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本投资者必读的书

六禾致谦 2024-04-1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无慢室 Author 彼得张Peter

今天转载的是一篇对经典书作《竞争优势》的感悟之文,也是价值投资征文大赛开卷奖的获奖作品。


书的作者叫布鲁斯·格林沃尔德,对国内读者而言,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是却被纽约时报誉为“华尔街大师中的大师(a guru to Wall Street's gurus)”,是价值投资领域中的权威。


格林沃尔德其实并不是一个投资人,被这样称呼,是因为他身为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明星老师,自1991年在哥伦比亚任教至今的30年,培养了一批投资人学生。每年会有650名学生,学习他关于价值投资的课程。


巴菲特对他也是赞赏有加:“我遇到过很多人,他们把自己投资的成功归功于你的课程。我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两位投资经理中就有一位是你的高徒,托德·库姆斯。我也多次出席过课程,每当看到年轻人有机会向你学习投资时,我就倍感高兴!”


李录在哥伦比亚大学上学时,也正是通过他的课程接触到了价值投资,了解到了巴菲特。


格林沃尔德在2001年的时候,出版了第一本书《价值投资:从格雷厄姆到巴菲特的头号投资法则》,2005年的时候出版了《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均在业内收到了极高的赞誉。


在《竞争优势》这本书中,他运用了十几个经典案例,抽丝剥茧地帮助读者参透领悟竞争中最核心的要素——进入壁垒(即巴菲特所说的护城河)。


包括成本优势、客户锁定、规模经济效益、政府保护、信息优势和局部市场垄断等,都是竞争优势的来源。

 

与波特的《竞争战略》相比,本书的分析框架更简洁和实用。


以下为原文


图:布鲁斯·格林沃尔德


《竞争优势》一书首次出版于2007年,距今已经15年了,然而却丝毫不减其价值。全书结构清晰,逻辑严密。从什么是竞争优势出发,论述了竞争优势的来源和识别方法,进而对于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给出判断,并针对不同竞争优势企业现状,给出不同的战略建议,极具参考价值。


由于其书内容深刻,索引丰富,引发众多思考,需要不断深究,于我而言更多是“教科书”,需要时时重温,因而本文不是“读后感”、更非“书评”,仅为一次重温中挂一漏万的学习。



01 竞争优势与进入壁垒的认识



  • 竞争优势=进入壁垒

何为竞争优势呢?只能从结果看。如Bruce所言,如果某个企业同时符合两个条件(长时间内稳定的市场份额,高额的资本回报率及利润率),那它就是具有竞争优势的。


在没有进入壁垒的情况下,一个行业谁都能进来,如果行业的从业者有任何超额利润,那么新进入者就会参与瓜分整个行业利润,而在位者利润降低,最终所有新旧参与者都只能获得行业平均利润,这个平均利润会基本等于全社会的最低资本回报率(高于其他行业,其他行业参与者就会继续过来瓜分)。


然而竞争优势的判定要求企业一定具有超额利润,从这个角度上,如果没有进入壁垒,就一定没有竞争优势(非B=>非A),即竞争优势为进入壁垒的充分条件。


在具有进入壁垒的情况下,如果某个企业通过某个生意赚了不少钱,难免别人眼红企图抄袭借鉴,但却久试而不可得,为什么呢?是因为该企业具有些别人没有的天赋异禀?或者能做到一些其他人做不到的事?换言之,这就是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B=>A),进入壁垒为竞争优势的充分条件。


因此可以看出,进入壁垒是个行业属性,从他人角度出发;竞争优势是个企业属性,从个体角度出发;虽然角度不同,但说的是一回事。在没有进入壁垒的行业,一定没有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在具有进入壁垒的行业,其证明根据就是行业存在有竞争优势的企业。


  • 等价的作用

“竞争优势”与“进入壁垒”我之前也曾关注,并也曾认为两者具有某种联系,但从未清晰的认识到两者完全等价。究其原因,是“敝帚自珍”的心理倾向出了问题。


因为两者从不同角度出发,进入壁垒是针对别人的,竞争优势是针对自己的,但一旦从自身出发,就容易“想多了”,认为自己看上的企业哪里都有可能好,并且所谓“优势”更偏定性,会更容易调动“系统一”的条件反射,比如下意识的认为技术、品牌、独创性或者核心员工、核心资源等等概念,都有可能够成所谓竞争优势,但如果认识到,自己的竞争优势就是别人的进入壁垒,二者完全等价,于是引入“进入壁垒”的概念,就会更加直观,调动“系统二”的概率更高


