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子:你真正想做的事情,任何时候都不晚|好奇学习社区2022年毕业礼致辞
很荣幸今天站在这里。
我第一次来好奇,就是去年的毕业礼,那个时候坐在台下,听当时两位毕业生的致辞,内心有深深的触动,就像今天在台下的感受一样。我感到你们的眼神清澈坚定,言辞中充满了好奇心、真诚和勇气,这让我觉得你们未来前途不可限量,真正地充满希望。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对好奇有了更多了解,认识了更多同学,看了你们的毕业大戏,也受邀来做过一次分享。我也不断在想,假设我在同样的年龄,有机会接触到类似好奇提供的学习资源,会是什么样子。因为我自己一直是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乖学生,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始终缺乏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也没有机会真正挖掘自己的潜力和兴趣。
因此,当池晓邀请我来做毕业致辞,我非常惶恐,第一时间回复说:我觉得我没有资格来好奇。不过,池晓的说法还是打动了我,他说希望每一届的嘉宾致辞都会有差异性,我想可能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乖学生来这里致辞也是稀缺的吧。于是我想,我可以讲讲我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我来自山东,一个高考大省,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学习唯上,一路也是学霸人设,后来考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要到大学以后,我才逐渐因为阅读、观影、朋友之间的交流,逐渐打破原来的思考体系,重塑价值观。但是这个打碎重建的过程非常漫长,到现在我也不敢说自己真正完成了。就在不久前我在听西南民大张原老师讲山海公开课,我意识到中学时代接受的那套灌输,还残存于潜意识之中,甚至成为身体惯性,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从这个角度看,我很羡慕和欣赏在座的诸位,在更早的时间就有机会接受真正的通识教育,开启真诚的思考,而不是先花大气力学习一套似是而非的理念再抹掉重造。
毕业之后,我进入媒体工作。那时父母很希望我考研,我安慰他们说,我工作两年再去,有了工作经历更有优势。没想到,等我真正再去读书,是十二年以后。
很难有动力回到校园的原因之一是,这十二年里我受到很多滋养,觉得自己一直在成长。我只做过两份工作,先是在新华社一家周刊做文化记者,五年后又转入财新传媒——我认为迄今国内最好、最有公信力的媒体,做文化领域的记者和编辑。我的工作常常是去跟作家、学者、导演、艺术家们打交道,采访、约稿,交流。我常常觉得自己的工作是一个奢侈的特权,有机会在读了我喜欢的书、看了我欣赏的作品之后,去跟创作者们交流,请他们答疑解惑。对方会用几小时的时间,将他们十几年、几十年来的心得全盘托出。这种滋养远比我在学校中的收获更加丰富和深远,也一度让我觉得,不需要再回到书斋,这些鲜活的人和生活才是我更感兴趣的。
2018年,我申请去了英国杜伦大学读社会人类学硕士。选择人类学,也算是某种偶然。但是我后来逐渐意识到它与新闻之间的密切关联。两者都是出于对异文化、异世界、他者的兴趣,出于好奇,希望能更深入了解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差异,进而更好地沟通交流。只是一个聚焦于短期、动态的实践,一个专注于长期、静态的生活。
当初想得很简单,英国硕士只有一年,我只是希望以此换个环境,实现一直以来再读书的愿望,以及弥补知识框架的不足。许多长辈和朋友都在那时问过我,要不干脆读个博士,彻底转型。我当时言之凿凿,坚决不读博士,看过太多人读博士的血泪史了,我才不要进这个大坑。结果,显然人是无法按照规划来生活的,我自告奋勇跳进了这个大坑,现在是博士二年级。今年秋天我要回到剑桥,完成我的博士论文。
现在回看我的这段经历,我有几点体会想与今天的毕业生和同学们分享。
第一,任何一段经历都是有用的。我一点不觉得工作12年之后再回到学生生活是一段弯路或者浪费;恰恰相反,如果不是这十几年工作的积累,我不会在读书这件事上有什么优势,不会明确知道自己想要做的题目。我的硕士和博士论文都与公共知识分子相关,正是因为我这十几年来的工作内容。这些年来的观察、采访、写作、感受,以及与这个群体的交往,都成为我可以做这个题目的优势所在。
