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是农村幼师 | 那些与家长“斗智斗勇”的日子

曾羽琴 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 2023-02-22


+ + + +

2015年9月,刚从大学毕业的我,怀揣着对幼教事业的满腔热情和抱负,进入了衡阳市石鼓区的教师队伍,来到了位于松木乡青石村的一所幼儿园工作。这一天,我成了小班18名宝贝的妈妈,同时也开始了与家长们 “斗智斗勇”的生活。

01

初出茅庐的小年轻

作为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在村里的爷爷奶奶眼里是不太被信任的。用他们的话来说:“刚毕业的学生,哪里会照顾孩子咯。”在开学的前半期,家长们对我一直保持着怀疑的态度,并在行动上和语言上表露了出来,比如当着我的面议论我年轻没经验,有事优先和保育老师说……说不委屈是不可能的,这种专业不被信任的感觉糟糕透了,仿佛四年的书都白读了,情绪也低迷过,但推己及人也能理解,毕竟刚参加工作的老师是缺乏经验的,在工作中必然会有让家长觉得不够妥帖的地方。要想改变家长的想法,只能多听、多看、多学,和家长熟悉起来,让家长感受到自己的专业性。


通过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放学时与家长的持续性沟通(方言的学习功不可没),我在当年的期末家长会后收获了“这个老师看着年轻,其实还不错”的评价,5年过去,现在再有新生入学,老生家长们都会说上一句:“这个老师教的好,对人又有耐心,你就放心把孩子放这里吧。”

+ + + +


02

普通话与方言的无障碍切换

也许很多进入农村幼儿园的老师都会碰上这个难题:作为一个外地人,生活在这个大家还不习惯也不太会讲普通话的村子里,面对着一大群来接送孩子的爷爷奶奶们,在开学初期我是焦虑又无助的。因为语言沟通有障碍,我经常听不懂家长和孩子们在说什么,还需要靠作为本地人的保育老师帮忙翻译,老人家们似乎也并不打算为我这个外地老师改变日常交流方式,这给我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山不来就我,我就去就山。于是每天下班后,我就和当地人聊天,学习青石当地的方言,半个月后,我已能用不太流利的方言和前来接送孩子的爷爷奶奶进行交流,实在有无法用方言表达的话时,我便自由切换到普通话模式。同时,我更注重对孩子们普通话的培养,有时为了让孩子们理解相应的词意,还会用自己不太标准的方言进行解释,时常得到孩子们的笑评:“老师,你为什么说我们这边的话,好好笑啊。”但在我的鼓励和引导下,孩子们回到家中也会习惯性地和父母用普通话交谈,爷爷奶奶们也会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和学校的老师们交流了。


+ + + +

03

写还是不写,这是一个问题

小班的时候,似乎小朋友们吃好睡好玩好,回到家能唱能跳开开心心,老师就是成功的。但这种短暂的平静很快被打破,中班开学一个月后,陆续有爷爷奶奶提问:“为什么上中班了还不教写字?那个某某幼儿园小班就开始教了,隔壁小孩都写完一个本子了,我们家的啥也不会。”一开始,我会耐心又温柔地回答:“现在还不能写字呢,孩子的手指头都没发育好,写早了以后容易变形。”又或者是:“这样做反而是害了孩子,到了能写字的年龄自然会让小朋友写的,现在会写几个字也不能代表什么。”私下里,我也会和同事们吐槽,觉得小朋友从不会说话到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从懵懵懂懂变得古灵精怪,从依赖家人和老师到生活独立自理,都是他们的进步和成长,怎么到了家长的眼中就是什么也没学会?难道没有老师的引领,这些孩子天生能说会道,能唱会跳不成?很显然,家长们对我的回答并不买账,即使当时被说服了,转过头来让孩子学写字的念头反而越发强烈,甚至有家长因此转学。