因此分析企业的第一步,就是先想想,这生意如果好,别人能不能做?是否能分一杯羹呢?毕竟从相反的方向想,技术可以抄袭、资源可以购买、管理能够学习、员工能够挖走,有什么是不能复制的么?正如巴菲特所说的“给我足够的钱干这个事,我能伤着这个企业么”,就是这个道理。


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定量分析两个标准(1.资本回报和利润率,2.市场份额),就更容易做出判断,接下来才是具体分析竞争优势的来源等等。


  • 假的优势与壁垒

要注意,这里讨论的是具有利润吸引力的结构性进入壁垒,构成了跟竞争优势一体两面的战略意义,但在应用中经常会犯错误。


比如错误一,不赚钱的假“壁垒”。进入壁垒有一个情况,是仅仅“难以进入”而已,并非企业“积极进入”。比如自然垄断行业,中国铁总,不能说没有进入壁垒(需求侧政府特许经营),但受到价格管制,从业者也是吃苦微利,不具备我们所谓的竞争优势(缺乏资本回报和利润证明);


比如错误二,差异化的假“优势”。在我们的分析框架下,任何所谓的“品牌”、“认知”、“差异化”统统没有任何意义。比如奔驰汽车,不能说没有品牌、没有差异化了吧?感觉上,跟传统印象中“打火机”、“曲别针”等行业的“大路货”明显不同,但看看资本回报率和市场份额的数据就知道,实际经营处境与“大路货”基本一样。


虽然打火机没有差异化,而奔驰车有差异化,但因为新进入者也可以通过差异化的产品、自己的品牌来竞争,因而汽车行业也会沦为与打火机行业一样的,走到全行业回归平均利润,平均利润回归最低资本成本的道路。究其原因,核心还是在于没有进入壁垒。


从这个角度而言,如果奔驰、宝马的品牌文化、用户心智都不足以保证其取得超额利润,那现在“造车新势力”的如火如荼,未来又能如何呢?即使说谁能在长远中取得成功,也一定是具备了某种科技消费属性,因为更像“苹果”,而不是更像“奔驰”,但这条路也绝非易事。



02 关于竞争优势的特点



(一)特征一:“局部性”


  • 局部性市场的特性


Bruce所言,所谓的竞争优势,有个最大的特点属性,就是“局部性”,没有哪种竞争优势是放之四海皆准的。这个局部性的特点,如前面《Peter Thiel谈竞争战略》中所写的,即为Peter提出的“小市场”和“垄断”概念,道理相同。


而这个所谓的“局部”或“小”,在实践中有不同角度。有一些局部来自于地理位置,另一些局部来自于产品线或服务品类。


1、比如沃尔玛的局部优势,通过垄断一个地区,通过配送的高效率、广告的低分摊成本、管理人员的控制半径,能够更高效的运营,持续稳定的获取超额利润;


2、比如库而斯啤酒的局部优势,也是通过垄断一个地区,通过提高配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通过密集的渠道和更低的分摊成本,扩大了规模经济优势;


3、比如初期微软的局部优势,来自于专注的系统软件领域,绝对垄断的市场份额,从而不仅能维持高额利润,也能为浏览器、办公软件等相关市场的扩张奠定基础;


4、比如英特尔的局部优势,专注于处理器芯片的单一品类,凭借比AMD更高的市场份额、更大的销售收入,导致即使面临摩尔定律的高研发投入,也能持续不断的保持规模经济效应,战胜相关对手;


此外,在2021年4月“第十三届哥伦比亚中国商业大会”上,Bruce在与李录先生的对话中,更谈到了局部优势在服务业的体现。Bruce所言,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服务业往往会占据经济主流地位,而相对于传统农业、工业,服务业本身具有更明显的“局部性”特征。


