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秦汉史》2024年第4期
点击图片订购《先秦、秦汉史》
摘 要
先秦时期编年体史书的起源
程平山
【摘 要】夏、商、西周时期,断代编年体史书以古本《竹书纪年》夏纪、商纪、周纪为代表,纪年形式以王纪年,记时形式为年而不载日月,记录对象以本国为中心;秦国《秦记》延续了这些特征。春秋战国时期,以晋、鲁、魏国为代表的编年体史书出现新变化:记时形式为年、时、月、日相系;记录对象广及诸国;多种类别的编年体史书出现,如古本《竹书纪年》由一系列断代史组成通史,《左传》则合记事、记言于一体。先秦时期编年体史料的记录与编年体史书的编纂体现了丰富的史学思想,集中表现在正统观、宗法意识、实录直书等方面。
【关 键 词】编年体史书;先秦;《竹书纪年》;《左传》
【作者简介】程平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原文出处】《历史研究》(京),2024.3.43~68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文明起源重大历史问题研究”(23&ZD267)阶段性成果。
家马在殷地的活动与晚商战争
李健胜
【摘 要】中国家马是从西亚、中亚引入的,晚商时期殷地家马当为早已本土化的西北家马或北方蒙古家马。从人马权力关系角度看,殷地家马以圈养兼放养形式繁衍生息,人类通过各种调教手段使之服从役使、习惯骑乘,而适应殷地气候且能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活动是殷人重视家马的主因。殷地家马以驾车、骑射的服劳形式参与晚商战争,殷人围绕家马饲养、管理和使用形成等级分明、分工明确的人际关系网络,家马资源也与晚商族群争竞及政权兴亡息息相关,这都说明人类依赖家马与其能够有效配合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技术不无关联。
【关 键 词】家马;晚商;战争;权力关系
【作者简介】李健胜,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先秦秦汉思想文化史(湖南 长沙 410081)。
【原文出处】《社会科学战线》(长春),2024.4.113~12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ZS105)。
秦汉“徭”制补说
齐继伟
【摘 要】秦汉时期的“徭”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别,前者主要针对黔首,后者包含“吏徭”与“徒徭”。“都发”之“徭”指中央、内史及郡一级行政单位派发的“徭”,“县请”之“徭”则指县请示上级后兴发的“徭”。“徭”的实施须经国家批准,在县的统筹管理下进行。“更卒之役”属于广义上的“徭”。狭义上的“徭”与“更卒之役”在服役内容上并无本质差别。狭义上的“徭”的起役年龄为15岁,“更卒之役”则始于傅籍年龄。无论是常规性的“徭”,还是临时性的“徭”,一般都先派发给更卒、徒隶等,只有在人员不足或事态紧急的情况下,才会征发黔首。“徭”与“更卒之役”等构成了秦汉劳役的基本内容。
【关 键 词】徭;岳麓秦简;徭使;更卒
【作者简介】齐继伟,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原文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京),2024.3.46~67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出土律令与秦代官吏管理制度研究”(21CZS014)的阶段性成果。
生态、农业与政治:环境史视域下
汉代朔方郡的历史演变
王方晗
【摘 要】朔方郡是汉代北方边疆主要的屯田区之一,地处干旱至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生态脆弱,其农业社会的发展与衰落均体现出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复杂互动。借助黄河和湖泊水源,汉政府将朔方作为“屯田实边”的据点,引导大量人口迁入,发展旱作灌溉农业。但大规模密集型农业生产和农耕定居的生活方式消耗自然资源,影响原生植被。西汉时期,朔方地区还承担着为内附匈奴部族生产、输送粮食的任务,因而加剧了区域生态压力。人类的破坏与自然因素叠加,导致朔方垦区土壤沙漠化进程加快。东汉初期气候转向干冷,北方政局动荡,大批农耕人口弃垦南迁,荒地在风蚀作用下逐渐被流沙覆盖,朔方郡就此衰落。生态条件、农业活动与政治导向的交互,决定了汉代朔方区域社会的兴衰,而环境史的视角能够揭示生态因素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拓宽对汉代屯田史的认知。
【关 键 词】汉代;朔方郡;环境史;屯田;汉匈关系
【作者简介】王方晗,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员(山东 青岛 266237)。
【原文出处】《史学月刊》(开封),2024.2.5~12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黄河中下游地区汉代农业图像与农耕文明的美术考古研究”(项目编号:22DKGJ0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广西合浦地区汉代植物遗存的科技分析与农业发展的整合研究”(项目编号:ZR2022QD150)。
简牍所见秦汉“户人”“家长”新释
——兼论秦汉国家权力对
基层家庭的治理
徐 桐
【摘 要】简牍所见秦汉“户人”是国家授予田宅、爵位的法律主体,也是户下私奴婢的所有者,官方可通过“户人”管理基层家庭。简牍诏令所见“家长”并非传统的“尊长”,而是一种狭义的法定身份。“家长”需要承担向官方申报、审查相关租税的义务,并承担连带责任。“户人”与“家长”均是国家治理基层家庭过程中,利用行政手段赋予家户管理者的法定称谓。无论是刚性的“分异令”政策,还是柔性的“名田宅”制,都共同促使基层社会形成小家庭模式,也使得“家长”与“户人”趋于统一。
【关 键 词】户人;家长;基层治理;私奴婢;户籍
【作者简介】徐桐,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 长春 130024)。
【原文出处】《中华文化论坛》(成都),2024.1.62~7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秦汉身份秩序与社会结构研究”(项目编号:21AZS006)阶段性成果。
敦煌郡在西汉经营西域中的
战略定位
——以敦煌简牍文献为中心
郑炳林 司豪强
【摘 要】西汉政府设置敦煌郡,与其经营西域及打击匈奴的战略关系密切。西汉设置敦煌郡主要是为了经营西域与隔绝羌胡通道,以此实现压缩匈奴生存空间的战略目的。敦煌郡设置后,在西汉经营西域的过程中至少发挥着三种作用,即:物资存储与转运、驻军及将卒中转、迎送接待往来使者。敦煌郡仓库设施与水陆交通设施的建设,为物资的存储与转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物资的存储与转运又成为敦煌郡供给驻军、迎送接待等工作顺利展开的前提,而这些都巩固了西汉在西域的统治。作为汉朝西陲重要战略基地的敦煌郡,在西汉政府经略西域过程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敦煌出土汉简,尤其是悬泉汉简的记载,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
【关 键 词】敦煌郡;西汉;西域;悬泉汉简;匈奴
【作者简介】郑炳林,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教授;司豪强,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甘肃 兰州 730020)。
【原文出处】《史学月刊》(开封),2024.4.5~1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敦煌河西碑铭与河西史研究”(21VJXT002),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出土简牍与西汉河西移民群体专题研究”(2023lzujbkyxs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