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终极大考
历史上儒、道、佛及哲学家、政治家对死亡多有论述。儒家正视生死。认为死亡是生命自然的结束,无惧生死。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应该活得有价值,死亡才有意义。孔子讲“杀生以求仁”,孟子讲“舍生取义”,皆是这类主张的具体实践。
道家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的生存法则。人应遵循自然规律。死亡乃自然法则。鼓励人们通过“调气”“饵丹”“辟谷”等修炼方法得道成仙,“羽化”飞升而长生不老。
佛教认为死亡是假象。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生,是死延续,死,是生的转换。世界是一个流转循环的过程,人生在世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现世是前世的结果,后世是前世的延续。一世转一世,没有穷尽。一个人只要“执著妄想”,未得解脱,则他必将在六道中轮回不息。即在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的流转中进入下轮的生命历程。故佛教教导人们通过礼佛,戒除无明,修行菩提智慧,广造善业,最终达到自由和解脱,超越六道轮回,达到不生不灭的“涅盘”境界。
哲学家主张“向死而生”。即直面死亡,珍惜当下。马克思则认为,“死亡本身已预先包含在生命里面。”因此“对死亡的形态也应像对生命的形象那样在其特殊性中加以考察。”而没有必要恐惧和担忧。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在解释死亡时说道:死与我们无关,因为当身体分解成其构成元素时,它就没有感觉,而对其没有感觉的东西与我们无关。又强调:我们活着时,死尚未来临;死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因而死与生者和死者都无关。
毛泽东在著名的《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就特别强调:“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这里的“所”,即有意义、有价值。毛泽东的这段话,实际上对死的意义和价值做了最精辟、最准确、最绝妙的阐释。这也正是这位伟人自己的人生观。
量子科学的兴起,给经典物理学带来了一场大革命。“量子”是现代物理的重要概念。即一个物理量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则这个物理量是量子化的,并把最小单位称为量子。除了光子,量子还包括电子、夸克、中微子、胶子等。量子力学最早由德国科学家普朗克在20世纪所提出。当今全球的量子力学研究发展迅速,全世界都在拼力进行量子通信技术的竞赛。
在量子力学看来,意识是量子化物质运动形式。科学家将量子具有的波动性称为物质波,它就像光波一样无处不在。只要生物具备接收这种特定物质波的大脑“芯片”,它就能产生意识。
动物具有意识,这是大家公认的。但是,植物具有意识,可能多数人不知。例如向日葵能根据太阳的方向自动跟踪偏转,以获得更多的能量。故得名为“向日葵”。我国海南有一种猪笼草,它拥有一个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笼,捕虫笼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笼口上具有盖子,盖子的背面能分泌香味,引诱昆虫。瓶口光滑,昆虫会被滑落瓶内,被瓶底分泌的液体淹死,并分解虫体营养物质,逐渐消化吸收。
科学家们做过十分有趣的试验。将两盆完全一样的花卉摆放在相同的环境里,一盆24小时不停播放鼓励赞扬的语言;一盆24小时不停播放嘲讽挖苦的语言,仅仅过去三天后,播放鼓励赞扬那盆花卉,生长得更加鲜艳旺盛;而播放嘲讽挖苦另一盆花卉,则明显枯萎坏死。
这些都充分证实植物是有思想智慧的,是具有智能化的意识的。
现代科技已发明“脑-机”接口。证实意识是一种电信号,属于物质范畴。科学家可以将人脑的电信号解读成文字信息,以读懂人的思想;也可以将文字信息解析成电信号,通过脑-机接口传递给人脑,执行设计者的命令。甚至还设计出具有人脑主动学习功能的机器人。
