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钱学森对VR的译名看科技译名的“中国味”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滋润新语 Author 张晖



钱学森先生是享誉世界的著名科学家,被誉“中国航天之父”。钱老不仅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非常关注术语译名的大家。2007年、2012年、2015年,《钱学森书信》[1] 、《钱学森书信补编》[2] 、《钱学森年谱》[3] 先后出版,为后人研究钱老的学术思想提供了一手资料。在1956年归国到2000年之间写下的3000多封亲笔书信里,钱老留下了不少对科技名词规范工作的思考[4] ,其中术语译名的“中国味”无疑是被提及最多的。钱老究竟创制了哪些译名?体现了什么样的“中国味”?有什么样的学术价值?这是本文希望探究的问题。


1钱学森创制的经典译名


钱老是世界级的工程控制专家,是工程控制学科的开创者,其译名主要集中在工程控制及相关领域。据王文华[5]的统计,钱老创造和译定的科技名词就有20多个,包括高超声速(hypersonic)、超级空气动力学(superaerodynamics)、技术科学(engineeringscience)、工程控制论(engineeringcybernetics)、自动控制(cybernetics)、制导(guidance)、导弹(guidedmissile)、物理力学(physicalmechanics)、激光(laser)、航天(interplanetaryflight)、航天员(astronaut)、航宇(interstellarflight)、遥感(remotesensing)、渺观(ultra-microcosmic)、胀观(swelling-cosmic)、遥作技术(telescience)、系统学(systematology)、开放的复杂巨系统(open complex giant system)、大成智慧工程(meta-synthesis)、总体设计部(department of integrative system design)、天军(space army)。另外钱老还曾提炼命名了包括:情报信息的激活(information in spiritment)、系统状态(system state)、统状态(system eigenstate)、研制、纤技术、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等顶层设计、文化学、文艺学、行政学、金融经济、宇观经济、烹饪产业(cuisine industry)、社会技术。此外,钱老的书信还提到了一些译名,如灵境(virtual reality)、遥作(teleoperation)、遥触(telesensation)、遥知(teleperception)、遥在(telepresence)、大成文化(cyberculture)、信息环境(cyberspace)、智圈或智慧圈(noosphere)等


对于钱老创造和译定的译名,他自己是这样评价的:“外文名词中译,的确要慎重,总该从中显示出中华几千年的文化。我在这方面是在不断努力,有成功的,如:激光、航天、航天飞机、空天飞机,也有失败的,如我原建议‘黑洞Black Hole’译为‘陷光星’。”[6]

2Virtual Reality译名的13封书信

在钱学森先生关注的众多英文概念中,他对有一个词的译名情有独钟,那就是virtual reality。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最新审定公布的《计算机名词(第三版)》将其定名为“虚拟现实”,指“利用计算机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的技术。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7]”然而值得关注的是,钱老在从1991年1月至1998年6月的8年多里写下至少13封书信,谈到他对virtual reality的译词——“灵境”。根据致函对象的不同,分为5类:

第一类是致函科技战略制定者,包括致朱光亚院士1封、汪成为院士3封、戴汝为院士2封(同时致函汪、戴1封)。1993年8月23日致函朱:“译词应汉语化,带点中国味。即:virtual reality灵境、teleoperation遥作······”。[8]1994年5月致函汪:“以前人们直译为‘虚拟现实’,太没有中国文化味了,所以我建议用带诗意的‘灵境’。我现在想这又可能太‘文’了点。附文是《科技日报》的,用了‘临境’音同‘灵境’,但更通俗易懂,有其优越性。译者刘亚东同志(笔者注:现任《科技日报》总编辑)的创造比我的如何?”[9]同年9月21日再次致函汪:“······您赞成用‘灵境’,这使我高兴。······我们是爱国的呀!”。[10]1995年2月20日致函戴、汪:“关于中文名词,有关······新词的virtual reality似宜仍用‘灵境’;······二位以为如何?[11]”最后,1997年9月4日致函戴:“您的文章……在‘大成智慧’那一章中,您把virtual reality称为‘临境’,而汪成为同志的专著和我的文章中用‘灵境技术’,一字之差!原因是virtual reality不是实际事物的观察,而是虚拟的、想象的,所以用我国古语的‘灵境’更确切。”[12]

第二类是致函专业期刊作者及编辑部。1993年8月16日致函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黄玉明:“我近读您写的《遥科学——提高空间技术效益的新途径》(《863航天技术通讯》1993年5期),······virtual reality的概念很重要,汉语化为‘灵境’,这我前年就建议过了。多年来我这个人就爱把洋人的话汉语化,······中国国有文化还不能丢呵!”[13]1994年1月12日又致函上述期刊编辑部:“译技术文件也不容易,用词要审慎。······我也建议virtual reality译名应是‘灵境’。此外一门新技术telescience,译名不应是‘遥科学’,应是遥作技术······。这一建议我已告502所的黄玉明同志,他已表示同意。我以上这些话的意思都是科学技术名词的翻译要慎重,既要科学又要不背离中国文化传统。”[14]

