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入坑,“过度解读”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提示:本文涉及大量剧透,但不影响观剧体验,无需谨慎阅读。当然,观剧后再看最好了。
By 豆腐脑(咸)
我们想要创造脱离人体的个体智慧,于是有了人工智能。
再往前推,第一只克隆生命,羊多莉同志,象征着我们想用脱离母体的方式创造生命。
人类,从未放弃探索研究“创世者”,同时也从未放弃尝试成为创世者。
“创世哲学”就像是人类文明在阳光下前进的阴影,它从未成为我们前进的真正动力,但你低头却会发现它一直都在。它是一种秘密,但更像一种执念,一种以进步为借口,藏在本性中的执念。
人类还有另一种执念在群体的基因中隐隐作祟,那便是对爱的需求。
爱是猛烈、无缘由、冲动的奉献。
爱是不问原因,无条件的和解与接纳。
所以,
人类,也一直在尝试对抗“上帝”。
因为,
人类本性中对爱的需求,与创世哲学和文明进程相悖。
以上,是对大华版A Number《我是哪一个》剧目内核的非恶意揣测和剧评“论题”。
以下,是对以上所谓论题的不严谨论证,会分别从故事与剧作,服化道,和舞美与多媒体的三个部分,对其设计意图进行过度但不过分的解读,并尝试以这些作为我强词夺理的论证。
这不是关于一个父亲与他的克隆儿子们的故事,
而是,上帝与其子民,创世者与其所创文明的故事。
先行带入一个概念:
父亲 萨尔特
=
上帝/创始者
三个儿子(大/小伯纳德&迈克尔)
=
人类——我们,即观众,即被创造者,即儿子们
故事:儿子2号发现了自己是克隆人的身份,向父亲提出质疑。父亲解释为想要再次抚养第一个死去的儿子,并将罪过安在了复制基因的医生头上,成功蒙混过关。儿子2号决定向医生提起诉讼。
解读:人类发现了自己是被“创造”,而非自然繁衍的事实,从而向上帝发出疑问。上帝给人类讲了一个关于救赎和爱的故事,同时为这个故事安插了一个反派,一个撒旦,一个恶魔。人类相信了上帝,并决定带着上帝的意志,将虚造的恶魔变成了自己一生的敌人。
这是一个关于我从哪儿来,和我该到哪儿去的疑问。
这是本故事的激励事件,也是我们这群儿子们开智最初的焦虑:
谁创造了我,而我应该去哪儿?
而解决这个焦虑的方法是一个谎言:创世者因爱而创造了你,而你此生的目的是去爱创世者,同时去恨那个同样被创造出来的敌人。
这里是创世者的需求:
儿子们对他的爱,和对其他人的恨。
那些从未在剧中出现过的医生是被创造出来的恶魔,他们创造了更多的“儿子”导致了儿子2号的疑惑与焦虑,而这些恶魔真的违背了上帝的意志吗?
故事:父亲迎来儿子1号的“暴躁”拜访。儿子1号痛斥父亲的不负责任,在母亲死后将其送往了福利院,从没去看过他,而却自己复制了新的儿子们。父亲讲述了相同的故事,然而并没有换来相同的成功,只得到了儿子1号对儿子2号的死亡威胁,和对其的暴力强吻。
解读:儿子向父亲索吻,令人联想到弗洛伊德五个人格发展阶段的口唇期。那一吻与性无关,那是儿子对父爱缺失的极端索求,那是人类本性中对爱的需求。在这里,是对创世者的单方需求,而这是创世者想要看到的。
第一个出生的人类,人类长子,认为自己具备独特性,认为自己本应该得到创世者所有的爱与付出。然而当他意识到自己非但没有得到爱,还丧失了自己的独特性时,他的愤怒被推向了极端。他想杀掉那些与自己共享基因的人类,他认为自己才是“人类”本身。
这样的执念很像我们儿时挂在嘴边的“先来后到”,也让我联想到在人类文明历史中,发生的无数同胞相残的战争,屠杀与侵略。种族,血统,高低贵贱……最后不都是人类么?长子还是二子,都是丫儿子。
但我们享受独特性,而且我们害怕缺少唯一的“爱”。
故事:2号儿子与1号儿子交谈后,2号儿子慌张来找父亲表示要逃出国,因为害怕1号儿子杀了他。父亲劝他不要,但2号儿子决心离开,既是为了自己的安全,又是为了远离父亲。
1号儿子来访,说他已经杀死了2号儿子。父亲悲痛欲绝。正当1号儿子在浴缸中洋洋得意之时,父亲亲手杀死了1号儿子。
