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珊·桑塔格:痛苦怎么才能被描绘,又怎么才能被忍受?

本杰明·莫泽 勿食我黍
2024-08-28


作者|本杰明·莫泽(Benjamin Moser)

美国作家、翻译家,《桑塔格传:人生与作品》是他的代表作,荣获2020年普利策奖




1919年1月,洛杉矶北部一个干涸的河床上,数千名演员聚集在一起,重现了当代恐怖的一幕。电影《灵魂拍卖》(又名《被蹂躏的亚美尼亚》)是根据一年前出版的一本书改编而成的,书的作者是亚美尼亚大屠杀中一名十几岁的幸存者。该影片是最早的好莱坞大片之一,是一种新类型电影,片方斥巨资打造并融合了特效,以此征服观众。这部影片将会更直接、更有力,因为它融合了另一种新的类型——新闻纪录片,此类型是在两个月前刚刚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流行起来的。正如他们所言,这部电影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始于1915年的亚美尼亚大屠杀仍在继续。

一家商业报纸说,人们后来发现,加利福尼亚州纽霍尔附近的圣费尔南多河干涸的河床是一个“理想的”外景拍摄地,可以拍摄“凶狠残暴的土耳其人和库尔德人”驱赶“衣衫褴褛的亚美尼亚人群,他们背着包袱,有些人拽着小孩子,走在荒漠的石路和小径上”。数千名亚美尼亚人参与了电影的拍摄,其中包括那些已经抵达美国的幸存者。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


对于其中一些群众演员而言,电影的拍摄,包括对一些场景的描绘,比如暴徒强奸妇女、大量民众被溺死、人们被迫挖掘自己的坟墓、妇女一个个被钉上十字架等,这些都太令他们受不了了。“有几名女性,她们的亲人就死在土耳其人的屠刀下,”记录者说道,“她们在看到关于酷刑和恶行的模拟场景时情绪失控。”


《桑塔格传:人生与作品》
[美] 本杰明·莫泽  著
姚君伟  译
译林出版社
2022年10月

记录者继续说道,制片人“在中午提供了一顿野餐”。

那天拍摄的一张照片上有一个衣着华丽、挎着一个毛毡大手提包的年轻女子。在临时搭建的难民帐篷中,她愁眉苦脸地站在那里,安慰着一个女孩。两个人都不敢去看那些正在逼近的阴森黑影,那是一些看不清楚面庞的男人,抬着胳膊,举着什么东西在瞄准人们。也许这两名女子就要被枪杀了。也许,相对于林林总总可能的酷刑,被枪杀是最不痛苦的一种选择。

凝视着安纳托利亚这个满目疮痍的角落,我们如释重负地回想起,这里其实是南加州的一个电影拍摄地,那一长串的黑影并不是正在劫掠的土耳其人,而是摄影师们。尽管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相反的说法,但实际上被拍摄的“亚美尼亚人”并不都是亚美尼亚人:比如,这两位演员就是名叫萨拉·利娅·雅各布森的犹太妇女和她13岁的女儿米尔德丽德。

当人们知道这张照片是一张剧照,就不会感到那么心酸;不过,无论是被拍摄者还是摄影师都不可能知道,这张照片背后还有另一个故事。母女俩在“关于酷刑和恶行的模拟场景”中扮演完自己的角色后,回到了她们位于洛杉矶市中心的家中。短短一年多一点后,萨拉·利娅就去世了,年仅33岁。这张令人悲痛的照片是她生前和女儿的最后一张合影。

米尔德丽德永远也不会原谅母亲对自己的遗弃。但遗弃并不是萨拉·利娅留下的唯一遗产。在利娅短暂的一生中,她从波兰东部的比亚韦斯托克——她出生的地方——来到了好莱坞,并长眠于此。米尔德丽德也很喜欢冒险。她嫁给了一个纽约出生的男人;他在十几岁时就到过中国,进入戈壁沙漠,从蒙古牧民手里收购毛皮。和萨拉·利娅一样,他早熟的生命也戛然而止,他也在33岁时辞世。

他们的女儿——名叫苏珊·李,这是萨拉·利娅的美式叫法——在父亲去世时才5岁。她后来写道,她只知道他是“一组照片”。

米尔德丽德的女儿苏珊写道:“照片显示一个个生命迈向自己的消亡时的无辜和脆弱。”站在镜头前的大多数人并不在想着他们即将面临的毁灭,这使得画面更具感染力,而非相反:萨拉·利娅和米尔德丽德上演了一出悲剧,却没有看到她们自己的悲剧也正在迅速逼近。

