造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次大奖周科学峰会活动中,北京大学教授、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鄂维南将以《算法时代》为题,探讨算法创新研究给工业制造、人工智能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提供的新的发展机会和路径。图源:pixabayAI发展的下一站——联邦学习随着人类社会数字化进程越来越快,产生了大量数据。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可以自动化地挖掘数据中蕴藏的宝藏,经过大量数据训练出来的机器学习模型已经应用在各类场景中,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例如精准医疗、临床辅助诊断、新药研发、人像识别、声纹识别、千人千面推荐算法、图片、语音、自然语言等多模态学习。在应用中,模型的精度、泛化能力等至关重要,而这些都赖于机器对大量数据的学习。然而目前AI的发展过于依赖中心化的数据,虽然这样的数据样本多、质量好,特征丰富且便于处理,但中心化数据并不符合真实世界的数据特征。在真实的世界中,数据是多元化、散落性的,可以说是充满异构性的。同时,受限于法律法规、政策监管、商业机密、个人隐私等数据隐私安全上的约束,多个数据来源方无法直接交换数据,形成“数据孤岛”现象,制约着人工智能模型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图源:pixabay联邦学习的诞生即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为一种分布式机器学习框架,联邦学习可以通过在多个拥有本地数据的数据源之间进行分布式模型训练,在不需要交换本地个体或样本数据的前提下,仅通过交换模型参数或中间结果的方式,构建基于虚拟融合数据下的全局模型,从而实现数据隐私保护和数据共享计算的平衡,即“数据可用不可见”、“数据不动模型动”的应用新范式。本次大奖周科学峰会活动中,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系讲席教授和前主任、微众银行首席人工智能官杨强将以《可信联邦学习》为题,系统回顾联邦学习的进展与挑战,结合联邦学习在行业场景中的应用案例,对未来的发展方向给出预测与展望。机器学习赋能大数据标准化管理让数据转化为价值数据科学是一个跨学科领域,它结合了统计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科学方法、系统和过程,通过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提供对现象的洞察。作为数据科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如何将数据转变为价值一直成为领域中重点关注的议题。在此过程中,就需要植入一个适合的机制,例如一个包含机器学习模型的数据市场。如果说数据是新的“原油”,那么通过数据在数据市场中不断有规律的、程序化的集成、共享、交换,这些“原油”将逐渐转化为价值,并在数据市场中不断增值,从而驱动更多实际应用。图源:pixabay除此之外,由于数据共享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形式,我们很难对它进行统一的规范,数据市场模型则为这种规范提供了可能性,它使得我们有可能实现大规模的数据市场操作的标准化管理,同时也可以有效的保护数据的隐私、安全、质量等。本次大奖周科学峰会活动中,杜克大学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裴健将以《数据市场定价》为题,回顾数据和机器学习模型市场的动机和实践,探讨端到端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中的数据定价的关键技术,并特别关注数据定价的模型、公平性和可扩展性。科学探索永无止境,人类无限追求真理的过程,终将改变世界!点击提前预约直播👇30+全球顶尖科研院所+9场专题对话研讨+30场主题演讲表观遗传学
2022年11月20日
其他

在看不到的微观世界里造孔?催化剂怎样实现100%利用率?如何开发新型发光的分子设计和材料?|科学峰会 化学:纳米催化与材料

纳米材料(又称超细微粒、超细粉未)是处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过渡区域的一种典型系统,其特殊的结构层次使它拥有一系列新颖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纳米催化是目前科学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它是一个高度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涉及到化学、材料、物理、能源、环境、医疗、力学等多个学科。纳米催化在化学化工、能源转化与存储、环境保护及生命健康等领域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我们现代化工中,大多数产品生产都与纳米催化息息相关。11月25日,2022未来科学大奖周科学峰会期间将举办【化学:纳米催化与材料科学】专题研讨会。届时,由未来科学大奖周
2022年11月19日
其他

