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一棵树|夏至,梧桐
观察日期:2022年6月26日
天气:雨,气温22-31度
本周观察主题:夏至与梧桐
观察地点:成都
这两天开启了成都夏季的典型天气,大雨之后必然是继续高涨的气温。话说我不认为最近成都的雨水是某人带来的,夏季多雨是成都气候常态。成都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季风性即点明了成都的雨水与季风有明确相关性。以下摘抄自搜狗百科——成都气候词条:
“成都位于川西北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交接地带,具有自己特有的气候资源。
一是东西两部分之间气候不同。由于成都市东、西高低悬殊,热量随海拔高度急增而锐减,所以出现东暖西凉两种气候类型并存的格局,而且,在西部盆周山地,山上山下同一时间的气温可以相差好几度,甚至由下而上呈现出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等多种气候类型。这种热量的垂直变化,为成都市发展农业特别是多种经营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二是冬湿冷、春早、无霜期较长,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在16°C左右,≥10°C的年平均活动积温为4700~5300°C,全年无霜期为278天,初霜期一般出现在11月底,终霜期一般在2月下旬,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5°C左右,最低气温在0°C以下的天气集中出现在12月中下旬和1月上旬,少部分出现在1月中下旬,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1~2°C,提前半个月入春。
三是冬春雨少,夏秋多雨,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900~1300毫米,而且降水的年际变化不大,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的比值为2:1左右。四是光、热、水基本同季,气候资源的组合合理,很有利于生物繁衍。五是风速小, 广大平原、丘陵地区风速为1~1.5米/秒;晴天少,日照率在24~32%之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1042~1412小时,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83.0~94.9千米/平方厘米。
成都极端最低气温为-5.9℃,大部分区市县出现在12月,少部分出现在1月。成都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成都市常年最多风向是静风;次多风向:6、7、8月为北风,其余各月为东北偏北风。”
从上可知,夏秋多雨乃成都常态,就当新闻标题硬要把最近来成都定居的某明星扯上关系看做是记者想不出好的标题吧。
话题又扯远了,说回观树。枇杷树好像没有什么变化,一号虽然长了蚜虫,但夏梢新芽仍然好好的在生长,这棵成年树应该能好好的度过这场虫害吧。
“梧桐,锦葵目梧桐科梧桐属。落叶乔木,高达16米;树皮青绿色,平滑。叶心形,掌状3-5裂,直径15-30厘米,裂片三角形,顶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均无毛或略被短柔毛,基生脉7条,叶柄与叶片等长。圆锥花序顶生,长约20-50厘米,下部分枝长达12厘米,花淡黄绿色;萼5深裂几至基部,萼片条形,向外卷曲,长7-9毫米,外面被淡黄色短柔毛,内面仅在基部被柔毛;花梗与花几等长;雄花的雌雄蕊柄与萼等长,下半部较粗,无毛,花药15个不规则地聚集在雌雄蕊柄的顶端,退化子房梨形且甚小;雌花的子房圆球形,被毛。蓇葖果膜质,有柄,成熟前开裂成叶状,长6 -11厘米、宽1.5-2.5厘米,外面被短茸毛或几无毛,每蓇葖果有种子2-4个;种子圆球形,表面有绉纹,直径约7毫米。花期6月。”
"木材轻软,为制木匣和乐器的良材。种子炒熟可食或榨油,油为不干性油。茎、叶、花、果和种子均可药用,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树皮的纤维洁白,可用以造纸和编绳等。木材刨片可浸出粘液,称刨花,润发。"——《中国植物志官网》
大群树友们都在观察树木与昆虫了,我实在是对虫类兴趣不大,也没有深究的动力。拍到一只蝇,就当我跟上了进度吧。
现场其实还有几只胡蜂(猜的),奈何手机实在抓拍不到。
再来张青桐与悬铃木的树干对比,左为梧桐(青桐)右为二球悬铃木(俗称法国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