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浚哲:在好奇学习社区的两个月,足以影响我的一生 | 学习者故事

好奇伙伴 CURIONESTY好奇学习社区
2024-09-07

编者按:
浚哲,好奇学习社区间隔年项目成员,曾参加过3期钥匙玩校(好奇教育的旗下的营地教育品牌)的冬夏令营,分别是2020年夏万物复苏,2021年1月心灵奇旅及2022年学院制夏令营2.0。目前就读于深圳国际交流书院(简称深国交)。
在来好奇之前经历的思想斗争
来到好奇学习社区之前,我经历了很多变化和不确定——膝盖手术将近一个月没回学校,落下了不少课程,包括难度骤增的高中数学;坐着轮椅去深圳参加国际学校考试,结果考上了并且决定去就读,这也意味着离开我学习了将近13年的传统公立学校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复杂的思想斗争。尽管只是一个小手术,躺在手术台上昏迷,醒来后钻入骨头的疼痛和生活无法自理的无力感在这几个月内重创了我的精神和肉体。我感到自己不过是一息蜉蝣之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而我的确也是。无意义感席卷在脑海中对应试教育体制地不断质问下发酵,我不想上学,不想考试,不想按部就班地奔赴所谓的前程,看得见的枷锁和牢笼。或许是为了自我欺骗,我告诉自己换个环境会好的,离开这里就会好的,离开重复和压抑,离开机械和形式。事实是,没有什么地方是完美的,自身的目标和信仰缺失所导致的动力不足,是无法简单地通过换个环境解决的。我不停地告诉自己,接下来我只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学习,不断地学习,进入更高的学府,不问原因不问回报地学习,因为原因就是学习本身,新知本身。

/浚哲拍摄的社区一角
现在回看,当时的情绪崩溃不乏有校内学习掉队的因素。我的自尊心不接受的不仅是成绩、排名的一落千丈,更是一种无知的状态——面对题目的大脑空白,一无所知。以前考前不复习是因为,知识都在那里没有什么好复习的;现在的不复习,是因为复习了也一点用处都没有,脑海中甚至没有一个大纲来组织我的思绪,我对知识的理解。这种超出控制范围之外的无力感,想要补救却不知从哪开始的不知所措,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放弃了我自己,我放弃了公立教育于我的可能性。

考上深国交之后的那个月是我关于高中,公立高中最美好的回忆,尽管只是压线考上,但与我考前浑浑噩噩、战略性放弃的态度做对比,早已是喜出望外。4月,整个四月,我读了11本书,不停地摘抄,写随笔;开始写自己的小说,分享给朋友们阅读;准备两场辩论,享受备赛的过程,和辩友们如知己一般长谈;没事就在陶艺教室里泡着做雕塑;向喜欢的人表白,最后亲手结束这场多年的单恋;晚自习时偷偷溜出来,和办公室里的语文、历史老师们唠嗑......我肆无忌惮地上课开小差,不交作业不做作业,坐着轮椅在校园里飙乱逛,这是要转学的人最后的倔强。临走之际,我也对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产生了更多复杂的感情,对于分别,我总是不舍的,悲伤的。可人都要向前看,没有什么是可以永存的。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了。

老师们也没有对我多加限制。说实话,我内心的愧疚也不少,我的科任老师们都曾对我倾注了不少的期望,我的确辜负了这份期望。我有时会猜测在他们眼中,我辜负的,更多的是自己曾可能达到的高度。可那高度,那评判标准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还不太明晰。或许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我早已被这样的结果论的功利主义浸润至深,被驯化为规则下的棋子;又或许是反叛的因子在叫喊,我就是要过不一样的人生,我不要变成他们预期中的那个样子。可他们是谁呢?他们的意见又有多重要呢?我是不是应该先找到自己。
我与钥匙玩校的结缘
好奇学习社区,钥匙玩校,对我而言一直是像个乌托邦一般的存在。小学三四年级时,在妈妈的引荐下接触了埃尔特的创意写作课程——印象深刻的是对卡夫卡《变形记》的仿写训练,其他细节因为“年代久远”,已经不太记得清了。总而言之,妈妈通过公众号了解到了好奇学习社区以及钥匙玩校的夏令营,并向我强烈推荐。每年寒暑假之前,妈妈都在极力推荐今年的活动大纲有多么吸引人。她甚至在我小升初时提出了把我送到好奇读书的想法,这对我来说是太过陌生的,太过出格的——当时的我虽然偏好创新式的教育带来的可能性,却割舍不下传统的、符合所有人期望的循规蹈矩之路——主流认可的保障、可预知的未来、从众的安全感。但我也的确对夏令营很感兴趣,可惜因为其他的旅游安排掺杂着友谊的强烈吸引力——当时的我也更愿意选择稳妥的出游而不是全新的、陌生的新环境——我直到疫情后的暑假才第一次参加了钥匙玩校的夏令营,也就是2020年夏天。那一年我14岁。

