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宗刚 || 《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学》序

李宗刚 山师散文专栏
2024-09-09

编者按:2019年,孙秋英老师加盟《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她注重学术期刊编辑学的理论探索,并出版了《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学》一书。本公众号特将李宗刚撰写的《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学·序》推送出来,以便于读者了解山师学报编辑部在编辑学者化方面的可贵尝试。



《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学》序


李宗刚


新时期以来,有关学术期刊编辑理论的探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学术期刊还专门开辟了编辑学栏目,把学术期刊编辑理论的探讨放在与其他学科研究同等重要的位置。这对繁荣学术期刊理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孙秋英同志撰写的《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学》便具有了别样的价值和意义。孙秋英同志曾就职于软科学研究所、图书馆和教务处,2019年7月调入《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她到编辑部后,除了承担较为繁重的办公室工作,还倾心致力于编辑工作,认真编校稿子、精心核对引文。她能够敏锐地把握政治方向,显示出非凡的编辑天赋。这对我们这个仅仅拥有6个人的编辑队伍而言,无疑增加了一个对外既能拓展工作、对内又能从事编校工作的“多面手”,对我们而言可谓意外的惊喜。在我担任主编8年多的时间里,编辑部仅有4人,可以说每个人都当成两个人使用——与兄弟院校文科学报编辑部拥有八九个人相比,我们的工作量简直翻倍。孙秋英同志的加盟,则初步改变了这种被动的局面。为了更好地跟踪最新学术期刊编辑前沿理论,作为编辑,我们除了编好稿子,还得跳出编辑这一行当的“三界外”,对自我的编辑实践有一个透彻的理性认知,从而反过来促进编辑实践循着健康的轨道前行。有赖于此,当孙秋英同志在紧张的编辑实践中开始研究编辑理论、提炼自我编辑实践的感悟时,我便认定她走上了一条提升自我编辑理论水平的通衢。孙秋英同志虽然从事编辑工作时间不久,但在她的心中早就埋下了崇尚学术的种子。来到编辑部之后,她那颗蛰伏了许久的学术种子终于迎来春天,找到肥沃的土壤,并由此开始了发芽与成长历程。

作为一个拥有60多年历史的学报编辑部,一代代编辑都始终秉承着学术至上的理念,认真编刊,精心撰文,潜心研究,由此形成了编辑学者化的传统。这种传统,在新世纪之后,尤其是在近9年的时间里,得到了进一步的滋润与发展。像孙昕光编审便在从事编辑工作10年后出版了《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学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其他编辑也在紧张的编辑工作之余,撰写了一系列编辑理论方面的论文。尤其令人欣慰的是,我们除了完成繁重的编辑工作,还启动了《〈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文粹书系》这一浩大工程。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套四卷本的文粹书系工程(《多维视阈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的探索与建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运行》《教育学心理学新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正是徜徉在这一浓郁的学术氛围里,孙秋英同志来到编辑部伊始,便一下子唤回了学术感觉,由此开始了别有意义的人生跋涉历程。

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孙秋英同志对编辑工作可谓到了入迷的程度。从基础的工作做起,她虚心向编辑同行学习,在编辑实践中苦苦探求。正是基于这一点,我开始对她有了新的认识。这使我真切地意识到,一个优秀的编辑开始了成长之路——因为说到底,任何一个人的学问都是在实践中学来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像我近年来断断续续地写了多篇关于编辑学方面的文章,也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但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孙秋英同志的学术萌芽自从在编辑学这一肥沃的土壤上扎根之后,像拔节而起的高粱,竟然到了“疯长”的程度。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半年多的辛勤耕耘,她的这部学术期刊编辑学著作终于就要出版了。这部书稿共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学术期刊编辑理论,中编为学术期刊编辑实务,下编为学术论文写作实践,最后附录部分则是与学术期刊编辑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

从学术期刊编辑理论来看,学术期刊编辑具有其自身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又大都被历史现象给遮蔽了。严格说来,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优秀的编辑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作者的学术生产,对其学术成果能否实现其社会价值和意义的最大化具有直接的影响。从这样的意义上说,编辑并不是一个等着人们找上门来的“化妆师”,而是一个具有一双慧眼和点石成金的金手指的伯乐。正是这种伯乐式的编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有些编辑编发的稿子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反响,而有些编辑编发的稿子反响寥落。因此,进一步明确学术期刊的性质和特点,厘定编辑的职责和素养,便不再是泛泛而谈,而是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常人眼里,学术期刊刊登出来的论文赢得的所有荣光似乎都属于作者,而编辑则似乎被彻底地排除在外了。其实,这种认识是极其偏颇的。我们且不说编辑在作者的论文写作过程中是否参与了其生产的全过程,单就其论文提交编辑部后的几大关口而言,便是极其严峻的考验。作者与编辑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作者更关注如何顺畅地表达自我的情思,而编辑则更关注如何使这种自由的情思表达符合有关规范。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个人行为的写作,自然可以酣畅淋漓地沉醉于自我的表达,但这种表达是否对社会具有积极的效能,显然成为编辑必须要绷紧的一个弦。所谓的政治关、语言关、标点符号关、引文准确关、热点问题把握关等,都是学术期刊编辑极其重要的关口。编辑正是这重要关口的把关人。事实也的确如此,经过编辑再三订正的论文以靓丽的姿态横空出世,其既有的诸多瑕疵早已被编辑的浓墨重彩所剔除。然而,这样的编辑工作又有多少作者、多少读者能够切实感受和了解呢!

真正优秀的学术期刊编辑不仅可以“上得厨房”,而且还可以“下得厅堂”,成为左右开弓的多面手。从理论上说,优秀的编辑能够编发出优秀的稿件,自然也应该能够撰写出优秀的论文。孙秋英同志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把自己的理论思考和探索自觉地投入论文写作实践中,撰写出了一系列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尽管隶属于不同的学科,如学术期刊理论、文学解读和社会现象调查等,却是作者学术研究与写作实践的成果体现。其中,有多篇论文是在CSSCI来源期刊或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我觉得正因为有这些能够体现较高学术水平的学术期刊论文写作实践作为基础,所以孙秋英同志的学术期刊编辑学理论研究才能够从编辑、作者等多维视阈更好地探讨期刊编辑的特点和规律,而不是空中楼阁式的空泛议论。从这样的意义可以说,这些论文是构成作者学术期刊编辑学理论认知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本书最后附录国家著作出版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因为这些法律法规毕竟是从事学术期刊编辑学研究者须臾无法离开的。

当然,孙秋英同志的这部著作也许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但她执着的劲头、科学的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令人钦佩。假以时日,她在此基础上会做得更好,在学术期刊编辑学研究上再上层楼。是为序。

 

——收入孙秋英著《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推荐阅读:


1.李宗刚、谢慧聪编:《杨振声文献史料汇编》《杨振声研究资料选编》

2.李宗刚 || 《赵德发研究资料》后记

3.李宗刚 || 聚焦红色基因解读经典《大刀记》

4.李宗刚 || 《郭澄清研究资料》前言/后记

5.李宗刚 || 如何撰写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评论文章


制作人:张政

审核:闫晗

终审:吴靖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山师散文专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