我想说的是,大家不必过于担心,大学选什么学科、或者第一份工作做什么才更有前途。实际上无论学术、工作、生活,都不是按照专业名称和标签来区分的。我并没有因为之前做新闻、缺乏人类学背景就变成弱势,恰恰相反,我有着单一学科训练出来的人所不具备的优势。我觉得,任何一段经历,如果你全心投入、认真去做,都会带来收获,而这些收获是相通的、可转化的、跨越标签的。不管你选择什么,只要它是你喜欢的、感兴趣的其中之一,只要你愿意认真对待,总会带来收获。
第二,你真正想做的事情,任何时候都不晚。在我申请到硕士之后,好多同事朋友来祝贺,我听到最常见的一个说法是,羡慕你的勇气,这个年纪还敢去读书。我其实没觉得需要多大勇气。勇敢在于什么呢?重新去背单词考雅思?把自己投入一个非母语的环境?还是放下手头已有的积累重新开始?为什么这些是需要勇气的?我想可能是因为大家通常对社会年龄有一定的假设,二十几岁就应该读书,三十几岁应该专心于事业和家庭。好像如果跳出这种常规顺序,就需要异常的勇气。这显然也是刻板印象,是我们接收的社会规训,实际上没有什么年龄必须做什么事的规则。
我津津乐道的一个例子,就是我在杜伦大学时的一位博士同学,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七十岁了。他是退休之后出于兴趣爱好去读人类学博士,因为怕精力不济选了part-time读,可以用六到七年毕业。去年他已经答辩结束,正打算要不要去读博士后。我还认识一对父女,同时入学了杜伦大学的本科一年级。在他们看来,任何时候回到校园都可以,这关乎自我实现、自我认同,而不是所谓什么年龄该做的事情。
我想用这些例子与大家分享,不要因为自己还对人生有所迷惘就觉得焦虑。我常常听到类似的说法,我都18了或者25了还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人生没有一劳永逸就想清楚的,即便45、65可能都会有这样的困惑。现在做的选择不会是一锤定音的,当你想清楚自己更热爱的事情,任何时候改变都不晚。
第三,不存在所谓最好的选择,我们能做的是把已经选择的做到最好。我读硕士的时候纠结了好久,当时除了杜伦大学,我还有一个offer,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口述史专业,系主任非常欢迎我去,还主动帮我增加了奖学金额度——但再高也不是全奖,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当时提供全奖的英国大学。然后到2020年春季,我已经申请到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和盖茨奖学金,有一天,我突然在想,这是不是证明我当时选对了?假设我选了哥大,是不是就没了去剑桥的机会?认真想过之后,我觉得答案是否定的。我相信自己如果在哥大,在纽约,也会找到我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机会。我会交到另一群朋友,得到另一些老师的启发,开启另一扇门。我觉得在我选择offer的那个节点,不存在说杜伦或者哥大就一定比另一个好。没有所谓的最优选,而是在于你选择之后怎么对待它,怎么把这个已经选定的选择变成最好的。毕竟我们也看过很多例子,即便拿着一手好牌也可以打得稀烂。
我刚刚讲了三点心得,第一,任何一段经历都是有用的;第二,你真正想做的事情,任何时候都不晚;第三,不存在所谓的最优选,我们能做的是把已经选择的做到最好。其实三点都是一个核心意思:不要太焦虑。这个时代太容易让我们焦虑,每天耳闻目睹的消息,都不免让人觉得愤怒或者无力,但是,我们能做的,首先和最重要的,就是面对和建设真实的自我。你们的前路还漫长。我相信,如果可以保持相对从容的心态,你们在好奇学习社区所获得的勇气、真诚、良知、思考力,一定会带你们走得更远。
谢谢大家。
文字:灵子
图片:昕妍
排版:格格
推荐阅读
好奇学习社区
CURIONESTY
好奇学习社区 ,成立于2016年9月,以多种活动形式开展青少年个性化成长项目。我们期望解决学生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提供能让孩子开心、健康成长的个性化学习路径。
联络咨询
好小奇微信
curionesty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