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实记录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的第一天:施敏教授 | 获奖者系列视频

科学改变未来 未来科学论坛 2022-07-13


点击图片了解2021未来科学大奖周详情🔎


他是闪存技术的发明人

由他发明的非挥发性半导体存储技术

曾被三次提名诺贝尔物理学奖

并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IC卡、

数码相机及便携式电子产品中


由他撰写的具有传奇色彩的研究专著

《半导体器件物理学》

是工程和应用科学领域的三部经典专著之一

被誉为电子科技界的“圣经”

该书已被翻译成 6国文字

发行量达 600万册

已经被引用47500余次

成为全球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研究人员的

“必学”之书

被世界各大学广泛用作教科书与参考书


他是全球半导体研发与教育之光

桃李满天下 他教过的学生逾万人

业界许多知名人士都是施敏的学生

他就是对人类生活和文明

做出巨大贡献

集“发明”“著作”“人才培养”三大贡献于一身的

施敏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2日上午

在家中休息的施敏教授

接到了来自北京的电话

祝贺其获得2021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同时还有两位神秘嘉宾登门拜访

感谢他在半导体领域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开启了制造近代半导体器件的可扩展途径

让人们享受到如今高效便捷的数字化生活



施敏 获奖理由:表彰他对金属与半导体间载流子互传的理论认知做出的贡献,促成了过去50年中按“摩尔定律”速率建造的各代集成电路中如何形成欧姆和肖特基接触的关键技术。


奠定半导体行业半个世纪基础

施敏教授对跨金属/半导体 (金/半)载流子的传输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基础性和开创性的贡献。他对于大范围掺杂(1014-1020/cm3) 和工作温度 (硅: 77K-373K;砷化镓:50K-500K)的金/半接触特性,通过跨金/半界面势垒的量子隧道穿越、热电子发射、镜像力降低、和二维统计杂质变化的共同效应都做出了分析和实验。这些对硅和砷化镓半导体的前沿贡献, 不仅奠定了欧姆和肖特基 (欧/肖)接触的科学理论基础,并且开启了制造近代半导体器件的可扩展途径。在接下来的50年中,它们被广泛的用于计算、通信、传感、控制、成像和记忆之芯片电路的制造,对人类生活和文明有巨大贡献。


施敏教授出生于南京市,在台湾长大。1957年毕业于台湾大学电机系,1960年在华盛顿大学获电机工程硕士,1963年在斯坦福大学获电机工程博士。他于1967年在美国与姜大元博士共同发现浮栅存储(FGM)效应,是广泛应用的快闪存储器之核心发明。这里所奖励的科学工作是他1968-1969年在新竹交通大学 (今阳明交通大学) 期间完成的。


他还撰写了具有传奇色彩的研究专著《半导体器件物理学》。这是一本全球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研究人员“必学”之书,一直被研究生院教师/学生以及整个电子和光子行业的工程师使用和引用。


2021.11.18

未来科学大奖举办的

“芯”未来学术报告会

将全网同步直播

届时, 施敏教授将分享科学成果

并与多名专家、教授

共同展开学术交流与探讨

 

科学探索永无止境,

人类无限追求真理的过程,

终将改变世界!



2021未来科学大奖周

 

关注「未来科学论坛」公众号,

点击底部菜单左下「 官网 」-「 2021大奖周

快速查看全部 议程


30+全球顶尖科研院所

+

15场专题对话研讨

+

42场主题演讲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 | 功能性脑成像与干预

RNA生物学 | 芯片 | 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

代数几何 | 数论 | 几何拓扑

宇宙起源 | 宜居星球 | 深空探测

量子的人工调控 | 量子材料

化学与材料 | 有机合成分子


感受科学的魅力

共同见证2021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的高光时刻


11月16日-21日

2021未来科学大奖周

与你不见不散!



 延伸阅读



一张图看懂未来科学大奖评审流程

点击阅读



扫描二维码,手动get

《“未来”科学家—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访谈实录(2016-2019)》


相关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