什么是流体力学?如何用动力系统研究数论问题?研究薛定谔方程对解释量子力学有何影响?|科学峰会 数学:流体与动力系统

流体力学的研究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年代。当时,阿基米德研究流体静力学和浮力,提出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而现代动力系统则起源于19世纪末法国数学家庞加莱对天体力学的研究。动力系统有一个经典的例子,叫做蝴蝶效应,一只来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图源:NASA流体力学和动力系统属于数学与物理的交叉,随着发展,它们进一步与数学的其他领域交叉,产生了流体动力学、湍流、微分动力系统、拓扑动力系统、哈密顿动力系统、算术动力系统等新方向,被进一步用来研究计算机神经网络、预热气候与洋流变化,甚至新冠疫情的传播与预防等实际问题,可以说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11月25日,2022未来科学大奖周科学峰会期间将举办【数学:流体与动力系统】专题研讨会。届时,由未来科学大奖周Steering
2022年11月17日
其他

科学家为啥要用那么多种望远镜观测宇宙?原来宇宙的奥秘就藏在......|科学峰会:天文大设备-大科学

夜晚,我们所看到的满天星光,实际上只是宇宙的一副“面孔”而已。这是因为宇宙中不仅闪耀着人类肉眼可以看到的可见光,还释放着其他不同波长的光,比如X射线、红外线等。收集和分析这些不同的光,会带来截然不同的宇宙信息。因此,天文学家需要借助不同类型的望远镜与天文设备,才能够描绘出相对完整的宇宙图像,挖掘宇宙未知的秘密。“创生之柱”前后对比图。图/NASA11月26日,2022未来科学大奖周科学峰会期间举办【天文:大设备-大科学】专场研讨会,将由未来科学大奖周Steering
2022年11月16日
其他

同卵双胞胎为何有完全不同的健康状况?AI如何赋能生物医学研究?孤独症与染色质结构异常有何关联?|科学峰会 生命科学-表观遗传学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基因组DNA决定着生物体的全部表型,但逐渐发现有些现象无法用经典遗传学理论解释,比如基因完全相同的同卵双生双胞胎在同样的环境中长大后,他们在性格、健康等方面会有较大的差异。这说明在DNA序列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生物体的一些表型却发生了改变。因此,科学家们又提出表观遗传学的概念,它是在研究与经典遗传学不相符的许多生命现象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前沿学科,它是与经典遗传学相对应的概念。现在人们认为,基因组含有两类遗传信息,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组DNA序列所提供的遗传信息,另一类则是表观遗传学信息,即基因组DNA的修饰,它提供了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去应用DNA遗传信息的指令。图源:Porvair
2022年11月15日
其他

礼赞科学成就 致敬科学精神 2022未来科学大奖周即将举行 | 11.24-27

2022未来科学大奖周一年一度的科学盛会——未来科学大奖周将于2022年11月24-27日举行,为期4天的大奖周将包含获奖者学术报告会、科学峰会、获奖者对话青少年、颁奖典礼等系列活动。届时,将汇聚全球杰出科学家,探讨学术前沿,共襄科学盛举。
2022年11月14日
其他

集齐3大“诺奖风向标”,大奖为何都青睐他?卢煜明教授专访

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得主王振义:没有基础研究,临床问题就很难解决专访|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得主彭实戈:数学是一旦对了,到处都对“难道是天上掉馅饼?”
2022年10月25日
其他

“香港论坛·科学建未来”圆满结束 逾20位海内外杰出科学家、含8位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共同探讨未来科学、科创新机遇

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得主王振义:没有基础研究,临床问题就很难解决专访|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得主彭实戈:数学是一旦对了,到处都对“难道是天上掉馅饼?”
2022年10月23日
其他

10.23全天直播!“香港论坛·科学建未来”,听科学大咖讲基础科学创新之用

支志明,香港大学化学系系主任兼讲座教授、周光召基金教授(自然科学)、合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及香港-中科院新材料联合实验室主任,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主旨演讲1:认识幽灵中微子-
2022年10月22日
其他

未来科学大奖携手香港科学院共襄科学盛会 交流探索科学未来 | 香港论坛·科学建未来

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得主王振义:没有基础研究,临床问题就很难解决专访|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得主彭实戈:数学是一旦对了,到处都对“难道是天上掉馅饼?”
2022年10月13日
其他

