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大学前校长林建华:对青年学者少些禁锢,多些自由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科学中国人 Author 祝传海 范佳乐

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作为我国著名化学家、北京大学前校长、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首创主任,近年来,林建华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教育管理的研究方面。2021未来科学大奖周期间,林建华在采访中一如既往地表现出对青年学者的关怀,他希望对青年学者少些禁锢,多些帮助,为他们提供更自由的成长环境。针对近年来的破“五唯”举措、科学界的“内卷”、预聘制与“非升即走”、自主创新、教育创新等热门话题,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林建华


预聘制与“非升即走”


2021年8月29日,林建华在《文汇报》上发文,谈预聘制的是与非:“从北大师资聘任制发展看大学里的人才阶梯”。他提到,使青年学者在学术上成功,不仅是个人愿望,也是学校、院系和同事的责任。

把目前高校较为普遍采用的预聘制概括为“非升即走”,林建华认为这是对预聘制的偏见。他表示,预聘制本身的内涵要比“非升即走”丰富得多。预聘制是一种好的制度,它用好的条件去招来最优秀的人,并帮助年轻人更好地成长。所以,预聘制成才的概率要比传统方式高得多。

北京大学早在2005年就开始实行预聘制。当时设立的“百人计划”实行预聘制和年薪制,提供非常强的科研启动支持。“目前整个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了。那些招来的年轻人是真的优秀,我们也提供非常多的条件去帮助他们成长。而现在很多人用‘非升即走’来讲预聘制是非常不好的。我们实际上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成功。”

林建华说,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所要的制度是能够督促一个机构在人才选择上,像'选女婿'一样更细致慎重,人来了之后,在培养上更花心思和资源,更负责任”。

面对一些高校对预聘制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搞“非升即走”,林建华非常痛心。“前两天有人跟我说,一个单位招人,一招就是成百上千个。要求教师们写文章,写不出来就让走。这确实不是什么正经事。前段时间,我在《文汇报》上写那篇关于预聘制的文章,也是为了澄清一些关于它的误会。这两个概念都不是相似,它们的精神内核是正好相反的。”

面对科研界的“内卷”怎么办?


如林建华所述,部分学校的做法实际上形成了科研界的“内卷”。面对这种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林建华通过举例说明,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比如前两天,我在北大的一个同事,他现在已经调到外地去当院长了。他跟我说起来:差别实在是太大了。现在很多地方院校还在用数字化的方式去做管理工作。课时数量、文章数量、科研经费数量……这些数字化标准,成为衡量科研人员的标准,反过来变成他们工资的一部分。”

但是,在林建华看来,想要一名专业人士真正做出好的成绩,去追求更高远的目标,最重要的就是守护他的尊严,让一名学者,一名教授,不必为五斗米折腰,不必为此去“乞求”行政人员给他打分数。

除了以上这种绩效层面的“内卷”,在科研赛道上同样存在着“内卷”。林建华也强调,学者的学术做到一定层次,就必须得建立自己的学术品味、学术风格。品味就是,“你欣赏什么,你追求什么”。风格就是,“你选择什么道路,你思考问题的方式”。

比如,有的人偏重理论分析,有的人愿意从实践中去提取一些问题,有的人可能很敏锐,能够直接看出问题的核心结论,而有的人更愿意积累很多数据……这些其实决定了一个人能够取得的成就的大小。

所以,将来如何让更多的科学家不是追求奖金,而是真正静下心来做研究,形成自己的学术风格和品味,林建华认为,这是我国的科学界应该考虑的问题。

将“人”的成长、成才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既然评价指标不能作为人才选拔和评价的唯一标准,那么好的标准又是怎样的呢?林建华认为,科研本来应该是由同行去做评价,比如,做应用型科研,就应该由市场去评价。从这个角度讲,破“五唯”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科学本身是一项很高雅的活动,有非常丰富的内涵,需要以一种清静无为的心态去做。这应该是科学家所具备的素养。如果把科学技术与利益挂钩,会大大伤害学术的纯洁性,破坏整个学术界的氛围。”