《灵魂拍卖》这部电影对于缅怀过去、展望未来到底具有多大意义,她们也无法知晓。苏珊·桑塔格的妈妈和外婆的最后一张合影与大屠杀的艺术再现联系在一起,这真是诡异的恰当。桑塔格一生都被残酷以及战争的问题所困扰,她会重新定义人们看待折磨的影像的方式并发问,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们看到这些影像时会采取什么行动。

对她而言,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哲学上的抽象概念。正如米尔德丽德因萨拉·利娅的辞世而深受打击,生活变得一团糟一样,苏珊的生活,据她自己描述,也被一分为二,搞得不知所措。这次打击发生在圣莫尼卡的一家书店,她在那里第一次看到了一些关于大屠杀的照片。她写道:“我所见过的任何东西——无论是照片上的抑或真实生活中的——都没有如此犀利地、深深地、瞬间地刺痛了我。”

她当时年仅12岁。这件事对她的震动甚大。终其一生,她都在一本接一本的书中发问:痛苦怎么才能被描绘,又怎么才能被忍受。书籍,及其展现出的一个更美好世界的愿景,把她从不幸的童年中拯救出来。每当她面对悲伤或感到沮丧时,她的本能反应就是躲进一本书里,去看一场电影或听一场歌剧。艺术也许无法弥补人生的失望,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权宜之计;在苏珊·桑塔格生命的最后阶段,在另一场“大屠杀”(这个词是专门用来描述亚美尼亚灾难的)中,她清楚地知道波斯尼亚人需要什么。她去了萨拉热窝,并且导演了一出戏。

苏珊·桑塔格是美国最后一位文学巨星,是一个时代的闪回,那时作家不仅受人尊敬、备受景仰,还可以名扬天下。但在此之前,从未有哪位对格奥尔格·卢卡奇的文学批评和娜塔莉·萨洛特的新小说理论中的缺陷表示不满的作家,像桑塔格那样迅速地引人注目。她的功成名就确实令人惊叹:那完全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一路表演下来的。

高挑的身材,橄榄色的肤色,“有着毕加索画中人轮廓分明的眼睑,神情宁静安详,不像蒙娜·丽莎那样地嘴角上扬”,桑塔格吸引了她那个时代最杰出的摄影师们的镜头。她是雅典娜,而非阿佛洛狄忒:是一名勇士,一个“黑王子”。她具有欧洲哲学家的头脑和火枪手的外表,综合了男人身上的各种品质。新奇之处在于,这些品质汇集在一名女性身上——对于一代又一代的女性艺术家和女性知识分子而言,这种结合提供的典范作用,比她们所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个都更具影响力。

她的声名激发起她们浓厚的兴趣,部分是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职业生涯伊始,她就是个矛盾体:一个年纪轻轻的美女,学识渊博得令人生畏;一名来自纽约知识分子圈苦行僧堡垒中的作家,与上一代人声称所憎恶的当代“低俗”文化融为一体。她并不根正苗红。尽管众人纷纷效仿其形象来塑造他们自己,但她的角色形象绝对是不可能得到令人信服的复制的。她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

有人在曼哈顿一家高档餐厅中认出坐在一张六人桌旁的桑塔格时,她才32岁:“图书管理员小姐”(因其好读书而获得的名号)端坐着,同桌有伦纳德·伯恩斯坦、理查德·埃夫登、威廉·斯泰伦、西比尔·伯顿和杰奎琳·肯尼迪。这是白宫+第五大道、好莱坞+《时尚》杂志、纽约爱乐乐团+普利策奖的组合:这在美国(实际上在全球也是)是一个耀眼夺目的文化圈。桑塔格一辈子都将栖身其中。

然而,随时随地准备好面对镜头的苏珊·桑塔格总是与“图书管理员小姐”这一形象不相吻合。也许,在保持美貌这件事上,从来没有哪个大美人会少做努力。她经常对在照片中偶遇这位迷人的女子表示惊讶。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光,看着自己年轻时的照片,她倒吸了一口气。“我以前真漂亮!”她说,“而我那时对此一无所知。”

在苏珊·桑塔格的一生中,她恰好经历了一场如何获得名望与认知名望的革命;无论如何变换排列,美国作家中唯有她稳列名人行列。她也将自己的名字载入了史册。她写道,在19世纪,名人就是“被拍摄的人”。安迪·沃霍尔是最早认识到桑塔格明星魅力的人之一,这并非巧合;而在沃霍尔时代,光被拍摄照片已然不够了。在一个人人都被拍摄的年代,名声意味着一种“形象”、一个二重身、一些为人所接受的概念,通常但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代表着置身名声后面的任何一个人——最终,那个人是谁也不再重要。
……