写到这里我突然预感到这篇文章会很长很长。可能零零碎碎的想法从来没被组织在一起过,阀门拉开就控制不住了。我不确定这是否适合发表,但我确定这会对我意义深重。好了,不废话了,我们继续说。

在鸡冠山上的9天对我来说是无比放松的。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和自由,让我自己满意的是我没有辜负它——不对手机进行监管,不考勤上课,不强制要求参加的清晨读诗会,不强制关灯睡觉。这份信任对我来说是新鲜的,作为学生,或者说在这里叫做玩伴,我们应当回以尊重,对活动的尊重,对活动组织者的尊重。我喜欢山上的环境——清澈的溪水和聒噪的蝉鸣,早起乳白色的雾和叶尖的露;我喜欢简陋但设备齐全的k歌房,朋友们东拼西凑的鬼屋,桥和木屋的遗址,田野和房屋后方开阔的草地;我喜欢桌游,喜欢动手做投石器、口罩和香皂,喜欢许多没听过名字的运动,喜欢和朋友熬夜看鬼片,喜欢在山上投石子,喜欢念诗。这些杂乱无章的细节在三年后的今天依然让我怀念。

这几天中自然也有不愉快的插曲。摆烂式的社交态度和我一向尖锐的发言习惯,让我和一位营员结下了梁子。记忆里很高很壮,总是笑笑的男生竟然被我一句挖苦给说哭了,我感到无措和愧疚。他调整好情绪后开始了对我的反击和针对,我只能一笑而过,深感挫败——我的表现实在是糟透了。令我重拾信心的,是班布老师的一条信息,我自觉在夏令营过程中和他攀谈不多,他却在消息中流露了对我格外的赞赏和认可。我意外之余又感到受之有愧,可这几年来仍对份认可难以忘怀,感动。的确,我更有好感的是鸡冠山上的这群老师,又或者叫玩伴。和他们的交谈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浅薄,我应该多读书。

图/心灵奇旅冬令营在读本屋
接下来的两次体验我便不再赘述,也是值得细细回味的独家记忆。2021年冬天我最大的收获是读本屋,还有池晓的一统指点——“这整个书架的书都要看”“这个书架的就更不用说了”——大概是这样。扪心自问我没怎么看,十分之一可能都不到,在此深表惭愧。要找借口的话我可以说“没时间”“学业紧”。但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恰恰是觉得时间还很多,很多书可以慢慢看吧。大概也的确是这样的。2022年夏天,去年暑假的学院制则是纯粹的开拓见闻、感受快乐。我遇到了天南海北的朋友,交浅言深,我们坐在一起分享一段有限的时间,无比真诚地交换内心的想法。钥匙玩校对我来说,像是对现实生活的逃离,是一个安静又热闹的庇护所——提供安静的思考空间,又有家一般的温暖和热闹。

于是乎,在我得知我考上深国交之后,8月开学前的4个月如何安排成了最大的问题。我一直想去好奇,去读书,去看电影,去找人聊天,去获得支持——做自己想做的事,去接触新的东西,去真切地体验那些精彩的安排——生死学、戏剧、做事项目……我几乎没有犹豫,答案也是肯定的——我当然要去!事实上,在我和妈妈原来的计划里,又或许是她给我画的饼里,没考上国际学校的话我也会去好奇,只是或许不是短期的停留,又或许是,一切都是无法假设回溯的。中间遇到的阻力来自我的腿,刚丢掉拐杖一周就离家千里(一千四百多公里),我妈很明显不放心。后来在我的说服,和好心的医生的配合之下,她妥协了!我答应她不参与任何体育运动,不参与需要长距离走路的项目。至于我有没有守约……且当有吧。
来好奇学习社区间隔的两个多月
五一假期结束的那一天,5月3号,我来到了好奇。现在想来已经像是垂垂老人在回首往昔,可这只是半年前而已。初到好奇,我脑海中只有两个字——真诚。这里的学生都无与伦比的真诚,纯粹,大部分也无与伦比的善良。这两个月以来我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聊天,随意的、严肃的、声泪俱下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我惊讶于,大家是多么乐意对新同学敞开心扉,第一次聊天就做到了推心置腹,分享烦恼的琐事和个人的经历。我们一起弹琴唱歌,一起在三圣乡漫步聊天,相约滨寿司胡吃海塞,一起点奶茶点外卖,一起学跳舞土嗨……我收获了独一份的友情,每个人之间的链接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真正像家一样的地方,松弛、舒适。每一位同学老师,还有尹姐和八斤,我们都像家人一样。

