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2024年第3期
点击图片订购《考古学》
摘 要
试论葬俗在考古学文化族属
研究中的指示意义
梁 云 安婷宇
【摘 要】“考古学文化”本质上是对考古遗存的一种群体性分类,与古代族群有着复杂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的葬俗来区分一个考古学文化内的不同族群,也可以通过葬俗的一致性来确认使用不同考古学文化的同一族群。考古学文化各方面要素与族属的关联性,葬俗最强,陶器次之,铜礼器又次之,武器、工具最弱,葬俗在考古学文化族属研究中有很强的指示意义。
【关 键 词】考古学文化;族属研究;葬俗;指示意义
【作者简介】梁云,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安婷宇,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127)。
【原文出处】《江汉考古》(武汉),2023.6.120~130
数字化展开图应用于考古绘图
刘 方 王泽湘
【作者简介】刘方,深圳技术大学;王泽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原文出处】《形象史学》(京),2023.冬.3~23
20世纪90年代博物馆考古出土文物类
境外展览与中国文化表达
徐 玲 崔 悦
【摘 要】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博物馆配合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实施、积极向境外国家和地区表达中国独特文化的重要时期。大量重要的考古发现为考古出土文物类境外展览提供了丰富的展品资源。博物馆考古出土文物类境外展览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悠久性和连续性、多元一体性以及开放性和包容性的表达,在传达中国价值观的同时,增进了境外观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有效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境外影响力。
【关 键 词】博物馆;考古出土文物;境外展览;中国文化表达;20世纪90年代;博物馆史
【作者简介】徐玲(1969-),女,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博物馆史、近现代文化史;崔悦(1997-),女,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博物馆学、考古学史(河南 郑州 450000)。
【原文出处】《东南文化》(南京),2024.1.171~178
技术本体论视角下的
旧石器技术研究
周玉端 李英华
【关 键 词】旧石器;本体论视角;石制品结构演变;技术谱系
【作者简介】周玉端,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武汉 430072);李英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武汉 430072)。
【原文出处】《考古》(京),2024.2.66~77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资格证书编号201806270228)。
小南山遗址与东北地区
史前玉器的相关问题
段天璟 高云逸
【摘 要】本文将小南山遗址出土遗存划分为小南山文化和新开流文化两种文化遗存,对二者的年代作了初步探讨。通过对查海遗址的分析,建立起兴隆洼文化及该文化玉器发展的年代标尺,为相关考古学文化年代的判定树立了参照系。继而讨论了塔布敖包遗址、哈克遗址第一期遗存及北山洞遗址第三期遗存的年代,明确了三者的年代晚于小南山文化,而与兴隆洼文化共时。梳理了公元前5000年以前东北地区相关考古学文化之间的联系,探讨了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玉文化发展的基本格局。
【关 键 词】小南山遗址;年代;兴隆洼文化;东北地区;史前玉器
【作者简介】段天璟、高云逸,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原文出处】《考古与文物》(西安),2024.1.93~100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边疆考古与中华早期文明研究”(编号:2022JZDZ024)的阶段性成果。
论塔什巴城址为
匈奴郅支单于在坚昆的都城
潘 玲 杜徇齐
【摘 要】俄罗斯南西伯利亚地区阿巴坎市境内的塔什巴城址,是匈奴在其统治中心区域以外建的都城遗址,城内宫殿遗址出土的金耳饰、铜铺首、青铜带扣的形制具有西汉晚期的特征。城址的选址和宫殿建筑布局、建筑材料吸收了汉文化因素,体现出与蒙古国境内匈奴都城级别城址的共性。城址的年代、位置、文化因素构成、建筑的临时性均可证明塔什巴城址是西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至元帝初元四年(公元前45年)之间匈奴郅支单于短期定都坚昆时所建的都城。塔什巴城址宫殿遗址体现出的中亚文化因素,是西汉中期以来匈奴与中亚之间文化交流不断深入的结果。
【关 键 词】俄罗斯;塔什巴城址;郅支单于;匈奴都城;西汉晚期
【作者简介】潘玲、杜徇齐,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西安 710127)。
【原文出处】《考古学集刊》(京),2023.第29集.202~230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战国秦汉时期东北族群的考古学研究”(22AKG004)的成果。
墓葬资料所反映的汉代列侯的
交往对象及相关问题
刘尊志
【摘 要】汉代的列侯是享有封爵的高等级人员,对外交往是列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内容,具有与等级身份相对应的特征。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与汉代列侯对外交往有关的墓葬资料日益丰富,所反映的交往对象既有朝廷、诸侯王国,也有其他侯国、不同的郡县乡里等,而列侯及其侯国与不同对象之间的交往内容与交往方式均较为多样,从相应角度体现出与汉代列侯发展的内容和特点,这对开展汉代列侯的综合研究及分析汉代列侯的社会生活等均可提供相应参考。
【关 键 词】汉代;墓葬;列侯;交往对象
【作者简介】刘尊志,男,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教授(济南 250100),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秦汉考古、秦汉物质文化与社会生活研究(天津 300350)。
【原文出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石家庄),2024.3.24~3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秦汉社会生活与制度的考古学研究”(项目编号:22JJD770045)。
试论两种相互矛盾的
海昏侯刘贺形象及其成因
胡祥琴 袁 梦
【摘 要】在历史文献记载中的“汉废帝”刘贺是一种粗犷少文、劣迹斑斑的纨绔子弟形象,然而,随着海昏侯墓的挖掘,大量出土资料所呈现的刘贺却是一种受过系统儒家文化教育、行事低调的宗室贵胄形象。造成这两种相互矛盾的形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刘贺特殊的政治身份及其深陷斗争漩涡无力回旋的历史事实。为了达到废黜和排除潜在威胁的目的,权臣霍光及汉宣帝存在刻意抹黑、夸大其罪的可能,加上受政治宣传的影响,历史文献的叙事者进一步固化或加强了这一形象。
