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77年前的这篇“状元之作”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当年今日(9月2日),签字仪式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海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
朱启平是《大公报》驻太平洋战区随军记者,祖籍嘉兴海盐。这篇新闻经典名篇,就是《落日》。
一
我们先来回顾这篇报道中的几个片段:
全体签字毕,麦克阿瑟和各国首席代表离场,退入将领指挥室,看表是九点十八分。我猛然一震,「九·一八」!......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天网恢恢,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
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
我听见临近甲板上一个不到二十岁满脸孩子气的水手,郑重其事地对他的同伴说:“今天这一幕,我将来可以讲给孙子孙女听。”
可是,我们别忘了百万将士流血成仁,千万民众流血牺牲,胜利虽最后到来,代价却十分重大。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后辈讲述这一段光荣历史了。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
《落日》全篇4000余字。文字朴素、简洁,直抒胸臆、酣畅淋漓,对现场细节的还原,足见敏锐的洞察力。
比如,当时间指针对准9时18分,同记者一样,读者的心几乎也要跳出来。
比如,在文末,朱启平以非常人的眼光,提醒国人永远不要忘却这一历史事实,又直指国家问题所在,意味深长。
再比如,这篇报道的标题巧夺天工,细节拉满,爱国情感跃然纸上。日本的投降仪式分明在上午,为何题目却是《落日》?
老新闻人严秀先生对此曾作过解读:“这里有象征意义,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今天终于在世界人民面前低头签字投降,如同日落西山一样......”站在中国人的角度,还能给这篇通讯取一个更好的标题吗?
著名新闻工作者吕德润曾评价,对日本投降仪式的采访是一场世界规模的记者们的作文比赛,在那场考试中,启平称得上是状元。因而,《落日》成为公认的传世之作,并被大学列为新闻教材。
二
一个人的志向往往跟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如鲁迅先生立志报国,弃医从文,希望以此为武器,为国家的新生、民族的崛起而奋斗。
朱启平也是如此。
他是个“学霸”。1933年,18岁的他从南京金陵中学毕业,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医学预科。因医科学业负担繁重,影响学运工作,他改读了新闻。
朱启平
此时,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北平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大游行,朱启平就是燕京学生带队人之一。
新闻一学,难在路上。
朱启平以笔为枪,踏上了烽火新闻路。在血与火当中,他从当年在街头参加学运的热血青年,成长为心怀家国的优秀新闻工作者。
加入《大公报》任外勤记者,朱启平在战区采访,走过被日寇洗劫过的乡村,曾目睹同胞曝尸荒野。国家风雨飘零、民不聊生。
在随军采访时,他将生命置之度外。白天,子弹在身边呼啸,枪炮声不绝于耳;夜晚,他和士兵们一起,卧伏在野地、甚至墓穴里,伴着枯骨写稿子。在枪林弹雨间,他写了许多出色的战地通讯。
三
读《落日》,人们读的是什么?为之动容的又是什么?
细节触动人心。日本投降仪式现场有无数人、物、事,朱启平捕捉到“白马故事”“投降书脏了”等有特殊意义的细节,其中“九点十八分”尤为关键,直接引发他的写作灵感。这些,也最能牵动人们的情绪。
更让人产生共鸣的是,文章那字里行间厚积的情感。从标题到正文,《落日》中流淌出了报道者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还有毫不回避的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憎恶、嘲讽。
晚年病重时,他在和老友陆铿谈及当年写作情况时说:“有各国记者参加受降仪式。我想我必须以一个中国人的立场,中国人的感情来写好这篇报道。”
这正是《落日》一文的情感基础。
日本帝国主义给中国造成的伤害,中国记者有切肤之痛。经历国难、战火洗礼的朱启平,写出了让国人在情感上产生强烈共鸣的作品。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