好奇的内容具有很强的通识性质,但意外地注重对于英语能力的培养。先谈通识,学习计划表的丰富程度是外人看到绝对会惊叹一句的。批判性思维,非暴力沟通,恋爱心理学和冲突食堂,以及我选修的we block项目和文学史里缺失的一角。我最喜欢的是冲突食堂——做菜,做和本国有冲突的地域的菜。我们组的同学都很靠谱而且厨艺高超,我爱他们!在做完的食品的分享问题上,我也遇到了一些沟通问题,运用了非暴力沟通的知识完美解决,在此不做赘述,只是感慨一下知识还是要应用的。恋爱心理学作业空间里的分享、互评氛围也让我念念不忘,“自我披露和双向互动”也不乏为我与每个人直接关系建立如此迅速的重要原因之一。项目选修是合作设计、生产、售卖一件产品,大家做的地毯、棒球帽、奶茶,还有我们的香水都在成果展上大获成功。

而局限性也很明显——缺乏对于数理的重视(这两门也是好奇出勤率最低的活动,据我观察)每个人的学习进度不一所以采用可汗学院这一决定我是很赞同的,但在大家对数理的兴趣不高的情况之下,指望自觉是不实际的,一周仅仅两小时也是不够的,依我之见。发现的乐趣出勤率更低,但我非常喜欢刘阳老师对于相对论和宇宙、量子力学的诠释和理解。我认为好奇的学生应该更多重视,因为不可多得的优秀老师,和科目本身对于人综合素质与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游戏是一个意外的惊喜。江文宇老师对于这门语言背后逻辑的精准把握改变了我对于学习语言的认知。好奇的语言游戏包含三大部分,语言游戏(语法讲解)Singlish(英文歌学习)和战队赛(互相出题做题),以完善的游戏积分体系串联在一起。语法讲解以一种接近语言本质的方式,重新诠释了很多对我来说看似简单的语法概念,对公立学校英语教学中“固定搭配”的概念进行重塑,拒绝死记硬背。即使简单的语法,也有文化和思维方式上的深度。唯一的缺点可能是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不够全面,进度比较扎实,节奏较慢。总体来说,好奇的语言游戏给了我意想不到的启发。最后,运动项目我没有提及的,原因显而易见。但看大家打飞盘是真的能感觉到青春!我很喜欢当观众的感觉。

好奇对阅读和观影的重视是毋庸置疑的。清醒阅读的体验感非常好,我最喜欢的时刻就是早上起床,阳光斜斜地从玻璃窗外洒在客厅,八斤睡在沙发上,我们坐在一起看书。阅读之夜、读书会和电影的分享氛围更是在当下的社会很难找到的,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的——静下心来感受一本书、一部电影,梳理自己的思绪,畅所欲言,无私地分享。两个月不到的时间,我看了21部电影,读了10本书。算不上多,但每一本都历经了用心阅读、分析再与大家分享讨论的过程。

在好奇的另一个收获是一段非凡的、绝妙的、瑕不掩瑜的、务必值得回味的、快乐的、有趣的、收获满满的游学。在此引用一下我的游学总结:

1、一种近乎全新的旅游方式:自己规划行程,同时又有计划外的惊喜和未知
2、一种发散性的逛博物馆思维:将已有的知识与面前的新事物联系起来;查找不懂的词汇并记录;从博物馆中寻找接下来的目的地。
3、一些基本的旅游常识:订机票订火车票的省钱技巧;选位置合适又品质好的国际青旅;仔细检查别丢东西。

