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形态演变史:40年前就有远程办公,20年前就有数字游民了
工作形态是如何演化的?现代办公形态的演化史是有清晰脉络的。
从传统转变到现代的过程中,政府单位的办公需求最为稳定而明确,因而最早演化出集中办公模式。其中典型形态之一即为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闻名世界的乌菲兹美术馆。
建筑名称:乌菲兹美术馆
兴建时间:1560年
落成时间:1581年
地址: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广场50122号
图源:italymagazine.com
乌菲兹美术馆如今是意大利佛罗伦萨最著名的艺术博物馆之一,这里最初是乔尔乔·瓦萨里受第一代托斯卡纳大公科西莫一世·德·美第奇要求所建立的市政司法机构办公室。正因为这个功能特性,因而被称作Uffizi,中文译作“乌菲兹”,在意大利语中就是“办公室”的意思。
英语“办公室”一词Office亦来源于此。政府因其职能要求,集中办公的历史由来已久,是现代办公形式的最初雏形,也构成商务办公的源头之一。
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大航海时代......从中世纪黑暗时代解放出来的欧洲,迎来了充满活力的新时代。随着地理大发现,新的贸易通道打开,民间贸易得以空前发展,物资的流通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咖啡经由土耳其和维也纳传入伦敦,催生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形态——咖啡馆。
自从帕斯卡·罗西于1654年在伦敦开办了第一间咖啡馆,之后的短短50年间,在17世纪结束之前,伦敦的咖啡馆数量达到了惊人的550间。
咖啡馆这种新生事物提供了轻松的环境,让志同道合的人可以聚在一起。在那个没有报纸杂志的时代,人们来到咖啡馆,谈论政治和时势,讨论艺术和文学,交换想法,一起碰撞思考,常常引发有趣的辩论。
图源:网络
因为人们习惯于聚集在咖啡馆里交流,第一个咖啡馆建立之后的几十年间,咖啡馆逐渐演变出了鲜明的特性——政治家去威斯敏斯特周围的咖啡馆,宗教相关人士聚集在圣保罗大教堂附近,文学创作者属意科文特加登的威尔咖啡馆,生意人则围绕在皇家交易所周围,医生们上巴斯东咖啡馆,乔治咖啡馆里坐满了律师......一篇发表于《经济学人》的文章,将18世纪的伦敦咖啡馆形容为“最早的互联网”。
在咖啡落户英国一百年后,英伦咖啡馆已经形成一个同城信息网络,各行各业人士自发聚会,大家依照兴趣来到相关的主题咖啡馆,和同行及同好者碰面讨论聚会。
其中,希望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能找到自己的生意人,则开始在咖啡馆固定办公。当时伦敦的乔纳森咖啡馆聚集了一群商人,因而店主在墙上张贴了股票和大宗商品价格表。在这间咖啡馆里,有一群常客在1761年成立了一个股票经纪俱乐部,后来发展成为伦敦证券交易所。
咖啡馆事实上催生了现代办公形式的雏形。
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银行、铁路、保险、零售、石油和电报等行业的产业规模和业务复杂性都急剧增加,组织结构变得越来越庞大而复杂,专门为容纳这些机构进行集中作业而建造的办公空间也就应运而生。
1726 年,英国第一次建造了专门用于办公的建筑,是一座三层U 形砖砌建筑,服务对象为当时的英国皇家海军。
图源:网络
集中办公使得集中管理得以实现。当公司认识到集中管理的优点,开始要求员工每天签到;为了方便管理人员监督手下的工作,办公桌被设计为一目了然的开放形式;为了便于巡视,办公桌被整齐规律地放置在宽敞的大空间中。
因为需要考虑大量员工的上班通勤,城市中心区位成为首选。而大空间的建筑需求,加之本来城市中心就相对较高的土地价格,促进了办公建筑形态的演化。当钢材在建筑上得到应用,以及1852年电梯的发明,使得多层办公建筑开始出现。
“远程办公”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火箭专家杰克·尼尔斯于1973年首次提出。
1979年,计算机巨头IBM在硅谷公司的圣特雷莎实验室为了解决总部主机的拥堵问题,将终端机器安装在5位员工的家中,这样员工们既可以在家办公,又解决了公司主机的滞后和拥堵状况,是为最早的远程办公尝试。这次实验的成功使得IBM正式开始在各地办公室推出在家办公计划,让员工自己选择办公形式。