香港论坛|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专场——深港合作创新之路

引言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神奇之处,在于一个用0至9十个数字来理解世界,一个用0和1两个数字来建构世界。它们用简洁的算式,将时空的样态生动书写、归纳。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美直观且精练,以规矩、理性,尝试在充满主观的世界中找出客观的规律、秩序;以独有的视角,重新诠释人们的价值与认知体系。打破语言的隔阂与空间的藩篱,在两地合作、乃至全球创新中,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又将如何推动人类向前迈进?
2022年10月10日
其他

香港论坛|物质科学专场:支志明、陆锦标、薛其坤、马大为、杨学明、陈子亭、邝福儿、任咏华

引言你是否曾好奇过,天空为何如此湛蓝?宇宙是否存在尽头?时间有没有所谓的起点?从沧海一粟的模糊表述,到微观粒子的历历在目,在漫漫时间长河中,物质科学不断探索并逐步揭示了宇宙间的物质构成,宇宙中的能量本质,将它们相互作用的原理抽丝剥茧。追寻世界本源,挖掘未知之美,万物之间有形与无形的影响,在能量传递之间,在物质转化之际,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激荡出物质科学的非凡之美。
2022年9月30日
其他

祝贺!卢煜明教授荣获2022年拉斯克奖

Awards)于当地时间9月28日正式揭晓。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香港中文大学的卢煜明教授,表彰通过使用胎儿DNA开发无创产前检测方面的突出贡献。基础医学研究奖授予麻省理工学院的Richard
2022年9月30日
其他

香港论坛|生命科学——创建新范式|卢煜明、叶玉如、袁国勇、朱听

引言没有人知道,最初的生命体是什么样子;也无人能断言,最终的生命体将会呈现何种形态。生命历经千万次的轮回,循环往复地构成、解体与重生,缘起与终结、成长与停滞,生命既是形态也是过程,勾勒出确定又无常的轮廓。长久以来,人类从未停止探索生命科学的步伐,科学家们不断向着那些未曾被照亮过的地方勇毅前行。在这个充满生机的世界中,新的冒险从未停止,新的范式正在创建。
2022年9月22日
其他

香港论坛·科学建未来,我们十月见!

香港论坛·科学建未来对于科学界而言,未来是什么?未来去往何处?又可以用何种方式触达?21世纪已走过五分之一,预测未来的水晶球依旧旋转不定,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疑问和答案。世界加速变化,新科学发现、新兴技术,让我们对未来满怀期待的同时,或也戒慎惶恐。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永续能源、量子宇宙……面对无限可能中的无数岔路,开放式的探讨引人兴奋、遐想,更源源不断激发人们,尤其科学家们探求未知的热情。两大科学界公益力量首度合作2022年10月23日(星期日),香港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The
2022年9月15日
其他

对话杨学明院士:科学仪器做不好 只能跟着别人走|2022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