4、一种沉浸式的旅游思维:勇敢地体验新事物,探索未知,承担风险,全情投入。

5、享受快乐的时光,因为很短暂。


图/新疆游学
还有很多值得一写的活动,迪试尼——深度城市探索与评估检测的结合、成果展——戏剧表演演讲与主持、singlish公开课——自主筹划的汇报式项目……可惜篇幅有限。

前面的几个段落里,我分享了人际交往、知识学习与应用、和能力提升方面的收获。平心而论,要论在好奇的这两个月有什么收获,不提到另一位同学的名字,是称不上真诚的。但出于对隐私的保护,我们姑且称他为小g。小g同学是我在好奇的最大的收获,准确的说,是我们俩的恋爱关系是我在好奇最大的收获。我今年17岁,他16岁,在传统学校的语境下,有一个词语会专门用来形容发生在青春期的恋爱——“早恋”。在我原来的学校,“男女交往过密”是需要教导主任在开学演讲中反复强调的。好玩的一点是,这个在讲台上承担起发声强调的职责的人,正是我妈,她是我原高中的学生处副主任。我不会对这个词语的概念做出分辨,因为其存在本身就是值得辨析的。事实上,在好奇的语境里,所谓“早恋”是被允许的,创始人池晓先生曾有言“早恋早婚,早生多生”。好奇不仅允许,同时也会设置相应的内容去教我们学会如何爱自己和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某种程度上也是契合国家所倡导的当今生育观的。

对于谈恋爱,我算的上是纸上谈兵的高手。从小学懵懂的少年好感,到中学时代的青涩爱意,我是同学朋友们指教的对象,但自己并没有实战经验。通过书籍与电影、他人的事例、和父母的关系、还有恋爱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我总结出了我对于恋爱的四大认知:一、爱人先爱己;二、给予爱先于索取爱;三、爱是妥协,却不迷失自我;四、爱不只是快乐,更是责任。这样一本正经地列出来显得有些严肃了,但这些句子常常在我的脑海中盘旋,不断提醒着我用心对待一段关系。

青春期的恋爱往往难以走远,正是因为少年还没有形成独立并且相对成熟的人格,没有爱人爱己的能力。没有学会与自己独处、关爱自己的人,也没有权利要求别人来替你爱自己,自然无法在关系中获得正向的反馈。我不好说我有没有这样的能力,但进入到一段认真的关系中,就要对自己和对方负责。我非常幸运能够遇到小g。他是一个温柔又强大的人,绝大部分时候是的。在我焦虑未来的不确定性时,他跟我说“我没怎么看未来,我觉得现在过好了未来就会好”。他的思路总是很直接,带着返璞归真的智慧,让我躁动的心安定下来。我们一起经历了很多美好。我希望我们都能变成更好的人。因为就算不论终点,过程也应该是美好的,值得回味的,要享受每一刻——这是好奇教给我的最重要的一课。

写在最后

在好奇学习社区的这两个月是足以影响我的一生的。

不自我设限,尝试一切未知、挑战一切看似不可能,不害怕失败,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这些是我身上欠缺的“好奇”的品质。我总是过于害怕失败,安于现状,在舒适圈里忧虑重重地挣扎着,徘徊在原地,只能用昔日的成就勉强安慰自己。

在这个称得上是与世隔绝的桃花坞中,有着太多这个繁忙的社会来不及停下来赞赏的品质在生根发芽——刨根问底的好奇心,面面俱到的常识,改变现状的勇气,沉静如海的觉悟。你可以在这里看到教育的本意,不是选拔和竞争,而是培养健全的人格、批判的思维——看到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好奇的每一个人,不论学生还是老师,都有着自己的烦恼、焦虑、惆怅、迷茫和不解,我想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可也是在他们身上,我总能看到蓬勃的生命力,那是向上攀缘的爬山虎有力的油绿色小脚,夜以继日地朝着所爱之物所梦之事一步步奔去,最终汇成满墙不甘的绿。我相信这绿终能爬出一方院落的四面墙壁,蔓延至不可知的远方。

我愿成为这绿里的一枝。

- Read More -

学习本该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

好奇学习社区间隔年成长计划

正在招募中
适合15-20岁青少年
欢迎加入 一起学在真实中




关于好奇学习社区,你可以点击下方图片,或关注“好奇学习社区”公众号、视频号,获取更多信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CURIONESTY好奇学习社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