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佩桦 译
新经典文化 出品
【内容简介】
在孟买国际机场旁写着“永远美丽”的广告牌背后,贫民窟安纳瓦迪的居民不时梦想着更美好的生活。垃圾回收者阿卜杜勒梦想有个不嫌弃他身上味道的老婆,两人一起到除安纳瓦迪以外的任何地方安家;他的母亲泽鲁妮萨则梦想在安纳瓦迪有个更干净的家,要有一扇可以排放油烟的小窗户,要铺着像广告里那样美丽的瓷砖;厕所清洁工拉贾·坎伯梦想能有钱换一副心瓣膜,好保住来之不易的工作,继续供养全家;热衷于调解邻里纠纷、从中捞取好处的阿莎梦想成为安纳瓦迪最有权有势的人物,让自己的女儿成为贫民窟第一个女大学生。在都市的繁华表象之下,他们就像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一样,努力地为梦想奔走。然而,他们掌握不了任何东西,一个普通日子里的微小变动便足以让他们的生活天崩地裂。
【作者简介】
凯瑟琳·布(Katherine Boo),美国知名记者、作家,曾在《华盛顿邮报》等媒体担任编辑和调查记者,2003年成为《纽约客》专职作者。
从业三十年来,始终关注在社会边缘挣扎求生的弱势群体,是美国报道当代社会问题最有影响力的记者之一,曾获普利策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美国国家杂志奖等重要奖项。其报道以调查广泛、行文优美、同理心丰沛见长,并促发了一系列改善举措。
《美好时代的背后》为其代表作,出版之后受到众多媒体好评,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笔会奖、美国艺术暨文学学会奖等奖项。
【书评推荐】
“闪耀印度”成功故事的注脚
作者|沙希·塔鲁尔(Shashi Tharoor)
印度议员、专栏作家、小说家
来源|《华盛顿邮报》
这是一本令人惊艳的好书,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突出:立足底层讲述大都市里底层人物的故事;报道深入且敏锐,对常被主流叙事排除在外的人们的生活、希望与恐惧感同身受;讲述了一个从未被外国人讲述过的印度故事。但最令人震撼的还是这本书的诞生。凯瑟琳·布是《纽约客》专职作者,她在《华盛顿邮报》工作时获得了普利策奖。为了写这本书,她花费三年零四个月的时间,追踪孟买国际机场边缘一处违章贫民窟里居民们肮脏、贫穷的生活,他们是孟买最穷困的一群人。位于豪华酒店阴影之下的安纳瓦迪,“在拥有全球三分之一贫穷人口的国家中最大的城市”里只是“一个小贫民窟”。它建立于一片沼泽地之上,坐落在一个污水湖边,成为想在孟买繁荣经济中谋得生路的各类边缘人的家。他们是那些可被统称为“闪耀印度”的成功故事的注脚。在其他叙述中,穷人常常被看作一个整体,他们是经济学家分析的对象,是政治家做出承诺的对象,是理论家义愤的源头。然而,在《美好时代的背后》中,凯瑟琳把穷人当作个体看待,讲述每个个体的故事。阻碍凯瑟琳进行有效报道的因素包括阶层、性别、国籍和语言,但她克服了这些障碍,她和这些人一起生活、一同经历,努力自下而上地理解穷困这一问题。最终,她讲出了一个情感丰沛的故事,文字简练动人,读起来如同一部紧张刺激的小说,拥有一种让辛克莱·刘易斯都会嫉妒的感染力。书中充满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不断吸引着你的注意力:阿卜杜勒——一个擅长搜寻可回收垃圾的穆斯林少年,给他的家人“带来一笔安纳瓦迪居民难以想象的收入”;阿莎——一个利用政府及警方关系努力摆脱贫穷的女人,她美丽的女儿曼朱,是贫民窟“唯一一个上大学的女孩”,有机会逃出充满妥协的人生;法蒂玛——阿卜杜勒家的邻居,只有一条腿,脾气暴躁;卡卢——有胆量偷来废品卖给阿卜杜勒的男孩;苏尼尔——浑身臭气、衣衫褴褛却沉着冷静的拾荒男孩,一心希望自己能长高个儿。