科学家认为意识是人脑带电粒子运动形成的,是一种电信号。是量子化的物质运动形式。人们的意识千差万别,一方面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接受的敏感性不同和强度不同,从而导致电信号强弱,也就是量子运动能量大小不同;另一方面是个体大脑神经元数量差别及其连接方式的差别和神经信号通道“闸口”开放位置差别导致的。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人死后依然遵循物质定律。“硬件”肉体埋入地下,遵循物质不灭定律,被微生物分解成与原始构成一样不多不少的分子原子而回归泥土;而控制“硬件”肉体运动的“软件”量子化的意识,则遵循能量守恒定律,不灭不减地回归宇宙。以一种物质波的形式荡漾在宇宙时空中,成了特定条件下被人们感知到的“灵魂”。
这也可以解释“再生人”现象。当某些特定人群遭逢到特定条件,他们的大脑“芯片”,就会接收到荡漾在宇宙中的量子化意识信号--物质波,从而唤醒前世生活经历全部记忆。当然,这些量子化意识也许不是他本人真实的前世经历,而是别人的经历。正如电脑软件,你装在任何一台电脑上都可同样解读。如果真是他本人的前世经历,则我们将面对灵魂是如何投胎的巨大挑战。
当代人们物质富裕,生活安逸,信息畅达,对美好生活的留恋弥坚;对失去一切物质、金钱、地位、荣耀的死亡愈加恐惧。但恐惧并不能阻止死亡,甚至加速衰老与疾病的进展,促进死亡降临。
其实我们的躯体早就不是当初娘胎里生下来的那个“人”了。我们已经“死亡”过无数次了。医学证实,人体细胞一直处于新老死亡代谢的更替中。不同人体器官组织的细胞生命周期不同,所以更换的周期也有差异。其中小肠上皮细胞生命较短,仅活2-3天。皮肤更换时间约为15-30天,红细胞可以存活120天,白细胞为13天,血小板为7-14天。
指甲更新时间为4个月,头发生长期为3-7年,肝细胞寿命为5个月,骨细胞10年,更新时间较长。只有神经细胞如脑细胞不可再生。这也可能是生物为了保持记忆不至彻底丢失而忘我,不得不为之的无奈。因为,如果脑细胞也定期更新,记忆就会丢失,我们永远要从一年级学起。
全部人体细胞约为40-60万亿个,每6-7年可能会进行一次完整的更换(除脑细胞)。如果将屡次死亡更换的人体细胞收集积累起来,够装满好几大棺材了。
死亡是宇宙基本法则。太阳系五十亿年后也会死亡,就连宇宙寿命也只有1400亿年。除了宗教信仰中的生命转化观念外,任何人难逃一死。
那么,我们从一懂事起就因为害怕死亡而哭哭啼啼,百事无为。吃喝等死吗?当然不可以!如果都如此,人类将不能重复自身的生产而毁灭。
或则我们通过科技改造,人人长生不老行吗?当然不行!有专家预测,地球资源最适宜养活人口为80亿,且目前已达到70亿。如果我们没有找到地外宜居星球,地球将不可能适应爆炸式的人口增长。人类族群会因为物质争夺爆发核战而自我毁灭。
其实,我们经常遇见那些耄耋老人,即便他们衣食无忧,也并不幸福,反而痛苦不堪。你去访问,他们会愁绪满怀地告诉你:病痛折磨、生活难以自理、拖累子女等等……更重要的是他们无法排解的孤独寂寞。一旦老人们同辈死光后,能有共同语言陪他们聊天的人几乎没有。所以,他们宁愿早点离世以求解脱。
既然死亡是自然法则,我们就应遵循自然规律。像哲学家提倡那样,向死而生!即为了迎接终极死亡而生存。将每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珍惜每天24小时。
我们应练习道家的养生要诀,以使自己活得健康;奉行儒家“舍生取义”,以使自己活得有意义;修行佛家的“菩提”智慧,以使自己减少烦恼;遵照毛泽东的教诲“为人民利益而死”,以使自己留下光辉的荣誉,从而福荫子孙。
最后,我们应学习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智慧。活着时,死亡尚未降临,不用操心;死亡降临后,肉体己不存在,万事不知,亦不用操心!事实上,死亡是与活人无关的一件事,你瞎操心干嘛?!
至于灵魂与转世,即便真实存在,转世后的肉体与父母、亲人、同学、同事也不可能同前世一样。它会导致多大的伦理、心理混乱及痛苦可想而知。
作者简介
弘度,原名张剑扬,黄冈市黄梅县人,医生,企业家,中华文学签约作家、诗人,武汉市洪山区创业优秀标兵,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2019年小说《翻车》获《中华文学》二等奖,2020年获《中华文学》“十大杰出诗人”、2021年获《中华文学》凤凰诗歌一等奖。
【链接👇】弘度 | 喝酒
鄂东文史哲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总编:李滨
特邀主编:汤燕春
主编:龙静
副主编:柳景钢 程立祥
委员:余建新 张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