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2年10月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我为什么喜欢“不讲道理”的人

不老的咸鱼 歧路漫 2022-10-04

先来看一些特别会讲道理的人。


理学大家刘宗周,是在中国哲学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的大儒,创立了自成一体的蕺山学派。在理学和心学方面都有深厚造诣,称为明末思想界的大明星毫不为过。是东林党的著名人物,根正苗红。


甚至当代儒家学者牟宗三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这样一位鸿儒,在社稷倾颓的明末,崇祯皇帝是对他寄予厚望的。


当时外有满清大兵压境,内有流民遍地,起义军此起彼伏。在这内外交困的时局里,刘大学者给崇祯皇帝的建议是这样的


“抑臣闻之,有天德者然后可以语王道,其要在于惧独。故圣人之道,非事事而求之也。臣愿皇上视朝之暇,时近儒臣,听政之余,益被经史,日讲求二帝三王之学,求其独体而慎之,则中和位育,庶几不远于此而得之。”


刘宗周向崇祯推销自己的“慎独”之学,说皇帝只要亲近儒臣,好好学习圣人之道,所有的问题都不在话下。这套道德说教,对热锅上的蚂蚁崇祯帝当然不会有任何吸引力。这位末代君主急需的是能够教他如何打退清兵,平息内乱的柱石之臣,要的是能够筹集军饷,财政危机的能吏。他看到刘宗周的陈词滥调,也只能摇头叹息。


接着刘宗周对他不采纳自己建言的所作所为上疏加以批评,认为他这么做与尧舜相差甚远,偏离王道。


公元1642年即崇祯十五年,距离大明王朝灭亡还剩2年


刘宗周已经升为左都御史。正二品大员。正当皇帝希望君臣齐心协力保大船不沉时,刘大学者再一次展现了自己的国学水平。


史料记载,一次,崇祯召开临门听政的御前会议,御史杨若侨推荐善于制造火器的西方传教士汤若望,希望西方大炮可为大明救急退敌。不料,刘宗周马上跳出来,坚决反对:


“臣闻国之大事,以仁义为本, 以节制为师, 不专恃一火器。近来通不讲人才, 不讲兵法, 任敌所到即陷, 岂无火器? 反为敌用。若堂堂中国, 止用若望铸炮小器, 恃以御敌,岂不贻笑边方。”


辩论的结果毫无疑问的是刘大学者赢了——论文学修养和语言功底,十个杨御史加汤若望也斗不过蕺山先生。


于是“师夷之技以制夷”的举措就留给两百多年后清朝的魏源去提倡了。


看明末那段历史,经常能看到这些“平日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神仙官员。


明末有不少好言兵事素称知兵的文人领兵大败亏输全军覆没的例子。


在回看他们和崇祯的奏对时,发现其中对于具体的如何提振士气,筹措军饷,后勤补给问题如何解决等几乎都是只字不提,全都是各种《孙子兵法》名句摘抄,一个个仿佛孙武重生,每句话都是“孙子云”“兵法云”,文笔优美,句句在理无可反驳。


全都是诸如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自当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这样引经据典非常正确,但是毫无操作性的场面话


一问具体方略,则搬出岳飞


“岳武穆有云,兵法之妙,存乎一心。”


让后世读者看得非常过瘾,仿佛自己也能“为君谈笑净胡沙。”


相比之下,那些真正一线拼杀,或是打得了胜仗的将领,给皇上的奏对反而全是“卖惨诉苦”,不是缺钱缺装备,就是天寒地冻不利于进兵,兵卒操练未精不宜擅动,一个个都是在强调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


当时我也忍不住调侃 


就跟那些整天把《黄帝内经》挂在嘴边的不等于医术一定很高一样。”


这就像你去问一个中医,环境污染对健康有没有影响,如何减少影响

他一本正经的告诉你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你在职场天天996,被上司各种职场PUA,内分泌失调,天天失眠

去看中医,他一脸正色“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方可保身长全。”


你临近毕业找不到好的工作,他表情认真的告诉你

“真正的金子到了哪里都能发光,有水平的中医怎么都饿不死。”


确实全都没有错。

全都是正确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但是对解决你的问题毫无作用。

说真的,对于那些动辄引经据典,避实击虚的,其实内心都忍不住嘀咕


“这是不是也是对现实情况具体问题无能为力的一种逃避呢?”