2009年在IBM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显示,IBM在全球173个国家的386 000 名员工中,大约有40%的员工没有实体办公场所,因此节省了5 800 万平方英尺(约合540万平方米)的办公空间,节约成本约20亿美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类硬件设备的性能加强、价格降低,更多企业开始加入到远程办公的行列中来,最终催生了专门为远程办公提供服务的供应商。
图源:blogrope.com
著名的共享办公企业WeWork于2011年4月开始向纽约市的创业人士提供服务。截至2021年,WeWork在全球拥有800多个共享办公场所,包括中国大陆的84处办公空间。
“旅行不是工作需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皮耶特·勒韦尔
发端于16世纪的欧洲集中办公的传统办公形式,经过五百余年的发展,在经历了整个工业时代之后,当互联网时代降临之时,终于开始松动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从办公桌前被解放出来,办公位置和地点已经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从固定工位上离开的专业人士,先是回到家里办公,然后走出卧室聚集到了提供公共服务的共享办公空间,最后,他们背起生产工具踏上了去往远方的路。一种称为“数字游民”的生活方式诞生了。
数字游民代表了一种被新时代赋予全新可能性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真正能够帮助现代人摆脱时间和地理位置束缚的生活解决方案。
数字游民多是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不管是代码工程师还是文字工作者,都因其工作的创造性而形成独特性,因而提升了工作的不可替代性。正是这种不可替代性,才使得他们能够从固定工作地点中被解放出来。数字游民从固定的生活环境中解脱出来,有强烈的聚群需求。一群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各自带有不同文化和背景,相互间没有竞争关系,会天然形成一个彼此赋能的社群。
数字游民(DigitalNomad)
时任日立CEO的牧本次雄先生于1997年首次提出“数字游民(DigitalNomad)”一词,指的是依靠互联网工具而摆脱了地域限制的工作者。二十余年来,数字游民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生产工具的高速发展,从涓滴细流变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Nomadlist.com
来自荷兰的PieterLevels被称为数字游民教父,他一手打造的网站Nomadlist.com旨在帮助全世界的数字游民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工作与生活常住地,打分的指标包括一个地方的消费水平,治安水平,天气状况,空气质量和娱乐指数等。
巴厘岛,来自全世界各地数以千计的数字游民聚集在一起。很多人会选择租住在民居里,或者在公社式的合租院落中生活,时间一般为半年到一年半。
在这段“生活在别处”的日子里,他们聚集在印尼风格院落改造的办公空间工作,参与一些本地的公益项目,带领本地孩子学习英语和编程,组织很多环保或扶贫主题的活动,也会结交一些本地朋友,有些人则热衷于学习本地语言。
图源:hubud.org
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一边通过工作获得收入,一边享受着物价水准差异带来的利差,在彻底的异国风情中活过了自己的一段生命。
从17世纪伦敦咖啡馆中发源的现代办公形式,历经三百多年的演变,全世界的人类“工作形态”的一个轮回即将走完。在不断探索演化的过程中,我们其中的一部分人又重新回到了在咖啡馆中工作的氛围中,跟朋友和伙伴在一起,依靠自我驱动完成工作,摆脱了办公室纪律的束缚,回归到了最初。这样的工作形态已经蓬勃发展起来,并且还在不断壮大。
编后
本文节选自ACDC(安吉创意设计中心)常设展览:《创新机密——环境是如何影响创意的》,该展览即将对外开放。
安吉数字游民公社DNA开放内测至今,已经接待了超过一百位数字游民。大家在一起做了不少事情,给村里办报纸、开电影放映会、集体踏青、聚众健身。点击下方图片链接,围观数字游民们的乡村生活。
安吉创意设计中心(ACDC)致力为创意工作者提供激发创造力的资源和工作空间,将创新力量引入乡村,推动创意设计社区的形成,为中国的乡村发展探索一条全新路径。
开放时间
ACDC暂未对外开放,开放时间请关注本公号
联系电话
0572-5086685
地址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溪龙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