比如美国的汽车工业一度冠绝全国,而随着全球性贸易市场的形成,市场的扩大反而引来了日本“物美价廉”竞争对手,局部优势不复存在。而在服务业中就更是如此,往往市场需求在局部、提供服务在局部、消费者消费也在局部,一切都是围绕局部市场而进行,会出现一些局部市场的垄断小巨头,让巨无霸企业看着干着急也没办法。


  • 局部性市场的风险


由于竞争优势具有局部性的特性,势必会带来随之而来的风险,也就是市场扩张的风险。比如上世纪80、90年代的美国汽车工业,就是全球化的市场扩张,打破了福特、凯迪拉克的竞争优势;比如库尔斯啤酒的异地扩张,战线拉长导致成本急剧上升,最终败在百威啤酒阵下;比如飞利浦的光盘制造业务,正因为市场的急剧扩张,所以养活了众多同质化竞争对手,消灭了短暂的规模经济效益……


因此,从投资标的选择的角度,要能识别“垄断”的特征,更要关注市场增长打破局部垄断的风险。特别是目前言必称增长的时代,这个认知给了我们足够的清醒,只有护城河保护下的增长,才是有意义的“真增长”。


(二)特征二:“有限性”


《基业长青》中描述的不可战胜的公司,至今还有几个?过去财富500强中的前十名,二十年后依旧在榜的仍有几个?可见商业世界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任何坚不可摧的护城河,都有消失殆尽的一天,这也是竞争优势的“有限性”,其来源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是时间。


如果在一个地区性的饮料消费市场,占据20%以上的市场份额才能获得足够的经济可行性的行业,如果行业内市场份额的换手率平均每年1%,也就意味着在位者的“垄断”护城河有效期最多是20年。


前提是如果没有其他市场因素的扰动的话,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商业竞争一旦出现转机往往是多种因素并存,比如世嘉游戏机对于任天堂市场份额的侵占,就是技术进步、内容领先,再叠加上下游配合,依靠双边市场网络效应成功争取了一席之地。


第二是技术。


这个因素更为重要。一类是较为缓和的进步,比如规模效应依托于高额的一次性资本投入,但技术的进步使得包括固定资产在内的投入大幅减少,显著降低的竞争者的“进入门槛”。另一类更极端,技术的进步整体颠覆了前述所有商业模式和所谓的“竞争优势”。


1、比如飞利浦的光盘业务,其固定设备的投入随着技术进步而更新换代,技术进步因素使得新入行的竞争对手反而更加具有“年份效应”的竞争优势;


2、比如客户锁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客户的习惯和转换成本,而客户习惯的打破最有可能来自更新、更好的产品体验,以及降低了的产品价格,就像任天堂专注在8位游戏机的垄断地位时,世嘉的16位机已经上市;


3、比如诺基亚在手机市场的龙头地位似乎无可替代,但4G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人类带进了智能手机社会,从而进入了苹果的时代;


因此,需要认识到,任何竞争优势都是有限的,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时间内的竞争优势。而我们不仅需要明确认识到竞争优势的来源,更要警惕技术进步在长期中对其的影响。特别在智能化发展的时代,似乎科技才是重要的竞争优势,但科技技术的重要特征就是“不断发展”,这会带来基于技术进步的实质性风险。这也是巴菲特对于科技企业不断强调过的判断。



03 关于案例分析引申



商业理论是个实践科学,凡属该领域的学习,都不能从书斋得来,都要在实践中学习,从实践中来,最终回到实践中去。


《竞争优势》一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其不仅提炼总结了实用性极强的战略分析方法,更在于描述了大量的商业案例,无异于理论结合实践的巨大宝藏。


但由于每一个案例都涉及复杂的商业背景、难以从一本书中摸清,但的确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可以随着这些案例的历史,进一步观察其未来发展,或者把其他商业案例统一在书中的分析框架中,以试图指导实践。


因而结合书中的案例,能够引申出很多有趣的问题,我也还没有答案,准备进一步找寻,不过问题的提出,也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关于制造业的“先发优势”


飞利浦在1980年前后希望依靠制造光盘获利,面对三个问题:行业标准不一致,生产成本与价格问题,如何保护先发优势问题。1982年开始和索尼联合生产光盘,但制造业的优势丧失在市场扩大太快,且没有专利保护。这个案例中Bruce曾提到,制造业企业的所谓“先发优势”是个迷思,往往都是无法保持的,特别是所谓“制定标准”,在制造业中一般都没有好结果。