来源:广州日报,文:武威8月21日上午,2022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其中“物质科学奖”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杨学明获得,奖励他研发新一代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量子态分辨的交叉分子束科学仪器,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共振现象和几何相位效应。当天下午,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通过视频连线采访了杨学明院士。作为顶尖的科学仪器设计专家,杨学明告诉记者:“我做科学仪器,从来不做和别人一样的,一定要找到一个特别的视角,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我至今已经设计了十几台科学仪器,这样的想法特别重要。只有发挥创造能力,真正做自己独特的事情,才有可能去引领科技创新。”杨学明杨学明,物理化学家。现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1991年至1995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至201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11月担任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讲席教授。(来源:南方科技大学官网)着迷设计仪器的科学家:“实验设备要做到国际领先”1962年出生于浙江德清的杨学明在读中学时喜欢上自然科学,“兴趣始终是做好科研的基础。”考大学时,由于杨学明的物理成绩出色,他进入物理系学习。但到了考研究生时,他又想到了化学,“我觉得我的化学没有念够,所以我后来考上了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化学反应中的物理现象和规律。既有化学又有物理,我感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回头看,我很幸运选了这条道路。”博士毕业后,多年的科研实践让杨学明非常重视科学实验仪器的设计制造,他设计的多个科学仪器促成了我国很多基础科研领域的进步。如:他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大型自由电子激光科学研究用户装置,这是世界上唯一运行在极紫外波段的自由电子激光的科学用户实验装置(大连相干光源);他研发的新一代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量子态分辨的交叉分子束科学仪器,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共振现象和几何相位效应……目前,杨学明正在积极推动我国新一代高重频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发展,努力推进深圳规划中能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和大连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项目的建设。杨学明在进行科学实验“实验科学的发展就是要探索新的科学现象,而新的科学现象往往用老旧的仪器是很难发现的。所以我觉得新的国际领先的科学仪器对科学发展特别重要。”杨学明认为,科学仪器是做好科学实验的基础,没有好的仪器,就没有好的实验,不会有新的、有意义的科学数据,也就无法带来科学上的新发现。杨学明始终认为,科研应当以科学问题为导向,“你能提出问题,能解决一些比较重要的科学问题,这个才是最重要的。”杨学明表示,他在美国攻读博士后期间所发的论文数量非常少,而是将自己的兴趣集中到了科学仪器的设计上,如今对于实验室青年学者的培养,他也坚持兴趣第一,“如果你觉得累、觉得苦,那说明你对这个领域的兴趣还不够。特别是从实验方法上来讲,我们是坚持做新的科学仪器。尤其是实验科学的发展,我认为实验科学的发展没有新的科学仪器肯定做不到国际领先。”“要做好实验科学,我觉得首先要真正具备一个高水平工程师的素质,同时还要有科学家发现问题的能力。我们的高校非常重视高水平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但很多实验仪器都还是进口的,大家对实验仪器的设计制作关注力度尽管这些年来有所进步,但还远远不够。有些科研工作者更希望能快速利用现有的仪器获得有效实验数据,但如果实验设备做不到真正国际领先,我们后续的实验乃至科研成果就很难实现国际领先。”杨学明告诉记者。对话杨学明:用新实验仪器观测、诠释量子态从量子层面了解化学反应记者:我国研究团队中为何关注和重视科学仪器的研究较少?杨学明:从科学发展史上我们都可以看到,科学仪器的研制在实验科学发展上特别重要。科学现象只有真正被观测到了才能有新的发展。比如,人类以前都觉得太阳是绕着我们地球转的,但是通过发明天文望远镜和天文观测,我们就认识到原来地球是在绕着太阳转的。实验观测在科学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是特别重要的一环,但是我觉得各个层面对此的重视度还不够,或者说我们追寻这个方向的高水平科学工作者还不够,导致很多方向的实验仪器都是依赖国外。现在,国家提出要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立自强。任何核心技术研发都必须有高水平的人才,这些人才不是大学一毕业就能找出来,而是要在非常高水平的大学实验室里面,经过很多的训练,做了很多的研究,这些人才能慢慢地变成优秀的技术研发人才,我自己是做实验科学的,我知道科学仪器特别重要,仪器做得不好,在这个领域你永远超不过别人,永远只能跟着别人走。中国不缺人才、不缺资源,只要有世界领先的科学仪器,我们就能有新的科学发现。记者:此次“物质科学奖”的获奖成果有哪些意义和应用场景?杨学明:我先介绍一下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共振现象和几何相位效应。每个化学反应过程都是很特别的,化学反应从反应物到产物有一个过渡的状态,过渡状态决定了化学反应的基本特性,这也是化学动力学研究最重要的课题。所有的化学反应事实上都是量子体系,所以在过渡状态也有一些非常特别的量子态存在,这些量子态的存在实际对化学反应有非常重大的影响,我们的工作实际上是发展新的实验方法,来观测这些量子态的特性,并和理论相结合,诠释这些量子态各种各样的特性,使得我们对化学反应过程真正能够从量子层面上了解得更透彻。另外一项研究工作是通过新的实验方法的发展以及实验仪器的发展,观测到了几何相位效应。几何相位效应对化学反应有非常特殊的影响,而且能够用这样的几何相位效应研究化学反应中非常特殊的这些机理。这个工作是非常基础性的,推动我们从根本上理解化学反应的方向。对量子科学来讲,我们其实用了很多量子测量的方法,量子科学里原子、分子很重要,怎么样理解原子、分子的过程也非常重要,所以量子科学本身也包含了化学的方方面面。推动量子科学实际上对推动整个物质科学,包括材料也好,化学反应也好,各种各样的分子也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说我们研究的“氟+氢”的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化学激光体系,研究这个体系使得我们可以做更好的化学激光的发展。从基础学科来讲,我们对这些非常基本的化学过程的理解也能推动一些具体应用的发展,比如说大气化学、氢气化学,以及燃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反应,这些复杂过程的理解和模拟,完全依赖于基础化学反应的研究,所以无论是基础的还是复杂体系的化学反应,化学动力学的研究都是至关重要的。记者:如何平衡科学仪器的投入和产出?成功研发科学仪器需要哪些因素支持?杨学明:做科学仪器对科学家来说其实是件很吃力的事情,做仪器肯定需要比较多的经费。我的理念就是做自己特别想做的科学仪器,来解决我想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比如这次谈到的过渡态的问题,几何相位效应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比较特别的仪器。我并不觉得做科学仪器花钱不值得。首先它培养人;第二,科学仪器事实上是在培养新的产业,至少在国内国际可能都是几十亿元的产业。我们如果不做并不是因为贵,而是担心我们的仪器能不能做得跟别人一样好,能否在市场上有竞争力。从我个人来讲,做大连相干光源也好,自由电激光也好,都是从个人的研究兴趣出发,争取支持做仪器。总的来说,要做好科学仪器,一是国家支持,二是效率本身,还要有做科学仪器的理念以及人才培养,这些因素都是非常重要的。相关阅读:对话中科院院士杨学明:建议年轻人做感兴趣的科研
2022年9月8日
其他