同时,林建华表示,破“五唯”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也是非常难的事情,推进多年,面临的问题还是很多,效果也不甚理想。“实际上,我们的好多事情失败,败在事物的本质规律上,并没有真正去理解事物的本质规律。而科学的本质就包含它高雅的那一部分。”

“现在很多人说,科学家必须要写文章,只有写文章才能传播他的工作成果。于是写文章成了大家必须做的一件事情。但是在评价一个科学家的时候,只看文章的‘影响因子’而不看文章的实质,我觉得这就偏了。文章当然还是要写,但是评价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一些简单粗暴的量化标准要弱化,并最终回归到科研本身的高度上来。”因此,林建华不太赞成在科研界采用绩效这种评价方式。

那么,应该如何督促高校和科研机构构建良好的生态来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呢?

林建华表示,最重要的是将评价的体系向两方面倾斜。一是看学生在这里的学习和成长过程,能否将他的潜能给释放出来;二是,看年轻学者的成长——在一个好的学校和好的环境当中,年轻学者应该会成长得更快更好。

将“人”的成长、成才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将结果导向的评价指标放在次要位置,林建华相信,科研界的生态环境会更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并帮助科研人员走出“内卷”。

自主创新与教育创新


无论是人才选拔评价标准,还是去行政化,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何意义?

林建华表示,科学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就是国家属性。但是国家属性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早期科学其实都是个人行为,是个人对未知的一种探求欲望所引发的行为。直到它具有了财富属性之后,国家就开始介入了。科学知识在这时候变成了国家竞争力基础。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自主创新就出现了。

所以,如果只是谈个人行为的科学,其实是没有自主不自主的问题的。只有科学研究、科学家具备了国家属性,才谈自主创新。这就是所谓的“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在林建华看来,我们现在讲建立自主的学术体系和人才体系,也是因为,人才能不能在中国学习和工作得好,关系到我们国家在未来的竞争力水平。也因此,教育创新甚至在自主创新之上。

林建华认为,现在所谓的教育创新太多了,而实际上,谈到根本,要问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做教育。现在,教育的问题在于,很多人把得到文凭作为目的,这就偏离了教育的本质。他觉得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的思想,释放人的内在潜能。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谈教育创新、教育改革,其实最重要的是看这些措施,是不是真正解放了学生的心智,激发了他们的潜能。如果是在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那就不叫教育创新和改革了”。

林建华认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清华北大的博士入职深圳中学这种现象,是一种很好的现象。这意味着中学教师的素质在提高。同时,他也认为,我国还应该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待遇,让更多好学校的好学生去中小学教书。这对整个国家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对科学的鉴赏需要培养


除了从教育上发力培养优秀人才,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也是一国科研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作为2021未来科学大奖周程序委员会委员,林建华认为未来科学大奖不仅是科研圈的盛会,更是重要的公众科普契机。

“现代科学进入中国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到现在为止,国人对科学有了非常高的认同感,国家政策也在大力支持科学发展。整个环境已经营造好了,但是什么是好的科学呢?我们怎么去评价科学呢?公众还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对科学研究的欣赏,还需要不断去培养。”

林建华认为,未来科学大奖所做的,一方面是鼓励科学家去做更好的科学研究;另一方面,是通过各种报告去培养大家欣赏科学研究的素养。这种欣赏活动是社会文化活动的一部分。成果要怎么展现?怎么鉴别?哪些科学是好的?哪些科学是一般的?从这个角度看,未来科学大奖的举办非常有意义。

与此同时,作为一个民间奖项,在林建华看来,未来科学大奖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强调科学的纯粹性和创造性,不论资历,论贡献。

无疑,这种相对公平纯粹的奖项,对于优秀的科研人才来说是非常友好的,实践着林建华心里对青年学者的关怀。少些禁锢,多些自由,激发科研人才的创造力和潜力,林建华相信,中国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来源:科学中国人,ID:scichi
采访:祝传海 范佳乐
编辑:王芳

相关阅读


一张图看懂未来科学大奖评审流程

点击阅读



扫描二维码,手动get

《“未来”科学家—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访谈实录(2016-2019)》


相关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