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盏“青灯”为啥这么亮?

温轩 浙江宣传 2022-08-12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春晚中有一曲《灯火里的中国》,歌词饱含深意,街巷里婆娑的灯影,村落中闪烁的火苗,海港边引路的灯塔……

“灯火”象征着一种城市的气息,透着一座城市的和谐、温暖和美感。

上个月,当夜幕降临,温州也点亮了一盏“青灯”——温州文旅消费季暨塘河青灯市集全国美学大会,大家称之为“青灯市集”

2020年以来,青灯市集已举办三次,迅速跃升为全国知名的市集,被称为温州的“文化灯火”,给这座时尚之都、文化名城带来了别样的亮光。




青灯市集,与其说是一场市集,不如说是一场关于生活方式和态度的聚会。集的是各地美物,集的是八方人气。

因为市集,专业的收藏家为淘宝而来,时尚的年轻人为打卡拍照而来,还有众多网红博主为直播而来,带着百万粉丝“云逛展”。从“聚宝”到“寻宝”,从“识宝”到“鉴宝”,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大批热爱美、追逐美、创造美的游客蜂拥而至,文化气息就这样逐渐流动了起来。

每一次的市集都称得上是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为安全计,一度还不得不限制人流量。

青灯市集始于2020年元旦,初次试水即刷屏朋友圈,名声大噪,不少人即便不去消费,也以逛青灯市集为潮事乐事。何以如此?关键在于抓住了新消费的人心。

衣、食、住、行、用、游、赏,处在一个流行国潮、讲究格调、注重体验的时代,追求“生活美学”的人们正渴望去体会、去构筑一个新的物态环境。

青灯市集捕捉到了这一趋势,以其鲜明个性、独特布景和精美展品构筑起“小而美”“小而精”的美学生活空间,令人们放慢脚步,让东方美学沁入人心。


据统计,今年青灯市集共吸引23万粉丝前来逛展,交易总额达2210万元,达成定制意向3500万元,单品最高售价5.8万元,近100家媒体参与报道,全网总浏览量超1.17亿人次。“今年的青灯市集去过了吗?”成为很多温州市民与亲朋好友间日常交流的一部分。“青灯市集”的文化IP不断擦亮,逐步奠定其全国性美学生活市集的一线地位。



万事都讲究个“地利人和”,青灯市集带来了人气,也接上了“地气”。

宋时温州甚为繁华,素有“从来唤作小杭州”之说。青灯市集布展于温瑞塘河河畔、桥畔,附近有比肩杭州西溪湿地的三垟湿地,还有商业繁华的综合体万象城购物中心,市集的定调,则遵循生活之美、追慕宋时之韵,集逛、展、赏、玩于一体,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市集的观念。

盛夏夜幕下,这“梦回宋朝”的穿越感与温州“其货纤靡,其人善贾”的调性极为吻合,颇有一番苏东坡口中“灯火钱塘三五夜”的景象。


近年来,温州各地悄然兴起各种文化市集,集中呈现各种传统风物,既接地气又时尚新鲜,成为温州文旅消费的新热点、温州地域特色文化的“活化”展现。

温州博物馆携手数十家本土优秀文创品牌、网红店铺、手作匠人等,举行“伴月来·温博夜市”,呈现一场穿越古今的文化创意市集;
楠溪江滩地音乐公园文化市集为游客提供艺术营、坝上酒吧、非遗体验、火舞表演、文创产品等;
雁荡山将举行布谷市集,包括布谷音乐会、木雕艺术现场秀、泥绘装置展、铜雕展、皮影戏、汉服表演等活动。

诸如此类的文化市集实际上就是新形态的城市博物馆,它不仅展现了城市的文化风貌,也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被消费者誉为“平民艺术的舞台”。

因其平民化,便少了拘束,有个性、有调性,渐渐有了固定消费群体,成为当下比较时髦的生活方式之一,也成就了一个城市文化展示的新地标。

在此背景下,青灯市集脱颖而出也就顺理成章了。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留风尘。”有多少人,为“青灯”而驻足。市集的一砖一瓦,又让多少人思绪绵绵。这或许就是青灯市集呈现的“文气”。


青灯市集不仅将众多美学品牌汇聚温州,更给温州文化注入了美学力量。市集举办以来,不少文化演艺界的名人前来助阵,还有众多学者、文艺爱好者来温参展交流。

青灯市集发起人张金成说:“青灯市集的意义不仅在于丰富市民生活、助推文创产业、引领创意思潮,更促进了城市文化旅游的融合和发展。小小的市集,背后蕴藏着大大的文化力量,成功将文化与生活、创意、旅游结合,持续不断地进行形象输出、文化输出、价值输出。”


这份底气,究其根本,正是来自温州市委、市政府用心培育的城市“文气”。

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各界对此达成共识并身体力行。

温州国际时尚文博会、中国合唱节、中国越剧节,城市书房、民办博物馆、美术馆,中国寓言文学馆、国旗教育馆、温州道德馆、版权馆……近年来,各类文化设施、文化活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呈现出温州文化的澎湃气象。

曾多次来温州出席文化活动的原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在走访温州时曾赞叹:“了不起!温州不仅是商业城市,也是一座文化名城。”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奋斗目标。年初,温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千年商港、幸福温州”的城市定位。

从千年走来,向幸福奔去,这其中的文化赋能之功,更是备受看重。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相信假以时日,温州城市的“千年文脉”一定会转化成为润泽人心的“万家灯火”。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