对话中科院院士杨学明:建议年轻人做感兴趣的科研 |获奖人专访

来源:天目新闻文:谢履冰8月21日,2022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三位科学家各获奖金675万元。其中“物质科学奖”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理学院院长、化学系讲席教授杨学明获得,奖励他研发的新一代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量子态分辨的交叉分子束科学仪器,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共振现象和几何相位效应。天目新闻记者采访了杨学明,跟他聊了聊有关获奖成果和科研的那些事。如同人的个性,每个化学反应过程都有其特性,有的快、有的慢,有的剧烈、有的平缓。想要理解或控制一个化学反应,离不开对其过渡态的深入研究,而这也是化学动力学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从反应物到产物的中间过程,被称作‘过渡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化学反应过程。”杨学明解释,过渡态的特性决定了化学反应的特性,如它的反应速率、化学产物。如果说化学学科是一座巍峨的大厦,作为基础研究的化学动力学就犹如其中的地基。化学动力学能从根本上推动科学家们对化学反应的理解,进而帮助他们通过化学方法,创造更好的材料或发展新的物质。在微观层面,化学反应中的两个分子碰撞,如同两个小球对撞,它们对撞后是向前冲撞,还是往后反弹,都影响着化学反应的特性。仅凭借肉眼,显然无法观测到化学反应在分子、原子、量子态上的“运动轨迹”。因而,加深对化学反应“过渡态”的理解,离不开科学仪器的发展。杨学明正在接受采访
2022年9月2日
其他

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莫毅明:简洁贯通多讨论,做精彩的数学

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得主王振义:没有基础研究,临床问题就很难解决专访|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得主彭实戈:数学是一旦对了,到处都对“难道是天上掉馅饼?”
2022年8月30日
其他

数学研究究竟什么样?对话未来科学大奖得主莫毅明

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得主王振义:没有基础研究,临床问题就很难解决专访|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得主彭实戈:数学是一旦对了,到处都对“难道是天上掉馅饼?”
2022年8月26日
其他

未来科学大奖新晋得主杨学明:科学仪器做不好很难真正自立自强

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得主王振义:没有基础研究,临床问题就很难解决专访|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得主彭实戈:数学是一旦对了,到处都对“难道是天上掉馅饼?”
2022年8月23日
其他

夏志宏:什么是数学?未来科学大奖得主莫毅明研究的是啥?