写还是不写呢?这是一个问题。顶着这样的压力,我们班再次召开家长会,会上,我将一些提前进入书写状态的幼儿后期情况展示给家长看,并点明提前小学化的危害。同时跟家长们分享了这一年多来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引导家长从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力、表达能力、接受能力、专注度和倾听等方面去看待孩子的变化,而不是单纯的以认识或会写几个字为标准。并明确表示,大班我们会依据指南精神开展20以内加减法的教学,也会适当教一些汉字,以此来安家长的心。写字风波就此告一段落。

+ + + +

04

幼小衔接,任重道远

暴风雨前的宁静总是短暂的,很快,这一届孩子毕业了。严禁小学化的工作也开展得红红火火,我们的教学越发正规化,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的两届毕业生,再未接触过诸如拼音、100以内加减法、和大量的书写练习。由于小学的教学进度较快,农村家长教育意识薄弱,孩子们上小学后跟不上课程。家长们把这一情况归罪于幼儿园,认为是为老师没有教导致的。家长们也以他们独有的方式进行反抗:不教就转学!园所和老师们的口碑前所未有的差,家长和老师的矛盾一触即发。说是家长和老师的矛盾其实并不准确,更多的是幼小衔接工作的不到位。家长和老师互相抱怨的同时,我也在心里问过自己,难道我们严格遵守正确的学前教育观错了吗?我们一心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错了吗?明知道小学化的危害,还要为了留住生源这样做吗?教了违背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教孩子确实学的艰难,我们眼中聪明可爱的孩子被评价为学习最差,作为老师,听了心里是很难受的。

今年我们班又要面临毕业了,经过反思,我们认为以前对小学化的理解太过片面,小学化不是说不能教某些知识,而是不能用小学化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从2020年秋季开始,我们决定引导孩子在阅读中萌发初步的书写意愿,通过观察和注意周围环境中的文字信息,逐步积累初步的书面语言知识,学习握笔、涂画和书写的基本方法。孩子们的兴趣很浓,也更爱阅读了。方法似乎初见成效,但结果到底如何,也未可知,大的环境是现在的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只能多多向家长们传达正确的教育观念,一方面竭尽所能让孩子们进行趣味学习和练习,来调和家长与学校、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幼小衔接,任重道远。相信这也是许多农村幼儿园教师正在面临的难题,我期待能有有效的解决途径出现。我也将继续扎根在这片土壤,为幼儿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 + + +


征稿启事



亲爱的农村幼儿园教师: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农村学前教育被当地乡土文化滋养着,有着各自的特点。作为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你们,有着自己的教育智慧,有独特的与孩子相处的方式。此次征稿旨在通过你们自己的讲述,发现你们的教育智慧,让其他幼教工作者看到你们的“好”,欣赏你们的“好”,激发更多人都来创造“好”。


这种讲述,是由你们自己发出的真实表达,它可以是一个教育故事、一段保教活动场景、一个创意小制作、一项小妙招等,它可以用一段文字、一组图片、一个小视频等来表达,也可以是以上几种形式的组合;就像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样,我们鼓励你们多种形式的表达。当然,形式是为了内容服务的,我们不追求花哨的形式,而是希望你们选择适合的形式,真正讲出自己在保教工作中面临的困惑,以及面对这些困难时的挣扎、坚持和智慧。


特别说明: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有报纸、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客户端、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微信公众号四个发稿平台。来稿将酌情通过不同平台进行传播,请务必留下联系方式。


来稿请发:jybxqbj@163.com,请注明“我是农村幼师”征稿。


相关阅读:

我是农村幼师 | 痛着,快乐着,坚守着

我是农村幼师 | 20天跑遍30个屯去家访

我是农村幼师 | 一个孩子都不能落下

我是农村幼师 | 农村园教师的这些创意,有没有惊艳到你?

农村园教师队伍建设系列报道①|农村幼师短缺难题何解

农村园教师队伍建设系列报道②|农村幼师待遇如何提高

农村园教师队伍建设系列报道③|农村幼师如何实现专业发展

摄影|马金友

责编|田   玉

长按上方二维码或指纹识别关注我们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