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疫情下的社区治理·数字化场景”研讨(二)
数字与人性、疏解社区数字抗疫的“困”与“难”
青年领航学者 王晨
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不是所有人都通晓大数据过程中的复杂性、准确性和精密性,基于此,在疫情期间,更需要将数字化技术转化为一种朴素的语言,让更多百姓得以了解,给予更多理解和包容。
抗疫时期信任关系建立
在如此严峻的抗疫时代和特定的社会制度之下,关于数字人文的探讨则会涉及“信任”问题,这不仅仅包括我们和数字之间的信任关系的建立,还包括人与人之间,人与系统之间的信任,同时也包含数字体系之下可能存在的个体与政府、企业、国家等各种关系之间的信任连接。数字化到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去建构信任虽不能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信任系统非常容易被数字化所击穿。
数字技术助力基层社区
关于社区层面上的困难,面对当下资源如此稀缺的情况,我们要用数字化的手段和方式尽可能分担与分解人力不足的情况。杭州非常鲜明的举措,比如说场所码多码合一,各种重要的信息都能够在同一个码上尽量呈现。包括在做核酸检测的时候,只需要去扫健康码就可以。这样通过一个数字化、信息化和电子化的呈现,在一定程度上大量的能够节省人力的负担。
数据精简服务用户个体
杭州“48小时常态化核酸”的通知发布,就意味着线上信息通知与线下核酸实际检测事实要高度吻合。一旦信息出现滞后或存在一些不够精准的现象,会导致民众在获取信息源的对数字手段的不信任,并会更加依赖人的“声音“,也验证了数字还深度依赖人的作用,使其无法提现智能性特征。基于此,如何构建更可靠的数字信任关系,特别是在公共危机时刻,如何运用技术更加精准统一一个端口,特别是在核酸这样一个需要快速响应的集体行动的信息指示场景之下,真正使信息精准直达到居民个人,显得尤为关键。
总而言之,大数据和数字化治理应该更加的简洁和精准。数字化作为一个工具,未必要体现在终端用户那里,对于普通的用户来说,数字技术更多的是要做减法,越方便越好。
疫情下基层治理的社区观察
青年领航学者 王翔
不同的城市在社会文化、经济、自然环境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差异,衡量不同城市的基层治理的标准也就有所不同。例如,上海市民最近都在团够生活必需品,必需品的定义每个人是不同的,不同地区之间甚至会有很大的差异。对北方人来说是面粉,对南方人来说是大米,而对新疆人来说则是馕。再如,咖啡、可乐、红酒,这些也许不是“必需品”,不摄入这些不会饿死。但是对很多人来说,这些“多余之物”,就是生活的希望,那么,希望是不是必需品呢?马克斯·韦伯说过,“人是悬挂在他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如果没有了希望,那么人活着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呢?
地方知识需融入社区治理
不同城市在各方面都有自己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属性,在同一件事情上不同地区就有不同的执行,例如垃圾分类,上海和北京都有相关立法,但是上海人民就做得很好、执行很到位,这背后与上海作为中国最早的商业社会,非常注重契约精神的特征密切相关。再如,《弟子规》里有言,“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而在新疆人看来,朋友间的聚会就如一日三餐一样重要,成为“扎巴依”(醉鬼)是男子气概的重要象征。这些展现的是差异性的文化、传统和习惯,也就是地方性知识,所以在机制或社区治理中需要考虑到这点。
文化差异需纳入基层设计
现代社会很多时候强调的是政治和科学,有时候会忽略文化的声音,例如欧洲某些非政府组织想要改善非洲的厕所情况,为了减少由粪便带来的疾病传播,但是当地百姓并不支持因为当地妇女们习惯早上到野地方便的同时聊天,所以最终运用公厕的方式得到很好的解决需求。另一个例子则是关于改革开放前的赤脚医生,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坟就在当地,但是现在这样的乡村医生越来越少,他们花大量时间应对上面的各种检查,而很少有时间背着药箱走家串户。
我们从不同的媒体中看到很多的宏大叙事,但在这背后我们会忽略文化差异,而当把这种宏大视角去加到非常大量的人群,可能会有些不利的甚至灾难性的后果。那么治理者包括基层治理中,要去更好融入个体化的视角,因为基层社区的治理实际上没有“作业”可以抄,而要结合基层社区地方性的实际才能更加发挥作用,并且充分的尊重基层民众的创新性和自主性。
专题:“疫情下的社区治理·数字化场景”研讨(一)
【研院动态】青年领航学者在2022年杭州市教育系统微型党课大赛暨“共同富裕·青年说”宣讲大赛中获奖!
【数字法治·观点视角】让“共享法庭”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
内容来源 / 郑心鉴
今日编辑 / 辛昊航
责任编辑 / 戴晟昱
城市大脑研究院提供开放研讨平台,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共同探讨。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城市大脑研究院。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