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得主王振义:没有基础研究,临床问题就很难解决专访|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得主彭实戈:数学是一旦对了,到处都对“难道是天上掉馅饼?”
2022年8月22日
其他

2022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李文辉、杨学明、莫毅明获奖

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期间揭示了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受体感染人类。现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教授。
2022年8月21日
其他

马大为院士:人人可见天花板,青年科研人内卷是系统性问题

来源:中国科学报,ID:china_sci文:李晨阳从“内卷”到“躺平”,流行语折射着青年一代的压力和压力之下的选择,科研人员也难以免俗。在众多科研领域中,又尤以“生化环材”的内卷令人印象深刻。作为“生化环材”领域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南方科技大学讲座教授马大为对青年科研人员的焦虑和挣扎深有感触。他对《中国科学报》说:“这是个系统性的问题。”马大为
2022年7月4日
其他

马大为|阐释大有作为的时代

他是一个能工巧匠他会给宇宙上紧一圈发条催快变化的马赋予时间伸缩的弹性他还会把物质拆成分子打磨创新的零件给思想的引擎擦出一片火花他也是一个吟游诗人用脚步给理想探寻出路走过孤僻的蹊径缩短人体与物理之间的一点差距聚拢科学的光辉照亮生命走向健康的一段旅途他阐释大有作为的时代种子在冬天扎根,等候春天青春以勤勉奠基,静待生长苦寒磨砺终于相信梦在心里,为国者大路在脚下,向基而为相关链接:马大为:感谢这个时代,期待更好的造福人类
2022年3月25日
其他