解读:人类彼此沟通过后,戳穿了上帝的谎言,但却并没有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长子依旧为了自己得到全部的爱和独特性,杀死了同胞。但这是人类的天真之处,判决权并不在他们自己手上。
上帝杀死长子是一次警告,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剧中第一次展示权力的地方:父亲不再用甜言蜜语加推杯换盏来劝说,而是用强硬的手腕在黑暗中拧断了叛逆长子的颈椎。
长子和次子的死,都源于不听话。他们没有去恐惧恶魔,而是开始恐惧上帝。他们没有不求回报地爱创世者,而是向创世者去索取爱。
从这一刻,我们可以将创世者的高度拉低到“权力”二字:
它可以映射任何权力,任何在我们当今社会中,具备判决权的权力。
故事:儿子3号以一个惊喜的方式出现:他不再像之前两位那样苦大仇深,要不懦弱,要不偏激,他反而乐观,阳光,甚至融入到了观众之中,捧着爆米花和可乐。父亲对儿子3号十分不解,尝试在谈话中带入之前的话题。但儿子3号不以为然,尽情阐述着他拥有的后代,和对现在生活的满意与享受。
然而父亲却进入到了无尽的失望与挫败。在儿子3号离开后,父亲打开了柜门,将一群玩偶放进了浴缸,烟雾涌入,浴缸升起,父亲扬长而去。
解读:人类开始理解了爱,理解了彼此。他们不再将爱集中在创世者身上,而是放在了身边同胞身上。台词上提到,我们彼此的基因是何等的相似,甚至和大白菜的基因相似程度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台词)。人类开始理解接纳包容彼此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将一切生命视若己出。
同时,人类个体开始成为各自小世界中的“造物主”:他们开始繁衍生命。
人类不再向创世者索求爱,也不再像创世者那样去拥有恨得目标。这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美好,但这却是创世者不能接受的:因为他失去了他子民的崇拜,失去了控制权。
当一切虽然光芒万丈但却违背了他设置的规则时,创世者选择了毁灭,和重启。
舞台所呈现的主角看似是父亲:在他的空间内,他面对不同性格和遭遇的儿子,需要去不停改变自己的应对策略和处理方式。
然而,主角其实是儿子们。或者说,主角其实是全人类,因为《我是哪一个》隐晦地展现了人类文明进程里,在面对本性中爱的需求和创世哲学中,所经历的弧光:
人类从意识到自己是被创造而非自然繁衍的,并将所有的爱投入到创世者身上,同时因为独特性和爱的缺失开始自相残杀。在两败俱伤后,遭遇了创世者的制裁陷入灵魂黑夜。但最终,人类彼此达成和解,将爱放到了自身与同胞身上,逼走了上帝,也淹死了自己。(是个BE,但应该就是这么回事儿)
P.S: 儿子3号从进场到退幕与观众的融入和友好程度,好像在说,我们人类现在的文明程度,和他刚好对上…… 那我们离被淹死还有多久?(玩笑)
创世者的人格是绝对的控制欲。他与爱无关,与文明无关。文明与爱只是他实施创世行为后的附加产物。而爱与人类认知开化后的结果并不被创世者所接受。
当然,我个人希望创世者永远找不到方法来解决这些附加产物。
浴缸象征了两个东西,一个是孕育生命的母体,子宫。这也是为什么第四幕时儿子1号在杀完儿子2号得意地躺在那里的原因:他重新站回了自己的位置,他以为他重新夺回了爱。
第二个则是诺亚方舟:那不再是一个新生命的起点,那是新文明的起点。那代表了一个文明的开始,也代表了一个文明的覆灭。那是上帝保留文明的安全船,更是象征创世者至高权力的航行舰。
细心观察,或者座位靠前的观众会发现。舞台的书柜上摆放了多个小浴缸。那是上帝的纪念品:每创造并毁灭一个文明,就会多一个小浴缸。所以我们看的这场,其实并不是第一个文明,我们不是上帝的第一批儿子们,也不是他第一个亲手毁灭的文明。
酒是创世者迷惑子民的迷魂汤:父亲每每在话术行不通时便会开始向他的儿子们邀酒,然而只有逆来顺受怯懦的儿子2号接受了父亲的酒。
看穿父亲的儿子1号直接拒绝并将酒泼在了父亲脸上。