疫情期间大规模的下岗潮和倒闭潮也使得很多鸡汤博主的生意变得不好做了。


而贩卖希望和贩卖焦虑的生意依然火爆。


我时常跟别人调侃


做中医自媒体有两大爆点


一个是大吹民间中医,大肆造神,迎合民众对于“高手在民间”的想象,塑造几个符合大家想象的老中医形象(衣着无论朴素与否,一定走国风;个人理论无论是否真有新东西,一定要冠以新名词xx疗法或是xx传人;无论行医多少年,一定是全国各地患者都慕名前来,把各类西医顶级医院放弃的病人妙手回春;治的病最低疑难杂症,最高癌症白血病等上不封顶)


最好再加上一些被官方雪藏,郁郁不得志的悲情色彩,如果这个民间中医再有一些“收费低廉”“药价公道”“时常义诊”这样的光辉事迹就更好了;


一个是猛踩学院派中医,猛批现在的体制内的医生多差多差,帮那些看不好病的患者和对学院派中医本就不看好的群体以及学不到什么真东西的中医学子发泄情绪。


而且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选题和素材也好找,每个科每个病都挑几个最典型的体制内医生失治误治的案例,然后大加分析一番。


都不用分析用药和医理(反正读者也不爱看这些,也未必看得懂),直接扣准医生水平低疗效差患者不满意的角度一通批判,最好再结合上几个类似病例民间中医覆手而愈简验便廉的故事,两相对照,得出一个


“体制内的中医都是三流西医”


“中医药大学培养不出真正的中医”


这样一个目标读者喜闻乐见的结论,获得点赞转发肯定比那些老老实实写医案医理分析的要容易得多。


这些生意本质上是提供情绪价值,帮忙发泄情绪的。

而赚钱呢?要么导流到自己力推的某某医生,给患者群体贩卖希望;

要么隆重推出某某课程,给中医学子贩卖焦虑。


我个人呢,因为对各种“道理学家”的空口大义非常反感,所以写文章的第一个标准就是不要说一些自己都知道是空谈,于事无补的大道理,我听着都很烦,就没必要让读者也看得很烦。那些通篇讲正确大道理的文章,也有不少粉丝和读者,探讨“道”的本质和存在聊得不亦乐乎,个人确实羡慕那样的氛围,但是很清楚这些东西对于自己当下的很多问题顶多起到一个心理安慰的效果,于是也并没有投入太多时间。


而对于这个公众号呢,一方面是很多想法不吐不快,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认识三观契合的朋友——是为了寻找志同道合的人,而不是来探讨真理和大义。所以一直欢迎链接,但是并不怎么喜欢跟别人辩论,也不去搞任何的“站队”。


在铺天盖地的嫌学校垃圾纷纷劝人不要报考北中医的时候,我写的是《求问学长学姐们,北中医真的那么坑吗?》,替学校说几句好话。


而在学校里也经常寻思自己以后的出路问题,《要和谁一起去证明自己》

于是就《讲真实的想法,交合拍的朋友》找这样的人是为了以后可以相互欣赏相互扶持,如果有可能,也一起去创业。

从这个角度出发,去写那些发泄情绪的文章,吸引来的,大概率也就是喜欢宣泄情绪的读者,这样的读者,对于创作者来说,是粉丝,也是绑架者。


会导致创作者不敢创作任何不符合他们口味的文章。

毕竟要赚别人的钱,就得按照人家的喜好来办。

造神与毁神,都是顷刻之间的事情。


于是我决定老老实实关注自己所属专业的利益,去表达自己对于学院派医术问题的思考和想法《中医专业学子的冰与火之歌(上)》,知道大家确实都想拥有医术,但是确实有多方面的因素使得大家的“问道”之路格外难走;


同时只要还有良心,就知道骂学院派骂的再狠,也不能让正在学院内的几千人就全部饿死;知道学中医不容易要有好的医术没有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名师点拨很难出得了,也不会指望真的不工作苦读10~20年再来悬壶济世,《从几个数据看中医学子的就业压力》,大家追求医术肯定是要的,但是就业形势远比西医来得严峻却是不可以视而不见的。


我反正是说不出类似“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样的话的(某些神仙老哥的暴论:有医术就一定不会饿死,没工作说明不适合学中医,要么饿死,要么转行,关中医专业什么事)


跟我说“只要你医术够好就一定不用担心就业”


这样类似言论的口嗨派,基本都是不去搭理的。


因为这些话跟就跟“只要你足够有钱,就不用受老板的气”——“倘若你是王思聪,你怎么会怕打工。”一样


基本都是对具体的问题基本的情况毫不关注,单纯跟你口嗨的——你听得不爽没关系,人家自己讲得嗨就行。



对解决你的问题非但毫无帮助,还影响心情。


看似在讲道理,实则最不讲理。


今晚七点半,跟大家聊聊天,分享几个自己见过的,听过的,参与过的,各类学院内中医学子的破局与发展选择故事。


不讲道理,只讲故事。如有雷同,欢迎私聊。


腾讯会议会议链接:674 658 153


祝愿大家都能有所收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