苏珊·桑塔格的强项之一就是,别人能用来评论她的任何话,都已被她自己说出来了,而且还说得最早、说得最好。她的日记透露出她对自己性格的一种难以解释的理解,一种自我意识——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况逐渐消失——这让她混乱的生活相对稳定一些。她的一个朋友在20世纪60年代时注意到,她的“头脑和身体似乎没有关联”。桑塔格回应说:“那就是我的人生故事。”她着手提升自我:“我只对积极参与自我改造规划的人感兴趣。”

虽然她发现这一努力非常辛苦,但还是精神抖擞地打拼,要逃离这个梦幻世界。任何模糊其对现实认知的东西,她都会摈弃。如果隐喻和语言会横加干扰,那么,就像柏拉图把诗人从其乌托邦赶出去一样,她也会把隐喻和语言舍弃。在一本接着一本的著作中,从《论摄影》、《作为隐喻的疾病》、《艾滋病及其隐喻》到《关于他人的痛苦》,她渐渐离开了她早期那种“坎普”文风写作。她不再坚持认为梦即一切真实的东西,而是发问如何看待那些最可怕的现实,即疾病、战争和死亡的现实。

她急切地想了解现实,这导致她走向了危险的极端。20世纪90年代,出于“看见更多,听见更多,感受到更多”的需求,她来到了被围困的萨拉热窝;令她困惑的是,越来越多的作家不再自愿参加她所描述的“有点像1942年年末参观华沙犹太人区那样的”旅行。被困的波斯尼亚人很是感激,但他们想不通为什么有人愿意加入他们一起经历苦难。20年后,身处另一次恐怖经历中,一名演员不解地问道:“她当初有什么理由呢?”“我现在怎么去叙利亚?你心里得有什么东西才能促使你去叙利亚和他们分担痛苦呢?”

但是桑塔格不再强迫自己面对现实。自从她看到纳粹集中营的照片,种族主义就一直令她感到恐怖,不过,她并不是仅仅谴责这种种族主义。她来到萨拉热窝,是为了证明她毕生的信念:文化是值得为之献身的。这一信念激励着她度过了悲惨的童年,那时,书籍、电影和音乐给她提供了一种更丰富的生活理念;这一信念也伴随她度过了艰难的一生。因为她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一理念,她以“一女当关、万夫莫开”而闻名,在美学和道德污染的无情浪潮中岿然屹立。

就像所有的隐喻一样,这个隐喻也不完美。很多偶遇过这个女人的人都失望地发现,现实远没有传说中那么美好。事实上,对她的失望是桑塔格回忆录中的一个突出主题,更不用说在她自己私人的文字里了。不过,这一传说也许是桑塔格最持久的创作,鼓舞了全世界各地的人们;他们感到,她热忱而坚决地主张的原则正是那些将生活从最枯燥、最痛苦的现实中提升出来的东西。当她到达萨拉热窝时,“我梦故我在”这句话已不再是一句颓废的警句了。这是一种承认,即影像和象征的真相——梦的真相——就是艺术的真相。艺术与生活并不分离,而是生活的最高形式;隐喻,就像她母亲参与拍摄的那部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影片一样,可以使那些自己看不到现实的人看到现实。

因此,在桑塔格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她把隐喻带到了萨拉热窝。她带去了苏珊·桑塔格这个角色,这是艺术与文明的象征。她还带去了塞缪尔·贝克特笔下的一个个角色,他们像波斯尼亚人一样,等待着永远都不会到来的拯救。如果说萨拉热窝人需要食物、暖气和友好的空军,他们也需要苏珊·桑塔格提供给他们的东西。当时很多外国人认为在战区导演一部戏是毫无意义的。对此,一位波斯尼亚朋友,也是众多喜爱桑塔格的人当中的一个,回应说,人们之所以至今还记得她,正是因为她的贡献并不是那么直截了当。“人的情绪从来就不是直来直去的。我们需要它,”她这样说起桑塔格导演的作品《等待戈多》,“里面充满了隐喻。”

—End—


本文编选自《桑塔格传:人生与作品》,题目为编者所拟。特别推荐购买此书阅读。该文只做推荐作者相关研究的内容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归原出版机构所有。何商业运营公众号如转载此篇,请务必向原出版机构申请许可!



点击下列标题,延伸阅读:

回忆桑塔格:认真对待自己,让别人认真对待她

苏珊·桑塔格 | 文字的良知

苏珊·桑塔格 | 文学就是自由

苏珊·桑塔格 | 他人之痛

苏珊·桑塔格 | 一种文化与新感受力

苏珊·桑塔格 | 忧郁如本雅明,视世界为避难所、慰藉物、迷幻药

苏珊·桑塔格|为何要思考远方的苦难?


----------------------------------

混乱时代   阅读常识

欢迎读者点击关注,出版机构、媒体合作可留言👇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书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勿食我黍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