北京大学前校长林建华:对青年学者少些禁锢,多些自由

点击上图查看详情🔍作为我国著名化学家、北京大学前校长、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首创主任,近年来,林建华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教育管理的研究方面。2021未来科学大奖周期间,林建华在采访中一如既往地表现出对青年学者的关怀,他希望对青年学者少些禁锢,多些帮助,为他们提供更自由的成长环境。针对近年来的破“五唯”举措、科学界的“内卷”、预聘制与“非升即走”、自主创新、教育创新等热门话题,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林建华预聘制与“非升即走”2021年8月29日,林建华在《文汇报》上发文,谈预聘制的是与非:“从北大师资聘任制发展看大学里的人才阶梯”。他提到,使青年学者在学术上成功,不仅是个人愿望,也是学校、院系和同事的责任。把目前高校较为普遍采用的预聘制概括为“非升即走”,林建华认为这是对预聘制的偏见。他表示,预聘制本身的内涵要比“非升即走”丰富得多。预聘制是一种好的制度,它用好的条件去招来最优秀的人,并帮助年轻人更好地成长。所以,预聘制成才的概率要比传统方式高得多。北京大学早在2005年就开始实行预聘制。当时设立的“百人计划”实行预聘制和年薪制,提供非常强的科研启动支持。“目前整个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了。那些招来的年轻人是真的优秀,我们也提供非常多的条件去帮助他们成长。而现在很多人用‘非升即走’来讲预聘制是非常不好的。我们实际上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成功。”林建华说,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所要的制度是能够督促一个机构在人才选择上,像'选女婿'一样更细致慎重,人来了之后,在培养上更花心思和资源,更负责任”。面对一些高校对预聘制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搞“非升即走”,林建华非常痛心。“前两天有人跟我说,一个单位招人,一招就是成百上千个。要求教师们写文章,写不出来就让走。这确实不是什么正经事。前段时间,我在《文汇报》上写那篇关于预聘制的文章,也是为了澄清一些关于它的误会。这两个概念都不是相似,它们的精神内核是正好相反的。”面对科研界的“内卷”怎么办?如林建华所述,部分学校的做法实际上形成了科研界的“内卷”。面对这种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林建华通过举例说明,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比如前两天,我在北大的一个同事,他现在已经调到外地去当院长了。他跟我说起来:差别实在是太大了。现在很多地方院校还在用数字化的方式去做管理工作。课时数量、文章数量、科研经费数量……这些数字化标准,成为衡量科研人员的标准,反过来变成他们工资的一部分。”但是,在林建华看来,想要一名专业人士真正做出好的成绩,去追求更高远的目标,最重要的就是守护他的尊严,让一名学者,一名教授,不必为五斗米折腰,不必为此去“乞求”行政人员给他打分数。除了以上这种绩效层面的“内卷”,在科研赛道上同样存在着“内卷”。林建华也强调,学者的学术做到一定层次,就必须得建立自己的学术品味、学术风格。品味就是,“你欣赏什么,你追求什么”。风格就是,“你选择什么道路,你思考问题的方式”。比如,有的人偏重理论分析,有的人愿意从实践中去提取一些问题,有的人可能很敏锐,能够直接看出问题的核心结论,而有的人更愿意积累很多数据……这些其实决定了一个人能够取得的成就的大小。所以,将来如何让更多的科学家不是追求奖金,而是真正静下心来做研究,形成自己的学术风格和品味,林建华认为,这是我国的科学界应该考虑的问题。将“人”的成长、成才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既然评价指标不能作为人才选拔和评价的唯一标准,那么好的标准又是怎样的呢?林建华认为,科研本来应该是由同行去做评价,比如,做应用型科研,就应该由市场去评价。从这个角度讲,破“五唯”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科学本身是一项很高雅的活动,有非常丰富的内涵,需要以一种清静无为的心态去做。这应该是科学家所具备的素养。如果把科学技术与利益挂钩,会大大伤害学术的纯洁性,破坏整个学术界的氛围。”同时,林建华表示,破“五唯”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也是非常难的事情,推进多年,面临的问题还是很多,效果也不甚理想。“实际上,我们的好多事情失败,败在事物的本质规律上,并没有真正去理解事物的本质规律。而科学的本质就包含它高雅的那一部分。”“现在很多人说,科学家必须要写文章,只有写文章才能传播他的工作成果。于是写文章成了大家必须做的一件事情。但是在评价一个科学家的时候,只看文章的‘影响因子’而不看文章的实质,我觉得这就偏了。文章当然还是要写,但是评价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一些简单粗暴的量化标准要弱化,并最终回归到科研本身的高度上来。”因此,林建华不太赞成在科研界采用绩效这种评价方式。那么,应该如何督促高校和科研机构构建良好的生态来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呢?林建华表示,最重要的是将评价的体系向两方面倾斜。一是看学生在这里的学习和成长过程,能否将他的潜能给释放出来;二是,看年轻学者的成长——在一个好的学校和好的环境当中,年轻学者应该会成长得更快更好。将“人”的成长、成才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将结果导向的评价指标放在次要位置,林建华相信,科研界的生态环境会更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并帮助科研人员走出“内卷”。自主创新与教育创新无论是人才选拔评价标准,还是去行政化,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何意义?林建华表示,科学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就是国家属性。但是国家属性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早期科学其实都是个人行为,是个人对未知的一种探求欲望所引发的行为。直到它具有了财富属性之后,国家就开始介入了。科学知识在这时候变成了国家竞争力基础。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自主创新就出现了。所以,如果只是谈个人行为的科学,其实是没有自主不自主的问题的。只有科学研究、科学家具备了国家属性,才谈自主创新。这就是所谓的“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在林建华看来,我们现在讲建立自主的学术体系和人才体系,也是因为,人才能不能在中国学习和工作得好,关系到我们国家在未来的竞争力水平。也因此,教育创新甚至在自主创新之上。林建华认为,现在所谓的教育创新太多了,而实际上,谈到根本,要问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做教育。现在,教育的问题在于,很多人把得到文凭作为目的,这就偏离了教育的本质。他觉得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的思想,释放人的内在潜能。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谈教育创新、教育改革,其实最重要的是看这些措施,是不是真正解放了学生的心智,激发了他们的潜能。如果是在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那就不叫教育创新和改革了”。林建华认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清华北大的博士入职深圳中学这种现象,是一种很好的现象。这意味着中学教师的素质在提高。同时,他也认为,我国还应该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待遇,让更多好学校的好学生去中小学教书。这对整个国家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对科学的鉴赏需要培养除了从教育上发力培养优秀人才,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也是一国科研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作为2021未来科学大奖周程序委员会委员,林建华认为未来科学大奖不仅是科研圈的盛会,更是重要的公众科普契机。“现代科学进入中国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到现在为止,国人对科学有了非常高的认同感,国家政策也在大力支持科学发展。整个环境已经营造好了,但是什么是好的科学呢?我们怎么去评价科学呢?公众还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对科学研究的欣赏,还需要不断去培养。”林建华认为,未来科学大奖所做的,一方面是鼓励科学家去做更好的科学研究;另一方面,是通过各种报告去培养大家欣赏科学研究的素养。这种欣赏活动是社会文化活动的一部分。成果要怎么展现?怎么鉴别?哪些科学是好的?哪些科学是一般的?从这个角度看,未来科学大奖的举办非常有意义。与此同时,作为一个民间奖项,在林建华看来,未来科学大奖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强调科学的纯粹性和创造性,不论资历,论贡献。无疑,这种相对公平纯粹的奖项,对于优秀的科研人才来说是非常友好的,实践着林建华心里对青年学者的关怀。少些禁锢,多些自由,激发科研人才的创造力和潜力,林建华相信,中国的未来会越来越好。来源:科学中国人,ID:scichi采访:祝传海
2022年1月24日
其他