随着他们的故事逐渐展开,安纳瓦迪也开始变得栩栩如生,穿插其中的还有一群不太重要但同样令人难以忘怀的角色——一个努力为能够救自己一命的手术筹集资金的男人;为篡改法律文件而四处索贿的女警员;少管所里热忱的老师;吞下老鼠药自杀的少女,因为“这是她必须为自己的生命做出的决定”;还有阿卜杜勒的父亲,他“养成一个恼人的习惯,谈论未来的口吻,就好像在谈论公交车”,一辆你总是错过,却能追着跑的公交车。书中每个人物的故事都具有一种通常在伟大小说中才能感受到的强烈感染力,只不过——正如凯瑟琳所确认的那样——他们都是有名有姓、真实存在的人物。安纳瓦迪本身也极具感染力:令人反感的景象和气味,成堆的垃圾和歪歪斜斜的棚屋,书中腐臭的垃圾堆如同活物。身为印度人妻子的凯瑟琳不仅和安纳瓦迪居民生活在一起,也逐渐了解了他们。她看透了居民间相互争斗的人际关系,洞察到他们的心理活动,呼吸着令他们感到害怕的被污染的空气。这些贫民窟居民克服一切困难,赚钱满足只能在梦里才能实现的快乐,凯瑟琳完全理解他们的处境。她记录了他们的希望、他们的欢乐、他们的缺点和他们令人震惊的死亡,但却用了一种极为平静的笔调,这种平静是对苦难习以为常的人才会拥有的态度。直到文末的“后记”,凯瑟琳才在文中现身。“后记”为她的讲述赋予了一种无可挑剔的亲切感和及时性。她的调查十分严谨,即便是要求最严格的社会学家也会称赞不已。她对“印度这个几乎没有可靠假设的国家”的理解无可辩驳,因为在许多西方人书写的、试图理解印度复杂性的作品中,凯瑟琳的书避开了所有关于这个国家的常见错误。在竭尽细节地描述贪腐和警察的滥用职权时,凯瑟琳会从穷人的视角来写。在所有出于好意的人权文件或发展范式中,穷人总被简化为一个又一个数据。而凯瑟琳以动人的笔触呈现出一种体制——“最不凄惨的人想惩罚稍不凄惨的人,于是诉诸邪恶无比的司法系统,让大家一同毁灭”。有时,正义的愤怒加上运用修辞的天赋,会激发出愈加精彩的文字:“印度刑事司法制度就像垃圾市场一样,”她写道,“清白或有罪,就像一公斤塑料袋一样,可供买卖。”不过的确如凯瑟琳所指出的那样,印度精英阶层视贪腐为印度进步的障碍,可对于贫民窟居民而言,“在这个他们热爱的、变革迅速的国家”,贪腐似乎是一种“机会的分配”。否则,他们就只能被困在生活的无常之中:“在安纳瓦迪,财富不是来自人们做了什么事或做得多好,而是源于他们避开了多少意外和灾难。所谓体面的生活,是指你没被火车撞上,没得罪掌权者,没染上疟疾。” 在这场肮脏的闹剧中,穷人忙着争夺微小的利益:他们“干掉彼此。而不平等的世界级大都市,仍在相对的和谐中继续向前迈进”。对正在努力改变印度的人而言,这并不是一个抚慰人心的消息。凯瑟琳在全书的最后一句话里提出了一个困扰人心的问题:“如果屋子歪歪斜斜、摇摇欲坠,坐落在崎岖不平的土地上,那屋子里有可能摆正任何东西吗?” 这个问题,每一个在建设印度的人每天都在试图回答,但凯瑟琳也拥有提问的权利。本文由新经典文化供稿。特别推荐阅读此书的完整内容。该选文只做推荐作者相关研究的书目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归原出版机构所有。任何商业运营公众号如转载此篇,请务必向原出版机构申请许可!
----------------------------------
混乱时代 阅读常识
欢迎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