第三类是致函翻译学家、语言文字工作者。1991年1月1日致函翻译家资民筠:“virtual reality的汉语词可用‘灵境’。这不是带点中国味吗?”。[15]1994年11月1日致函淮南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杨春鼎:“此外还有一项灵境技术,英语是virtual reality······有人中译为‘虚拟的现实’,或‘临境’,我认为不如用我国自己的词为好。这将大大开拓文艺创作,也必将深刻影响美学、文艺理论工作。······又:我总认为我们国家是有自己的文化传统的,译外文名词,不能直译,那就没有中国味,要中国化!”[16]

第四类是致函科技名词审定机构。1998年6月18日致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时:“我对virtual reality的定名遵嘱再写了几句,现附上请审阅。”[17]以下为随信所附短文:

用“灵境”是实事求是的

Virtualreality是指用科学技术手段向接受的人输送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以至嗅觉的信息,使接受者感到如亲身临境。这里要特别指出:这临境感不是真的亲临其境,而是感受而已;所以是虚的。这是矛盾。

而我们传统文化正好有一个表达这种情况的词:“灵境”;这比“临境”好,因为这个境是虚的,不是实的。所以用“灵境”才是实事求是的。

钱学森
1998.6.18

第五类是致函自己的家人。1991年12月24日致函自己的胞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钱学敏:“信息技术还会改变人接受客观世界的途径,大大扩展了,出现所谓virtual reality,我称之为‘灵境’。”[18]1993年8月20日再次致函钱学敏:“附上一个刊物(内部)讲人远离现场也能如亲临其境一样工作;人在地上也能如在卫星飞船上一样操作卫星飞船上的设备仪器;人在北京工作室里也能如在南极洲一样现实勘探南极洲,······。这是在发展中的一项技术。请读刊物。我对作者的译词有意见,不够汉语化。如应该用下列译名,除virtual reality为‘灵境’外,teleoperation当作遥作······。中国人不能丢了中国文化嘛!”[19]
3译名“灵境”的“中国味”

毫无疑问,“灵境”应该是钱老认为有“中国味”的词。但是这个“中国味”该如何理解?就virtual reality而言,怎么翻译就是没有中国味呢?钱老认为,“以前人们直译为‘虚拟现实’”,就“太没有中国文化味了”。“虚拟现实”是virtual(虚拟)和reality(现实)的直译,是词对词简单的对译,不是概念层面的词汇择定,没有考虑中国文化有没有更合适的词。


钱老提到“传统文化正好有一个表达这种情况的词”,那就是“古语”的“灵境”。据笔者考察,从词义上讲,汉字文献确可提供了3种解释。其一指“奇妙的境界”。见唐代柳宗元《界围岩水帘》“灵境不可状,鬼工谅难求”,形容鬼斧神工的瀑布风光;其二指“虚幻的境界”。如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提到《纪梦十首》中有“灵境在何处,梦游今几回”(因此诗来历存疑,也可能指山西五台山灵境寺);其三指“少人的境界”。如日本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曾描绘唐武宗会昌4年毁佛后寺庙门可罗雀的凋敝景象:“四处灵境,绝人往来,无人送供。”从钱老的论述来看,他并非锁定了某一种解释,而是选取了“灵境”中“灵”字的“虚拟、空灵”的含义。“灵境”是二字格复合词,是汉字词汇的典型形式[20]。“灵”的“虚拟、空灵”义与virtual的“虚拟”义恰合,而“境”的“环境、地方”义又与reality的“实际、实境”义恰合,因而“灵境”完美对应了virtual reality,而且二字格还符合术语构词的经济性原则[21],是朗朗上口的叠韵构词,因而可能成为钱老心中virtual reality译词的不二之选。

值得注意的是,当钱老1994年5月注意到译名“临境”,并认为灵境“可能太‘文’了点。‘临境’音同‘灵境’,但更通俗易懂,有其优越性”,并就此诚恳地听取汪成为的意见,虽然汪的回信不得而知,但从钱老9月21日的回函可以推知,汪显然给了钱老信心,认为“灵境”优于“临境”,因此钱老称“很高兴”。以至于对戴汝为在文章中使用了“临境”(非他与汪成为共识的“灵境”)还专门于1997年9月去信表达不同意见。直到1998年给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写信,他特别阐述了“灵境”比“临境”的优胜之处:“这临境感不是真的亲临其境,而是感受而已;所以是虚的······”。的确,VR技术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虚拟和现实的结合,能使人在虚拟世界里获得如临现实的真切感受。因此,“灵境”要比一字之差的“临境”更为确切。

也许是因为“临境”也语出经典(如成语“身临其境”),同时也是典型的二字格,还符合术语构词的经济率,所以钱老虽然没有最终选择“临境”,但显然也没有将其归为没有“中国味”的词,这也使得“临境”与“灵境”的对决颇有瑜亮之争的味道。虽然两者都含“境”字,但“灵”与“境”构成偏正结构,语义上一虚一实,构词巧妙;而“临”是“靠近”义,不如“灵”的“虚拟、空灵”义能令译名的语义丰富饱满。
4结语