梁颕宇: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的支撑,科学精神是一种思维的方式,更是一种态度。

以下为梁颕宇致辞全文:梁颕宇: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我是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未来论坛理事梁颕宇。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蓬勃兴起,不同学科、不同领域跨界渗透,相互融合,强化学科交叉和协同创新,推动未来科技快速发展。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态化、反复性态势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地意识到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全球疫情防控离不开国际科研的合作,更离不开顶尖科学家们的专业行动。在这场席卷世界的社会大变革中,科学将新的发现回赠给人类生活,给人以确定性和新的力量,而未来论坛正是将这些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汇聚在一起,让基础科学的各个学科之间实现跨界交流,让科研创新和产业应用协同反应。通过思想的激荡和思维的碰撞,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自然、认知自我、敬畏生命。就如诺贝尔所言:科学研究的进展及其日益扩充的领域将唤起我们的希望。今天的香港分会场是为了两位未来科学大奖的新晋得主而举办的,他们来自香港大学的袁国勇教授和Malik
2021年12月31日
其他

官宣:永久捐赠基金正式启动,并在2025年全面负责大奖的所有支出

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捐赠人(按姓氏首字母排序)丁磊,网易公司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江南春,分众传媒创始人、董事长马化腾,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王强,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
2021年12月30日
其他

像福尔摩斯一样追查病毒,疫情面前,只有主动出击,才能保护家人 | 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袁国勇纪录片

点击图片了解2021未来科学大奖周详情🔎就在不久前,袁国勇团队仅用4天成功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这一突破将使未来开发和生产针对Omicron变体的新冠疫苗成为可能同时这也是亚洲首个取得这一成果的研究团队“你来就行!我就可以对付你!”在袁国勇看来,疫情面前科学家只有主动出击将病毒追根溯源研究清楚才能保护自己、保护家人待在家里坐以待毙并不能解决问题他常说,医者要把实验室里的资源全部带到每一张病床前,用来医治病患再将病人反馈的问题带回到实验室去解决这样的工作方法对于医者而言是最重要的其实,他从小最喜欢天文学非常迷恋浩瀚的宇宙他发现原来观星和研究有着共同点观星会知晓宇宙如何形成而看病毒能知道它如何来且要如何医治当然,他更没有想到多年后他能有一颗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可能是因为自己从小体弱多病的原因他在中学会考之后便开始认真考虑未来要从事西医领域的工作而之所以选择传染病领域做科研是因为在他看来追踪病毒的过程,需要拨开重重迷雾其中缜密的逻辑与细密的心思缺一不可像侦探小说一样他享受谜底揭开那一刻的成就感学生送他的福尔摩斯小雕像(寓意他是香港医学界的福尔摩斯)他一直摆放在案头他感叹生命是一个极为短暂的旅程希望最好能充分利用它他很少社交,直言自己是个无聊之人别人请他吃饭他很少答应但他最喜欢吃妻子做的饭2021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当天是他和妻子34周年结婚纪念日他夸赞妻子是一个相当好的厨师每年在结婚纪念日这天都会为他准备一顿美餐回忆起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第一次接触SARS病毒时的情景袁国勇坦言当时形势严峻同事们难免对未知病毒产生恐惧心理为稳定军心他一一找到同事谈话他认为,作为传染病领域科学家只有冲到一线,将病毒追根溯源研究清楚才是真正的保护自己、保护家人
2021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