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董宇辉们”走红的背后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2-07-27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新东方又火了,并已持续一段时间成为互联网上热度最高的词条之一。


这场热潮的兴起,来源于一群正处职业转型十字路口的新东方青年教师。


知识赋能,双语带货,乍一看与直播格格不入,众人质疑“新东方转型了又好像没完全转”。


但很快大家就喜欢上了这种“翻新”。


讲故事,谈未来,聊人生,跟着这群初涉带货领域的年轻人,观众收获了从未有过的新奇体验,高呼原来在直播间里也能赴一场“思想盛宴”。


于此,大家喜称新东方为“直播界的天花板”“直播带货里的清流”。


正在直播的董宇辉




这届网友的学习热情真高。


“知识+直播”的营销形式并不是头一遭,从新东方的直播爆火可见网友对高质量直播内容的需求仍然旺盛。


在这个时代,知识是被尊重的,文化修养依然是价值之光。在指尖一划而过的快浏览外,人们也会为从容不迫的知识输出驻足。


在表白时除了“我喜欢你”,或许还可以说一句“You are the apple in my eyes”;在遇到困难时,可以想想“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背后的豁达境界……这或许是看直播的意外收获。


哪怕暂时用不到新学的知识,但至少在看直播、买东西的过程中,也充实身心、接收新知,让人心生愉悦、如沐春风。





用故事表达品牌,用情怀渲染价值。


不同于声嘶力竭的“家人们”“宝宝们”“买买买”咆哮式演绎,新东方的直播介于讲课与聊天之间,主播们张口即来的段子、故事戳中了集体情绪,少年的迷茫,青年的焦虑,社会的浮躁……走红的不只是句子,更是深层次的理解与共情。


正如董宇辉曾是新东方的英语老师,囿于现实,与他的老板一起走进了直播间,开启了转型路。这是董宇辉和他同事们的困境,也是许多努力生活的人必须面对的难题。网友之所以共情董宇辉们的眼泪,正是因为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脆弱的一面。


我们会一直受到像他们这样的“朋友”鼓舞,也乐于为这样的泛知识型主播们加油。因为,直播镜头前落泪的年轻主播们、地铁站内崩溃大哭的男子、提着高跟鞋光脚走回家的女生……其实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大家都是为了生活在拼命奔跑,在压力下默默努力,期待着逆风翻盘。


“只要你足够努力,生命必有余地。”


在新东方的直播里,人们看到的不是“商品”,而是一种共鸣和沟通。人们看到了一个个“平凡青年”如何在困境之中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的过程。




直播平台是秀场,也可以是讲台。


比如主播自己的经历和苏轼的词产生了共鸣,他会不吝于把这些私人的感受分享给直播间的观众。讲故事是吸引人注意力很好的手段——谁不喜欢听故事呢?


更何况这些故事,来自一个拼命努力才让自己不被现实压倒的普通年轻人。主播和苏轼、主播和观众、观众和苏轼,一层又一层的共情制造了一个情绪漩涡,漩涡的中心像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出口。故事讲完了,书也卖完了。



从通俗文学到哲学著作,新东方的直播间被调侃更像是一个“文化沙龙”。在这里听主播们讲书,作为一种阅读的代餐,看直播的时间便也不算被“浪费”。人们满足了消费欲望的同时对知识的望而却步也被抚平。

有网民评价说,他们太像默默努力的普通人,同样被生活挤压过,在接受、认清自己的平凡后,依然较劲死磕,还想实现点什么。

这是一次属于普通人的胜利。

比起流量与数据,激起普通人对生活的珍视与热爱,对知识与眼界的无限追求,对理想主义的坚守,或许是新东方直播间走红的更大意义。

如果在直播间干了这碗鸡汤能再度唤起人对远方、对生命本真价值的渴求,提供多一种维度的启发,进而备足奋进的动能。那么可以说,新东方的走红,突破了“粉丝磁场”的价值。




“知识+直播”本质上仍然是一种碎片化阅读,要想可持续、攒常客,关键还是在于优质内容生产,否则主播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听客也是狗熊掰玉米。


人气是书籍的馈赠。


无论如何这是一次可贵的尝试,让社会少一些浮躁,让大众的目光重新聚焦于知识与价值。正如新东方直播间倡导的,先贤们已经慷慨地把思考全部写在了书中,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翻阅和理解,书籍是人类智慧的汇总,它能给我们关于生命价值的答案。


如果你说现在各行各业都很卷,那么唯有读书能破万卷。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