【关 键 词】海昏侯刘贺;服妖;历史形象;历史原因
【作者简介】胡祥琴(1972-),女,宁夏固原人,博士,北方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历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史学理论及史学史、魏晋南北朝史(宁夏 银川 750021);袁梦(通讯作者)(2000-),女,湖北武汉人,北方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宁夏 银川 750021)。
【原文出处】《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43~49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正史《五行志》怪异书写研究”(20YJA770004)阶段性成果。
六朝都城建康出土瓷器编年研究
——以纪年墓资料为中心
贺云翱 杨平平
【摘 要】本文利用纪年墓资料对六朝都城出土陶瓷进行了编年及分期专题研究。共分为八期:东汉晚至前孙吴时期、孙吴前中期、孙吴后期至西晋前期、西晋后期至东晋前期、东晋中期、东晋后期到刘宋、萧齐至梁侯景之乱、梁侯景之乱至陈朝,同时对分期依据和历史背景进行了分析。
【关 键 词】六朝陶瓷;建康;分期;纪年墓
【作者简介】贺云翱,南京大学考古文物系;杨平平,南京市考古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原文出处】《中原文物》(郑州),2024.1.131~144
圣王、高士与神仙:
南朝陵墓拼砌砖画的布局与意义
王 煜
【摘 要】至迟在南朝萧齐时期,形成了陵墓拼砌砖画的完整形制,并且至少在萧梁时得到沿用。墓壁后部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如同屏风围绕在墓主周围,借这些“不宾之士”,强调帝王“明王圣主”的品质和追求,是南朝特有的政治文化和观念的反映。墓壁其他部分为由龙虎引导的上层“天人”和下层仪仗出行的组合,总体上以仪仗卤簿表达墓主身份并以升仙为目的,由于墓室空间的限制,这一部分被挤压而显得布局奇特。透过对南北朝陵墓和墓葬图像的对比观察,或许有助于墓葬文化研究的深入推进。
【关 键 词】南朝;陵墓;拼砌砖画;布局;意义
【作者简介】王煜,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原文出处】《故宫博物院院刊》(京),2024.2.106~11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考古所见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天文材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1AKG00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美索不达米亚的
史前人物塑像研究
郭颖珊 张良仁
【摘 要】人物塑像是由黏土捏塑成人形的三维产品。在美索不达米亚,人物塑像在前陶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一直延续至铜石并用时代。多数出土于灰坑和建筑物周围,少数出土于墓葬。人物塑像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在美索不达米亚北、中、南部表现出了不同的地域特征。其中北部的人物塑像造型丰富,着重表现女性的丰满特征;中部的人物塑像面部特征明显且装饰精致;南部的人物塑像体态纤细且面部融合了动物特征。从出土数量和延续时间看,它们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物塑像大多表现的是女性,但并不都是以往学者认为的女神(母神)形象,而应是家庭仪式的媒介和私人物品。
【关 键 词】美索不达米亚;新石器时代;人物塑像;女神崇拜;家庭仪式
【作者简介】郭颖珊、张良仁,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原文出处】《考古与文物》(西安),2024.1.83~92
柬埔寨吴哥古迹王宫遗址
Srah Srei水池石刻研究
袁濛茜
【作者简介】袁濛茜,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原文出处】《南方文物》(南昌),2023.6.260~269
近代俄国和德国在
吐鲁番考古领域的合作与冲突
郑丽颖
(俄)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维奇·布哈林
【摘 要】本文根据俄罗斯科学院档案馆新近公布的俄国考古学家奥登堡、克莱门茨与德国探险家格伦威德尔的书信档案,结合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史料,详细梳理了俄德新疆考察队的短暂合作、考古范围的划分、冲突原因及结果。本文认为乌鲁木齐领事馆医生科哈诺夫斯基的吐鲁番考古是双方冲突的导火索,勒柯克考察队进入库车标志俄德冲突的加剧和合作的破灭。
【关 键 词】科哈诺夫斯基;奥登堡;格伦威德尔;勒柯克;新疆考古
【作者简介】郑丽颖,敦煌研究院敦煌学信息中心、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俄)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维奇·布哈林,俄罗斯科学院。
【原文出处】《西域研究》(乌鲁木齐),2024.1.58~71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1批面上项目“俄藏喀什总领事彼得罗夫斯基信札档案整理与考释”(项目编号:2022M710695);中国敦煌石窟保护基金会项目“俄藏奥登堡敦煌考察档案的数字化”阶段性成果。
履约与权变:安特生、翁文灏
在仰韶文化研究中的互动
李学通 李锐洁
【关 键 词】安特生;翁文灏;仰韶文化;中瑞合作研究协议
【作者简介】李学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 100012);李锐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北京 102488)。
【原文出处】《考古》(京),2024.2.107~120
商务印书馆版考古学译著与
中国考古学科的建设(1897-1949)
郭玉春
【摘 要】20世纪初,欧洲近代考古学随着列强派往中国的考察队传入中国。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机构开始独立自主地进行科学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国现代考古学正式诞生。在中国考古学诞生的过程中,商务印书馆作为出版机构,不仅出版中国传统金石学著作,同时翻译出版了欧洲及日本的包括考古学理论、考古方法论、考古成果等的考古学著作,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建设提供了借鉴。
【关 键 词】商务印书馆;考古学译著;考古学理论;考古方法论
【作者简介】郭玉春,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中国近代史学史研究(北京 100091)。
【原文出处】《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津),2024.2.18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