我不禁想,如果制造业的先发优势没法保持,那怎么解释英特尔制造CPU芯片呢?怎么解释苹果制造手机呢?甚至书中的案例,怎么解释思科制造路由器的先法优势呢?甚至宝丽来制造一次性相机的先发优势呢?如果“制定标准”往往没有好结果,那商业流行的“一流企业设定标准”的说法只是未经推敲么?明显如安卓、高通这种“设定标准”的企业,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啊?


我想这种差异的来源并非所谓“低端制造”和“高端制造”的差别,更本质的,来自于企业是否具有我们框架下的“竞争优势”。


在传统低端生产制造业中,领先的企业往往并没有竞争优势。先发者的优势体现在可变成本更低(学习曲线),但后发者的优势体现在制造设备技术进步而重置成本更低(年份效应)。


所有制造业的先发者都面临这个困境,要么可变成本巨大,则没有制造规模优势,要么固定成本巨大,则没有学习曲线的优势。究其原因,问题不在于“先发”,不在于“制造”,而在于没有竞争优势的保护


上述的飞利浦光盘制造业务,不考虑数码产品的技术进步作用,单指光盘业务也没有任何核心技术的专利保护(技术来源于MIT的公开成果),由此陷入了“学习曲线”和“年份效应”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中。


而所有的例外都是高端制造业,所谓的高端不因为技术本身而高端,而在于具有了竞争优势的保护作用。


1、例如软件制造也是制造,巨头之所依成功,是因为一次性投入成本巨大,但新入者并没有年份效应,因为一次性成本是开发性质,主要是人力劳动,而不是依托于技术进步的制造业生产线,因此并不会越往后投入越便宜,反而核心开发人员越来越贵;(规模经济和客户锁定形成了竞争优势)


2、例如芯片制造也是制造,英特尔这种制造企业,一方面摩尔定律的存在导致后来者不可能有固定资产的成本优势,要么因为下一代设备在科技含量上只有更高,价格只有更贵,要么是因为不管是谁都需要重新再换,本质上他的一次性投资基本是集中于技术研发的投入;另一方面巨大的客户锁定,不管成本有啥差别,英特尔的有效单位成本都更低;(规模经济和客户锁定形成了竞争优势)


3、例如路由器制造也是制造,思科生产路由器的案例,一方面思科有规模经济优势,因为固定成本偏向研发支出,第二是具有客户锁定效应,特别出初期路由器具备软件硬件一体化的特点,其中还涉及众多与客户沟通、装配、服务等增强用户粘性的过程;(规模经济和客户锁定形成了竞争优势)


4、例如一次性相机也是制造,宝丽来的一次性相机并没有太高的科技含量,同时也没有巨大的投入和制定标准的问题,就是自己生产,供给端有专利保护和规模经济的效应,需求有一点点用户锁定,依旧没有死在竞争当中(却死在了技术进步的数码相机领域)(只有较弱的专利保护和较弱的客户锁定形成的竞争优势)


(二)关于企业发展中的“协同作用”


Bruce曾提到,企业发展中的“协同作用”是个虚幻的概念,支持了无数无效的并购存在,我深以为然。是否具有协同,主要还是看相关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与协同本身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并购标的是上下游的企业关系,能从并购中获得什么呢?如果上游企业具有竞争优势,凭什么便宜卖给集团内的下游?如果下游企业具有竞争优势,凭什么只从上游的关联方采购,完全可以公开从所有上游企业采购啊?如果两者都有竞争优势,那你能买到么?能买到支付的溢价,能够赚回么?因而基于上下游的企业并购发挥所谓的协同优势,我认为基本也是虚幻的。


如果并购标的不是上下游,而是基于同一批客户的其他相关需求,协同效应发生在哪里呢?如果吉列剃须刀并购了卖洗面奶的,你指望吉列的忠实客户可以更换洗面奶品牌么?如果可口可乐买了其他连锁餐厅,可口可口的消费者就会更多光顾么?


