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父子作品集:徐邦达书法集、徐书城篆刻集
点击图片深度阅读:思微室颜真卿研究:
做学问不仅要“疑古”,还要“审慎”
点击图片深度阅读:白隐 禅画的世界
日本佛教史上一位伟大的禅师
▲徐邦达、徐书城父子合影
这是鉴定大家徐邦达先生及其长子徐书城先生的作品首次合集出版。徐邦达(1911—2012),字孚尹,号李庵,又号心远生,晚号蠖叟。画家、书法家、诗人。原籍浙江海宁,生于上海。家中富收藏,幼年即雅好临仿先贤名迹,早年曾从苏州老画师李醉石学习绘画,而后相继入著名书画鉴定家赵时㭎、吴湖帆之门,而立之年以善于鉴定和创作诗书画知名于江南。1950年任职于国家文物局文物处。1955年转至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代书画鉴定研究工作。著有《古书画鉴定概论》《古书画伪讹考辨》《古书画过眼要录》《中国绘画史图录》等,故宫博物院将其著作汇集为《徐邦达集》。
▲徐邦达先生
徐邦达先生一生以书画鉴定闻名于世,被业界尊称为“鉴定泰斗”。他同时也是画家、书法家和诗人。在他创作的艺术作品中,书法作品的数量最多。此次出版的《徐邦达书法集》,一共收录31幅毛笔书法和37幅硬笔书法作品。毛笔书法为徐书城先生几十年的珍藏,大部分为自作诗词;硬笔书法是徐邦达先生与至交周汝昌先生的往来信件,内容多为诗词唱和。
先生的书法最早从柳公权入手,但稍后为了锻炼鉴别能力的临摹,使他学习的范围十分广泛,从早年临画的款题考察,其晋唐小楷、汉隶八分与宋元行书,均颇得古人神韵。其自成一家的行书,行中带草,体圆用方,极尽笔法变态,又饶于字外情韵。花甲之后,积多年的体悟和实践,在出入米氏并广泛采择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创造了自家格制,散发出自家精神。
▲瞻仰毛主席纪念堂落成,敬赋
▲调《清平乐》
《徐邦达书法集》所收作品多数未曾出版,时间跨度长,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兼有,这在以往出版的先生书法作品集中是不曾有的。同时,也向读者展示了先生被鉴定大名所掩的书法和诗词造诣。
▲鹧鸪天
▲庆春泽
徐书城,字守之,号东斋。祖籍浙江海宁,1932年生于上海。徐邦达先生之子。自幼学习绘画、篆刻和昆曲。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语系和北京大学历史系(肄业)。1958年起任职于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和北京京剧团,从事舞台美术工作。1980年调至中国艺术研究院,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员,曾兼任故宫博物院古书画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从青年时就有志于从事中国画和中国美术史及美学研究,发表相关研究论文一百余篇,出版研究专著及译著十余部,以及《徐书城画集》《徐书城文集》。
徐书城以治美术史和美学闻名于学界,而早年在书画篆刻方面的造诣却鲜为人知。他幼时拜篆刻艺术大师陈巨来为师,陈先生在《安持人物琐忆》中关于徐邦达的章节中称:“其子书城十三岁时即拜余为师,毫无报酬,而当时成为余学生中唯一佳才。”陈巨来晚年把珍藏了三十多年的徐书城所画《晚节图》赠予徐邦达,题款曰:“此哲嗣书城十四岁所作,颇有萧萧凌风之意,今日稚者少者视之瞠乎后已。”可见陈巨来先生对徐书城艺术才能的肯定。
徐书城家学渊源,于篆刻之道有天赋,眼准,手准,心灵美,悟性高,于是拜师不出数年,乃成师父助手。陈巨来先生于应接不暇之时往往嘱徐书城代劳,初凿成规后,再拿去修饰乃成。徐邦达先生画作落款用印,如“徐邦达画”“蠖叟”“孚尹”“李庵”等,均出自徐书城之手。用过徐书城所刻名章的还有陈巨来、应野平、张大壮、陈定山、吴子琛、张珩、王己千等。其时求刻者众多,徐书城户限为穿。可是好景不长,大约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期,徐书城二十六七岁,就不再奏刀了,注意力转移到了舞台美术和美术研究上。徐邦达先生曾经对爱子的众多篆刻作品表示赞赏,一直在自己的书画作品中使用其篆刻的印章,同时也非常支持儿子做学术研究。
《徐书城篆刻集》收录自刻印、为家人治印、为友人治印、闲章等印蜕,以及印面、边款、原石成套作品,收藏印石,陈巨来篆刻作品纪念,在同时期书画作品中的运用等内容,展现了陈巨来先生当时学生中的“唯一佳才”精湛的篆刻艺术。
| 内页欣赏 |
| 购买链接 |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 购买本书)
《徐氏父子作品集:徐邦达书法集、徐书城篆刻集》
徐邦达 徐书城 著 来建政 编
2021年2月
西泠印社出版社
16开
定价 180元
售价 13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