钱老所说的科技译名的“中国味”,与我国科技名词审定原则中的“中文特性”原则[22]不谋而合。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所贯彻的“中文特性”原则,位列“单义性、科学性、系统性、协调性”等原则之后,其核心要义就是指科技名词定名要符合汉语的特点,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所关照。例如天文学专家将“Venus”、“Jupiter”定名为“金星”、“木星”,而不是直译“爱神”、“大力神”。钱老主张的译名“灵境”也是用中华文化和汉语自身的内容来恰如其分地表达科技概念。我们认为,术语有着科学技术和语言文字的双重属性[23],科技的发展水平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共同决定科技术语的国际地位。科技翻译工作者一方面要认识到中国的科技正从“跟跑”变为“并跑”和“领跑”,除了外来的科技概念能第一时间为国人所获知,在中国大地上也越来越多地涌现领先全球的新科技。另一方面还要认识到汉语术语能在科技大潮中闪耀至今并非偶然,是中华民族无比深厚的文化根基和汉语言文字得天独厚的语义优势成就了这一点。因此,讲好中国术语的故事,展现汉语术语的魅力、增强中华科技文化的自信、推动中国术语走出去,进而掌握世界科技的话语权,是新时代科技翻译工作者需要承担的历史责任和现实课题。

(钱学森先生离去已经10年有余,谨作小文以纪念这位汉语术语先行者。此“灵境”虽未灵,但其执念仍发人深省。)

原文 | 刊载于《中国科技翻译》2020年第1期
排版 | 郭剑

注 释

①   汪成为1995年第4期的《系统仿真学报》发表了标题为“灵境(虚拟现实)是建立人机和谐仿真系统的关键技术”的文章,该文虽未提及择定VR译名一事,但从标题上可知其是赞同“灵境”的。

②   仅在书信中,钱老提到与“中国味”相近的说法有:“中国风味”、“中国文化味”、“中国化”、“汉语化”、“中国文化传统”、“中国范”等。


参考文献[1]涂元季主编钱学森书信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2]涂元季主编. 钱学森书信补编.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3]张现民编. 钱学森年谱.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4]王琪.钱学森院士的术语规范情结——《钱学森书信》《钱学森书信补编》读后[J].中国科技术语,2018,20(04):69-73.[5]王文华.钱学森创造和译定的科技名词[J].中国科技术语,2009,11(06):5-9.[6]涂元季主编. 钱学森书信8(1994.1-1994.12).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384.[7]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计算机名词《第三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8]涂元季主编. 钱学森书信7(1992.11-1993.12).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331-332.[9]涂元季主编. 钱学森书信8(1994.1-1994.12).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142.[10]涂元季主编. 钱学森书信8(1994.1-1994.12).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384.[11]涂元季主编. 钱学森书信9(1995.1-1996.3).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86.[12]涂元季主编. 钱学森书信10(1996.4-2000.11).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314.[13]涂元季主编. 钱学森书信7(1992.11-1993.12).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322.[14]涂元季主编. 钱学森书信8(1994.1-1994.12).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25-26.[15]涂元季主编. 钱学森书信补编3(1987.10.1-1991.11).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323.[16]涂元季主编. 钱学森书信8(1994.1-1994.12).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446-447.[17]涂元季主编. 钱学森书信10(1996.4-2000.11).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377-378.[18]涂元季主编. 钱学森书信6(1991.5-1992.10).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192-193.[19]涂元季主编. 钱学森书信7(1992.11-1993.12).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326-327.[20]周荐.词汇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21]冯志伟.现代术语学引论(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22]刘青,黄昭厚.科技术语应具有的若干特性[J].科技术语研究,2003(01):22-26.[23]张晖.术语的生成与解析初论[J].中国科技术语,2016,18(01):19-21.作者简介


张晖,男,1983年生。南开大学词汇学与词典学方向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硕士,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科技英语双学士。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领导小组成员、副主任,全国语言与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届辞书编纂分技术委员会(SAC/TC62/SC2)副主任,《中华科学技术大词典》(10卷本)项目部主任、社会科学分卷副主编。2006年以来,从事术语政策与规划、术语规范与应用、术语学与词典编纂等理论研究和项目管理,参与国家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中长期规划、科技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以及术语规范应用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主持、参与或参编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教育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等委托项目或著作多项,著有《汉语术语学引论》(科学出版社,2021),在《光明日报》发文4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篇),在《中国翻译》《中国科技术语》《中国科技翻译》《语文建设》等刊物及词汇学、术语学、辞书学等学术会议发文近30篇。通信方式:zhangh@cnterm. cn


END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征稿 | 致术语(学)研究者与爱好者的一封信 刘伯承的军语翻译理论建树、实践贡献及启示 术语分析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背景下的新军语定名特征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