更进一步,平安集团同时拥有银行和保险公司,即使企业与平安银行建立了合作,就会让所有员工去平安买保险么?如果客户真买了也是因为保险本身价格、条款的相关优势,那所谓的协同价值体现在哪里呢?平安多年来凭借“综合金融”的优势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更多是由于市场发展和高效运营的结果,还是所谓协同效应发挥了战略优势?值得思考。


这里的特殊情况,发生的更加微妙。在于既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开拓相关“空白”市场时的情况,比如早期的微软利用在系统软件领域遥遥领先的竞争优势,顺利打开了浏览器和应用办公软件的市场,其他对手根本难以竞争。


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我想核心原因在于两点,第一是两项业务彼此存在有机的联系,更重要的是第二点,其中一项(系统软件)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基本完全垄断。


(三)关于苹果的历史与未来


《竞争战略》该书出版于2007年,其中涉及的苹果案例主要是围绕苹果电脑展开,非常有意思。


如果只看苹果计算机领域,基本面对英特尔+微软的联合体竞争过程是完败。首先进行一下回顾:


第一阶段,IBM推出个人计算机之后(1981)开始,苹果推出Mac个人电脑(1984),之后由于行业的发展和苹果电脑的独特性,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市场份额最好约为全球个人计算机10%(1990前后)。


第二阶段,因为个人电脑整机领域没有任何竞争优势,苹果电脑每况愈下(94年之前增速下降收入增长)(1990-2000)。


第三阶段,乔布斯回归后(1997),苹果接受Office(2001),之后应用英特尔处理器(2005-2020)。


第四阶段(2020至今)苹果自研M1处理器芯片,拭目以待。


书中所述,在个人计算机的产业链相关环节中,整机厂商没有任何竞争优势可言,整个产业链唯二具有竞争优势的环节在于系统软件和处理器,并且马太效应极强。


因此,所有整机厂商的具体战略,只能开放于英特尔/微软联合体的合作,专注于自身运营效率的提高,赚点辛苦钱,别无他法。不出所料,苹果电脑也从2001年和2005年开始,做了“正确的事”,重新拥抱了微软和英特尔。


然而,苹果凭借智能手机的发展,开拓了新时代,保持了电脑领域的“生存”,并不断试图发展,且从2020年开始应用基于ARM架构的自研芯片,结束了与英特尔长达15年的合作。


这里涉及两个有趣的战略问题,我根本无从判断,但非常关键,也是最好的案例教科书。


第一是对于处理器。微软+英特尔的联合体,在个人计算机开始发展的40年内,都维持了遥遥领先的位置,直到目前也没有对手。苹果电脑是否能凭借重启自研芯片的道路,打破这一僵局?如果僵局打破,对苹果是否有经济上的可行性呢?对苹果电脑是否有经济上的可行性呢?投入的研发,如果把计算机领域看成个单独的主体,其是否具有超越的可能性,还是由手机补贴了发展呢?


或者本来就应该由手机补贴,因为苹果的发展战略已经不是产品而是整个生态,不能分开?如果苹果顺利完成了超越,打入芯片自产成为闭环,那么战略意义的角度,“生态系统”的战略优势就是打破英特尔微软持续了40年的护城河的新的案例(仅在个人计算机领域)。


第二是对于芯片生产。苹果的芯片是由台积电代工,而英特尔的芯片是自身工厂生产。传统意义上说,生产的外包在对于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无疑是正确选择,但对于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企业,则见仁见智,作用并不是特别明显(上文已述),但随着芯片制造节点已经推进到5nm,如果未来进步放缓,加上彼此各自的学习效应,其自产和外包的效果,就变得更加复杂,我们拭目以待。



04 后话



其实书中具有更多有意思的案例,和可以分析类比的“试验田”,值得持续不断的学习和思考。


比如客户锁定效应对于to B和to C的差别,比如软硬一体化的产品对于替换成本的思考等等……都值得我们不断发掘,不断摸索,反复思考,隔一段时间再回来比较。


商业领域的研究,都很难有“终局”。因此最好的“教科书”,不正是能“带进门”的那本么?


往 期 推 荐

 关于留存收益和资本支出的思考

 从微观中汲取力量 对知识诚实 巴菲特的1962年 致敬芒格,智者仁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