而已经进化到新阶段的儿子3号,直接用代表新文明的可乐和爆米花代替了酒。同时这也代表:上帝那套对如今的人类失效了。
父亲始终衣着华丽的,深色的睡袍,宣示着对所在地点的主权,以及其主人的位置。对于这一切,他是舒适的,且有准备的。
儿子1号和2号的衣着更多象征着其个性和个人特质。比如说1号叛逆前卫,2号则是运动舒适,没有个性。但两人色系依旧与父亲相符,说明两人并未脱离创世者的阴影。
然而儿子3号的衣着搭配相对复杂,且具有更多社会性:外套,衬衫,领带和眼镜。这也象征着他不再代表着个体,而是代表着群体。同时他的色彩更加明亮,与父亲和整个舞台空间色彩产生对立,说明他已脱离创世者的阴影和控制。
灯光最大的特点,是在剧情中,人物和对话进行到特殊节点时,有着微小且适时的变化(明暗,缩小光区等等)。这些变化,帮助观众将观看重点和情绪聚焦到创作者想要重点传达的部分。
同时本剧最大的一次灯光变化,是在儿子3号进场前和进场开始时,灯光给到了观众区。我自负的以为,这基本做实了我的判断:大华在说我们观众都是该剧父亲的儿子。(大误)
由于座位较远,我在剧目结束后才有机会近距离观看柜门上的图案:螃蟹,昆虫,细胞,植物,贝壳等等...... 如果有观众被父亲打开柜子那一刻惊讶到了,或者不太明白柜子里喷涌而出的玩偶是什么寓意,门上的图案告诉你:那是上帝储藏生命种子的保险柜。
换场部分,本剧的媒体载体,一台老电视,就会播放一段画面。那段画面从第一幕开始,分阶段展现了人类战争,科学实验室,细胞的微观世界,再到未来科技城市面貌等等。直到最后腾云驾雾,象征诺亚方舟的浴缸启航时,电视播放了这所有阶段的混剪。
我不懂,但上帝应该是不需要看电视的。
所以,整个舞台,是上帝的起居室。
那台电视,是上帝监控文明的监视器,也许还是个记录仪。
《我是哪一个》,看似是一父多子的狗血软科幻伦理密室戏剧,但其实是一个在假想的创世者生活空间内,全人类都参与作为npc的养成经营类游戏。
不正经地解构就是:
你不陪上帝演狗血剧,上帝就淹了你们丫的。
在我看来,A Number《我是哪一个》大胆尝试将人类对创世哲学从追捧到反思的过程,搬上迷你舞台。用限定的场景与演员,以现实生活中的伦理议题作为切入口,展现了一场庞大的哲学思辨。这其中充满了创作者们的巧思与良苦用心。他们极其尊重观众,当然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拉高了观赏门槛。
回到开头:
人类一直在尝试扮演上帝,
人类也一直在尝试对抗上帝。
简化地说,上帝 = 权力
那人类的历史,就是在反复追寻权力和对抗权力间碰撞,撕裂和重生。
在现实世界中,无论是极端父权,母权,集权还是政权,都无疑需要“儿子们”对其极致的爱与崇拜,让他们拥有操控,奖励和惩罚的唯一权力。然而,当儿子们之间,真正理解了彼此的相同与不同,真诚地爱彼此,爱自己,爱生活,将恨抛之脑后,形成了自己的“社会规则”,并从创世哲学和文明进程的焦虑中解脱,儿子们(人类)也将不再需要创世者。
但是,反被抛弃的创世者不会放弃。他会打开柜门,挑选基因,拉开水闸,淹死这帮不听话的儿子们,然后乘坐诺亚方舟,驶向下一个他能重新成为权力象征的土地。
人类本性中对爱的需求,
是否真的与创世哲学和文明进程相悖?
若是真的,哪个又更重要呢?
假模假式的声明:
本文仅代表从个人角度出发,对剧目《我是哪一个》的过度解读,所有用词和分析不代表任何个人和该剧的宗教和政治立场。文中对该剧创作意图的非恶意揣测,并不代表创作者们真实创作意图(当然希望有对的上的地方)。
如果和你有理解不一样的地方,那就太好了。
剧评撰文:豆腐脑(咸)
媒体编辑:王洁琳
小程序官方购票链接
大麦网官方购票二维码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购票)
END
往期精彩回顾
(点击图片可阅读全文)
《我是哪一个》主创访谈|9月9日A NUMBER大华首演倒计时!
震撼|《我是哪一个》剧照抢“鲜”看
探秘|《我是哪一个》卡司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